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芯调查」物联网电池急缺 疫情之下智能集装箱市场走向何方

时间:2022-11-30 09:47:1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芯调查」物联网电池急缺 疫情之下智能集装箱市场走向何方,关于「芯调查」物联网电池急缺 疫情之下智能集装箱市场走向何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突如其来的武汉疫情,让中国芯片面临巨大考验。如何应对化解危机,成为当下业界最为关注和焦虑的问题。为此,集微网推出“中国芯疫情危机与应对”系列报道,深入调查采访半导体产业链,了解企业在恢复生产中面临哪些困难,以及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扶持政策,并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集微网2月27日消息(文/谭伦)“我们的电池供应商就在武汉,这是目前我们最急缺的元件。”提及疫情带来的影响时,深圳市一家智能集装箱企业的销售经理李东告诉集微网。

这家公司的困境也是目前疫情之下国内智能集装箱企业受到冲击的缩影。作为近年来新兴技术带来的业务之一,其背后的智能集装箱业务伴随物联网发展逐渐起势,据其销售人员告诉集微网,目前智能集装箱已经实现全球集装箱市场7%左右的渗透率,并且还在逐步增长。

“目前电池的存货只能撑到4月初。”该销售经理告诉集微网,如果4月底武汉疫情仍旧持续,将会给公司交货带来极大影响。

万事俱备只欠电池

众所周知,常见于码头的集装箱是全球货物运输的核心载体,全球贸易货物量的80%都是通过集装箱传递完成,从卖家到买家,中间需经历物流、保险、货代等一系列流程来实现买卖双方的物资传递和交付。但是,作为串联整个世界贸易的集装箱传递和作业管理目前却并非是最有效的,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状态并不能实时掌控,这对集装箱的运营管理和世界贸易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作业极为不便。

智能集装箱便诞生于这种背景下,它是一种永久装有电子设备的标准集装箱,这些电子设备可传输数据(包括位置、温度、运动、震动、开门等数据),还可以通过货物内置传感器,了解货物的温度、震动、湿度等更多货物状态信息。

其中,电池就是用来给很多智能集装箱产品装备的核心元器件,区别于传统可充电式电池,智能集装箱使用的是一次性电池,但使用寿命很长,往往达5-10年之久,常用于为智能物联网的设备提供电力。而在国内,武汉是这种物联网电池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这种电池生产厂基本都在武汉。”李东向集微网表示,这也是让许多智能集装箱公司颇为着急的原因。

而在电池之外,李东告诉集微网,智能集装箱的核心元器件还包括芯片和各种传感器,但后者由于要求较高,同时国产替代厂商较少,仍旧以国际厂商为主。其中,传感器主要以意法半导体、美信产品为主,芯片主要以高通产品为主。

以芯片为例,李东告诉集微网,他们公司产品采用的是高通MDM9207-1,这是高通首批面向物联网设备的移动连接芯片组之一,这一芯片组基于高通MDM9207-1基带芯片打造,专供物联网应用,既能保障安全性,也针对移动网络连接、计算处理能力进行了优化,支持LTE Cat.1,最大下载速度10Mbps,2节AA电池就可提供至多达10年的续航时间,因此常被应用在智能灯具、工业设备、智能电表、医疗设备和资产追踪系统中。

在这些硬件基础上,李东所在公司会进行自研将其打造成符合使用的产品,同时再通过软件开发出一套管理系统与可视化平台,最终作为打包的一套完整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这也是很多智能集装箱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李东表示。

也正是上述原因,使得李东公司的芯片和传感器供货受到疫情影响较小。“除开电池外,其他所需硬件和服务环节都没有太大问题。”李东向集微网表示,公司已经复工一周左右,目前元件存货还算充足,只有电池4月初将告罄。“希望4月武汉疫情能够结束,恢复正常生产吧。”李东略有期待地表示。

疫情也许是一个机会

“目前这还是一个小众市场。”李东告诉集微网,目前公司的智能集装箱业务以中小船运企业为主,一些大型公司出于节省成本等考量,则相对谨慎。“几百万的体量,一般只会跟我们合作几万台。”李东表示,目前大船运公司的运营侧重点在于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而不是提高服务上,因此积极性还不高,但中小公司客户则基本已全部升级为智能集装箱。

或许正是市场尚在襁褓之中,因此也展现了较大的提升潜力。“目前公司每年的业务增量在50%以上。”李东向集微网表示,目前公司规模还处于中小阶段,年均销量只在十几万台左右。但李东也同时强调,智能集装箱市场增长会较为稳定和平缓,“不太可能出现一年就从十几万的销量猛增至几百万规模的事情”。

“我觉得这次疫情也是个机会。”李东表示,整体来看,此次疫情对智能集装箱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要高于负面,因为他发现许多货运企业在此次疫情期间开始重视物资流转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追踪,这或许会令其在未来加大在货运业务自动化方面和服务上的投入,从而给智能集装箱业务市场带来提升。

“以往大公司总是注重要提升集装箱的数量。”李东表示,这次疫情之后,也许会将重心转移到提升服务,这对整个产业也是好事。李东表示,目前从全球集装箱智能化水平来看,美国最为领先,欧洲和中国则同居于其后,但近年来中国物联网终端市场开始繁荣,因此可能在与欧洲的竞争中稍具优势。

这是航运业的未来

随着5G的落地,物联网市场也将迎来爆发期,智能物流市场便是其中之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2018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受钦博士也对智能集装箱的未来极为看好。在他看来,在传统的纵深行业上,应使产品智能化,定位于纵深的应用平台。物联网应用均是将“端”“管”“云”与传统行业结合,且物联网的优势就是行业强相关,只有深入了解行业,才能做大、做实、做强,找到传统行业转型的立足点。

显然,智能集装箱正是物联网纵深行业的典型代表。研究机构Drewry预测,到2023年,全球智能集装箱数量将增加三倍,达到200多万个。由于技术革新将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从而提高其对货主的价值,预计这一数字将加速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智能集装箱市场也在快速发展。2017年,全球智能集装箱产业联盟在深圳成立,集中了包括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电信、华为、中兴及国内智能集装箱产、学、研等在内的近百家成员单位。同时,阿里也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展示了助力阿里云专有云业务的智能节能新一代智能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能集装箱等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正如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地中海航运CEO迭戈·阿本德所言,智能集装箱会成为航运业的未来。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李东为化名。)

(校对/范蓉)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