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移动ct医疗车「医学影像行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12-07 19:29:20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移动ct医疗车「医学影像行业发展趋势」,关于移动ct医疗车「医学影像行业发展趋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思宇研究院官方

前言

移动CT、术中CT、床旁CT、便携式CT……无论你叫它什么,都无法阻止它的来袭! 移动CT(Mobile CT)体积小、质量轻、易移动,可随意推入病房和手术室,让病人在床旁就可接受CT扫描。 它特别适用于急症、危重病人及行动不便患者,包括常规头颈部平扫、增强CT、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等所有神经系统疾病检查,还可用于四肢病变的检查。 此外,它还可提供精准的术中导航,让医生实现在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中,一边手术一边进行CT扫描。

一、移动CT,医学影像中的“轻骑兵”

自从豪斯菲尔德在1969年发明了CT以来,CT就被工程师根据临床的需求不断得进行改进。 1978年M.N.Shalit医生第一次报道了术中应用CT的情况。 他在切除了患者的肿瘤后立即用CT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在早期报道中还有Lunsford医生,1984年他在手术室应用了CT(GE 8800),Lunsford医生是第一个把无菌床单铺在CT扫描床上的医生。 随着神经外科的迅猛发展,固定的、封闭式的CT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于是,可移动的、开放式的CT就应运而生。

传统的CT扫描需要移动病床将病人送至扫描区域,但由于临床手术情况和患者治疗状态的限制,移动病床会给患者带来很大风险,据统计超过71%的ICU患者在转运到CT室的过程中发生了不良事件。 不能移动病人,那就移动CT!移动CT通过病床与扫描机架的相对移动实现对病人的扫描。 移动CT的使用原理与传统的螺旋CT大致相同,主要由扫描机架、检查床、控制台三部分构成。 各个部分安装有万向轮,按照实际情况可通过推拉移动进行分开。 移动CT机架内安装了所有成像所需的重要部件,如X线球管、发射器、探测器等,并且内置驱动系统,推拉后一人也能进行移动。 移动CT可以在离开监护环境下对患者进行及时检查,避免了转运患者过程中的风险。 移动CT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无需电力改造的单相交流电源,不同于传统的螺旋CT需要特定的安装环境,任何墙上电源都可以使移动CT启动,断电后还能利用其自带的蓄电池继续扫描。

自问世起,移动CT就以其灵活、实用的特性受到了临床医生的热烈欢迎,很快在神经外科、骨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ICU室及急诊科等获得广泛应用。 1987年Kyoshima K等人报道了移动CT在脊柱外科的应用,Butler WE、Piaggio CM、Constaninou等人于1998年报道了移动CT在ICU中的使用,更加显示了移动CT的实用价值。 从术中应用CT到移动CT的问世,不过短短十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CT更加小型化、便携化,堪称医学影像中的“轻骑兵”。

二、主要生产移动CT的厂家

西门子医疗

德国老牌的影像公司西门子医疗在19年的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推出了一款头部专用的移动CT——SOMATOM On.site。

SOMATOM On.site主要用于ICU危重病人的扫描。 其孔径为35厘米,在检查过程中,机架的伸缩设计使设备和辐射源距离患者不会太近,减少辐射,与此同时CT的基座保持不变。 放射技师可以通过SOMATOM On.site的智能用户界面——myExam Companion来进行检查,该界面可以根据患者的特定问题来优化扫描参数,无论技师是否有经验,获得的检查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旦检查完成,技师可以将患者从床头板位置滑动回病床上,扫描图像在几分钟时间内自动发送到PACS系统。

NeuroLogica(Samsung Electronics)

美国公司NeuroLogica成立于2004年,于2005年推出了其首款产品CereTom®8层便携式头颈CT,2011年推出的BodyTom®是世界上第一个32层便携式移动CT,可用于全身扫描,2017年推出了16层便携式移动OmniTom?,是全球首款全方位车轮移动影像设备。 目前三款产品已用于ICU、神经外科手术室、急诊科和移动卒中单元。 2015年,NeuroLogica被韩国三星收购。

便携式16层移动CTOmniTom®可在现场即时提供最高质量的CT对比,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扫描,便携式8层移动CTCereTom®可在任何位置提供最高质量的头部和颈部扫描。 BodyTom®便携式CT(图中左一)作为全球首台便携式32层断层扫描CT扫描仪,是一种多部门成像解决方案,能够将医院的任何房间转变为高级成像套件。 该系统拥85厘米龙门架和60厘米孔径。 由电池供电的BodyTom®具有创新的内部驱动系统,可以轻松地在一个房间之间运输,并且与PACS、EMR、计划系统、外科手术和机器人导航系统兼容。 BodyTom®的独特设计可容纳各种规模的患者,可在需要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放射肿瘤科和急诊室等需要高质量CT图像的地方提供即时CT成像。

Mobius Imaging (styker)

Mobius Imaging成立于2008年,其Airo®移动CT是32层、拥有107cm孔径的CT。2013年,Airo®移动CT获得了美国FDA 510(K)批准上市。 2019年Mobius Imaging被骨科巨头Stryker收购。

Mobius的Airo®移动CT从弯曲的电池阵列和高压发生器到专有的手术柱,每个组建都经过重新思考和设计,所以相比传统CT具有更强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使用范畴更广泛。 Mobius自主开发的Intelligent Imaging™技术能满足临床需求并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在手术室、急症室和其他临床环境中都能随时成像,并且使用于更多的扫描位姿,如CT扫描俯卧,仰卧和负重姿势等。 Airo®还可用于介入放射学的移动式集成荧光镜和诊断成像以及心血管的移动双平面荧光透视。

三、移动CT的辐射防护问题

CT检查本身就有较高的辐射剂量,移动CT因为使用方便,检查场所不固定,其检查的辐射剂量尤其受到重视。 有文献表明,由于孔径较小,头颅专用移动CT的辐射剂量要高于常规固定CT。 据推测是由于受到照射距离近,检查上下有铅帘,使散射线重叠。 全身移动CT由于要考虑到其可移动性,在硬件配置方面比常规CT低,如探测器类型等。 全身移动CT的辐射剂量也要高于常规固定CT。 移动CT虽然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适用于解决不可搬运的危重症患者以及术中患者的检查,但由于其较高的辐射剂量,普通患者最好避免使用。 同时也希望厂商可以改善探测器的性能,并尽量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结语

随着POC的浪潮,移动CT从术中应用走向了床旁。 移动CT相对于普通的封闭式CT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凭借其结构紧凑、系统集成度高、电源要求低等特点,在神经外科、心胸外科、颅面整形科、脊柱外科、ICU室有着广泛的使用。 移动CT避免了转运患者、处理检测仪器等繁琐工作,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缩小了护理交互的差距。 虽然现在移动CT还存在如辐射防护的问题,但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移动CT将日益完善,也希望国内的厂商能大力加速移动CT的国产化,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他集成硬件技术的发展,移动CT将会更加小型化、便利化,成为适用于更多医疗场景的轻骑兵。

- END -

作者 杨柳荣 | 编辑 谢安然 | 排版 Elsa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