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烟台城际铁路「烟台铁路」

时间:2022-12-24 08:41:0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烟台城际铁路「烟台铁路」,关于烟台城际铁路「烟台铁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母网5月18日讯 (YMG记者慕溯摄影报道)行走在长长的轨道上,触摸着铮亮的铁轨,70年的烟台铁路,经历着从蒸汽、内燃机和电力时代,到青荣城铁时代。“本市各界群众两万多人一日上午在火车站举行了盛大的庆祝蓝烟铁路通车大会。”早已泛黄的老报纸《烟台劳动报》(《烟台日报》前身)于1956年1月4日在一版上写下“从此烟台境内告别了无铁路的历史”的新闻报道,并在头版刊发4篇消息配以近2000字的社论,这在上世纪50年代的《烟台劳动报》是很少见的。

然而,时间不停,70年连续不断的铁路报道,每一次都见证了烟台不断拉伸的铁路网。

2002年11月,蓝烟铁路复线全面运行,蓝烟线通过能力由每日的29列提高到90列,长长的铁路横贯整个胶东半岛。随后,2004年烟台铁路取代以往的内燃机车正式进入“电力时代”。

如今,当进入舒适的城际列车,用接近200公里的时速驰骋于胶东的半壁江山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烟台铁路不仅给了市民一种便捷,也给了这座城市一个机会。

“心酸”的蒸汽时代

1956年1月,百废待兴的烟台首条铁路———蓝烟铁路通车,时年16岁的王焕理成为第一批烟台客车上的旅客,他正要从唐山赶回家探亲。

在蓝村,王焕理恰好踏上了第一班从蓝村发往烟台的客车。当时还是蒸汽机车,不仅速度慢,司乘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4块多一张票。”王焕理记忆犹新:“那趟火车跑得那个慢啊,站站都停,到烟台用了9个多小时。

有同样体会的张吉文是烟台火车站一名已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他说,蒸汽机车内一般由3人构成,分为正、副司机和司炉。行车过程中,室内温度高达40℃,司炉需要不间断地向锅炉中添煤,工作量相当大,有时司炉累得受不了了,就由副司机替换进行,一趟车下来需要十几吨煤炭。“别看烧得煤多,蒸汽机车动力实在不怎么样,比如说桃村站附近有段轨道是上坡,每次走到这里,司炉得可劲往锅炉里添煤,火车才能慢慢悠悠地爬上去,每次上完坡,司炉都能累个半死。回忆60年代的调车作业,不免有些“心酸”———白天用旗语,夜间用灯语,通过这种方式协调机车司乘人员和扳道工之间的配合。如果扳道工没有及时理解旗语和灯语的内容,使得调整道岔时间过早或过晚,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对于“蒸汽时代”,张吉文概括出特点是;煤炭是唯一燃料,体力劳动大,列车动力不足,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火车”。

十年完成内燃机到电力转变

一条铁路联系着烟台与外面的城市,推动着城市之间的交流,也让更多人有了出去闯一闯的机会。

上世纪90年代,烟台的列车统一更换成了内燃机车头。相对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的动力更足,不再需要人工添煤,爬坡也不费劲,唯一的缺点是噪音大。“启动后驾驶室里全是刺耳的轰鸣声,两人面对面大声喊话都听不清,这么大的噪音对司机的健康十分不利。”烟台车务段原教育室主任杨清宏说。在动力升级的同时,90年代的调车工作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张吉文介绍,90年代,烟台车务段开始引进自动化调车系统,在火车站设立了信号楼,楼内由2名工作人员操纵控制台。调车时,只需按下对应按钮,道岔便自动调整,不仅节省了人力,更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与之一同改变的,是烟台站新候车室。至1990年,当时的烟台站新候车室已增加软席及母子、军人候车室。旅客候车大厅建筑面积为3876平方米,容纳2767人,休息座位1300个。“自从烟台开通了多个方向的列车,候车室环境改善后,周边的公路客运也陆续发展了起来,烟台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多了起来。通过铁路,烟台滨海丰富的鱼虾资源用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再到后来,‘烟台苹果莱阳梨’等也成为了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烟台特产,这一部分也要归功于铁路。”老铁路干部王炳说。

2004年,烟台铁路进入“电力时代”,电力机车取代了以往的内燃机车。用电作动力,张吉文表示:“我在60年代倒是坐过一次用电力牵引的列车,当时是在宝丰铁路上,有一段路由于坡度太陡,靠蒸汽机车上不去,所以那段单独设为‘电力牵引区段’,过了这个区段,继续采用蒸汽牵引。”从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烟台用了近半个世纪;而从内燃机时代到电力时代,烟台仅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这种“超速”的变化,是“老铁路人”从未想过的。

迈向立体交通大格局

时间在拉伸着烟台的铁路网。2014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济南方向正式开通运营。

作为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全长299公里,途经青烟威荣地区14个车站,纵贯烟台境内8个县市区,以250公里的时速把沿线城市明珠似串到“一小时经济圈”里。

盘绕半岛城市群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改写了烟台境内无动车的历史,使烟台由曾经的铁路交通“末端”,摇身一变为崭新的“枢纽城”。看省外,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与京沪高铁相连,使烟台真正融入全国铁路网,市民从烟台去北京只需5小时38分,去上海只需8小时。

从这一刻起,烟台迈入“城铁时代”。“这一天终于等到了。”王炳说,“电力机车的普及,使烟台到济南的时间缩短到8小时,相比以往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当他第一次坐上发往北京的动车探望子女时,感叹“从10多个小时缩短到5小时,时速接近300公里,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一条铁路,对市民来说,是“便捷”,对一个行业来说,是“机遇”,对一座城市来说,是“发展”。

在打造全市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的时刻,烟台正加快打造一个以铁路为主干、以港口为龙头、以公路为支撑、以民航为羽翼、以管道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向东北亚交通物流枢纽城市跨越。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的开通,无疑是烟台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重大节点。

不仅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眼下,我省正形成“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其中“三纵”之一的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东部沿海快速客运通道,及“三横”之一的德州—滨州—东营—烟台—威海北部快速客运通道,将依托规划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城与城的往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