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京西古村落在哪「京西红色第一村」

时间:2022-11-24 13:53:0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京西古村落在哪「京西红色第一村」,关于京西古村落在哪「京西红色第一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模式口位于北京石景山区西北部,在金顶山与石门路之间,史载地理位置“极冲”,不仅是京西一处重要的军事屏障、京西大道的关键节点,也是西山一带颇具盛名的商业古镇。这里本叫“磨石口”,一百年前得名“模式口”,被称为“京中模范”“诸村之模式”,远离京城的模式口何以被称为“模范”呢?

京郊首个通电村庄

20世纪20年代,磨石口古镇便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

设立机器局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尝试。清末新政后,北京投资近代工业,以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创办现代工厂,设于京西的神机营机器局就是其中之一。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创建机器局”,后建机器局、火药局于京西磨石口、三家店一带。机器局的创立是晚清政府改革自新的努力和尝试,但清廷的命运已日薄西山,先进的科技也无力挽回大厦将倾的颓势。连醇亲王也无奈地上奏说:“查神机营自创设枪炮厂、机器局以来,风气渐开,才识渐扩,然只可楫一技艺之能,于制胜御侮之道相去尚远。”

电力设施的引入,是近代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而磨石口在机缘巧合和当地村民的争取下,成为了京郊第一个通电的村庄。

20世纪初,为“保地方自治之权,而便民用”,清廷正式创设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而磨石口正是电灯公司架设电路的途经之地,被选址作为“电锅机器(蒸汽发电设备)”安置所在地。但安设电线杆要占用村里的耕地,于是就有了冲突。后经开明绅士李雅轩等人调解,电灯公司最终给予村民部分补贴,并允诺为磨石口通电,磨石口的村民因此早早用上了明晃晃的电灯。

“小灯泡,空中放,灯绳一拉它就亮。”这首当年在磨石口地区流传的民谣,传递出百姓对电灯这一新兴事物的好奇与喜爱。磨石口对新式生活设施的尝试,其他村庄纷纷效仿。1923年,李雅轩给时任宛平县县长汤小秋递上“磨石口改为模式口”的呈文,获准,“磨石口”正式更名“模式口”。

建现代公路开通长途车

模式口因道而兴。绵延于北京西山和永定河河谷的京西古道,是北京与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也由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古镇。京西域内的各条大道主路与细支小道,犹如畅通的血脉,不仅连接了京城与外界的往来,也将京西许多村落聚集于此。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引入,对于道路的要求不断提升,现代公路的修建让古道华丽升级。

从阜成门外小黄村起,经模式口至门头沟止,为门头沟路,原为石子路,车载碾压,道路损坏严重,又因道路临近山脉,时被山水冲刷,路面更加坎坷,行驶困难。但此路为“运煤之要道”,与京城关系紧要,1921年,在各方要求下,公路局拟筹资修整。

据此后的民国年间道路调查可知,此次修路代价不菲,“费四五万元”,道路情况因此大为改观:“路况极为整齐,路线多直线,无甚大弯……路面平坦,中心与路边之坡度,均在三十分之一……宽约二丈余,两边水沟亦颇足用,故雨后即可行车。”

京西风景秀美,古迹众多,一直是游览胜地。康熙《宛平县志》记载:“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气鸟声,秋则乱叶飘丹,冬则积雪凝素,帝里大观,莫是为最。”为方便游人参观及往来,上世纪20年代以来京西一带不仅多次修筑大道,还开设了长途汽车。1927年4月10日,《益世报》载:“现有北京大通汽车行经理人朱华亭等,拟创办京西长途汽车。计由北京阜成门起至京西八里庄为第一站,至田村为第二站,至模式口为第三站,至三家店为第四站。”而重点修整过的门头沟路,当时成为“最佳之路,时有外人游历者经过”。

京西饶富,尤以出产煤为最。民国时期《琉璃厂杂记》记载:“磨石口,产煤及笔铅,颇富庶,堡垣若城垒。”从矿源而言,京西一带煤矿属于同一系,故1922年一项关于京西地区煤矿的社会调查称,京西的煤矿,“迤逦蔓延约二十里,所以各矿互相都有联带的关系”。时人称此处“旷苗颇佳,且距京甚近,运输便利”,于是一些资本家在门头沟附近购置煤矿,设窑采煤。

晚清铁路运输开设有门斋一线,转运煤斤颇便利。然而,“惟该路仅由门头沟直达斋堂,若往京师转运煤炭等物,须转挂京门支路车头,不但耽延时刻,于手续上亦感困难”。于是,1925年建设门斋铁路岔道。具体路线为:由门头沟车站往南,经由三家店、麻峪、模式口、碑上,直趋东南,绕旱河西岸建筑长桥一座,仍向东南方向直行,经跑马厂,至广安车站,通京汉路。此次修建岔道,一方面直接沟通了京西与京师的铁路线路,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各区域的直接联系。

慈祥庵里的国民小学

寺产兴学是清末民初社会改良的主张之一。甲午战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想要挽救颓势救亡图存,就需要从教育改良开始。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无力投资兴学,而当时寺院僧侣众多,经济状况尚好,于是各地兴学主张改建寺庙为学舍,提升国民教育水平。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便是这一改良思想的倡导者,其在1898年所撰《劝学篇·设学第三》中写道:“可以佛道寺观改之。今天下寺观何止数万,都会百余区,大县数十,小县十余,皆有田户,其物业皆由布施而来,若改作学堂,则屋宇田产悉具,此亦权宜而简易之策也。”

庙产兴学的主张,推广到模式口,虽时间较晚,但成效显著。1920年前后,模式口慈祥庵开始设立小学。学校设初小、高小六个班级,招收男女学生三四十人,这是模式口地区的第一所小学。学生在这里接受国文、算学、自然等课程教育,还可跟随寺庙僧侣练习武术。1923年,冯玉祥参观慈祥庵国民小学,其《日记》记载:“六月十八日,今日为旧历端午节……到模式口村参观慈祥庵。高小及国民小学学生均来欢迎。余抱小学生满英(马英)摄影,并勖勉男女小学生,令以忠孝二字下功夫。”

另据现存于北京档案馆的“模式口村私立承恩国民学校请求兴办教育创立国民学校的呈文及社会局的批示”记载,当时的承恩寺也曾改建为国民学校。1948年承恩寺住持玄朗及地方士绅呈报,模式口地处山区,贫民多以劳力为生,识字者寥寥,失学儿童十之八九。“本市教育局因该地区边辐邃远,向无教育之设,虽属辖区等蛮荒原野之区域,贫民居多,但考虑到现代环境,以后人民非读书识字不能供诸社会建设救国之用材,是以发起倡办兴学运动。又蒙政府三令五申鼓励兴学,实刻不容缓之紧急措施,共同组织私立承恩国民学校一处。该寺住持热心赞助,将庙内全部财产收入,除本庙小有开支外,全部兴学充作经常费用,不足数仍由地方士绅帮同筹措,襄成义举。”庙产兴学平民教育的普及,成为模式口这座古镇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磨石口,先通电,来学校,当模范。”从引入电力设施,到开办学校,近代以来的模式口实现了堪称“模范”的现代化路径选择。今日的模式口大街,以其丰富的历史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已被列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与现实深度融汇,让这座京西古镇魅力无穷。

图片选自《京西古镇模式口风情图》,作者何大齐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