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8:29:0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松山湖未来发展「松山湖科学城进展」,关于松山湖未来发展「松山湖科学城进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
自从2020年作为建设主体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跻身科创国家队以来,松山湖科学城围绕科研创新人才的需求,全面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城市品质,让松山湖成为近悦远来、宜居宜业宜研宜创的科学家园。
金秋时节,松山湖科学城高品质城市配套建设迎来丰收季,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即日起,南方 客户端开设“科创之城 焕新向荣”专题栏目,从生活服务、公共空间、交通品质、基础设施方面,全方位盘点松山湖科学城高品质城市配套建设新进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提速,松山湖科学城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当前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限,不足以应对全面开发建设带来的新增需求。
为此,松山湖正积极推进多项规划工作,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共建共享,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设施布局、承载能力、指标管控等内容,重点加快完善科学城配水管网布局和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以及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及韧性安全设施规划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速,积极探索市政基础设施从传统管理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转型新模式,构建安全韧性、绿色低碳、创新智能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更聪明,生活更美好。
松山湖高标准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
加快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9月20日下午,松山湖南部片区,由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投资的首批用户侧储能项目——蓝思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用户侧智慧用能项目(下称“用户侧智慧用能项目”)投产仪式在松山湖举行。该项目储能总容量为53MW/105MWh,平均每天移峰填谷约10万度电,是目前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用户侧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项目。同时,该项目配套建设总容量5.9兆瓦(MWp)的光伏,平均每天发电约1.6万度。
用户侧智慧用能项目是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南方电网目前最大的光储一体化用户项目,对松山湖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将为松山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注入一大新生力量,为接下来储能电站在东莞的顺利发展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当前,松山湖社会用电需求量呈现“三高一大”特征,即高可靠性供电、高电能质量、高服务要求和大容量报装,用电需求量大。专家预测,松山湖科学城区域未来用电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加上局部地区近期开发强度大,电力设施建设滞后,部分电源设施存在重过载或供电半径过大情况,现状供电系统承载力有限,难以满足近期激增的用电负荷需求,因此科学城仍需不断推动主网建设,确保松山湖园区容载比始终处于正常区间。
为持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松山湖当前正加快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强化科学城电网建设与松山湖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主动将电网建设纳入提高城市承载力、竞争力的范畴,以电促智,以电促产,通过实施电网升级优化电力网架结构,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松山湖积极探索市政基础设施从传统管理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转型新模式
目前,科学城电力走廊前期研究目前已形成阶段性工作成果,项目方已达成意向方案; 500千伏生态园站选址报批工作已完成,科技站、超朗站等输变电站的选址及建设计划正有序推进。
为配合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松山湖系统优化园区范围500千伏-110千伏等不同压力等级电力廊道路由方案,并协助推动华润松山湖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落地实施,对110千伏华润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工程线路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松山湖将进一步加快一批电力设施建设,缓解用电紧张现状,并逐步构建以绿色网电为主、区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为辅的电力供应系统,优先保障大科学装置等重点用能单位运行的需求。现有线路与规划建设用地冲突的按照“先预留,后建设,再迁改”的原则,结合供电系统建设逐步有序迁改。
松山湖科学城规划十四五期间投产的变电站有500千伏生态站,220千伏东富站、鲁园站、科技站,110千伏宝陂站,东园站、椅洋站、金菊站,桃园站、学院站、塘尾(犀牛陂)站。规划远期投产变电站有110千伏中屏站,湖边站,学院站,新尾站,大圳埔站,220千伏月山站。
蓝思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用户侧智慧用能项目于9月20日在松山湖投产
未来,松山湖将继续深化全社会共识,强化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机制,为推动松山湖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电力保障。
构建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在松山湖中部片区,有一座“创新创业不夜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众多智慧化城市项目在社区落地,使社区不仅在产业方面“科技味”十足,在社区生活配套上也充满了“智慧的味道”。
众多智慧化城市项目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先后落地,图为社区综合指挥中心系统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及韧性安全设施规划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是助力松山湖引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5G基站建设存在新建站址多,推进难度大,目前松山湖科学城5G网络尚未实现全面覆盖。结合市政照明工程,松山湖将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尽快实现5G网络高质量全覆盖,近期重点建设1100余座5G通信基站,建成区平均站间距不小于300米,通过加快布局高速“全光网”建设,逐步推动千兆光纤到户率全覆盖。
依托现状联通华南数据中心和移动省级枢纽机楼等支撑条件,松山湖将建设智能互联、高效便捷的智慧科学城,打造5G综合应用示范区,快速提升科学城生活品质。
接下来,松山湖科学城将依托5G网络建设,加快构建韧性、低碳、智能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市政设施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大科学装置运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打造海绵城市系统
9月16日上午,松山湖南部区域中集智谷西侧,施工机械往来忙碌,其间铺设的钢筋水管纵横交叉,当前全亚洲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单体水厂正在紧张建设中。日前,松山湖科学城土地整备提速,作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工程,松山湖水厂目前已经初步成型,预计将于2023年底建成。
松山湖水厂目前已初步成型,预计将于2023年底建成
该水厂由市水务集团作为建设运营主体,用地面积约291.8亩。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配水管网布局,建设区域协同的供水网络,保障松木山水库的水源解套。
接下来,松山湖将加快供水设施与管网提升工程建设,构建以东江及西江为常规水源、罗田水库及清泉水库等本地水源为应急备用水源的多水源格局。
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双碳”战略发展目标的具体举措。松山湖通过划分流域管控单元,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统筹辖区内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从建设方案、技术支撑、工作组织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形成面向建设实施层面覆盖全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系统。
为保证松山湖科学城大装置区污水顺利排入下游象和路污水干管,松山湖积极推动中子源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项目选址及方案设计,统筹协调污水泵站与环莞三期、常虎高速等交叉工程的衔接工作。该项目规划规模约 0.7 万吨/日,计划将在2023年5月建成投产。为响应市级再生水配置试点实施计划,园区正协助开展各项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相关研究。
经过生态修复改造,松山湖中心区主要雨水排水出口——松湖花园旁入湖口处已成为水体治理示范工程项目
为深化研究重点区域防洪安全系统,松山湖牵头开展华为253地块场区内外排水及山洪行泄通道方案讨论与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与此同时,还协助推动中子源路、材料实验室等大装置区周边防洪安全体系提升研究工作。
松山湖还将进一步统筹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发挥上游水库拦蓄洪水功能,提高水库调洪能力开展河道防洪整治,构建流域洪水疏导脉络,并落实好松木山水等主干行泄通道两侧管理范围线,确保行泄通畅。
松山湖还将在湖滨湖绿带建设多处净水滞水的人工湿地,城市建设区内建设地下调蓄池、集中水面、可调蓄绿地等,适时、适量滞纳洪水,提高城市韧性,进而构建安全可靠、防治结合、生态自然的防洪排涝体系。
【撰文】刘慧茹 韦基礼
南方韦基礼 拍摄
【作者】 刘慧茹;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27 18:29:02
2022-12-27 18:23:18
2022-12-27 18:23:01
2022-12-27 18:17:28
2022-12-27 18:17:09
2022-12-27 18:11:31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27 18:29:07
2022-12-27 18:23:23
2022-12-27 18:23:07
2022-12-27 18:17:18
2022-12-27 18:11:35
2022-12-27 18:11: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