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17:53:18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高科技战斗机器人「大立科技光电吊舱」,关于高科技战斗机器人「大立科技光电吊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倍晋三遇刺事件引发全球关注,安防水平随即成为焦点话题之一。这家A股公司是国内安防领域细分龙头,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安防50强”,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核心芯片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完备资质,是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疫情期间,公司安防类产品大爆,后疫情时代又有机器人产品接力,军品稳步推进,芯片竞争优势加大,将近一年被机构调研120余次,值得深入研究。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
一、安防:特种安防龙头,防疫产品全球畅销
安防是大立科技的传统强项。公司曾作为国内唯一红外专业厂商连续9年荣登A&S评选的“全球安防50强”公司。A&S“全球安防50强”是全球安防产业的权威排行榜之一,它主要是针对全球范围内纯安防领域的制造商、方案提供商(不包括安装商)去年年度销售和营利情况所做的评比,是评估安防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实力和地位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全球红外热成像技术原本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技术被少数国家垄断,但大立科技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并且用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开拓了民用市场。什么是红外热成像?理论上说,当物体高于绝对零度时,就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其中包含波段位于0.75~100μm的红外线,并且红外辐射的能量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普通相机利用可见光成像,而红外设备则利用红外光成像。红外热成像产品又可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
制冷型产品灵敏度高和作用距离远,但需要在零下190℃左右的超低温环境下工作,工艺技术和制造成本非常高,通常应用在航天、船舰、导弹、科研等高端军工领域。非制冷型产品可以在常温下工作,虽然灵敏度和观测距离较短,但在成本、功耗、重量和寿命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应用在大部分民用领域和常规军用领域。
疫情迅速传播带来全球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监测的爆发式需求。2020年大立科技防疫产品一度脱销,除了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也出口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除原有的“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系统”等防疫产品,大立科技又积极推出了移动式核酸采样小屋、低成本体温快速筛检系统等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公司非防疫产品营收大幅提升,后续发展可期。
根据Maxtech International预测,2023年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00.60亿美元。其中,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59.47亿美元,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41.13亿美元。
二、芯片:国产红外芯片王者 晶圆级封装打开天花板
作为红外热像仪的最核心部件,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直接决定了设备最终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基于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重要运用和敏感性,早期的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技术不仅被美国、法国、以色列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牢牢掌握,同时还长期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出口审批制度甚至禁运。直到2000年左右,法国开始每年向我国出口少量工业级低端红外热成像产品,并明确不允许应用在军事领域。而且法国的供货亦存在设备价格昂贵和供货周期长的缺点,导致我国的红外热成像芯片技术仍然处于卡脖子的状态。2008年前后,我国陆续有企业走上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自主研发之路,大立科技就是其中佼佼者。
大立科技2008年成功研制出320×240 35μm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打破技术垄断,2013年真正实现完全进口替代。目前公司具有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的能力,是国内唯一实现 “非晶硅”和“氧化钒” 双技术路线量产的公司,已实现量产像元间距25um/17um/15um/12um等型谱系列产品,封装类别涵盖金属封装、陶瓷封装和晶圆封装。在“十二五”、“十三五”两期核高基专项的支持下,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12月第三次中标电子元器件领域科研重大专项,研发能力国家认可,同时后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据公司披露,公司将推进大面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的研制定型、量产工作,满足新一代装备对“装甲透视”等全景式态势感知技术的应用要求。
2021年9月,公司与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整合组建合资公司,专注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机芯研发生产,生产全型谱系列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产业独立自主发展,努力实现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相关合作事项稳步推进,目前进展顺利。
为了打开红外技术的市场天花板,实现微型化和低成本,晶圆级封装是主要解决方案。大立科技晶圆级封装探测器研发取得重要进展,产品合格率持续提升,封装成本不断降低。公司持续推进晶圆级封装产品产业化,推出了千元级红外热像解决方案,实现市场拓展,努力推进红外产品进入家庭应用。
三、军工:受益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 光电吊舱有望大放异彩
在型号装备市场,公司产品已涵盖光电制导、火控瞄准、光电对抗和夜视侦察等多领域,拓展了光电惯导领域。通过对北京航宇智通技术有限公司的并购,公司进入航空光电系统产品领域。公司产品定位清晰,多年来始终与各军工集团下属厂所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项目的储备为公司在装备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已成功推进对原定型装备的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相关任务
在系统级产品领域,大立科技机载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目前进展顺利。2021年已经如期完成样机研制,正在开展挂飞等相关科目试验,对样机进行充分验证。机载光电吊舱是现代作战飞机拓展对地攻击功能的标准配置,是光电领域的尖端装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强大的产业链带动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有研制能力。该产品是公司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将使公司在机载装备领域由目前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升级为分系统供应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2021年10月,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发起成立能够独立核算的合资公司,积极开展光电装备项目研发合作。
四、机器人:受益新基建 巡检机器人已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招标采购
公司整合在红外测温、光电惯导、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多型巡检机器人,前期已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机器人招标采购。公司还围绕“新基建”需求,深挖巡检机器人在特高压、轨道交通和大数据中心等新兴建设领域的市场潜力,在电力行业的基础上,现已成功开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和IDC数据机房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赛道。
五、无人驾驶:十年积累 已应用于国内车企车型
大立科技的车载红外辅助驾驶产品研制已有近10年的时间,现已应用于国内车企的相关型号产品;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已与相关专业厂商开展合作,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低成本视觉感知方案,为“端到端”的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提供可能。
特别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1-25 17:53:12
2022-11-25 17:47:17
2022-11-25 17:41:04
2022-11-25 17:35:19
2022-11-25 17:29:21
2022-11-25 17:29:0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1-25 17:53:16
2022-11-25 17:47:20
2022-11-25 17:47:09
2022-11-25 17:41:21
2022-11-25 17:41:07
2022-11-25 17:3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