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3:17:2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国家战略海洋经济新区威海南海新区「海陆产业协同发展」,关于国家战略海洋经济新区威海南海新区「海陆产业协同发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火炬威海南海新区海洋油气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获批,5位国家高层次专家齐聚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勘探开发可燃冰……现在的山东威海南海新区,在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上又添浓墨重彩的几笔。
临海筑梦,向海而兴。作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威海南海新区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
威海南海新区坚持海陆统筹、联动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瞄准前沿领域、夯实合作平台,着力构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强化港口拉动、功能支撑,着力构建陆海联动保障体系,向海图强,绘就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宏伟蓝图,打造蓝色经济新动能聚集区。
“威海南海·海梦”号科考船对威海南海新区海域进行“体检”
威海南海新区天润动力装备产业园船用曲轴生产现场
向“强”要动力 做大做强海洋装备产业
在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一盘刚生产出的柔性石油管道摆在公司总工程师时晨的面前。时晨带着工作人员对这些管子进行性能测试。
“别看这个管子外表平淡无奇,而当把它置入深海中时,最大适用水深可达3000米,最高长期适用温度高达180℃,可以实现海洋立管、海底管线、跨接管、连续油管等油气开采行业的全领域应用。”说到这,时晨有些自豪。
因为,放眼全球,目前只有三家企业拥有研发和生产全领域柔性管的先进技术,纳川管材就是其中之一。这样高科技的产品,它的研发,国外用了近十年,而纳川管材只用了五年时间。海洋超深水柔性管研究这一项目还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纳川管材作为一家海洋管材研发制造企业,能在国际占据一席,核心竞争力就在人才。包括时晨在内,纳川管材有国家高层次专家2名,泰山学者1名,国外专家5名,博士4名。
有一定的海洋油气装备产业基础,有雄厚的人才创新资源支撑,这是威海南海新区海洋油气装备类企业的共性。目前,区内海洋油气装备产业领域内企业先后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多项,产品共申请专利1200多件。依托于此,威海南海新区申报的国家火炬威海南海新区海洋油气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也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
火炬基地以天润曲轴、威力工具、鸿通管材、冠通管业、纳川管材等企业为龙头,以海洋油气钻采平台及海洋开采船曲轴项目、特种船用工具项目、油气管材项目等为骨干支撑,带动相关企业跟进,重点发展高端价值链、高端产业链、高端品牌。
“依托火炬基地,我们布局高端海洋油气装备项目,形成集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于一体较为完整的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助推企业膨胀发展。”威海南海新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局负责人说。
为了扶持壮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威海南海新区正加紧制定政策,推动海洋油气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并以海洋油气装备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以海洋装备制造业的膨胀为突破口,威海南海新区着力壮大涉海产业,重点突破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加快建设南海新港物流园、游艇码头、水上旅游观光等项目,壮大发展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同时深化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拉长海水增养殖业产值链条,提升发展海洋一产,通过海洋一二三产融合,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蓝色经济体系。
国内外蓝碳专家参观威海南海新区蓝碳实验室
城市风光
向“新”要活力 探索发展海洋新经济
在大力发展海洋装备的同时,威海南海新区也着重发展海洋新经济。
海洋新经济“新”在哪?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近几年一直在琢磨,经常带着研究院的研究员出现在海边、湿地等处,对着海藻、翅碱蓬等做研究,力争在蓝碳方面做出成绩。
蓝碳是指海洋的蓝色碳汇,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蓝碳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威海南海新区拥有丰富的海藻、牡蛎养殖、海草床和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等特色优势资源,利用好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碳汇,通过清洁发展机制或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项目,实现海洋碳汇的市场价值。”赵明波深信,威海南海新区的蓝碳领域一定大有可为。这几年,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一直致力于蓝碳研究,与国内多个院士团队和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成立山东省海洋碳资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碳储量调查和方法学开发等多项工作。
2018年以来,蓝碳研究终于有了新进展。威海南海新区积极参与承办“蓝碳倡议”国际会议,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100多名相关领域人员参会,这些专家还到威海南海新区盐沼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示范土壤柱状样采集处理,提升威海南海新区在海洋碳汇领域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现在威海南海新区正加快建设蓝碳大厦,建设国家海洋局蓝碳重点实验室、全球蓝碳博物馆、全球蓝碳智库以及工程技术中心、交易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打造国家级蓝碳科技创新管理平台,加快与“两院”院士合作,全力打造国家第一个蓝碳示范开发区。
在海洋新经济领域的探索,威海南海新区的作为不止于此,在可燃冰勘探开发、海洋科考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谋变海洋,发展海洋新经济,威海南海新区剑已出鞘。
在可燃冰勘探研发方面,威海南海新区引进了5名国家高层次专家,这5名专家在可燃冰领域的研究各有侧重,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可燃冰勘探研发的大部分重点环节,共同在威海南海新区组建山东蓝海可燃冰勘探开发研究院,围绕可燃冰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及关键设备等各环节进行研究,致力于“未来可燃冰大规模高效低成本开发”项目的研发与应用。
此外,研究院的子公司威海海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威海南海新区在可燃冰的勘探与研究领域迈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在海洋科考方面,威海南海新区设计完成“威海南海·海梦”号高精度多功能综合科考船,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是山东省内首艘军民融合产业科考船,是威海南海新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典范。目前该科考船已投入使用,为海洋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发展海洋新经济,需要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发展海洋经济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集聚创新人才要素资源,大力推动开放协同创新。
“我们通过建立‘离岸’协同人才中心,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同时整合区内优势创新创业平台资源,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发挥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加速器等平台联动优势,孵化培育一批海洋产业科技型小巨人。”威海南海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向“绿”要可持续 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
发展海洋经济需保护与开发并重。走向海洋,威海南海新区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绵延156公里的海岸线,是威海南海新区生态上的一抹亮色。沿着海岸线,这里有12公里金色沙滩,打造起沙雕城堡乐园,建设起威海南海国际沙滩运动基地,开发建设了蓝湖公园、南海公园,引进了万和福岛等海上观光体验旅游项目……依托海洋资源,威海南海新区的旅游产业正越做越强、人气越来越旺。取得这些成绩,其根本是海洋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与海共生,靠海吃海,威海南海新区保护海洋资源的步伐从未停歇。从开发建设至今,无论是之前的海岸线修复、湿地生态修复,还是现在的生态智慧监管平台的应用,保护海洋的举措越来越智慧,越来越严格。
走进威海南海新区生态智慧监管平台的办公室,一面墙上全是一快快显示屏,实时监控着区内各种生态资源。海岸线生态监管是其中一大功能。
“我们通过实行湾长制,对区内的海洋、岛礁及沙滩岸线资源进行保护。”威海南海新区农业与海洋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新庆介绍说,在海边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海洋潮汐变化、海上风暴潮,并实施监控沙滩是否侵蚀污染、是否有人破坏海洋生态。还设置了湾管员对海岸线进行有效保护。
“下一步,我们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将湾长制信息平台将与河长制信息平台进行融合,各级湾长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后可上传至平台交由湾管员处理,湾管员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平台,形成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反馈问题的闭环机制。”刘新庆说。
据了解,生态智慧监管平台集合了海洋、水利等多个部门的力量与资源,并且与公安系统平台实现联动,公安系统可以调阅平台视频,形成了海洋保护的强大合力。
通过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保护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威海南海新区海的优势充分发挥、海的特色进一步突出、海的文章越做越精彩,威海南海的蓝色航母也正乘风破浪,驶向深蓝。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全面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突出做好海岸线修复、生态湿地修复以及山体修复等工作,着力构建‘生态三线、景观三轴’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海和谐的新路子。”威海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说。
闪电新闻记者 李志鹏 肖梦凡 通讯员 王晓根 威海报道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1-24 13:17:16
2022-11-24 13:17:04
2022-11-24 13:11:31
2022-11-24 13:11:05
2022-11-24 13:05:04
2022-11-24 12:59:20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1-24 13:17:08
2022-11-24 13:11:36
2022-11-24 13:11:09
2022-11-24 13:05:08
2022-11-24 12:59:25
2022-11-24 12:59: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