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安科瑞能效管理「双碳标准体系」

时间:2022-12-26 12:11:09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安科瑞能效管理「双碳标准体系」,关于安科瑞能效管理「双碳标准体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何亚轩、王磊、廖文强)

1. 公司概况:企业能效管理系统集成领军者

1.1. 公司简介及股权结构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主要为企业提供能效管理和用电安全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 电力监控系统及产品、电能管理系统及产品、电气安全系统及产品、电量传感器等。公 司具备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了“云-边-端”的能源互联 网生态体系,解决方案涵盖电力、环保、新能源、消防、数据中心、智能楼宇、智慧校 园、智慧医院、智慧工厂、智慧交通、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有 14000 多套系统 解决方案在全国各地运行,持续为企业提供节能降耗和能源数字化建设服务。 股权结构清晰,其中员工持股计划占比约4%。公司实控人周中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持有公司股份 18.3%,并通过前航投资间接持有公司约 10.2%股份,合计持有 28.5%。 同时公司二期、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分别持有公司股份 2.1%/2.0%,合计持有 4.1%。


1.2. 业务结构:智能电表为核心主业,积极进军能效管控、智慧消防领域

能效管理及消防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从公司业务构成上看,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业务为 主要收入来源,2020 年业务占比达 61%;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为第二大业务板块,近 几年营收占比维持在 20%左右。近年来随着公司逐步进军消防报警行业,该板块业务占 比开始明显提升,2021 年上半年已达 16%。

立足华东,全国化经营版图已打开。当前公司营收中华东区域占比依然最高,2020 年约 54%,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 16%;华南、华中区域占比则分别为 11%/7%。当前公 司全国化经营版图已经打开,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1)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主要用于较为综合的用电场合,如建筑 楼宇、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等。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通过测量相关电力参数,跟踪用电 设备或线路的运行状况,实现电力监控、电能管理和电气安全的功能。公司用户端智能 电力仪表按产品功能可以分为电力监控仪表、电能管理仪表、电气安全仪表;按产品应 用特点可以分为安装式数字仪表、智能电动机保护器、导轨式安装电能表、电气火灾监 控器等。

2)能效管理系统及产品:能效管理系统是为企业提供能耗管理、电能质量和用能安全 监测的整套解决方案,系统可采集多种类型能源(电、水、天然气、工业气体、冷热量 等)数据,并对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包括分类分项能耗、区域能耗、部门能耗数据以及 用能安全监控,协助企业消除能源消耗盲区,提高配电系统运行和用能安全,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3)电量传感器:电量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电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 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 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公司电量传感器的优势主要是现场采集 数据稳定性和精度比较高,能够满足一些客户对于稳定性和精确度的较高要求。

4)消防产品:公司消防产品主要包含消防设备电源监控、消防应急疏散、电气火灾监 控等智能消防系统,各消防系统可接入公司的能源管理平台共同形成系统解决方案。

1.3. 财务分析:收入体量快速扩张,盈利能力与质量优于同业

营收增势稳步向上,有望逐步向业绩端传导。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 7.2 亿元,同增 20%, 增长较为稳健;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 亿元,同增 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增 16%,疫 情下公司仍实现扣非业绩稳健增长。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4.73 亿元,同比大幅 增长 52%,在去年同期疫后经营情况已经明显恢复的基础上营收延续高增趋势,彰显出 优异成长性;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9300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39%,预计全年业绩高增速 有望延续。


毛利率趋于平稳,盈利能力整体优于同业可比公司。2020 年公司毛利 46.7%,较上年 基本持平,后续有望保持该水平。我们选择与公司业务类似的 6 家可比公司进行对比(炬 华科技、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特锐德、正泰电器、长高集团),整体看公司毛利率、净 利率水平均明显高于可比公司,我们预计主要系:1)公司客户主要为用户侧分散企业, 订单体量小、个性化程度高,公司单笔订单附加值高;2)同时公司不仅销售硬件,同时 还提供系统集成平台,增厚公司利润;3)公司低毛利硬件设备安装工作外包给第三方。

期间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趋于下降、研发投入趋于上升。2016-2020 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在 30%以上,期间费用率水平高于可比公司预计可能因 公司下游对接的客户较为分散,而同业可比公司的客户往往是少数大型电力公司,相比 之下公司用于业务开拓的销售费用相对偏高。但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规 模效益持续显现,公司销售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研发 费用率则有所上升。


资产周转率逐年稳步提升。2020 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7.27/0.63 次,分别高于同业均值 5.27/0.10 次,且呈逐年提升趋势。随着公司在管理方面不断优 化事业部和产品经理激励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改进生产工艺,在销售方面优化激励措 施、灵活运用经销和直销方案,公司资产营运效率不断提升。

现金流与利润匹配度较高,未来产能放量后现金流表现有望持续优异。公司历年经营性 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匹配度较高,主要系公司面对分散的中小客户较为强势,回款持续 顺利。2020 年公司受扩产处加速扩产期,为后续产能放量而储备的原材料增加,致现金 流有所净流出。后续随着公司扩产后进入收款期,预计现金流有望快速恢复。


2. 行业分析:双碳目标下企业能效管理需求持续提升

3060 双碳发展目标下,一方面监管对企业节能降耗要求提升,对此已出台“能耗双控” 政策并强力执行,同时加快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让电力回归商品属性,电价上涨致企 业能耗精细化管控动力提升,带动企业能效管理系统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分布式新能 源快速发展,能统一协调分布式电源、储能、能量转换、负荷、监控和保护的企业微电 网有望加快发展,微电网需要完善的运维监测系统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为企业能效管理 系统提供长期需求。

2.1. 节能降耗:能耗双控政策加码,企业节能降耗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节能降碳要求持续提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分别提出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16%/15%的目标。今年《“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全国单位 GDP 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的 节能目标,并要求 2021 年单位 GDP 能耗降低 3%,节能降碳发展目标不断清晰。

“十三五”能耗强度下降未达指标,能耗双控政策加码。从实际情况看,“十三五”期 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成功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内,但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3.2%,未达 预期指标。据 2021 年 8 月 17 日发改委印发的《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 成情况晴雨表》,上半年青海、宁夏、江苏等 9 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 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2021 年 9 月 16 日, 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要合理设置国家和地方能耗 双控指标,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各地区要严把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准入关,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 能耗双控管理进一步趋严。


短期看,能耗双控趋严叠加燃煤紧缺的态势下,企业节能降耗需求有望大幅提升。近期, 各地的能耗管控力度不断加大,同时由于全国性燃煤短缺、煤电价格倒挂,导致大范围 区域出现供电紧张局面,多地陆续出台“拉闸限电”、有序用电政策”,如耗电大省江苏 部分地区已实行限电(时间暂定 15 天)、广东自 9 月 16 日起执行“开二停五”用电方 案、云南省要求绿色铝企业 9-12 月的月均产量不高于 8 月产量。企业生产缺电压力持续 提升,面临减产或停产困境,叠加能耗双控政策的硬性指标,预计企业节能降耗的动力 将大幅提升,带动相应资本开支提速。


中长期看,用户侧能效管理需求有望持续旺盛,主要基于:

1)电价市场化进程有望加速。长期以来,我国电价实行计划管制,煤价采取市场化管理, 燃煤短缺状态下煤价大幅走高,电力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火电厂亏损面持续扩大。当前 我国已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尝试推动市场化电价,未来随着电价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电价上涨预期增强。若电价未来趋于上涨,则企业运用能效管理系统以实现精细化运用 电力资源的动力将持续增强。

2)3060 双碳目标进一步强化能耗管控趋势。2020 年 9 月,我国明确提出 2030 年前实 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根据发改委印发的能耗双控方案,能源活动产 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经验来看,节 能和提高能效是减少能源活动二氧化碳的重要途经。能耗管控趋势下,企业和政府都将 对能效管理存在需求。从企业端看,能效管理系统可有效监控企业用能数据、分析优化 能耗情况,帮助企业达成硬性政策指标要求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从政府端看,2019 年 4 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 2020 年底所有重点用能单位纳入能耗在线监测范围,并制定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端系统建 设工作计划,能耗双控政策框架下政府方的能耗监控系统建设需求也将持续提升。

2.2. 微网建设: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加快构建,企业微网管理需求持续提升

双碳目标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建设投资额有望快 速上升。从现有能源结构看,火电仍占据较高比例,2020 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 碳占总排放量的 88%左右,而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能源行业排放的 42.5%,电 力行业的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2021 年 3 月 5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 会议提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预计随“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占比有望快速提高,带动相关投资额上升。 近期国家能源局已开始大力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当前已将国内 676 个县列为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约占全国县、区数量的 1/4),从此前已披露 的整县分布式光伏签约案例来看,单县建设规模约 150-300MW,若保守按 200MW/县测 算,则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总装机规模约 135GW,若按单位造价 3.8 元/w 计算,则市 场规模有望达 5138 亿,分布式光伏是当前新能源建设投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新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企业微网建设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分布式新 能源发电往往存在较强的间歇性、不可预测性、多变性的发电特征,直接使用的难度较 大。2021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 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拟通过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方式促进新能源电力顺利消纳, 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储能,并整合本地分布式光伏、电网、负荷,实现源网荷储高度融 合的企业微网建设有望快速提升。

企业微网对电力协调性管理要求更高、功能更加复杂,能源管理系统迎发展风口。企业 微网建设后,电力系统的协调性及灵活性要求将大幅提升,进而对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提 出更高要求。无论是适应分布式电源并网和消纳要求,还是支撑新能源汽车等交互式、 移动式设施广泛接入,都需要以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促进企业微网协调互动,推动能 源管理系统升级。同时,传统的用户使用电力方式在同一线路只需要一块电表计量,而 自用自发、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以及储能项目往往需要电表实时计量发电量、 上网电量、下网电量,需要实现电路双向电量计量,用电计量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促 能源管理系统需求进一步增加。


2.3. 行业规模:我国能效管理系统市场空间达 2000 亿元

根据国家电网统计,10KV 及以上供电电压等级的工商业用户超 200 万户,数量众多,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较为传统,普遍存在运维效率低、响应慢、运维过程不规范、巡检过 程难以监管、设备档案管理确实等问题。我们假设未来这些工商业用户中 50%升级使用 能效管理平台,硬件方面,假设单个工商业用户使用包括智能电表、电力传感器、消防 产品在内的各类传感器 500 个,平均每个售价 300 元,则对应能效管理平台硬件市场总 空间可达 1500 亿元;软件方面,根据行业经验,保守假设软件占能效管理系统总售价 的 25%,则对应能效管理软件市场规模 500 亿元。硬件 软件的国内能效管理系统潜在 总市场有望达 2000 亿元。

3. 竞争优势:用户侧多样化、个性化与分散化需求解决能力突出

3.1. 产品丰富:一站式综合产品服务覆盖客户多样化需求

产品矩阵完善,可提供终端元器件到云平台一站式综合服务。经过多年的产业转型,公 司的主要业务已从传统硬件的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等硬件产品的研发和销 售延伸至能效管理系统及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形成了从终端元器件到云平台的完善生态 体系,具备较强的一站式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智能电力运维、电能管理、电气安全等 系统解决方案,能够较好覆盖企业用电数据服务的多领域需求。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对 标企业施耐德以生产一次元器件为主,而公司提供包括设备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的二次业 务,服务更加全面。


当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能效管理系统及产品”、“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和电量传感器” 等,能效管理平台系统分为能源供应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能耗分析系 统四大类,各类系统中还包含子系统,能够为客户多样化需求提供服务。

技术 管理为支撑,公司一站式服务核心优势持续凸显。技术方面,公司成立以来长期 专注于用户端能效管理系统及智能电力仪表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持续打造技术覆盖 面全、核心力量突出的研发队伍,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拥有商标 5 项,已获得证书的 发明专利 20 项、实用新型专利 121 项、外观设计专利 146 项,拥有软件著作权 231 项。 管理方面,当前公司拥有一支稳定专业的管理团队,通过设立健全严谨的考核制度、实 施股权激励的措施,不断增强公司凝聚力。依托公司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突出的管理能力, 公司可提供规模大、可靠性强、经济性高的终端元器件到云平台一站式服务能力,市场 竞争优势不断凸显。


3.2. 柔性生产: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经济性生产,可提供定制服务

构建完整的“云-边-端”产品体系不仅涉及物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及边缘计算、平台 软件开发等多项技术,还需要大量的终端感知设备作为基础,同时用户侧需求较为个性 化,还需要能效管控产业链企业具备小批量定制生产能力,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公司已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经济性生产。公司的生产基地——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 有限公司,拥有功能完善的产品试验中心,通过多个核心功能模块的智能电力仪表生产 模式,基本突破“小批量、多品种”行业特点导致的生产成本高、周期长等行业痛点, 能够以较低成本满足客户非标需求。

经济性生产基础上,公司产品售价明显低于同行。据公司京东自营店售价信息,公司企 业能源管控系统每套售价为 100 万元,并保持着超过 45%的毛利率。对比施耐德等竞企 生产的同类产品,公司产品不仅有明显价格优势,同时传感器现场数据采集稳定性和精 度亦能达到类似水平,能够满足客户较高要求。


3.3. 销售渠道:直销 经销、线上 线下完整覆盖

重视销售团队建设,公司销售费用率常年较高。2020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达 13%,是期 间费用率中最主要组成部分。公司面对的客户较为分散,需要组建较强的销售团队、建 设优良的销售模式来实现全范围客户覆盖。但随着公司营收体量持续提升,规模效益不 断显现,近年来公司销售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直销 营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产销率常年保持较高。公司智能电力仪表及电量传感器 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引进自备资源优势的优良经销商,能够增加销售订 单和客户资源,每年末与经销商签订次年度特约经销协议。经销商当期采购的产品一般 当期能够实现销售,无需提前备货,期末一般也不存在压库现象,因而能够及时回款、 降低坏账风险。从产销数据上看,公司的电量传感器以及电力仪表每年产量与销量均基 本持平,库存占比小。

线上 线下双渠道全面覆盖国内外各区域客户。公司线上面向全国并稳步拓展海外市场, 线下覆盖国内主要市县,就地配置营销人员和技术支持。线上在京东、天猫、亚马逊等 电商平台均有销售渠道,开发了“安科瑞 E CITY”官方微信小程序,并建立了德国、硬 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官网推动全球业务扩张。线下公司组建了 较为完善的销售团队,现有 400 多名专业销售代表,服务范围覆盖华东、华南、华中、 华北、西北、西南、东北等 7 大区域,并积极持续开拓销售市场。

4. 成长驱动力:能效管理、企业微网、消防产品成长潜力充足

4.1. 能效管理:能耗双控促能效管理需求加速增长

能耗双控政策下,公司有望顺应市场需求持续完善能效管理平台以满足市场新需求。公 司长期践行创新驱动,研发中心围绕市场需求组织人员和部门进行调研和技术分析、制 定产品开发计划、落实开发任务,一方面持续优化现有产品系列、完善产品线,另一方 面也根据市场和行业动态积极研发新产品,推陈出新,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持久动力。 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率呈快速提升趋势,研发费用率亦连续保持较高水平,2020 年公司 研发投入 7558 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 62%,研发费用率达 10.5%。在研发投入的基础 上,公司专利数量不断增多,截至 2020 年底已获得证书的专利数量达 263 个,较 2019 年大幅增加 60 个。


碳中和趋势下企业节能降耗动力提升,促能效管理业务持续快速成长。在碳中和中长期 因素、能耗管控短期因素叠加影响下,预计企业通过综合能效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用电效 率、减少损耗来实现节能降耗的需求有望持续增多。在行业需求加速释放背景下,安科 瑞作为国内企业能耗管理系统集成领军企业有望重点受益。2020 年公司能效管理产品及 系统实现销量 7.7 万台,同比大幅增长 85%,实现营收 1.3 亿元,同比增长 40%,当前 公司已积极推动产能扩张,预计后续能效管理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公司电量传感器及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产能有望持续扩张。公司 2012 年 IPO 募资后, 持续推动公司“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产业化项目”、“上海新厂房”等工厂产能建设, 2013-2017 年这些在建工程陆续转入固定资产。2018 年后公司产能开始明显释放,公司 电量传感器、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产量持续提升,2020 年公司电量传感器/用户端智能 电力仪表分别实现产量 192/261 万台,分别是 2016 年的 2.5/2.8 倍。未来在双碳发展浪 潮下,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工厂产能,保障公司业务持续扩张。


客单价提升动力充足,云服务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当前公司仍有较大业务来源于电量传 感器和智能电表的硬件销售业务,而随着公司系统集成产品持续获市场认可,未来公司 硬件 软件的集成打包销售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促客单价提升、增强规模效益。同时, 公司当前已积极推动云服务平台,包括变电所运维云平台、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充电 桩收费管理云平台等,随着客户数量积累和对客户粘性增强,云服务年费收入有望不断 增长。

4.2. 企业微网: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受益分布式新能源发展

积极进军微电网项目,技术储备充足。公司近年来积极尝试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普通多 功能电力仪表逐渐向针对各细分行业企业提供微电网解决方案的业务,不仅可以提升公 司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可以让客户对接大数据云平台,获得更好的数据服务。公司研发 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用于保障微电网的稳定和经济优化运行,可用于风、光等新 能源电站、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发电场景,实现变电所运维、预付费平台、环保 用电、安全用电、能耗管理等诸多具体功能,技术实力领先。

已投资建设微电网研究院与厂房,有望持续受益国内分布式新能源建设。公司于 2020 年 3 月提出投资 3500 万元,在江苏省江阴市新建厂房用于微电网研究及开发,7 月份开 工,建设工期 18 个月。该微电网项目 2020 年完成投资 372 万元,2021 年上半年累计 完成投资 1251 万元,按工期估计有望在今年底完成全部投资。该微电网项目有利于保 障公司微电网新产品开发、新工艺设计、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主要产品技术产业化,提 高市场反应能力,后续有望充分受益于在国内分布式新能源快速推进浪潮。

4.3. 智慧消防:消防系统迎成长风口

消防报警行业持续获政策重视,智能疏散行业需求有望加速释放。2019 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推行消防执行事项向社会公开, 构建消防监督管理体系,顶层设计持续完善。2019 年 3 月,住建部发布《消防应急照明 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2020 年 4 月,市监局优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将消防应 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产品从“火灾报警产品”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产品品类,实行强制 性产品认证。在行业强制性安装政策的实施下,智能疏散的市场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公司当前智慧报警产品已较为成熟,后续成长可期。公司开发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云平 台将分散的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烟感、用水等设备连成网络,智慧感知消防信息,实 现无人值守智慧消防。其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可在危急时刻给出安全疏散路 径指示,智能打开消防应急标志灯的指示方向以及应急照明灯,帮助建筑内的人群实时 地选择最佳逃生路线,契合当前国家对于智能疏散行业发展需求。2020 年公司实现消防 产品及系统收入约 5500 万元,同增 24%,在市场需求打开之际公司消防报警业务有望 保持较快成长速度。

5. 盈利预测

1)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

销量方面,近年来公司持续扩张用户端智能电表产能,预计该趋势后续有望延续,预计 未来 3 年用户端智能电表销量增速分别为 40%/39%/38%。单价方面,2020 年公司用 户端智能电表单价有所下降,预计主要系公司规模扩张中成本有所下降,同时降价也有 利于市占率提升,我们预计后续单价可能延续较低价格趋势。基于销量和单价可测算公 司未来 3 年用户端智能电表业务营收分别为 6.0/8.3/11.4 亿元,同增 38%/37%/37%。 毛利率方面,预计公司在全国区域市场扩张过程中毛利率将延续此前小幅下行趋势,预 计未来 3 年毛利率分别为 46.5%/46.3%/46.0%。


2)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

销量方面,随着双碳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不仅政府对企业能耗监管需求提升,同时企业 自身也有节能降耗内生动力,预计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业务成长性较为优异,未来 3 年 销量增速分别达 70%/58%/55%。单价方面,近年来公司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单价连续 下降,当前已降价至较低水平,我们预计后续单价可能延续当前价格。基于销量和单价 可测算公司未来 3 年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业务营收分别为 2.2/3.4/5.2 亿元,同增 68%/57%/54%。毛利率方面,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近年来毛利率有所回升,后续可能 延续小幅回升趋势,预计未来 3 年毛利率分别为 46.5%/46.7%/46.9%。

3)消防产品

销量方面,当前国内消防报警行业迎成长风口,其中智能疏散系统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在此背景下公司消防产品销量有望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未来 3 年均保持 30%增长。单价 方面,2020 年公司消防产品单价 154 元/台,尚无历史数据可比较,我们可预测未来 3 年消防产品单价维持在该水平。基于销量和单价可测算公司未来 3 年消防产品业务营收 分别为 0.7/0.9/1.2 亿元,均同增 30%。毛利率方面,预计该业务未来 3 年毛利率均维 持在 49%水平。


4)电量传感器

销量方面,随着公司持续扩张相关产品产能,预计后续将维持当前销量增速水平,我们 预计未来 3 年电量传感器销量增速分别为 32%/31%/30%。单价方面,近年来公司电量 传感器售价基本保持平稳,我们预计未来 3 年电量传感器均保持 45 元/台。基于销量和 单价可测算公司未来 3 年电量传感器业务营收分别为 1.1/1.5/1.9 亿元,同增 34%/31%/30%。毛利率方面,预计公司在市场持续开拓过程中毛利率将延续此前小幅 下行趋势,预计未来 3 年毛利率分别为 47.0%/46.5%/46.0%。

6. 风险提示

1)盈利能力下降风险。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人力成本、研发成本的上升,如果公司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和产 品成本控制水平下降,则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风险。

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逐渐增多,因系统项目验收 周期较长导致应收账款规模增加。若宏观经济环境、客户经营状况等发生急剧变化或账 龄较长的应收账款过大,则可能使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流动性风险 或坏账风险。

3)固定资产折旧风险。公司持续扩大产能规模,每年将增加固定资产折旧。虽然公司当前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广 阔,但如果未来几年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公司所扩张的产能将会出现部分闲置,可能存 在着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及费用增加的风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链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