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谢肇煦「cnas认证是什么认证」

时间:2022-12-29 15:11:2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谢肇煦「cnas认证是什么认证」,关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谢肇煦「cnas认证是什么认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肇煦接受“中国质量访谈”专访

质量认证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在“3·15”来临之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肇煦做客中国质量新闻网,接受“中国质量访谈”专访。谢肇煦就“质量认证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质量认证还是CQC在新兴产业布局”以及“质量认证如何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问题进行交流。他表示,质量认证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以后将继续秉承 “认证为民,品质共享”的社会责任理念,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质量认证对消费者生活有哪些影响?

谢肇煦:对于咱们的广大消费者来说,如果只听到“质量认证”四个字,可能会觉得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远,但我相信,如果一提到“CCC”“CQC”和“节能”这些标志,大家肯定不陌生。

其实呢,如今的质量认证早已突破了以往狭义的质量领域,而是涉及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节点,认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具有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典型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对消费者而言呢,就能购买到更高质量的产品。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已发放的有效认证证书数为294万张,基本上覆盖了普通消费者涉及的各个领域。其中与消费者最息息相关的当属产品认证。产品认证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俗称的CCC认证,是国家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对17大类的103种产品采取的一种强制性认证要求,里面就包括洗衣机、电冰箱、儿童玩具和汽车这些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没有获得该认证,不得出厂销售和进口,这就属于一个对百姓生活的刚性、底线保障;另一种就是自愿性认证,相比之下它的覆盖面就更广,也更灵活,更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且为了响应国家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我们中心还结合现在的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智能家电、绿色有机等领域的高端品质认证项目。

举个例子,以往大家在购买商品时,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产品时,很多时候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和有限的知识来进行挑选,所以就导致挑选产品的时间过长,效率也比较低,不容易挑选到称心如意的产品,但自愿性认证通过特定的认证标志,如“节字标”“环保标志”“电子电气互联互通认证标志”等,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权威可信的质量信息,消费者看到这些标志就敢买也愿意买,让大家真的从中获得实惠,从而引导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提振大家的这个消费信心。

在对消费领域的关注中,这些领域对质量的关注存在怎样的变化趋势?

谢肇煦: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前,大家追求的是“有的可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CCC制度推出后,主要追求“安全地用”,而现阶段我们想“用更好的”。消费者对“好”的追求,就是对品质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愿意把钱花在提高生活品质上,可以说,品质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需求趋势的带动下,产业不断升级,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出现在市面上。而质量认证需要做的,就是去开发更多高品质认证业务,向消费者提供权威可信的产品质量信息,不断满足消费者“从拥有到追求品质”的消费升级需求。之前,我们的质量认证比较关注安全和基础性能指标;现在,这两类指标已经成为底线,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节能、环保、智能、舒适度等个性化指标。我们CQC呢,在这个方面,一直都在紧跟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接下来,我举几个我们近年来推出的高品质认证业务的案例:

一个案例是我们CQC对于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的认证。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严重,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为此苦恼,视觉健康产品已经成为新兴的市场需求热点。一些商家受利益驱使,一味炒作概念或者夸大宣传,但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实际并没有经过质量认证,功效名不副实,让不少消费者白白交了“智商税”。在这个背景下,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学习用照明产品的质量,我们CQC从2013年就致力于学生用照明产品认证项目的研发,从联合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制定标准做起,相继推出读写台灯、教室照明灯具等产品认证,共颁发千余张认证证书,在各地教室灯具的采购中被广泛采信,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提升近视防控相关产品质量和视觉健康服务水平贡献了力量。

再举一个案例:在绿色智能家居领域,对于空气净化器、马桶盖、电饭锅、冰箱、空调、电视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绿色、智能、舒适度等品质特性,市场上产品琳琅满目、卖点也非常多,那么我们质量认证该如何发挥指导消费的作用呢?为此,我们CQC在这个领域,提取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节能、节水、环保、抗菌除菌净化、低噪音、互联互通、通信安全等指标,推出了关注这些特性的高品质认证业务,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参与认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优质产品,达到了优化供给质量、引领消费升级的良好效果。

未来,我们CQC将继续围绕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加大高端品质认证等工作的投入力度,营造更加良好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消费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催生更多消费场景和新业态、新技术,认证中心是怎样在新兴领域布局发展的?

谢肇煦:确实如主持人所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产、消费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对我们的服务项目、服务能力、服务模式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们围绕着社会发展催生的新业态、新技术,紧跟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密切关注绿色低碳、数字化、新能源等热点新兴领域,不断努力、多点布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新资质,共获取8个认证领域等国推绿色产品认证资质,含51类产品。新资质的获取为后续节能低碳和绿色环保领域的业务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颁发多个项目的首张证书,包括:国内首批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证书、首张水嘴绿色建材三星级认证证书、首张光伏组件绿色建材认证证书等,使CQC能不断保持和巩固行业的领先地位。

第二,提前布局“双碳”相关业务。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授权的指定经营实体资质(UNFCCC-CDM DOE资质)的机构,我们自2009年以来,一直协助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在“双碳”愿景下,绿色低碳产业迎来发展风口期,CQC凭借多年的工作基础和行业影响力,积极发挥优势、贡献力量,包括:为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双碳”主管部门开展制度研究、政策制定及碳市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各地提供达峰方案制定、碳中和路径研究提供技术服务;为重点行业企业提供碳排放核查、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等数据质量保证服务等。

第三,大力发展数字化业务。目前,我们数字化业务的开展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用标准和认证手段实现数字身份识别,解决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信任”问题、安全问题;二是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认证及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绿色低碳示范数据中心,并定向开发面向“超算”性能及算效评价的项目,服务“东数西算”;三是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标准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评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

第四,全面开展新能源和储能工作。其中,充电桩业务在服务“政府”“运营商”和“车企”三个方向上稳步推进;风电、光伏认证,建立了现场评估、验收等多领域质量服务能力;氢能方面还承接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委托的加氢站能源供保质量服务,为冬奥配套加氢站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储能方面,也能为客户提供光储充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第五,拓展业务新领域,布局战略性高端业务。比如抓住国家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的时机,在车联网和车规级芯片应用检验认证领域取得突破,促使北斗车载应用领域国家标准立项,车规芯片实现认证零的突破;与北斗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电动车北斗战略联盟,建立北斗应用智能电动车生态系统。中标国内第一个完整的海上风电项目认证,颁发了第一张海上升压站项目的设计评估证书,使CQC风电业务从陆地走向海上。与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筹建“新一代汽车供应链研究与合作中心”,发布了《新一代汽车供应链痛点研究--车用半导体篇》白皮书。与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化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并成立开放商用区块链网络(OCBN),联合国内行业核心企业,为区块链技术研究、应用平台建设、生态培育等提供基础能力,赋能产业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融合,对新兴领域的布局也将越来越复杂化、专业化,我们更不能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开展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与合作,在新领域、新业态下,共同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CQC怎么做到提升在新能源、数字化、智能互联、健康建筑等热点领域的服务能力?

谢肇煦:我们CQC一直紧跟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能力建设的落脚点,积极推进各项能力建设工作,通过不断提高的能力水平来提供更高质量以及可持续的服务能力,促进我们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主持人提到的这几个热点,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领域,这些年我们在这些领域不断持续加大投入标准、科研、实验室等基础能力建设,以此带动CQC整体的服务能力。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们CQC在新能源、数字化、智能互联、健康建筑这几个热点领域,开展的创新研究、标准化和检测能力建设工作:

在新能源领域,我们承担了科技部“十三五”“生物质能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生物质能产品和设备质量性能评价技术研究”“光伏组件、逆变压器及系统实证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研究”等课题,为生物质和光伏领域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牵头/参与起草并发布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15项、团体标准11项。其中,由中心牵头起草的NB/T 42104.1-.4-2016《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四项行业标准经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和正泰公益基金会的严格评选获得2018年度“电工标准-正泰创新奖”,以及201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CQC还牵头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光伏背板材料和光伏并网逆变器两大类产品的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工作,极大助力了我国光伏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化和智能互联领域,我们承担了工信部的“面向智能家电芯片、传感器与物联网模块等关键部件及家电互联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和“面向家电及信息通信行业的国内国际测试评价互认公共服务平台-信息通信方向”等课题和任务,研发推出“企业数字化水平评价”等多项业务,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字化和智能互联时代的质量服务;牵头/参与起草并发布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1项;就在今年,CQC还建成了国家车联网质检中心,这是集北斗导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于一体,跨界打造的国家级实验室,将为我国自主车联网生态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健康建筑领域,我们从“十二五”的“建筑节能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量化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到“十三五”的“健康建筑可持续运行及典型功能系统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一直都在持续跟踪研究,不断地服务国家战略,提高质量服务能力。此外,还深度参与编制了国内第一部健康住宅标准T/CECS462-2017《健康住宅评价标准》,并以此转化为CQC的健康建筑认证业务。

谈一谈“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的具体案例。

谢肇煦:这十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服务更加贴近客户,能够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在政策引领下,在与企业的不断深入沟通中,我们发现为企业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服务是企业所需要的,这条服务路径已经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了。在这里,我分享几个案例来介绍我们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成果。

第一个案例是以产品、过程和体系审核为切入点,成功打造了汽车主机厂供应商“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体系。2010年,我们在CCC审核时发现,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的供应商的能力和产品存在问题,经多次技术交流,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方遏制、PCPA过程审核等技术服务手段。12年以来,我们为上通五及其供应商提供24小时不断线的零部件检测服务,累计检验零部件数量达816.25万件,将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开展供应商PCPA审核数量超过300家,保证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还为上通五20余家供应商实施了质量提升服务项目,得到了上通五和供应商的一致好评。2021年起,结合上通五全面2C的战略要求,我们适时将质量提升从生产链外延至销售链,开始为上通五提供车辆PDI检查服务,以有效解决车辆交付至销售者手中时的质量问题。

第二个案例是基于客户发展需求,定制服务助力客户品牌价值提升。2010年我们前往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走访服务,介绍了刚刚推出的碳核查服务,并为企业输出了一份六年期的碳核查服务计划。2011年,江南电缆作为国内首家通过ISO14064-1标准核查的电缆企业,被媒体广泛宣传,同年,江苏省科技厅、无锡市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也对江南电缆在低碳工作中的大胆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授予了“无锡市低碳示范试点企业”的荣誉。2012年,我们为其定制的碳核查服务成为江南电缆成功上市的有效砝码。至今,我们已为江南电缆提供了ISO9000、14000、18000、14064、50001五体系认证;产品先后通过CQC-ANF亚洲网络论坛;CCC;CQC标志;RoHS;江苏精品等认证服务;还通过了CQC绿色工厂评价、绿色供应链、双碳服务以及各类培训服务,这种“一体化 一站式”服务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

第三个案例是为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中国气象局认证项目是CQC体系认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认证项目,覆盖国、省、市、县四级管理机构及数万个气象观测站点,涵盖国家基准站/基本站、区域自动站、天气雷达站、高空、雷电、土壤水分等数十项观测类型。2021年初,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1号公告,宣布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整体认证审核,获得CQC ISO9001认证证书,这标志着经过近4年的建设,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等环节,已在全国气象部门全面建成。世界气象组织(WMO)官网刊发文章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也相继刊载相关新闻;中国气象局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气象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中国气象局的国际影响力。如今,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效益日益显现: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全球第4个空间天气中心设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挥了国际“通行证”的作用;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工作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助力中国气象局圆满完成各项气象服务保障。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中心对于这一新兴需求有什么举措?

谢肇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国字号”认证机构,率先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号召,积极布局,大力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推动绿色产品生产与消费,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国内资质,为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可量化贡献了力量,也体现在央企的责任担当,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自2009年3月获得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下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授权的指定经营实体以来,还获得了气候、社区及生物多样性标准、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标准审核资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核查机构资质、国际民航组织CORSIA机制碳排放核查机构、气候债券标准第三方核查机构资质等,为国际、国内减排机制、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质量提供了质量保证,并且完成了几百个项目的审核。同时,中心也是中国国内碳市场核查机构、CCER审定与核证机构,也是国家碳排放与减排制度设计的技术支撑机构,开展的业务为促进碳市场数据质量和减排量化结果提供了支撑。初步估计,中心累计签发减排量约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涉及碳减排信用金额30亿元人民币。

二是在能效提升和低碳认证领域。中心是较早获得国家节能量审核、工业节能诊断等机构资质的单位之一,为我国企业节能及申请补贴提供了第三方保证,确保了该工作的顺利实施;中心也是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设计、建立和实施的技术支持单位,并且最早开展了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同时在产品碳足迹、基于ISO14064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核查、碳中和认证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200余家企业低碳产品认证、500余家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核查及二十余个行业企业的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

三是在绿色环保产品认证与循环经济领域。中心在环保产品认证、生态产品认证、绿色制造评价、供应链评价、绿色设计、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国产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心获得了国家批准的63个领域的绿色产品认证资质,为我国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立作出了贡献。通过统计,每年预计节能产品认证可以节电约498亿度,折合1550万吨标煤,节水产品认证促进节水约6亿吨。在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中心与能源电力企业合作开展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研究,通过成立任务型的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合作模式,攻关关键难点问题;与能源电力企业在新能源行业标准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广合格评定理念,推动更多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助力中国技术产品“走出去”,服务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将持续发挥在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保证领域的引领优势,持续深耕;绿色低碳也是未来中心业务领域发展的重点,会从机制、体制等各个方面提供保障。

在推动国际化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帮助企业“走出去”?

谢肇煦:是的,这个话题非常好,讲出了我们CQC的成立初衷,“助企业、促出口”的宗旨,多年来,我们也在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为出口企业提供本地化、一站式的国际认证服务。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多年来,我们苦练内功,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比如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深耕国际多边合作领域。在这里也介绍一下,我们CQC是代表中国加入IECEE-CB体系的国家认证机构,是我国IEC合格评定体系运作机制的技术支撑机构。目前颁发IECEE-CB证书的能力范围覆盖约1400项国际标准,每年服务数千家企业出口。

同时呢,我们有技术力量,有多名技术专家参加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担任IECEE专业技术组ETF召集人及专家,还有技术专家参与碳排放、碳减排相关标准制定工作,能够吸收反馈我国行业意见。

还有,我们一直在不断开拓各领域国际认证资质。通过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市场准入制度,获得了20余项国际认证资质。在这里,我也举一个例子,PSE认证是日本电气用品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CQC 作为中国国内唯一取得日本政府授权的PSE第三方认证机构,从2007年起就为电气用品等多类产品的国内企业取得日本准入资格而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标准培训、产品检测问题发现和整改、工厂检查提升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最终达到获证要求。目前,我们共颁发5000余张PSE认证证书,就在2021年底,借双方合作十五周年之际,在外贸出口大省广东举办了中日进出口业务交流会,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领导出席,共同为广东联升传导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颁发了“樱花版”PSE证书,为中日两国合格评定领域的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类似助力企业走出国门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已经颁发出口沙特证书25000余张,GC标志认证证书1400余张。CQC在2009年就获得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指定的经营实体资质,一直在持续关注和跟踪国际气候变化、碳排放技术及合格评定动态。

为了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优质的“一站式”国际认证服务,我们依托双边合作成果努力搭建国际、国内质量联通平台。目前CQC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技术服务机构签订了70余份合作协议,合作覆盖CQC标志认证、农食、环保、低碳等领域。在工厂检查领域CQC与VDE、TUV莱茵、阿根廷IRAM及IQC等国际知名合格评定机构签订了工厂检查合作协议。近些年,我们还在积极探索“认证出海”服务新模式,我们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及中沙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工作站,在迪拜、新加坡分别挂牌成立“国际合作中心”海外分中心。设立了“东亚”“东南亚”“欧洲”认证业务操作中心。CQC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搭建合作平台,成立“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合作中心,在环境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在指导公众消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谢肇煦:正如前面谈到的,质量认证关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CQC也始终在努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为了让质量认证能够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活动, 宣传普及一些质量认证的基本常识和作用,也是为了能引导大家将认证知识运用到日常选购产品和服务中,保护大家的消费者权益、帮助大家进行消费升级。

比如,CQC通过新媒体平台,向消费者发布选购儿童安全座椅、护眼灯等物品科普视频,给老百姓相对直接的消费提示;发布“双碳”这一类型的公益视频,传递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和选择绿色、节能、环保产品,低碳消费。这些科普视频也都收获了较好的反响。

同时,我们也“走出去、请进来”,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互动。CQC工程师会带着检测工具,给社区的街坊邻居们检查家用电器及线路,针对安全问题提出专业改进建议。也邀请和组织大家走进我们的实验室,近距离了解和体验产品的检测过程。

另外,我们还通过一种很多人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方式指导公众消费。就是政府采购。

CQC可以说是最早参与政府采购的质量服务机构。从2008年开始至今,我们见证并陪伴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成长。14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所涉及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广泛,在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方面的“指挥棒”效应也日益凸显。

最早,财政部是每年通过纸质文件发布两期“节能、节水和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那时候,每期清单几万个产品型号数据,都是靠我们的员工逐一审核后发布的。当然,现在这些产品的信息已经实现全网在线可查,数据库动态每日更新。

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节能节水、环境友好、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为消费端和生产端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促进我国绿色工业产品和绿色消费品的推广应用。把CQC“认证为民,品质共享 ”社会责任理念,为社会发展作更多的贡献。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