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13:59:1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2021年IPO「2021年A股IPO白皮书」,关于2021年IPO「2021年A股IPO白皮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沐霖、黄锐、陈丽娜
出品 | 时代商学院
作者 | 孙沐霖、黄锐、陈丽娜
编辑 | 孙一鸣
【前言】
从新证券法实施、逐步推行注册制,到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和北交所成立,接二连三的重磅改革助力我国以A股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开启一个全新时代。
2021年,是全球IPO最活跃的一年,而中国内地和香港是全球IPO活跃度最高的地区。
那么,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背景下,中国哪些行业、区域、板块的IPO活跃度高?企业IPO募资的市场表现如何?IPO中介机构业绩情况如何?IPO政策及趋势如何?
本报告中,时代商学院将对A股IPO进行全面详实的盘点,试图从IPO的维度管窥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趋势及脉络。
目录
一、IPO审核:上会企业减少近200家,过会率下降7个百分点
二、区域分布:广东数量反超江苏跃居榜首,北京募资额一骑绝尘
三、行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蝉联榜首,企业数量及募资额遥遥领先
四、板块:创业板力压科创板成IPO企业首选
五、募资额:民企平均募资7.53亿元,3成新股超募
六、首发市盈率:电子行业居首,22只个股破发
七、IPO中介机构排名情况
1.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蝉联第一,国泰君安被否项目最多
2. 律所:6家律所市占率过半,行业集中度加剧
3. 会计所:前三名业务量均超60家,前五名过会率均超90%
八、展望:监管趋严,高质量发展成必然要求
图表目录
图表1:2021年IPO上会审核结果统计(家)
图表2:2021年每月IPO过会率
图表3:2021年IPO二次上会审核结果统计(家)
图表4:2021年上会被否企业
图表5:2021年和2020年新上市企业数量省份分布情况
图表6:2021年和2020年新上市企业数量TOP10城市
图表7:2021年新上市企业募资额TOP10省份
图表8:2021年新上市企业募资额TOP10城市
图表9:2021年和2020年新上市企业数量TOP10行业
图表10:2021年和2020年新上市企业募资额TOP10行业
图表11:2021年A股各板块上市的企业数量情况
图表12:2015-2021年新上市企业数量与所属板块情况
图表13:2015-2021年各板块新上市企业所占比例
图表14:2021年1月-12月各板块新上市公司数量情况
图表15:2021年新上市企业类型与募资总额情况
图表16:2021年各类企业募资额情况
图表17:2021年新上市公司募资总额TOP20
图表18:超募率排名前十的企业的情况
图表19:实际募资率靠后的15家企业情况
图表20:2020年与2021年各申万行业首发市盈率情况
图表21:上市首日跌幅最高个股TOP10
图表22:2021年保荐机构首发上会项目量排行榜
图表23:2021年保荐机构上市失败公司情况
图表24:2021年律所服务项目数量排名
图表25:2021年律所IPO项目被否数量
图表26:2021年会计所服务项目排名
图表27:2021年会计所未过会项目数量
【摘要】
上会企业减少近200家,过会率下降7个百分点。在审核趋严的背景下,2021年,发审委、上市委审核了50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443家企业获通过,过会率为88.07%,有29家企业未通过审核,21家企业被暂缓表决,10家企业被取消审核。上会被否企业和自撤材料的企业均大幅增多。
广东数量反超江苏跃居榜首,北京募资额一骑绝尘。2021年,A股合计524只新股上市,募资金额合计5426.75亿元,这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来自广东的企业数量有92家,成功超越江苏省(87家)和浙江省(86家)从第三跃居首位。北京以1215.15亿元的募资额居首,远超广东(709.5亿元)和上海(684.7亿元)。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蝉联榜首,企业数量及募资额遥遥领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有62家新上市企业,合计募资637.24亿元。医药制造业以549.7亿元的募资额位列第二,中国电信凭借“一己之力”使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排在募资额第三位(479.04亿元)。
创业板力压科创板成IPO企业首选。板块方面,2021年深交所创业板新上市企业共199家,超越科创板新上市企业数量(162家),首次成为上市企业最多的板块。而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比例则继续减小,从2020年的32.95%减少到2021年的23.28%。
民企平均募资7.53亿元,3成新股超募。募资额方面,2021年,新上市企业募资总额均值为10.4亿元,募资总额中位数为5.43亿元。超募的新股数量占比为31.7%,实际募资低于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的新股数量占比为22.18%。
电子行业首发市盈率居首,22只个股破发。市盈率方面,电子(申万一级)行业的首发市盈率平均值为73.93倍,是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最高的。首发市盈率排名前五的行业还有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力设备。其中,电力设备行业的首发市盈率均值为37.51倍,虽然在各行业中依然排名较高,但相对2020年已明显减小。
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蝉联第一,国泰君安被否项目最多。2021年IPO市场表现最突出的是中信证券,以64家居首,蝉联年度保荐数量第一名。中信建投证券以48家位居第二,第三是华泰联合证券(34家)。上会未获通过的29家IPO企业中,共涉及20家保荐机构,其中项目被否最多的是国泰君安。
6家律所市占率过半,行业集中度加剧。律所方面,排名前6的律所服务的企业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达到了52.09%。此外,律所的区域集中度也较高。2021年,在前十大律师事务所中,位于北京的机构数量最多,达到了7家。北京和上海成为律所最兴旺的地区。
前三会计所业务量均超60家,前五名过会率均超90%。在会计所中,2021年,共有33家会计师事务所为A股IPO企业提供审计服务。会计所前三名的业务量均超60家,前五名过会率均超90%。其中业绩最拔尖的是天健会计所,其次是立信会计所和容诚会计所,三家市占率达4成。
一、IPO审核:上会企业减少近200家,过会率下降7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发审委、上市委共审核了50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有443家企业获通过,过会率为88.07%,有29家企业未通过审核,21家企业被暂缓表决,10家企业被取消审核。
而2020年,A股共有691家企业上会审核,其中657家企业过会,仅9家企业被否,20家企业被暂缓表决,5家企业被取消审核,过会率为95.08%。相较2020年,2021年IPO上会企业数量减少近200家,审核速度显著降低,过会率也降低了7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21年1-12月的过会率分别为90.32%、90.63%、82.05%、92.59%、95.65%、90.7%、85.11%、94.74%、89.74%、83.33%、81.58%、84.21%。其中,5月过会率最高,11月最低。
2021年上会审核的503家企业中,有15家企业二次上会,1家企业三次上会。其中,二次上会有10家企业过会,而三次上会的林华医疗仍未能成功过会,剔除多次上会后实际上会企业为486家。
2021年29家上会被否企业分别为扬瑞新材、华南装饰、世佳科技、梦金园、华泰永创、菲仕技术、正和汽车、才府玻璃、涧光股份、德纳股份、鲁华泓锦、吉凯基因、海和药物、天地环保、派特罗尔、老铺黄金、赛赫智能、丁点儿股份、垦丰种业、林华医疗、珈创生物、鸿基节能、华夏万卷、汇川物联、康鹏科技、运高股份、灿星文化、九恒条码、速达股份。而2020年仅9家企业被否,2021年被否企业数量是2020年的3倍有余。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合计有141家IPO企业自撤材料终止审核,而2020年有35家企业自撤材料,可见2021年自撤材料的企业数量增长了3倍。
整体来看,2021年IPO上会审核企业数量远不及2020年,过会率也有所降低,而2021年被否企业数量和自撤材料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均反映出审核趋严的局面。
二、区域分布:广东数量反超江苏跃居榜首,北京募资额一骑绝尘
2021年,A股合计524只新股上市,募资金额合计5426.75亿元;2020年,A股合计437只新股上市,募资金额合计为4805.5亿元。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全面实施注册制的背景下,2021年A股新上市企业家数和募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数量方面,从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下同)分布来看,2021年,524家新上市企业中,来自广东省的企业数量居首,有92家;其次是浙江省,有87家新上市企业,江苏省以86家新上市企业排在第三位。而新上市企业数量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省份分别是上海(48家)、北京(40家)、山东(36家)、安徽(18家)、四川(18家)、湖南(14家)、湖北(13家)。可见,新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占整个A股2021年新上市企业数量的比例超过50%,与其他省份拉开较大差距。
2020年,江苏省的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为67家;浙江省次之,为64家;广东省以62家位列第三。新上市企业数量排在第四到第十的省份分别是北京(49家)、上海(41家)、安徽(24家)、山东(21家)、福建(14家)、湖南(12家)、四川(12家)。
对比可见,2021年新上市企业数量前十省份中,广东省新上市企业数量猛增,成功超越江苏省和浙江省从第三跃居首位,上海新上市企业数量较2020年有所增加,而北京却在下降,山东省、四川省新上市企业数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湖北省是2021年新晋前十名,而福建省掉出了前十名,安徽省、湖南省新上市企业数量也有所下降。
从城市分布来看,2021年524家新上市企业中,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市(48家)、深圳市(41家)、北京市(40家)、杭州市(37家)、苏州市(20家)、广州市(16家)、成都市(14家)、南京市(11家)、无锡市(9家)、常州市(8家)。
而2020年,新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市(49家)、上海市(41家)、深圳市(35家)、苏州市(18家)、杭州市(15家)、合肥市(12家)、无锡市(11家)、广州市(10家)、东莞市(9家)、宁波市(9家)。
对比可见,2021年,上海市、深圳市新上市企业数量均超越北京市,杭州市新上市企业数量是2020年的2倍有余,成都市、南京市和常州市为2021年新上榜城市,而合肥市、东莞市、宁波市则跌出前十。
募资额方面,从省份分布来看,2021年,北京一骑绝尘,以1215.15亿元的募资额居首位,排在第二到第五位的分别是广东(709.5亿元)、上海(684.7亿元)、浙江(683.09亿元)、江苏(608.81亿元),而排在第六到第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山东(274.44亿元)、湖南(226.86亿元)、四川(136.21亿元)、安徽(117.5亿元)、湖北(110.69亿元)。可以看到,第二到第五位募资额的差距并不大,均高于600亿元,处于第二梯队,而第六位到第十位募资额均低于300亿元,处于第三梯队。
而2020年,新上市企业募资额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上海(1201.99亿元)、北京(949.27亿元)、江苏(533.04亿元)、广东(509.63亿元)、浙江(398.19亿元)、山东(158.69亿元)、安徽(138.42亿元)、湖南(120.2亿元)、江西(119.03亿元)、福建(118.08亿元)。
对比发现,2021年北京新上市企业募资额猛增,虽然在新上市企业数量方面仅排在第五位,但总募资额却远超其他省份,广东随着新上市企业数量的上涨,募资额也水涨船高,而上海的募资额从2020年的首位下滑至第三位,浙江省募资额亦实现较大增长,排名超越江苏省,四川省跻身前十名,而江西省掉出前十名。
从城市分布来看,2021年, 524家新上市企业中,募资额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市(1215.15亿元)、上海市(684.7亿元)、杭州市(336.32亿元)、深圳市(325.55亿元)、长沙市(127.01亿元)、成都市(100.74亿元)、苏州市(92.82亿元)、广州市(84.46亿元)、无锡市(84亿元)、张家港市(75.28亿元)。
而2020年,新上市企业募资额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市(1201.99亿元)、北京市(949.27亿元)、深圳市(322.44亿元)、苏州市(128.44亿元)、无锡市(121.47亿元)、杭州市(103.38亿元)、天津市(91.77亿元)、厦门市(75亿元)、长沙市(74.88亿元)、合肥市(70.43亿元)。
对比可见,2021年,北京市、杭州市、长沙市、成都市、广州市、张家港市等城市的新上市企业募资额及排名均实现较大的提升,2020年排在前十名榜单中的天津市、厦门市、长沙市、合肥市均无缘2021年募资额前十城市榜。
三、行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蝉联榜首,企业数量及募资额遥遥领先
从行业(证监会行业)分布来看,2021年,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有62家新上市企业。排在第二到第十位的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55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7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5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2家)、医药制造业(31家)、通用设备制造业(25家)、专业技术服务业(22家)、汽车制造业(19家)、金属制品制造业(16家)。
而2020年新上市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5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排在第二位,有43家;位列第三到第十位的行业分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0家)、医药制造业(35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9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7家)、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17家)、通用设备制造业(16家)、仪器仪表制造业(16家)、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4家)。
对比可见,2021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上市企业数量蝉联首位,专用设备制造业蝉联第二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名有所上升,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排名有所下降,专业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和金属制品制造业均为新晋的前十名行业,而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则跌出了前十榜单。
从募资额行业排名来看,2021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637.24亿元的募资额排名第一,占年内募资总额的比例为11.74%。其中,和辉光电、格科微、东芯股份、艾为电子、达瑞电子的募资额较高,分别为81.72亿元、35.93亿元、33.37亿元、32.01亿元、21.93亿元。
排名第二的是医药制造业,总募资额为549.7亿元,其中,百济神州募资额高达221.6亿元,是年内A股募资额第二高的企业,除成大生物(45.82亿元)外,其余医药制造企业募资额均不超过30亿元。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排在第三位,而该行业仅1家新上市企业——中国电信,以479.04亿元的募资额成为年内A股募资额最高的企业。
此外,募资额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行业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423.28亿元)、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20.48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62.11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57.99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46.74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76.92亿元)、货币金融服务(160.27亿元)
2020年,新上市企业募资额居首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25.49亿元),占2020年募资总额的21.34%;排名前十的行业还包括医药制造业(447.51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74.57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61.52亿元)、铁路运输业(306.7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53.79亿元)、资本市场服务(197.93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150.38亿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18.74亿元)。
与2020年相比,2021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医药制造业依旧蝉联榜一和榜二位置,中国电信以一己之力让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位列榜三,此外,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器和机械器材制造业的募资额排名有所下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及货币金融服务业也成功跻身前十榜单。
四、板块:创业板力压科创板成IPO企业首选
2021年,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总计524家。其中,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最多,有199家,占比为37.98%;其次是上交所科创板,有162家企业,占比为30.92%;而上证主板、北京证券交易所、深证主板的新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88家、41家、34家,占比分别为16.79%、7.82%、6.49%。
2021年,是A股历史上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年。2018-2021年,新上市企业总数分别为105家、203家、437家、524家,呈逐年递增态势。
上市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与注册制改革密切相关。2019年6月,科创板在上交所开市并首次实施注册制;2020年6月,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IPO受理名单出炉。注册制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减少了企业融资难度,助力中小型企业便捷融资。
施行注册制的上交所科创板于2019年6月开板,2019-2021年,登陆该板的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70家、145家、162家,增长迅速。
深交所创业板施行注册制试点的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就达到107家,约是上一年的两倍。2021年,登陆A股的企业中37.98%在创业板上市。
上交所主板与深交所主板依然沿用核准制,近年登陆主板的上市公司数量虽有所增加,但整体占比明显减小。2018-2021年,登陆上交所主板的企业由2018年的57家增长到2021年的88家,但占比由54.29%下降到16.79%;登陆深交所主板的企业由19家增长到34家,但占比由18.10%减少到6.49%。
从月份看,2021年,4-8月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多,最高为55家,平均为49.6家。而1-3月、9-10月的上市公司数量则处于较低水平,平均为36.8家,最低为34家。
五、募资额:民企平均募资7.53亿元,3成新股超募
2021年新上市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共433家,数量最多,占比为82.63%;国有企业总计59家,占比为11.26%,(其中有地方国有企业37家,中央国有企业22家)。
另外,还有外资企业16家、公众企业(即无实控人或企业在指定的媒体平台未公开实控人信息,且没有依据为其它类型企业的)13家、其它企业(企业实控人为大学、其他、职工持股会、工会的)2家、集体企业1家。
各类型企业中,募资总额平均值最高的是中央国有企业,达到49.15亿元,与A股新上市公司平均募资总额(10.4亿元)相比高出38.75亿元。
平均募资总额排名第二的是公众企业,募资均值为31.44亿元。随后是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平均募资总额分别为14.93亿元、11.6亿元与7.5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高募资额的IPO项目中,国企的比例较高。IPO企业中,虽然国有企业仅占11.26%,但在募资总额TOP6的企业中,有5家是国有企业;募资总额TOP20的企业中,有8家是国有企业。
2021年,IPO募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共有3家,排名第一与第二的分别是中国电信、三峡能源,都是中央国有企业,募资总额分别为479.04亿元、227.13亿元。
排名第三的是百济神州-U,该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该公司于2021年12月登陆科创板,募得资金221.6亿元。
2021年新上市公司中,募资额最低的企业为凯腾精工,其募资总额为4500万元。另外,共有10家企业的募资总额低于1亿元,其中两家为地方国有企业(国义招标、广咨国际)、八家为民营企业(五新隧装、盖世食品、广脉科技、同辉信息、通易航天、读客文化、驱动力、凯腾精工)。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有逾3成新股超募。
2021年新上市的企业中,募集资金净额超过募投项目计划所需资金(以下简称“超募”)的企业有163家,在所有披露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企业(514家)中,数量占比为31.7%。
其中,超募比率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为禾迈股份、优宁维、义翘神州、芯导科技、奥泰生物、东芯股份、光庭信息、南模生物、中望软件、普冉股份。这10家公司超募净值的均值为19.57亿元,平均超募率为376.24%。其中,超募率排名前三的禾迈股份、优宁维、义翘神州,分别超募8.69倍、4.63倍、4.25倍。
另外,有237家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等于拟募资金额,占比为46.11%;114家企业的募集资金净额小于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占比为22.18%。
其中,15家公司实际募集资金远远低于拟募资金额,实际募集资金净值占拟募资总额的比例均低于43%。
六、首发市盈率:电子行业居首,22只个股破发
根据2021年12月31日的股价计算,2021年新上市企业的平均市值为109.28亿元,市值中位数为49.89亿元。
其中,市值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中国电信、三峡能源、百济神州-U、大全能源、时代电气,市值分别为3962.26亿元、2145.68亿元、1922.84亿元、1192.73亿元、1161.31亿元。
而市值排名倒数前五的企业分别为美之高、利通科技、凯腾精工、华阳变速、恒合股份,市值分别为7.06亿元、7.67亿元、8.56亿元、9.04亿元、9.14亿元。
2021年,IPO企业首发市盈率均值为35.78倍,与2010-2021年的首发市盈率均值(34.58倍)差距不大,处于近11年的平均水平。2018-2021年各年度,IPO企业首发市盈率均值分别为21.53倍、33.98倍、38.47倍、35.78倍。
从首发市盈率看,2021年表现最突出的行业是电子(申万一级)行业,从2020年的41.72倍增长到2021年的73.93倍,增长明显。2021年该行业首发市盈率在所有申万行业中排名第一。
2021年,电子、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首发市盈率均值分别为73.93倍、52.42倍、47.85倍、43.30倍、37.51倍,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五,可以说是2021年IPO市场的风口行业。
当年上述行业的新上市企业数量则分别为54家、60家、13家、26家、38家,在31个一级申万行业中分别排名第3、第2、第12、第7、第5。
其中,电子行业方面,2021年该行业新上市的54家企业中,共15家属于半导体(申万二级)行业。2021年,半导体行业首发市盈率均值为192.19倍,是所有申万二级行业中首发市盈率最高的。电子行业首发市盈率最高的8家企业都属于半导体行业,进而拉高了电子行业的平均首发市盈率。
医药生物行业方面,财信证券研究企业三季度财报发现,申万二级行业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8.88%、35.95%、27.38%,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82.21%、54.46%、30.09%。
这三个细分行业的高景气,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药生物行业新上市股票首发市盈率较高。2021年,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的首发市盈率分别为69.5倍、95.77倍、55.73倍,在IPO企业所分布的88个申万二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5、第4、第8。
国防军工行业方面,2018-2021年,国防军工首发市盈率均值分别为22.98倍、37.44倍、41.32倍、47.85倍,呈持续增长态势。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方正证券研究企业三季报发现,103只军工标的2021Q3合同负债合计1869.65亿元,同比增长120.71%,合同负债同比大幅增长说明军方装备需求明确,行业景气度较高。
计算机行业方面,该行业新赛道较多,新上市的企业成长性较高,发展潜力较大。2018-2021年,该行业首发市盈率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7、第3、第4、第4,排名一直较高。
电力设备行业方面,该行业增长较快的细分行业有光伏设备行业、电池行业。民生证券认为,在碳中和成为全球趋势、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逐步降到与化石燃料相当水平的背景下,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确定性增强。财信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对于2020年有全面大幅度的增长,电动车的旺盛需求带动了上游电池行业。
上述因素也推动相关IPO企业首发市盈率维持较高水平。2021年,光伏设备行业发行股票4只,首发市盈率均值为103.02倍;电池行业发行股票12只,首发市盈率均值为41.88倍。
2021年,首发市盈率靠后的五个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银行、农林牧渔、环保、传媒、食品饮料,首发市盈率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0.26倍、18.70倍、19.58倍、19.80倍、20.81倍。
首发市盈率下跌最明显的申万一级行业是电力设备行业与通信行业。电力设备行业的首发市盈率均值由2020年的86.25倍下跌到2021年的37.51倍,通信行业的首发市盈率均值由2020年的51.58倍下跌到2021年的25.88倍。
此外,2021年新上市企业股票中,498只股票在上市首日股价上涨,占比为95.03%。其中,涨幅逾倍的有251只,占比为47.90%;涨幅超过300%的有72只,占比为13.74%;涨幅超十倍的有三只,分别为读客文化、纳微科技、力量钻石。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共有22只,占比为4.2%。
其中,上市首日跌幅居前的五家企业分别为成大生物、迪哲医药-U、南模生物、百济神州-U、同力股份,跌幅分别为27.27%、21.83%、18.02%、16.42%、15.00%。
需注意的是,跌幅前四大的企业都属于医药生物行业。截至2022年2月11日,上述四只股票依然处于破发状态。
另外,22只首发上市日下跌的股票中,有9只股票属于医药生物行业,占比颇高。
2020年,医药生物板块涨幅达51.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2021年,医药生物板块由升转跌,跌幅为5.73%,与沪深300跌幅(5.2%)相近,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6。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IPO企业破发较多,除了首发市盈率较高外,与该行业个股股价持续回调也有一定关系。
七、IPO中介机构排名情况
时代商学院根据2021年中介机构A股IPO项目发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排名。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上会的503家企业里,其中介机构包括64家保荐机构,33家会计师事务所和60家律师事务所。
根据2020年上会的企业情况,IPO中介机构包括66家券商、31家会计师事务所和66家律师事务所。
对比发现,2021年IPO项目保荐机构减少了2家,会计所增加了2家,律所减少了6家。
1.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蝉联第一,国泰君安被否项目最多
在总收入方面,根据wind数据,2021年中信证券以3469亿元的总承销金额及179起承销项目继续稳居承销榜榜首。中金公司以2860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数量为77起。中信建投以1817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三,承销数量为114起。
此外,承销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券商还包括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承销金额分别为1722亿元和1057亿元,前五大巨头(俗称“三中一华国君”)承销规模合计占比达61%。
数据显示,2021年IPO市场表现最突出的是中信证券,以64家首发上会企业居首,蝉联年度保荐数量第一名。中信建投证券以48家位居第二,第三是华泰联合证券(34家)。值得一提的是,有7家保荐机构IPO项目均在20家以上,其余四家分别为国泰君安(30家)、中金公司(28家)、民生证券(28家)以及海通证券(27家)。
从头部券商IPO项目数量排名看,保荐机构前三名略有变化。2021年前两名依然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第三名则由2020年的海通证券变为华泰联合证券。而2020年华泰联合证券的排名为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是IPO项目成功过会最多的企业,有64家,过会率为100%。其次是中信建投,有47家过会,仅有1家上市失败;第三名是华泰联合证券,有31家过会,3家上市失败。而收入排名第三的中金公司则有26家过会,2家未过会。
在上会未获通过的29家IPO企业中,共涉及20家保荐机构,其中项目被否最多的是国泰君安,有4家。另外,华泰联合有3家,中金公司、长江证券、国信证券、东兴证券均有2家,其余的14家保荐机构各占1家。
2.律所:6家律所市占率过半,行业集中度加剧
Wind显示,2021年共有60家律师事务所为A股上会的IPO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其中,国浩律所、锦天城律所、中伦律所、国枫律所、金杜律所、德恒律所的业务单数分别为57家、53家、51家、35家、34家、32家企业提供服务,这6家律师事务所也是所有律所中服务单数超过30家的律所,其合计服务262家IPO公司。前六家律所服务的企业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达到了52.09%。
2020年,共有66家律所为上会的IPO企业提供了法律服务。排在第一的是国浩律所(82家),第二至六分别为中伦律所(59家)、锦天城律所(53家)、金杜律所(42家)、德恒律师(40家)、国枫律所(40家),数量占比合计50.97%。
对比可见,律所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状态,且2021年进一步加剧。
分地区来看,律所的区域集中度也较高。2021年,在前十大律师事务所中,位于北京的机构数量最多,达到了7家。而在服务IPO项目的60家律所中,北京的律所占据了30家,占比为一半,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律所数量。排名第二的地区则是上海,有13家,北京和上海的律所总计占比达到了71.67%。
而IPO项目被否的律所共有16家,其中大部分为北京的律所,可见业务量与未过会量成正比。如下表所示,IPO项目被否最多的是金杜律所,有5家;德恒律所、中伦律所、锦天城律所均有3家。
3. 会计所:前三名业务量均超60家,前五名过会率均超90%
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33家会计师事务所为A股503家上会的IPO企业提供审计服务。其中业绩最拔尖的是天健会计所,其次是立信会计所和容诚会计所,三家业务量依序分别为87家、62家、62家,三家会计所数量占比合计41.95%。
对比2020年,业务量排名前三的依然是天健会计所、立信会计所和容诚会计所,名次也没有变化。而2020年以上三家的IPO项目数量占比合计45%,虽然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但2021年有所下降,同比下滑了3.05个百分点。
在项目上会层面,2021年,天健会计所减少了40家、立信会计所减少了34家,容诚会计所增加了3家,上会项目数量下滑,或是2020年上会企业多于2021年所致。
项目过会数量前五名的会计所分别是天健会计所、立信会计所、容诚会计所、大华会计所和中汇会计所,其过会率分别为95.4%、93.55%、93.55%、92.68%、96.77%,中汇会计所的过会率最高,最低的是大华会计所。
从整体的IPO过会率情况看,均无一家头部会计师事务所的IPO过会率能获得“满分”。
而未过会的IPO企业中,共涉及16家会计所。如下表所示,其中立信会计所和容诚会计所数量最高,均有4家。其次是大华会计所、天健会计师、信永中和会计所,均为3家。
从被否企业的上市板块来看,容诚会计所在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均有被否企业,也是被否企业涵盖三大板的唯一会计所。此外,立信会计所则有3家企业在创业板折戟,天健会计所亦有2家企业创业板上市未获通过,容诚会计所有1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业板8家被否企业中,有6家审计机构为前五大会计所。而科创板的8家被否企业,则有3家审计机构为前五大会计所。主板13家被否企业中,有6家审计机构为前五大会计所。
八、展望:监管趋严,高质量发展成必然要求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从2021年融资情况看,中国A股IPO市场保持了良好态势,2022年有望创新高。
2021全年,A股IPO融资金额达6021亿元,同比提升24%,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创历史记录。
从区域看,广东成2021年IPO市场最大赢家,反超江苏跃居榜首。从行业看,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蝉联榜首,继续受到市场青睐,企业数量及募资额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从板块看,创业板IPO数量首度超过科创板,成为IPO企业的首选板块。从首发市盈率看,电子行业最获资金青睐,首发市盈率高居榜首,成为2021年IPO市场的风口行业。从中介机构看,保荐机构、律所、会计所的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龙头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整体而言,2021年,以A股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北沪深”时代,形成错位发展、互联互通的新格局。日益壮大的资本市场正发挥着枢纽功能,推动资金、技术、人才持续涌向创新领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回首2021年,尽管监管政策趋严成为新常态,但2021年北交所的成立以及注册制持续推进,中国A股市场仍然取得显著成效。A股市场容量正在改革中稳步增长,市场机遇可喜。
首先,监管趋严的背后,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成关注重点。
2021年开年,证监会发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进一步加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严把IPO入口关。这一信号反映在2021年主动撤回IPO申请的企业数呈现翻倍增长。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证监会未来将不断加强对拟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对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与相关责任也将重点关注,希冀混水摸鱼上市的企业将被严打。
而监管趋严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
2021年6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格式准则,增加公司董监高对定期报告审核程序和发表异议声明的规范要求,要求创业板、科创板公司在年报中有针对性地披露反映其行业竞争力的信息等。
可以预见,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是IPO企业的必然要求。
其次,虽然证监会严把IPO入口,但并非对中小企业关上融资大门,北交所和全面注册制也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2021年4月6日,深主板与中小板正式合并成“深主板”,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注册成立,形成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多个市场板块协调发展的格局。据悉,北交所采纳注册制,服务创新型的中小企业。而北交所的成立有望促进A股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将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
除了A股上市板块的改革,注册制也在不断深化。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2022年,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方案或将落地。
展望2022年,从结构上看,主板实施注册制日期临近,2022年主板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占比将上升;北交所热度有望延续,数量占比也将提升。
从行业角度看,2022年IPO仍将偏向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行业。从融资结构看,2022年IPO可能将呈现和2021年相似的特征,即高端制造业、硬科技相关行业获得更多IPO融资支持。也有分析认为,2022年再融资结构能否延续2021年的趋势,更多取决于股票市场的走势。
普华永道则预测2022年A股IPO融资规模和数量创新高。2022全年A股多层级资本市场获得IPO企业数量将达580-690家,北、上、深三地交易所的融资规模和数量总和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600亿-6350亿元人民币。
总体而言,2022年仍是IPO大年。企业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砥砺前行,高端产业依然倍受资本青睐,IPO融资规模将稳中有升。
(全文14317字)
参考资料
《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财信证券,2021-12-30
《光伏行业深度报告:需求高增,光之向往》.民生证券,2022-02-09
《有色金属2022年度策略报告:SW电池,助力碳中和,关注“成长和紧缺”》.财信证券,2021-12-31
《国防军工行业年度策略报告》.方正证券,2022-01-18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16 13:59:02
2022-12-16 13:53:26
2022-12-16 13:53:02
2022-12-16 13:47:02
2022-12-16 13:35:20
2022-12-16 13:35:0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16 13:59:08
2022-12-16 13:53:30
2022-12-16 13:53:06
2022-12-16 13:47:18
2022-12-16 13:47:07
2022-12-16 13:35: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