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山西能源革命动力强劲

时间:9402-11-16 16:05:49来源:互联网

“总体上,中国85%以上的煤炭消费已基本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11月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近日,第十九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2020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相继在山西太原举办,通过线上、线下展览,生动展示山西推动能源革命的最新成果,释放出黑色煤炭加速融入绿色未来的积极信号。

从“谈煤色变”到清洁化、低碳化

在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是稳定经济、自主保障能力最强的能源。尽管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2019年降至57.7%,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相当长时间内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

过去,煤矿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黑、脏、乱、差,煤炭行业被描述为“挖了一堆煤,冒了一股烟,黑了一条河,留了一堆渣”。如今,借力5G、大数据等新基建,煤矿正在迈入无人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煤炭正在撕掉“黑色”“污染”的旧标签。

不同的展览会上,5G与煤矿的搭配总能吸引大量眼球。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新元煤矿调度中心,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井下500多米处的温湿度、瓦斯浓度和采煤场景。身穿白衬衣的矿工在电脑前轻点鼠标,井下设备就能有序运转。拨通电话,井下矿工可以和地面人员进行5G视频通话。

“一个井下工作面往往就有数百个传感器,这些设备会产生大量数据,但过去受网络带宽、时延等限制,很多井下系统只能监测,难以实时监控。”华阳新材料集团董事长翟红说。

“5G+煤矿”可实现井下多路高清视频同时上传,看井下就像在看地面一样,使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煤矿应用成为可能。翟红表示,随着煤矿5G应用增多,现有3400名职工的新元煤矿今后将减少1000名矿工。

数据显示,2019年,山西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有106万人,其中采矿业就业人员多达88.4万人。但同期,内蒙古作为产煤第一大省份,采矿业就业人员仅有13.6万人。对于山西而言,渐进式地推进“机器换人”,有序推动企业减员增效,势在必行。

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抢抓5G机遇,将5G技术引入智能煤矿建设,目前省、市两级均已成立5G基建服务专班,地方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补贴5G基站电价,联手金融机构建立1000亿元以上新基建专项贷款,组建“5G智慧矿山联盟”,明确提出今后3年将推动建设10座智能化煤矿和50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截至目前,山西已有4座煤矿实现5G入井,建成66处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国内首个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落户山西。

此外,能源领域改革顺利推进。山西率先制定充填开采产能增量置换办法,推动煤炭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目前全省已对充填开采置换出的煤炭减征资源税3448万元,对购置使用煤炭清洁高效开采利用设备的企业抵免企业所得税7410万元。

从“煤炭依赖”到优势转换

在2020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开幕次日,一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交易会在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成功举行。现场负责人介绍完交易相关规则后,现场进入举牌摘牌阶段。各发电企业纷纷举牌,报出摘牌序列号、电量,大屏幕各项数据快速滚动,实时显示交易序列和发电企业各项数据。

首场交易中,共有26家售电公司、6家批发用户与21家发电企业参与,成交总电量53.33亿千瓦时,用户终端电价降至0.3元/千瓦时。据测算,目前山西工业实际电价为0.43元/千瓦时,预计未来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用电量可达300亿千瓦时。每度电降低0.13元,可为企业节省成本39亿元。

这场不同寻常的电力交易,成为山西依托煤电资源优势打造电价“洼地”,实施优势转换战略的开端。

数据显示,山西发电装机超过95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占比达70%。然而,由于近两年用电市场增速放缓,一些火电企业陷入有电不能发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富余的煤电装机亟待产业消化;另一方面,承载转型任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降低用能成本。

山西省工信厅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山西工业化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和其他中部省份,还落后于周边的陕西、内蒙古等资源型省份。畸重畸黑的产业结构、长期形成的煤炭依赖、“一煤独大”对改革创新的挤出效应,是导致山西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

为此,山西主动转变观念,从传统重化工中寻找比较优势,实施优势转换战略,把煤炭优势转换为电力优势,把电力优势转换为电价优势,把电价优势转换为聚集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优势,以电价“洼地”打造产业转型“高地”。

依托充沛的电力供应,山西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从“输能源”转向“输算力”。上半年,山西已建、在建数据中心约合服务器能力近220万台,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率达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区域每万人拥有机架资源、每亿元GDP机架资源等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山西聚焦半导体材料、碳基新材料、合成生物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领域,补齐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短板,高起点发展新材料技术和产业,手撕钢、碳纤维、碳化硅、气凝胶、石墨烯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战略重组能源“航母”

据国家《2035(2050)年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最新预测,2035年、205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大幅减少为30亿吨和20亿吨左右,煤炭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降至40%和25%左右。山西省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宏英表示,相应地,山西煤炭产量将分别降至8亿吨、5亿吨,比2019年减少2亿吨、5亿吨。

减字当头,煤炭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接连举办的展览会上,两艘新组建的能源“航母”频频亮相,备受关注。经过新一轮战略性专业化重组,山西省属煤炭企业数量从7家减至2家,分别是煤炭产能约4亿吨的晋能控股集团、煤炭产能约2亿吨的山西焦煤集团。

“纵观世界主要煤炭强国,普遍走的是超级大矿之路。”王宏英说,内蒙古、陕西、山东等煤炭大省也以发展大集团、大企业为主,形成了煤炭开发的规模经济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反观山西,煤炭产量虽然位居全国第二,但在2019年全国十强煤企中并未占据优势地位,市场影响力远不及一些其他大集团。煤炭产业集中度低,不仅不利于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也使得政府对产业的监管和调控“捉襟见肘”。

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0月21日山西首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交易会上,重组后的晋能控股、山西焦煤集团等企业合计摘牌46.66亿千瓦时,占成交总电量的87%,已经成为推动优势转换战略的主力军。

通过聚合资源,晋能控股集团现有25个科技研发平台,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集团董事长郭金刚表示,重组后将有效破解煤企各自为战、煤电价格矛盾、市场无序竞争等难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成长发挥支撑作用。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