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源自山东核电“暖核一号”海阳核能供热项目圆满“投暖”

时间:2022-07-19 15:01:11来源:网络整理

“核能就在我们身边。”

这是海阳市民在2021-2022年冬季取暖时的亲身经历。这种感觉来自山东核电——“暖和一号”海阳核能供热项目成功“散热”。

2016年,“蓝天保卫战”打响。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能源电力行业开始了一系列变革。

山东核电是山东省第一座投产发电的核电站。全国首创,率先实现核能供热“城市覆盖”。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2060年碳中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为未来清洁供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样板,也为推动核能综合、多层次综合利用向纵深突破和突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无缝切换”到核供暖

通过层层钢筋混凝土和钢制安全壳,核电站的核心是一系列细长的燃料组件,高近 5 米。

“简单地说,这里就是能源,把它们排列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稳定的核反应堆,不断地产生能量。”山东核电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管理办公室张震介绍。

正是通过这套“燃料组件”,持续稳定输出热量,使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采暖城市。

今年4月1日0时,“暖和一号”海阳核能供热项目超额完成首个采暖季供热任务,共提供清洁供热200万吉焦,供暖面积为​​​​近500万平方米。惠及海阳市20万居民。

在143天的持续加热中,“暖核一号”用一组数据让“零碳”成为现实:

与燃煤供热相比,核能供热可节约原煤消耗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021吨,减少二氧化硫2138吨,减少烟尘1243吨。 PM2.5 减少 16%,好天气率增加 17%,向环境排放的热量减少 150 万吉焦,2 摄氏度时 25 公顷的海洋温度升高......

“暖和一号”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全国首个项目,不仅温暖了整个海阳市区,而且也让“海阳大美人”的天空更加美丽的蔚蓝。

国内没有核能供热的经验或路径。山东核电是如何率先找到核能清洁供热新途径的?

早在2018年8月,山东核电作为海阳核电站的运营商就启动了大型核电机组核能提取供热项目的研究。

2019年5月,海阳核电“暖暖一号”一期31.5兆瓦核能供热项目正式启动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9-2020年采暖季,海阳市港口、度假区、核电产业园区共有7757户家庭使用核能供暖。经过采暖季实测,山东省能源局给予海阳核能供热“清洁、安全、稳定、高效”评价,海阳市还被授予“山东省核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市” .

随着202.5MW核能供热二期工程于2021年11月9日投入使用,海阳市全球核能供热模式正式启动,过硬的技术实力让海阳成为完美实现。从传统的高能燃煤供暖到核清洁供暖的“无缝切换”。

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评价:“‘暖和一号’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作为国家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既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和民生工程,季度经营业绩优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

大型核电基地的想法或将全面落实

开创国内核能商业供暖先河,加快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这是一个全新的“海阳计划”,也是一个可以复制推广的全县核能供热“国家电力投资计划”。 ”。

根据公开资料,电力行业约占中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其次是钢铁和水泥等重工业。三是每年冬天取暖。毋庸置疑,在寻找更清洁、更高效的替代能源方面,山东核电首创的海阳核能供暖是一项重大突破。

围绕“突破”,山东核电持续放大“核能+”效应。在保证核能供暖的同时,两台核电机组每天可发电5800万千瓦时,可以满足青岛、烟台、威海所有居民的生活水平。用电需求,有效保障区域供电。

目前核电是一种()的能源,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三期900MW(兆瓦)核能供热项目作为国内最大的单机抽汽供热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于日前完成明年取暖季。建成后,将与蓄热、新能源相结合,解决新能源消纳和跨区域清洁供暖。建成后,单机年发电量95亿千瓦时,供热面积可达3000万平方米。

未来还有2亿平方米的供暖项目也在规划中。 2021年,《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指出“重点建设胶东半岛1000万千瓦核电基地”, “积极推进海阳、荣成、招远三个核电站场址”。山东核电已将大型核电基地建设纳入长期规划。

据悉,海阳核电项目场址计划建设600万千瓦核电机组,并预留二次扩建空间。目前,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3、4号机组将于2022年7月14日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全面建成投产; @4、5、6 号机组的建设继续开工。充分发挥核能基地的规模优势。预计3至8号机组建成投产后,项目的能源保障能力、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核能综合利用优势等潜在红利将得到充分释放,必将惠及山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海阳核电6台机组将陆续投产,海阳核电大型核电基地理念将全面落地。 “一方面,新核电机组的批量建设,将促进全省核能装备制造技术升级核电是一种()的能源,带动具有相当规模的核能产业集聚发展;在供给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核能技术交流中心,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打造多元化、开放、包容、低碳的城市圈,推动山东省核电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核电产业发展。能源转型。发展并实现碳峰碳中和,注入强大的‘核力’。”山东核电相关负责人介绍。

带动产业链扩张升级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直以来,“能源工作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深刻示范。

当前,在我国“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已成为实践各个省份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山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能源消耗量大,严重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正在实施新一轮能源格局调整和转型发展,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现“移笼换鸟”理念。 "《凤凰涅槃》。

顺其自然。多年来,山东核电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核能综合利用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地方核电“链主”效应。能源产业链,全面推进核能技术研发、创新和发展。发展高端核能装备产业。

依托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当地政府建立了首个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建成海阳核电电力装备制造 产业园和莱山核电产学研集聚区两个省级核电产业园,积极培育千亿级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对保障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就业和核电产业供应链稳定,全面带动核电技术、装备制造和运营发展。维修服务等企业及核能综合利用相关产业链发展。

同时,山东核电积极探索推进核能海水淡化项目,推动核能“水热并举”、储热、电能储存、电解制氢等多方面发展——业务发展,促进核能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融为一体。 “核供应链”的完善还将促进智慧能源、清洁供水供暖、工农业等产业结构转型,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聚发展,将极大拉动内需,提供就业。

山东核电聚焦领先优势,也在不断推动产业链的拓展和升级。在设备国产化方面,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作为国家首批三代核电自主项目,是先进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平台。代核电技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山东核电积极组织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商联合攻关,巩固三代核电国产化成果,推动三代核电设计优化再创新技术,促进了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核级仪器关键技术和智能机电系统设计方面,共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国内相关电站。

一个好的游戏玩家寻求动力,一个好的阴谋实现一个长期的目标。未来,山东核电将继续以清洁能源产业为重要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供给端,我们将努力在新的“双碳”轨道上实现换道超车,做一份高质量、好能量的工作。

YMG全媒体记者穆苏,实习生刘惠忠,图片报道

烟台在清洁能源行业取得了四个“第一”

近年来,烟台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以核电、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为重点的清洁能源链产业发展,创造了四个“第一”。

——形成全省第一家清洁能源规模。 2021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975万千瓦,占全市能源装机总量的48.8%,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颁发全省第一级核电。海阳核电站一期自2018年10月投运以来,累计发电74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约319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71万吨。

——全省第一台海上风电下发。半岛南4号风电场首批风机成功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突破”。

——实现全国首个核能“零碳”商业供热。海阳核能供热商业项目是国内首个。通过核能转化为热能,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并逐步有序向青岛、威海等周边地区延伸。

能源的低碳发展关系到人类的未来。面对能源供需格局的新变化,烟台积极融入格局。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天湾双碳智慧谷、烟台3060创新区、北方风电母港“一号”等3个清洁能源特色产业园区和N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 “谷一区一港”,着力打造洁净黄河流域。是能源产业的龙头区,是烟台市重大项目建设配套的能源消费水库。目前,全市以三个特色产业园区为重点,聚集了9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655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431.36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454.56万吨。

YMG全媒体记者穆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