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2030年碳中和目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要以什么」

时间:2022-11-21 15:05:59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2030年碳中和目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要以什么」,关于2030年碳中和目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要以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显然,每个企业主体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社会以及身处时代的大背景红利,因此,社会责任也成为当下企业的一堂必修课。

人类命运这类宏大话题看似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恐怕历史上已经没有哪一代人比当下的我们更加有能力与责任深度影响地球未来发展的安危。

在全球一体化和人类科技不断突破的今天,我们不仅仅处于一个快速连接的地球村,更处于一个时间与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今天所做的若干行动及决策,将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死存亡,碳排放便是其中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已无需多言,而人类活动引起的碳排放显然是其中关键因素。而由于二氧化碳会循环寿命较长,通常会在大气及海洋中滞留数个世纪甚至更久,即使碳排放量迅速减少到净零,如今已观测的温度水平也将持续数十年。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温室气体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二氧化碳(CO2)浓度是工业化前水平的149%,甲烷(CH4)是1750年水平(人类活动开始扰乱地球自然平衡)的262%,一氧化二氮(N2O)是123%。鉴于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长期性,控制碳排放已经刻不容缓。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由此走进新的阶段。

尽管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推进的深水区在于社会整体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极为复杂、牵扯面极广的领域,但作为连接消费者和产业各方的互联网行业,理应在自身节能减排的基础上,主动在助力推进国家“双碳”目标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代表企业,腾讯于2月24日正式对外发布了《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下称《报告》),腾讯也是首批发布碳中和路线图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在《报告》中腾讯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的目标,同时在做好自身碳中和之外,通过助力产业、引导消费者、推动技术发展等方式不断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腾讯2030年碳中和路线图,图片来自《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不可能三角”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是我国及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化石燃料占目前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80%,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有三分之二来自能源系统。 不难看出,碳排放问题的背后本质上是能源问题。

但由于能源的属性较多、影响多元,因此能源问题往往又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内容和目标相互关联,能源产业发展及政策便具有了多目标的特性,这也就催生了能源领域的“不可能三角”。

2011年,世界能源委员会(WEC)第一次提出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并逐渐成为业内共识。所谓“不可能三角”,即在能源的生产与供应无法同时实现“稳定”、“清洁”及“廉价”三方面目标。

例如不少北欧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稳定,气候及环境保护也达到较高水平,但能源成本非常高昂;而在另一些国家能源安全稳定、成本较低,但却有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翟永平团队对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结构评估结果来看,如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破解能源的“不可能三角”难题。

而国家“3060”目标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国家能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看,便是试图倒逼能源产业找到破解“不可能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而在翟永平看来,数字技术或许将是未来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关键性钥匙。

“3060”目标的达成途径,一方面在于需要控制未来能源需求量增长速度,这也意味着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在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而风电、光伏等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能源电力系统调度的灵敏度要求更高,这也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助力;此外,未来屋顶光伏、储能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营管理,也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助力服务。

数据中心屋顶光伏

可以说,数字化技术对能源体系的深度融合,或许能够帮助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的有效解决。由此也可以发现,作为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发展的主体,互联网企业在“3060”目标达成中实际上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也就要求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度参与到“3060”目标建设服务中来。


“净零行动”

从碳排放比重来看,互联网行业本身并非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互联网行业通常排在中国目前碳排放行业机构中的十名以外,但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碳中和”转型显然是服务国家“3060”目标的基础。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字服务的全产业渗透,互联网行业的整体用电量及碳排放量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例如在数据中心这一互联网碳排放重点领域中,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发布的《点亮绿色云端》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碳排放量达到9855万吨,预计到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碳排放量将达到1.63亿吨。

尽管互联网碳排放问题正在逐渐受到关注,但整体来看,互联网企业的“碳中和”路径依旧相对清晰:一方面通过进行减排增效,降低能源占用;另一方面通过绿色能源的引入,实现源头的低碳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碳抵消等方式进行进一步降碳。以腾讯为例,在《报告》中腾讯表示将会遵循“减排和绿色电力优先、抵消为辅”的原则推进自身碳中和行动。

根据全球《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碳排放主要分为三个范围。简单来说,“范围1”是指企业直接控制的碳排放,“范围2”是企业外购能源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范围3”则是指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各项活动所产生的间接排放。本次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腾讯2021年整体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为511.1万吨,其中“范围1”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1.9万吨,占比约0.4%;“范围2”排放当量234.9万吨,占比约45.9%;“范围3”排放当量274.3万吨,占比53.7%。

图片来自《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显然,腾讯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碳中和”的关键,主要在于“范围2”及“范围3”。其中“范围2”的重点便在于数据中心的节能提效、主动减排,而“范围3”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参与绿电交易、新能源项目开发、碳抵消等多种方式共同达成。

目前来看,腾讯在主动减排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以数据中心这一互联网碳排放重点板块为例,腾讯通过第四代数据中心技术T-Block,将整体交付周期缩短至1年,同时实现超低能耗,以30万台服务器的园区为例,相比于传统数据中心,一年可以节电约2.5亿度。

同时,腾讯在数据中心选址及服务上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政策,并利用数据中心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数据中心创新制冷技术、余热回收系统、AI运营管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整体来看,腾讯碳中和行动遵循“减排和绿色电力优先、抵消为辅”的原则,通过技术及管理实现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采购,以及碳抵消方式共同推进腾讯自身运营及供应链2030年碳排放“净零”。

图片来自《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低碳转型

互联网行业的特性就在于其产品与服务的“网络效应”,因此互联网企业通常都具有连接器的作用,连接着普通大众、产业链企业,同时拥有着明显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某种程度上看,互联网行业具有较强的公共事业属性,需要在商业目标之外,利用自身特性主动对社会公共事业承担责任并做出积极贡献。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代表企业,腾讯显然并不能仅止步于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净零行动”,更应该注重发挥“连接器”的作用,在多方面助力国家和社会的低碳转型。

2021年4月,腾讯集团宣布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核心战略。该战略将腾讯企业发展分为“2C、2B、2S”三个板块,如今我们也可以看到,腾讯的低碳发展实践,也在不断融入到消费者端、产业端、社会价值创新之中。

图片来自《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在消费者端上,腾讯正在通过自身的产品影响力及价值观引导,帮助消费者构建自身的绿色生活方式。由于消费者往往处于产业价值链终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变化看似无关痛痒、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对社会整体的变革推动力量是巨大的,例如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侧变化,能够向上层层传导,最终推动相关产业链的上游生态和能源结构转型。

碳中和是一个相对严肃且专业的话题,普通人往往对相关概念“敬而远之”,并且难以切身体会到碳中和与自身日常生活的关联,这些都是大众群体建立绿色生活方式认知上的阻碍。但可以发现,腾讯已经上线了一系列基于腾讯生态的互联网产品,试图通过活泼、轻松的互动方式将碳中和话题简单化、趣味化,从而向用户传递低碳生活理念。

例如在微信中,腾讯联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依托“碳中和问答”小程序推出碳中和科普公益活动;今年1月,腾讯还上线了一款模拟城市碳中和过程的放置经营类公益小游戏“碳碳岛”,引导玩家在游戏中打造出碳中和的美丽小岛。此外,腾讯还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等机构合作,推出多样化的互动产品及活动。

在产业端上,正如前文所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推动产业互联网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能源、电力、交通等诸多碳排放大户减碳增效的一大关键手段。

作为互联网科技型企业,腾讯对产业端减排的重点,一方面在于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体系的搭建,帮助企业整体运营的降本增效,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在于对企业碳资产的计算、管理助力及路径探索上,让数字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腾讯希望通过探索企业碳排放MRV平台的构建,帮助企业建立清晰的“碳账本”;在建筑方面腾讯推出了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微瓴),落地国电投总部,配合国电投“天枢一号”智慧大脑,实现了数字综合体与现实综合体的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在工业园区方面,腾讯云基于腾讯云综能工厂,联手港华能源共同打造了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

不同产业的特性不同、结构不同,也导致产业低碳转型将会是一个相对长期且复杂的推进过程,但在诸多产业的经营共性上,腾讯已经推出了不少相对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无纸化在线办公工具、低碳绿色算力都能在帮助企业减少自身碳足迹的同时,提高整体经营效率。

在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上,腾讯一方面关注等低碳、零碳、负碳类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不仅在技术创新上“亲自下场”,在自身数据中心、楼宇、园区等场所进行尝试,也对外输积累技术和能力资源,还通过试点项目、资金支持、落地应用等方式推动社会各界的新兴技术发展。

另一方面,腾讯还将碳中和与社会各大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协同推动,并通过腾讯公益生态进行全方位推进,例如乡村振兴与农业减排、分布式能源体系建立就可以进行一定的融合探索,同步推动各项社会议题的化解。此外,腾讯基金会自2018年还发起了“科学探索奖”,其中诸多获奖的青年科学家都在从事社会低碳转型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

整体来看,引领消费者绿色生活方式、数字化助力产业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正在成为腾讯助力国家“3060”目标、践行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让科技持续向善

自“3060”目标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碳中和领域正在走进快速发展期, 2021年也被称为“碳中和元年”。但正如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面对这样一项社会议题,我们每个人身处不同的角色,都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实践与贡献。就普通大众而言,可以持续践行并传播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企业而言,更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平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产业而言,需要找到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迭代路径;对于社会治理而言,也需要通过各种规则机制进行积极引导。

显然,每个企业主体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社会以及身处时代的大背景红利,因此,社会责任也成为当下企业的一堂必修课。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腾讯于2019年正式提出“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2021年4月,腾讯宣布战略升级,首期投入500亿元宣布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事业部”(简称SSV)并专门设立“碳中和实验室”,而本次《报告》便可以看做是腾讯针对气候变化问题所交出的一份承诺与答卷。

从宏观上来看,碳中和是一件覆盖面甚广的事情,不仅无法一蹴而就,同时也与科学研究、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等诸多可持续发展议题相互交织。可以看到,除了碳中和领域,腾讯在公益慈善、乡村振兴、救灾抗险等诸多社会议题中均在积极参与投入。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碳中和本身也只是一个起点,而远非终点。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可以说既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面对的关键命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所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