最新新闻:

国防部授予铁道兵第三师「长征四号」

时间:2022-12-29 19:11:1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国防部授予铁道兵第三师「长征四号」,关于国防部授予铁道兵第三师「长征四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者/王民立

铁道兵十师三次参加两弹一星国防工程,同时期又三次上青海修建青藏铁路(续篇)

第二篇 历时两年的青藏铁路停建与参加国防五院的基础建设

图为锡铁山隧道群。

1960年2月,铁十师大部队开始移防青藏线中部,昆仑山下的锡铁山——格尔木一线,而不是青藏线的西宁端。

六、大部队移防青藏线

1960年1月25日清绿支线移交,马不停蹄的,铁十师工作重点转向了青藏线。

1960年1月19日至21日,师在清水召开二届七次党委扩大会,部署1960年青藏线施工等任务。

2月21日,根据兵部指示,师在清水召开调防行军准备工作会议,在格尔木组建指挥所。

3月9日,经兵部司令部批复,师司令部下达移防命令,即日起,48团、师汽车营、49团一营及二营的六连(组成一个加强营),47团三营、师机关及直属队(勤务连、通信连),相继从清水移防青海锡铁山——格尔木一线,6月12日移防基本结束,历时三个月。

至此,铁十师在为中国第一个航天基地修建清绿铁路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的同时,师机关及一部分部队又移防青海高原修建世界第一高海拔铁路。

4月15日,由48团及49团一个加强营承建的泉吉峡——格尔木148公里路段重点工程开工。

6月14日,师机关及直属队自清水移防青海格木市正式办公,师格尔木指挥所撤销。

7月4日,根据西藏工委和兵部“一切为了修路,修路压倒一切”的指示,师在格尔木召开青藏线第一工程会议,副师长何海如对工程任务做了新的部署:48团(含49团一个加强营)负责泉吉峡车站——格尔木北站148公里段施工:计路基土石方261.98万立方米,隧道六座1942米,大、中、小桥43座934米,涵渠53座918米,要求1960年七月底达到铺轨程度;跃光站——纳赤台段长79公里,计隧道三座(其中有双线隧道一座长1040米),大、中、小桥五座长363米,改河工程一处由47团及配属施工的青铁办第一工程处负责施工;会议对上半年青藏线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下半年施工计划和措施。

7月26日,青铁办第一工程处承担的乃吉里隧道开始拉槽。

7月28日,47团二营承担的雪水河双线隧道正式开工。

7月30日,师对泉吉峡——纳赤台段(全长278公里)的各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全部合格,大部分可评为优良,针对工程材料供应不足的状况,按照“多做工程,少要材料”的原则,重新安排劳力,47团管段重点开挖两座隧道,其余工程暂停。

8月22日,师在格尔木召开第二次工程会议,总结了自青藏线开工以来的施工情况,48团介绍了三个月中超额完成任务的经验体会,根据兵部指示,青藏线年度计划从1526万余元压缩1000万元,会议决定“大战九月迎国庆完成投资130万”。

9月1日,48团泉格段第二次机械筑路大会战全面打响,自11月16日会战两个半月完成路基土石方111.81万立方米。

10月5日,铁道部第一设计院青藏铁路工作组在格尔木同十师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格尔木枢纽房建工程全部由十师设计并施工,设计院负责预算。

七、经济困难 历时两年的青藏线建设停建

1960年,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一方面,十师部队要执行“一切为了修路,修路压倒一切”的指示,一方面要按照“多做工程,少要材料”的原则,将年度投资金额从1526万元压缩到了1000万元,部队官兵勤俭节约每一分钱。

11月14日,为度过困难和灾荒,中央发出“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师闻风而动,常委决定抽调人力加强格尔木农场和祁连山打猎队,青海湖捕鱼队自力更生,减轻国家负担。

11月16日,按兵部“青藏线在二、三年不投资”的电示,师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布置泉格段工程收尾工作,至此全师完成全年施工计划,提前46天跨入1961年。

12月26日至31日,师在格尔木召开二届九次党委扩大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和兵部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接兵部转军委总参命令十师撤离西北,会议立即转为行军准备会议。

12月30日,青藏线泉格段、格纳段全线停工,对未完成桥涵基坑一律回填,七座隧道洞口一律用泥浆片石密封,各工点瞎炮全部处理完毕。

由于当年国民经济所遇到的困难,铁十师一上青海高原历时两年就不得不结束了这次任务。

八、移防北京 担负国防五院的国防工程施工

1961年1月6日,师司令部下达七号行军预备令,组成两个梯队,从格尔木、锡铁山、峡东、清水等地相继移防。

铁十师在西北修建清绿支线和青藏线期间,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部队一方面要抓紧两条铁路的建设,另一方面,还发扬我军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部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农副业生产基地和为施工所需要的砖窑、石灰窑、采石场等,尽最大力量减轻国家负担。

1月12日,兰州军区后勤部与铁十师在格尔木召开移防交接会议,确定师属格尔木农和团属山丹、清水、营盘、敦煌等农副业生产基地,砖窑、石灰窑、采石场等移交事宜。铁道兵部队撤离了西北,各种生产基地留下了,继续为其他部队服务。

铁十师撤到了河北,先后执行了多种任务。

5月23日至25日,师在涞水召开二届十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师长李兴弟传达兵部首长“十师执行京原铁路张娄段任务的指示”。

6月10日,师召开工程会议,划分京原线张(仪村)——娄(子水)段工程任务。师司令部下发126号调防令,师及各团相继移防新区,至7月12日结束。

7月8日,师属各团到达新区的部队,在驻地附近或开垦荒地或租种土地,抢种萝卜、地瓜等1000余亩,以解决部队吃菜问题。

8月23日,接兵部“京原线暂不开工,调十师一个营至山西赵县,一个营至山西代县,一个团到北京执行新的任务”的指示,师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四十九团移防北京西郊五棵松,执行国防五院二分院房建任务。

9月28日,49团机关及一、三营移防北京五棵松,配属总后担负国防工程施工。

11月12日,四十九团完成506专用线(18号、45号、43号岔线)共0.828公里,铺轨0.72公里,道岔一组,拆除线路0.35公里,质量合格,顺利移交;全营官兵于次日撤出南苑。

1962年12月25日,由四十九团承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3号、4号专用线开工,该线全长0.97公里,铺轨1.11公里,于1963年3月8日竣工。

1963年2月15日,由四十九承建的国防五院505专用线正式开工,至年底基本竣工,铺轨0.96公里,完成路基土石方1.4万立方米,质量总评优良。

当年的五棵松通往四十九团机关也是这样一条砂石乡村道路,两旁的杨树比这些树还要高大挺拔,那条乡村道路留下了我们的少年记忆。

1963年的暑假,我们家四个孩子跟着母亲去北京,住在五棵松的四十九团机关。

那年正好遇上华北平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京广铁路和津浦铁路全都被冲断了,四十九团的部队参加了铁路抢修。我们返校也只能推迟到铁路修复,交通正常。在返回的火车上,看到整个华北平原全都被夷为平地,桥梁被冲断,钢轨被掀翻,那么坚硬的钢轨居然变成了麻花状扭了起来。

第三篇 原子城的开路先锋 二次挥师青藏铁路 国防五院工程同时进行

九、移防青海高原,担任原子城的重要国防工程施工

当年第一颗原子弹就是从这条铁路运往远方的罗布泊试验场。

1962年12月26日,奉兵部命令四十六团自山丹军马场移防青海湟源二二一厂担任该厂专用线工程施工任务,团在该厂设指挥所,参谋长林焕明任指挥。

1963年1月18日,由四十六团担负的二二一厂专用线11号、12号厂区线正式动工;该厂专用线由16条厂区线,4个车站(含一个编组站)和一个机务段段组成,至1964年九月竣工移交,共完成路基长24.62公里,土石方20.72万立方米,铺轨22.74公里,桥3座32米,涵13座102米,备砂石道砟五点14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89.8万元。

如今,二二一厂已经解密,已经成了旅游胜地,它就是著名的青海湖边的金银滩原子城!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原子城已经成了旅游景点。当年参加过二二一厂铁路建设的老兵,去到二二一厂旧址参观,细数那条那条通到哪里哪里的专用线上自己亲自参加修建的,那种自豪油然而生!那种激动暗藏心中!旁边的参观者难以想到就在他们身边,就有当年的建设者内心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

图为海晏草原遍布的芨芨草。

十、铁十师二次挥师青藏线 原子城 国防五院 青藏铁路三项工程同时进行

铁十师第二次上青藏线,担负海晏至克土、克土至海湖段施工。

1963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1月18日,由四十六团承建二二一厂专用线开始动工;

2月5日,四十九团承建的国防五院505专用线正式开工;

就在以上两个国防工程进行的同时,紧接着,新的任务又下达了!

1963年3月22日,奉兵部“着令十师担负兰青铁路海(晏)——(克)土段和海湖(克土——海湖)支线施工任务的电示,师在良乡召开工程会议,研究了工程概况和兵力部署,决定四十六团、四十八团承担工程任务。

铁十师担负的青藏线海晏至克土段以及克土至海湖支线这两段工程,正好与四十六团承建的二二一厂支线工程都在海晏!之所以这样安排,大有深意,说明了二二一厂那个地方非常重要,与其相关联的铁路需要严格保密,只有交给铁道兵才放心!

同日,四十八团接师部调防令,移防青海省湟源县布防,至月底所属一、三营相继到达工地,团在克土垭口设指挥所,组织官兵开展三类工程(三类工程就是正式铁路工程开始之前的准备工程,比如房建工程等等)施工。

4月10日至12日,师在良乡召开三届六次党委全会,对海克段和海湖支线工程进行划分,四十六团一、二、四营担负海克段海晏——黄草庄长11.8公里工程施工;四十八团担负黄草庄——克土段长11.62公里和海湖支线(克土——海湖)7.465公里施工任务。

4月16日,由48团承担的海克段重点工程开工。

4月20日,奉师部命令,四十六团三、五、七连作为先遣部队,自甘肃山丹军马场移防青海海晏,投入海克段三类工程施工。

4月27日,奉兵部命令四十八团二营移防青海湟源归建,投入海克段工程施工。

4月29日,奉师部命令,四十六团机关及所属一、二营分别自山丹军马场及二二一厂移防青海海晏担任海克段东段施工任务。

5月28日,师机关由河北良乡移防青海西宁,指挥四线一路一桥施工(四线是海克段、海湖支线、221厂专用线、清办西宁铁路专用线,一路是龙过公路、一条是龙羊峡悬索桥)。

9月20日,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通报十师兰青线施工情况,表扬四十六团、四十八团在海克段和海湖支线施工中,深入开展四好运动,充分调动官兵积极性,牢固树立“三荣”思想,克服高原地区生活艰苦,施工条件差等困难,积极完成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10月2日,为使铺轨工程按时开工,四十六团集中8个连队和大型工程机械,在海克线k281.6处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路基大填方突击施工。

10月16日,四十六团铺轨队投入海克段铺轨架梁,团长李振山亲临一线,组织指挥。

11月18日,四十九团担负的国防五院储煤专用线开工,该线长025公里,突击施工半个月,完成路基土石方及道砟1680立方米,铺轨0.25公里,拆除旧道岔1组,工程于12月4日竣工移交。

11月30日,海客段、海湖支线30.73公里路基达到铺轨程度,完成中小桥26座计223米,涵渠32座598横延米,完成路基土石方106.51万立方米,海客段全线铺通,正线铺轨23.62公里, 站线0.63公里。

12月10日,海湖支线开始铺轨,四十八团铺轨队奋战15天,于12月25日铺通,完成正线铺轨7.11公里,站线0.73公里。

十一、历时九个月的二上青藏线建设再次停建,奔赴成昆线。

1964年9月6日,师接兵部648号转总参令:“着十师移防四川担任成昆线工程施工任务”,当即向各团作了传达,要求各团立即抓紧收尾工程和移交,进行移防行军准备。

9月12日,师同兰州铁路局、第一设计院组成兰青线海克段和海湖支线验收委员会,兰局副局长成国辉任主任委员,设计院兰青线总工王树阑、西宁分局长吴雅彬、兰局成副局长对工程质量表示满意,评价“这是兰局历来接管的工程质量最好的一条线路”。师在施工中改进设计246项,节约资金89.4万元。

关于这段历史,1975年7月份,我调青海铁十师医院工作。途径西宁,我登上了铁十师最后一列移防青藏线的军列,正巧我的父亲、师副参谋长王文波也在这列火车上。当列车从西宁往上爬坡快到海晏的时候,我父亲指着轨道旁边的残垣断壁说:这段铁路是铁十师修的,这些就是当年部队的营房。

铁十师二上青藏线的同时,也承担了同在青海高原,同在海晏的中国著名的原子城二二一铁路专用线的建设。当时,二二一厂是保密工程,铁道兵的官兵们是不能说的。

在三上青海的这趟列车上,父亲告诉了我这段历史,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铁十师早在1963年就参加了原子城的建设,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特别想去那个神秘的原子城看看,不过那时候原子城还是保密的,而且我们只是路过海晏,很快就要坐上汽车,向着乌兰前进。

我在等车的时候,抽时间就在那个寒风凛冽、芨芨草丛生的海晏站附近溜达,我一个人溜达到了一个很荒凉的被很高的芨芨草包围的地方,突然发现了高高耸立的一个保护装置,当时不敢猜想那是什么,也不敢跟父亲说,担心他批评我不该到处乱跑。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这是军人保密八条中的一条,看见了,跟父亲也不要说。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说过这件事,当然,现在知道了是什么。

当年由西宁至哈尔盖这段铁路属于兰州铁路局管,当时叫做“兰青线”,其实就是后来的青藏线的西宁端。

铁十师曾经两次上过青藏线,1973年铁十师上青藏线已经是第三次了。这段历史,就是我父亲那时候在火车上告诉我的。

第四篇 三上青藏铁路建设的开路先锋

图为天峻县烈士陵园

十二、铁十师第三次再上青藏线,中央军委决定由铁十师单独承建青藏线一期工程。

铁十师鏖战成昆线,转战襄渝线,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迈征程中,不知不觉的过了九年。

1973年7月13日,正在襄渝线上的铁十师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三上青藏线!

根据国家决定青藏铁路由铁道兵负责修建的计划安排,师长陈友国同兵部机关、铁西指组成的18人勘察小组,赴青海队对哈(尔盖)格(尔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勘察。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铁十师这只曾经三次上过青海高原,两次修筑过青藏铁路的部队第三次被选中再战青藏线。

11月3日,49团十一连移防青藏线哈尔盖站修建材料仓库和仓库专用线,这是最早到达新区的建制连队。

1974年1月15日,十师司令部、后勤部下发《青藏线营房建筑暂行标准》。

二月,师在乌兰成立青藏线哈(尔盖)希(里沟)段工程指挥所和临时党委。

3月1日师乌兰指挥所抽调进入青藏线先遣部队官兵组成六个小分队,在哈西段两侧开展灭獭拔源,至八月中旬工程,共出动13400人次,完成灭獭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3月4日,遵照中央军委(74)军第17号令和铁道兵“关于十师由襄渝线调青海,担负青藏铁路哈尔盖——格尔木段修建任务的指示”,师司令部下达行军调防令,部队开始分期分批向青海开进。

1974年3月,中央军委的命令是由铁十师一个师修建由哈尔盖(西宁至哈尔盖已经建成)至格尔木青藏线一期工程的全程的,这个任务太重大了!

至5月22日各团先遣营、师直建筑给水营、汽车营、机械营之一部、通工连相继到达新区设营,展开三类工程施工。

4月4日,师长陈有国率各团团长(政委)赴青海哈尔盖——希里沟,了解先遣部队开进设营情况,在新区召开军政干部会议,对大临工程提出了要求,讨论通过了师乌兰指挥所拟定的关于青藏新区《临时房屋修建的有关规定》。

4月15日,师建筑给水发电营除(二、三连)、通工连移防青海刚察县哈尔盖,乌兰县铜普设防,开始筹建临时电站、房建和架设哈西段通信线路。

5月18日,师汽车营移防青海刚察县哈尔盖公社设防,担任物资、器材、机械、机具和人员转运任务。

5月22日,师机械营二连移防青海天峻县关角公社设营,全连官兵克服长途行军的疲劳,发扬连续作战作风,配属47团一营,在关角隧道出口投入机械拉槽施工,打响了青藏线哈希段重、难点工程战斗。

5月25日,师青藏线指挥所在青藏线哈希段召开新区卫生基本建设现场会,汽车营3连、48团3连、师直通工连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从1973年7月从现场勘察开始的有关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万事具备,正式施工就要开始了!

6月1日至6月31日,师、团机关,师修理营、机械营、师医院、教导队相继移防新区,师、团在青藏线哈希段的指挥所相继撤除,49团机关驻刚察县青海湖农场,承建哈希段哈尔盖——黄玉长473公里工程;46团机关驻刚察县吉尔孟公社,承担黄玉(不含)——天棚长68.88公里工程;47团机关住天峻县,承担天棚(不含)——南山长40.77公里工程;48团机关驻地天峻县二郎洞,承担南山(不含)——洛北五号隧道29.55公里工程;50团机关驻乌兰,承担洛北五号隧道(不含)——希里沟(珂珂)长63.11公里工程,师机关及直属单位驻乌兰县城(机械营驻乌兰县铜普公社)。

6月4日,由48团一营承建的哈希段关角沟六号大桥破土动工,该桥长158.59米,是青藏线哈连段最高的大桥(墩高30.18米),1976年8月25日主体竣工。

6月11日至23日,青藏线哈希段技术交底工作在乌兰师指挥所举行,铁一院二总队将该段施工设计文件移交铁十师副总工程师李国华,并就该段工程的有关技术问题交换了意见,铁十师各团就线路、桥涵、隧道工程提出改变和改善设计27项,可节约投资350余万元。

6月17日,师后召开粮食管理工作会议,47团一连交流了节约经验,会议决定各团立即对伙食单位的用量情况进行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粮计划。

6月26日,为保障青藏线哈连段施工部队卫生医疗工作,奉兵部命令,165野战医院移防青海省湟源县城设营。

7月1日,南山电站建成,开始向关角隧道进出口工点供电。

7月20日,师机关、直属队安康移防青海乌兰。

7月22日,49团二营移防青海刚察县种羊场设防,着手哈连段铺轨基地施工准备。

7月30日师直通工连提前16天完成乌兰——天峻段通信线路,又再接再厉,连续作战完成天俊——天棚通信线路,总计100杆公里(400对公里),师通报表扬。

8月28日,根据青藏线任务特点,经兵部同意,师对机械、修理、汽车分队的编制进行调整,师汽车营抽调干战547人,车辆225台,修理设备、机具、98台(件)充实各团汽车连,团、营汽车连抽调战士1589名,充实施工连队。

8月30日至9月5日,师在乌兰召开五届九次党委扩大会议,会议确定关角隧道、布哈河大桥、哈尔盖铺轨基地、沙柳河群桥桥、峻河群桥为第四季度重点工程。

9月5日,全师官兵21327人,1583台机械,995辆汽车,11452支(挺)武器以及各类物资六万余吨,到达青藏线新区,主力移防结束。

9月10日,交通部审查批复:青藏线哈希段设计概算为29996万元,减除第一工程局施工2670万元,希柯延长线八公里概算862万元,查汗诺渣场工程362万元,剩余26102万元作为十师工程大包干的基数。

那时候,修建哈尔盖至希里沟的铁路,途经世界海拔第一高隧道——关角隧道,铁十师大包干的经费只有26102万元,今天看来当初的经费真是太少太少了。于是,铁道兵的老传统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我当时就在乌兰师医院工作,官兵们管铁道兵叫做“铁公鸡”,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意思,部队要求我们每一张纸都要反正两面用完,一张纸都不能浪费。

9月27日,根据铁道兵清仓节约座谈会精神,师决定成立清仓节约领导小组,并决定从十月起,在全师开展节粮节煤和清仓运动,至年底,处理积压物资351万元。

9月30日,建筑给水发电营建成哈尔盖、吉尔孟、乌兰、南山四座临时内燃发电站,总容量八千四百二十七千瓦,加上沿线各团的三十千瓦小型内燃发电站及地方电力,基本上可保证施工生产和部队生活用电的需要。

10月3日由47团二营承建的关角隧道进口复工开始清理,该隧道全长4009.89米,海拔平均高度3680米,1958年8月,由原西宁铁路局第四工程处施工,1961年停工做封闭处理,由于停工长达13年之久,洞内积水坍塌严重,进口清理整治工程至1976年7月31日完毕,历时22个月。

关于1974年师确定的五个冬季施工重点工程,实际上一个冬季是完不成的,但是,那个冬季施工,部队官兵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十三、为了加快工程进度 铁七师的援兵来了

铁七师承建的从连湖至格尔木段最具挑战的就是在察尔汗盐湖上怎么能够修铁路。

关于高原冻土地区冬季施工的困难程度,我在专门的《铁十师三上青藏线,战斗在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的五大重点工程》四篇系列文章中做了详实的介绍,在此不再详述。

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冻土层施工的经验,可能世界上也没有过,因为世界屋脊就在中国,世界屋脊最长的铁路就在中国。

经过1974年的冬季施工,实践中体会到了冬季施工的困难;而且那时候铁十师承担的襄渝线工程还没有全部完工,有一部分部队还就在襄渝线上;加上青海高原人烟稀少,不可能像成昆线和襄渝线一样调集大量的民工和学兵支援;由铁十师一个师的兵力来完成整个青藏线一期工程时间会用时间比较长。

因此,1975年3月22日,为保证1976年将青藏线哈(尔盖)格(尔木)段修至柯柯盐湖,兵部决定将连湖(在德令哈)——格尔木段划拨铁七师承建,七师师长许守礼率53人考察组到达青海对连格段进行踏勘。

8月11日,经中央军委批复,由铁西指副司令员秦云,副政委徐冰等组成青藏线指挥所进驻青海乌兰,实施对铁七师、铁十师施工部队就近指挥。

十四、铁十师四上风火山

青藏高原,有广袤的永冻层,这是修建铁路的拦路虎,铁路能不能通过永冻层,就要看风火山的实验结果了。铁十师三次上青海高原,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承担了风火山永冻层铁路路基实验工程,第三次上青海高原的十年间就有三次上了风火山,所以合计四次上风火山。

一上风火山

1960年4月2日,47团二连官兵在连长胡成元、政指王岳洲率领下,移防海拔4900米的风火山,执行永冻层铁路路基实验工程:至十月底,完成版涵一座(八米),拱涵一座(1.5米),400米路堤路堑和护坡等工程。

10月30日,47团二连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七个月,提前14天完成风火山冻土实验工程,安全返回格尔木驻地。

二上风火山

1974年8月19日,师副总工程师李国华在兰州参加铁一院主持召开的“青藏铁路盐湖、冻土第一次科研协作”会议,研究安排三年科研规划和1974年科研实施计划,会议决定由铁十师抽掉一个连配属铁一院担任风火山冻土科研任务。这是铁十师第二次重上风火山。

1975年4月8日,师抽调50团13连49团一个汽车机械排共计227人,机械设备,汽车22台量,以防海拔485厘米的烽火山铁一院担任实验工程(这是铁十师第三次上青藏线一期工程中的第一次上风火山)。

9月28日,师长陈友国率师团工作组赴风火山调查了解五十团十三连工程科研实验进展情况。

三上风火山

1976年4月14日50团13连238名官兵,19台机械车辆,三上风火山(这是青藏线一期工程铁十师三上青藏线中的第二次),于五月中旬正式投入冻土路基实验工程施工。

11月8日,50团13连经过七个月艰苦奋战,风火山冻土路基涵洞实验工程竣工按期撤回基地,总结休整。

四上风火山

1977年5月11日午时,团副参谋长赵跃军率十三连从乌兰出发,四上风火山(三上青藏线中的第三上风火山),执行青藏线冻土地区房建和给排水实验工程,至11月2日圆满完成科研任务,安全撤回基地。

11月9日,担任风火山科研项目的五十团十三年完成房建装修,给排水和路堑边坡整治工程,安全返回乌兰基地总结修整,师医院派人对官兵进行全面体检。

1978年4月19日,《解放军报》记者,白天氛、师政治部干事王征、秘书周玉成共同撰写的《五十团十三连在风火山多年冻土实验工程中政治思想工作经验》,详细记述了该连三上风火山艰苦施工的动人事迹,师政印发这个材料,号召全师官兵向十三连的英雄学习。

十五、青海高原十年艰苦奋斗 青藏线一期工程完成 最后一次向军旗敬礼

1984年青藏线一期工程哈格段通车典礼。胡耀邦同志就是乘火车走这条铁路从哈尔盖到了格尔木。

从1973年11月3日铁十师第一个成建制连队到达青海高原,那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这条铁路会修了将近十年!

1982年12月9日,青藏线哈希段验收小组对哈希段及茶卡支线进行为期11天的复验,确认已基本满足开办临时运营的条件,兰州铁路局与十师分别在复验报告上签字,哈希段正式移交西宁分局,国家计委(82)610号批复,同意哈希段初验报告。

12月10日,兰州铁路局西宁分局与新管处联合隔日开行西宁——德令哈临时旅客列车。

1983年6月17日,铁道部组织十师、七师对青藏线希里沟——南山口段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工程检查,同施工单位研究了迎接初验的有关问题。

7月26日,胡耀邦同志乘专列到达青藏线哈尔盖,副师长丁明德、保卫科副科长李朝峰、新管处政委陈富、处长张忠军奉命到站迎侯,该专列前往格尔木,当晚宿营察尔汗车站;27日午后,专列到达格尔木,胡耀邦同志接见副市长丁明德,肯定铁十师近十年来艰苦奋战,建成青藏线历史功绩,鼓励全师官兵再接再厉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再做贡献;7月31日,副师长丁明德在西宁听取胡耀邦同志作的重要讲话。

10月30日,兰州铁路局、铁一院、铁十师、铁七师及青海省有关单位对希里沟——格尔木——南山口段长433.2公里管区(属十师承建的希连段147.49公里)进行为期20天的初验,11月20日结束。提出的初验报告中对希连段总评优良,副师长丁明德在初验报告上正式签字。

11月3日,兰州铁路局、铁一院与铁十师、四十七团组成关角隧道复验小组,评定该隧道工程质量合格,师副参谋长尹玉练在复验报告书上正式签字。

12月18日,师下发《关于建制单位名称变更的命令》,从明年(1984年)1月1日起,铁道兵第十师正式改名为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新管处依次改名为一、二、三、四工程处和新管处。

1984年1月1日,铁十师12616名军人分别在陕西咸阳、西安、眉县、渭南、蒲城、白水、河南洛阳、四川乐山、青海西宁、乌兰、天峻、德令哈等地集体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摘取领章、帽徽、取消部队番号、代号,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

当铁道兵的官兵们分别在各地最后一次向军旗敬礼时,许多人都流下了不舍的不甘的热泪!

就是此时此刻的我,一边写一边觉得心里很疼,眼睛也是痠痠,眼泪也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尽管已经过去了三十六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的铁道兵!

作者王民立

王民立,1969年12月入伍,曾是铁五师和铁十师医院助理军医、军医(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后在长沙铁道兵学院等任秘书处、干部处干事及卫生处助理员、军医等职。2000年于国防科技大学退休,中校军衔。

编辑:山峡人

来源:新华号 山峡人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