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梅州大埔经济「梅州实业有限公司」

时间:2022-11-29 14:17:2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梅州大埔经济「梅州实业有限公司」,关于梅州大埔经济「梅州实业有限公司」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大埔县工业经济发展热潮涌现。

桃源镇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里面,纳米陶瓷新材料应用研发基地一款高性能陶瓷轴承研发投产;三河镇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里面,日产锂离子电池约计35万只的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广东粤电大埔电厂里,二期工程正在全面快速推进……

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三河工业园区,现有入园工业企业9家,主要生产锂电池、卫浴陶瓷、中成药等产品。袁群华 摄

去年,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市”,为大埔县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发展工业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必须加大统筹谋划和推进力度。实施“实业富县”,是大埔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传统农业县,如何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振兴县域工业经济?以园区强招商,以项目兴产业,紧扣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大埔依托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县城工业小区等产业园区平台,聚焦陶瓷、电力、新材料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县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与围

做精日用工艺瓷

向新材料、新技术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大埔县高陂镇的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企业的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2020年,大埔县的陶瓷产业发展因疫情遭受影响。然而,自去年疫情有所好转,陶瓷企业纷纷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加快发展。

“从园区各企业的情况来看,疫情缓解后,自去年下半年来,订单都非常充足,现在都是在赶货当中,有些企业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下半年。”大埔县陶瓷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吴景礼说。

陶瓷产业逐渐成为大埔一张特色工业名片,而近来订单的增长是大埔县陶瓷产业在发展中寻求壮大的证明。

“北有瓷都景德镇,南有高陂白玉城”。大埔是中国青花瓷之乡,为我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其陶瓷生产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产自大埔的瓷器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享誉中外,畅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埔是中国青花瓷之乡,产自大埔的瓷器畅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马吉池 摄

窑火800多年不熄,又经多年来不断升级,目前陶瓷产业已成为大埔最具规模的制造业,也是大埔的主要特色支柱产业。

记者从大埔县科工商务局获悉,全县形成了以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中心,带动辐射光德、桃源、洲瑞陶瓷片区,形成“众星拱月”的陶瓷工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共有83家陶瓷企业,大多以生产传统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为主,去年全县陶瓷产业产值16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埔县虽然有陶瓷产业,但多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陶瓷产业经济总量偏小,大部分陶瓷企业属于生产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

“一直以来,大埔陶瓷面临着创新力度相对滞后,产品、品牌附加值低的困境,受制于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产业可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大埔县科工商务局局长陈培先说,如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走出创新发展之路,是大埔陶瓷产业不懈努力的方向。

大埔目前有从事陶瓷产业生产的工人1万多人,生产的陶瓷造型美观、明净素雅,釉层晶莹玉透、纯朴自然。张俊藩 摄

“事实上,如果还是依赖于原有传统生产发展模式,固步自封,不论企业还是整个产业都很难做大做强。”大埔不少陶瓷企业家坦言。

接下来怎么做?在传统日用工艺瓷生产方面,围绕提高生产技术、做精做细工艺以及开拓市场,大埔县政府及各企业都做了有益探索。

如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在工艺技术装备上寻找突破,通过引进陶瓷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机器代工,解决了用工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新产品发光陶瓷,突破了传统陶瓷简单的图案,用于观赏和装饰的同时还能发挥节能作用;引进广东三分陶瓷有限公司经营青花瓷大卖场,让本地陶瓷企业产品更好地走向国内外销售市场。

突破口不止于此,大埔县在支持陶瓷企业转型升级中不遗余力,不仅要丰富陶瓷品种,还要鼓励扶持陶瓷新材料创新发展,拓展陶瓷应用空间。目前,大埔县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重点鼓励和引导陶瓷规上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改创新,使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化制造技术。

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高性能的陶瓷轴承,目前该产品已接近先进陶瓷强国日本的质量水平。马吉池 摄

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埔县陶瓷企业拓展陶瓷应用空间、探索陶瓷新材料的代表之一。去年8月,该企业和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纳米陶瓷新材料应用研发基地内诞生了一款高性能的陶瓷轴承,不仅使陶瓷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1/3,还能够节约3/5的加工成本和加工时间,标志着陶瓷轴承领域的重大突破。

在突与围中,越来越多陶瓷企业成为寻找产业升级与创新途径的实践者。

面向未来,大埔县提出走综合化发展的路子,依托优势挖掘潜力,培育陶瓷产业集群,在做精日用工艺陶瓷基础上,推动陶瓷产业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力争2026年建成广东省陶瓷新材料成果转化生产基地,打造广东省重要陶瓷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守与变

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变

打造重要电力能源基地

从梅大高速公路行驶至大埔三河坝段,蓝天白云下,两座高高耸立的冷却水塔不断冒着水蒸气,仿若为大埔的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这里是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大埔振兴发展的重要项目,广东省电力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梅州市重点项目,去年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发展形势较好,产值达22亿元,在推动大埔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发展环境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大潮高速公路开通、大潮疏港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将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依托这一重大利好,该电厂规划扩建两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二期项目1、2号机组分别预计于2024年4月和2024年6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年发电量可增加100亿千瓦时以上,产值达40亿元以上。

“我们将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先进、管理创新、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运用当前最先进的超洁净排放技术和最高效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并同步按照火力发电企业智能化技术要求,打造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智能化示范性电厂。”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古彬介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充分发挥燃煤发电机组在电网中的托底保障功能,为大埔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同时对优化广东电源结构、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陶瓷产业外,电力产业是大埔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产业。

记者从大埔县科工商务局获悉,去年1—11月,大埔县规模以上电力产值22.96亿元,比增40.9%。近三年,大埔县电力年均发电量48.6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年均发电量38.2亿千瓦时。从数据中可看出,传统的火电仍是主要发电来源,也是大埔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守住经济基本盘,大埔着力发展电力能源产业,重点抓好大埔电厂建设,加快发展火电。

值得一提的是,“双碳”目标的提出让传统能源行业站在了“十字路口”。转型是大势所趋,求变势在必行,多元互补,绿色低碳是共识。大埔发展电力能源产业需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水电、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去年6月,位于大埔县高陂镇的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龙湖水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12月底累计发电超6900万千瓦时。“目前第二台机组已完成试运行,具备商业运行条件,第三、四台机组还在安装中。”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管处相关负责人说,预计四台机组都投入运行后,平均每年将提供约4亿千瓦时的电量,为大埔加快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绿色变革仍在持续。去年8月,总投资超过11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陆上风电开发等两项清洁能源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大埔县,其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0亿至25亿千瓦时,实现年税收1.2亿元至1.5亿元,陆上风电投资开发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年产值约3.8亿元,年创税约5000万元,为大埔电力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目前,依托丰富的电力资源,大埔在加快发展火电的同时,挖潜提升水电,务实抓好光电、风电,切实加强骨干电网和城乡输配设施建设,全力做好电力设施扩容优化,促进电力产业大发展、大增效。

在电力发展战略中,大埔已描绘完整的“施工图”。2021年大埔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推动大埔电厂二期(200万千瓦)项目2022年动工、2024年建成运营。尽早实现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四台机组全面投产发电,支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总投资11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陆上风电等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广东省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旧与新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工业品质

如果说陶瓷、电力作为大埔基础较为深厚的传统产业,是重要的支撑,需要提振;新材料制造业则是大埔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方向,是不可忽视的增量,需要壮大。

去年大埔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埔县要把新材料产业摆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工业品质、制造层次、平台能级。在新兴产业方面,目前大埔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产业,主要有锂电池、时尚首饰、PT膜、包装新材料、铜散热片等。

配料、涂布、制片、卷绕、装配、注液、预冲、分容、包装……在大埔县三河工业园区内的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面,工人们各司其职,在生产线上忙碌。该企业是大埔县引进的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型号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等二次电池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完成电池产品组装工序。马吉池 摄

据悉,该企业生产的电池产品具有高容量、低内阻、一致性好、循环寿命长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应急灯、太阳能灯、电动工具、玩具、医疗器材以及生活小家电和通信设备,与美的、格力、小米、飞利浦、九阳等品牌均开展了合作。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博富能科技的主打产品。“企业建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可以实现日产各种型号锂离子电池约计35万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品质部经理何飞说,由于产品质量好、应用范围广,目前企业持续有大量新增订单,供不应求,仅去年12月就有5000万元的销售额。

谈及企业发展前景,公司总经理覃小梅信心满满。“企业一直走在扩大产能、提升效能的路上,今年将投资扩建8000万安时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与配套设施,同时将新增生产磷酸铁锂蓄能动力电池,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电源板块。”覃小梅说。

作为大埔县重点培育扶持的电池制造企业,去年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值3.5亿元,为当地带来了500多万元的税收及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三河工业园区贡献量最大的企业。

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容车间,每一个电池产品都要经过二次锂电检测系统,测试电池容量。马吉池 摄

在大埔县城工业园区,随着一个个新兴产业项目的投入,园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园区主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等项目。”陈培先说,现有入园企业5家,其中梅州鸿富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梅州旭平首饰有限公司2家企业已投产,广东省国良食品有限公司、梅州市嘉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恒得源科技(大埔)有限公司3家企业在建。

梅州鸿富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导热材料。企业计划投资约2.5亿元,目前一期5G时代智能装备产业及3C功能性导热原件研发生产中心已建成投产,2020年产值5000多万元,为当地带来税收300多万元。

随着以电子信息产业、电池制造业、环保新材料产业、首饰加工业等为主的企业项目不断入驻,大埔县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当地也有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据统计,2021年1—11月,大埔县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产业产值3.56亿元。目前,大埔县主动融入梅州市闽粤赣苏区省界改革实验区,加强与厦漳泉、潮汕揭等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支持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大埔。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项目,是未来大埔县实体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专访

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创新驱动搭平台 产业集聚谋发展

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市”,起而行之,大埔县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形成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近日,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畅谈大埔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按照省委“1 1 9”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大埔县委提出了“1568”思路举措,接下来,在工业发展布局与规划方面,大埔如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黄增国:按照省委“1 1 9”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接下来大埔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抢抓老区苏区政策机遇和“双区”建设发展机遇,奋力推动大埔全面振兴发展。

一是搭建产业平台,坚持创新驱动。一方面要建强工业园区,主动融入梅州市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埔新型陶瓷产业园,推动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县城工业小区扩容提质增效,打造广东省产业集聚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孵化园,推动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2023年创建成为省级高新区。县城工业小区着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等项目,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大埔新型陶瓷产业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企业,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产业合作示范基地。

二是突出项目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要集中资源要素发展陶瓷、电力、新材料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培育陶瓷、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陶瓷产业方面,要争取培育新上规企业5家,加速推动传统陶瓷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宝丰、怡丰园等做精做细高品质日用陶瓷,全力打造优势品牌,鼓励玉丰、吉玉、粤科欣发等做优做强结构性陶瓷,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电力产业方面,全力跟进大埔电厂二期项目,做好总投资110亿元的抽水蓄能、陆上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促进电力产业大发展、大增效,以期打造全省重要电力能源基地;新材料制造业方面,要投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项目,重点支持鸿富瀚、博富能等公司增资扩产,主要产品有锂电池、时尚首饰、PT膜、包装新材料、铜散热片等,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

南方日报:大埔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让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在当地扎根?

黄增国:做好服务型政府,才能增加大埔的城市吸引力,让大埔成为创业的沃土、就业的佳地。未来,对标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大埔将变“老区思维”为“湾区思维”,为企业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一是营商环境要优化。大埔将牢固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思想,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一口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信息共享”并联审批制度,为企业发展及项目落地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

二是要素保障要强化。发挥重大工程项目总指挥部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作用,在立项、用地、环保、用能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在用途上优先实体经济,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利用,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全力突破征地拆迁、用林、用地、环评、资金、基础配套等瓶颈,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三是惠企政策要细化。要研深研透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等政策,让更多项目纳入政策笼子,争取落地大埔企业享受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搭建银税互动、银商合作等新型政银企合作平台,优化信贷结构,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份额,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话

中国先进陶瓷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志鹏:

新材料陶瓷是大埔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

南方日报:陶瓷产业是大埔县支柱产业,有着800年发展历史,但近年来发展滞后,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您认为卡住大埔传统陶瓷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瓶颈在何处?要怎么解决?

谢志鹏:大埔陶瓷历史悠久,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以传统日用工艺陶瓷生产为主,产品、品牌附加值相对较低,未来还会面临原材料资源的短缺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制约,再往前发展有难度。

创新升级是大埔传统陶瓷产业发展壮大的新路径。

在产品设计上,过去大埔陶瓷产品多以定制化为主,客户需要什么产品,就按照他们的图纸制作,接下来可以引进创意设计人才,注重造型、图案、花色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在产品定位上,大埔传统陶瓷产品不一定只走高端化路线,也可以设计造型别致小巧、图案设计包装精致又兼顾经济性的陶瓷产品,满足年轻群体的审美和消费需求。

在产品销售上,大埔传统陶瓷产品多以出口为主,未来不局限于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也要布局,并开拓线上销售渠道。

南方日报:传统陶瓷产业具有高能耗、污染大等特点,未来解决大埔陶瓷产业发展短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哪?

谢志鹏: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先进陶瓷已逐步成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许多高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关键材料,其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税收高、能耗强度低的特点,是解决大埔当前产业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也符合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理念。

未来大埔传统陶瓷产业可能会面临原材料资源的短缺、能耗相对较高等难题,而先进陶瓷新材料精密小巧、附加值高,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这是大埔陶瓷产业探索转型升级的方向。

先进陶瓷新材料在全球来说是万亿级别的市场,日本有企业实现了千亿元的销售额,目前国内新材料陶瓷企业的营收约占全球新材料陶瓷产业营收的10%—15%。相比传统陶瓷,未来新材料陶瓷的市场前景更广阔。

大埔陶瓷产业有基础,加上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完全有条件往先进陶瓷新材料产业方向发展。大埔县委、县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研发出满足工业、现代科技等领域的新材料陶瓷产品。不仅要有倾斜政策支持本地企业往新材料陶瓷产业发展,加强陶瓷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发新产品,做成果转化。同时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材料陶瓷企业,培育带动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促进大埔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陶瓷新材料品种多,大埔陶瓷产业转型发展不可能立即全面铺开,可以先集中做好一两种新材料产品,有了这个基础再拓展多个领域应用的新材料陶瓷产品。

记者观察

建园区搭平台 引项目聚产业 把有限资源重点向好项目倾斜

“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早已是各地的共识和共为。2021年,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市”,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作为传统农业县,大埔面临着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实困境,二产不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县域经济没有真正发展强大起来。

然而,发展工业又是支撑县级财政、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根据“实业富县”思路,大埔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仍要不断克服发展工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集聚度低,缺乏带动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工业短板明显;资金、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瓶颈仍然突出,发展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激发……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目前大埔正加大培育主导产业、办好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致力建设产业兴旺的创新活力县。

去年大埔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大埔要做精特色现代农业,做强陶瓷电力产业,做大健康养生产业,做优文化旅游产业,做特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的“四梁八柱”。其中,陶瓷、电力、新材料制造业是大埔重点培育的工业主导产业,接下来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构建经济增长的平台,实施招才引智行动。

以工业园区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埔将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特种新型陶瓷、电力、新材料行业聚力招引“大而强”项目、“新而特”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目标明确,只待行动。大埔明确,要用好原中央苏区、对口帮扶和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坚定不移发展新型工业,一手抓“乡贤回归”工程,吸引更多乡贤回乡创业;一手抓创新驱动,大力支持现有企业提档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目前大埔坚持效益优先,以税收、就业指标为导向,把有限的资源重点向质量高、效益好的企业项目倾斜,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力争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户大埔。

产业名片

大埔县工业主要有电力、陶瓷、新材料等产业。据统计,目前大埔县有工业企业39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1家。全县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9家。

至2021年11月底,全县6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06亿元。

●陶瓷产业

全县共有陶瓷工业基地1个(高陂,含陶艺园),陶瓷生产小区3个(光德、桃源、洲瑞),陶瓷生产企业83家(其中规上企业38家),创业创新转化孵化平台1个,中国陶瓷名牌产品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职业培训学校1间,从事陶瓷生产的产业工人1万多人。

2021年1—11月,全县陶瓷产业产值17.21亿元,比增11.68%(规上陶瓷产业产值12.31亿元),税收9408.32万元。

●电力产业

2020年,全县电力总装机容量168.47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2万千瓦,水电总装机36.47万千瓦。

2021年1—11月,规模以上电力产值22.96亿元,其中火电产值21.96亿元,水电产值1亿元。

●新材料产业

2021年1—11月,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产业产值3.56亿元。主要产品有锂电池、时尚首饰、PT膜、包装新材料、铜散热片等。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余灏

【作者】 马吉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创造更多价值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