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8:59:3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用盆子舀水「古人如何拿剑」,关于用盆子舀水「古人如何拿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灌溉(俗称“浇水”),就不得不说到人类进入农耕社会的开始,从五帝中的炎帝神农氏开始,在此之前人们都是吃鸟兽和野果生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自然捕食和采摘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后来炎帝问计于天,上天派来一只神鸟,口衔五色禾苗,将禾苗的种子撒到了地上,炎帝以五个负责种植的大臣“稻、黍、稷、麦、菽”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五谷的由来。
只不过那时候的人们不懂灌溉之法,是真正的“靠天吃饭”,但气候却不是人能控制的,风调雨顺则收成好,大旱、大涝收成都会锐减,甚至造成饥荒,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工灌溉的,于是到了商代,勤劳、聪明的先民们,便创造了史上第一个汲水工具:桔槔。
一、小面积耕地灌溉工具1、桔槔
这是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工具: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及人体的重量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
早期的桔槔主要用于园圃中的“井”上,代替缸、瓮等来汲水灌田,后来也应用在湖、河、塘、溪的边上汲水。
桔槔发明于商代,广泛使用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这时候各国国土面积不大,耕地也是以小块耕地为主,所以桔槔这种小型简便的汲水工具才能广泛应用。而且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简单的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PS:这种工具只能用于浅水区,所以请不要代入现在几十米的深井。
2、轱辘
随着农田的规模不断扩大,桔槔这种小型的汲水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灌溉的需求,于是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汲水工具:轱辘。
辘轳应用于春秋时期(从矿洞提取矿石),到汉代改进以后用于提水,广泛应用于北方地区。
轱辘也是从杠杆演变来的汲水工具,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辘轳,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其实,最早的轱辘是没有手柄的,如下图,几经改进才有上图的样子。
3、戽(hu)斗
汉代还有一种小型的汲水工具,叫戽斗。戽斗是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形状像斗,两边有绳,靠两人拉绳牵斗取水。在水位落差不大的地方,可用于排水,也可用于灌田。
使用方法是:戽斗上系两根绳子,两人共同操作,将水戽上来灌溉庄稼。戽斗通常用柳条、藤条编织而成。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描述的更为生动:“戽斗,挹水器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绳,两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这种农具的制作并不难,难的是田间操作。由于是两人协同作业,双手执绳,必须做到抽拉提放,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才能把水戽上来。
戽斗一直使用到当代。作为一种人力提水的农具,用于小范围排灌或临时的灌田作业,还是比较灵活方便的。
二、大面积耕地灌溉工具1、翻车
随着农业的发展,耕作面积不断加大,而轱辘已不能满足日渐增大的灌溉面积,为了加速灌溉效率,更方便的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出,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一的毕岚发明了翻车,也叫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由铰关依次连接,首尾衔接成环状。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带齿木轴。转动上轴,带动刮水板循环运转,同时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翻车最初多用人力驱动,后来出现了以风能或水能驱动的翻车。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2、兰州水车
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曾仿照南方的翻车,制造出适用与黄河流域的兰州水车。
兰州水车是一种利用黄河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这种通过水车转动,自动提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
3、筒车
隋朝时,出现了轮式的筒车。筒车多以水力驱动,在水流湍急处建一水轮,水轮底部没入水中,顶部超出河岸,轮上倾斜绑置若干竹筒。水流冲动水轮,竹筒临流取水并随水轮转至轮顶时,将水自动倾入木槽,最后再流入田间。
总结:灌溉工具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古代农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业,虽然原始的取水工具已被电力和机械所取代,但是却不能忽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灌溉工具不仅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更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人造物的设计思想。
守着一亩三分地,兼职种地总监,有做农业的朋友,欢迎来撩!
公众号:唯恒农业(weihengny)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20 18:59:02
2022-12-20 18:53:33
2022-12-20 18:53:02
2022-12-20 18:47:22
2022-12-20 18:47:02
2022-12-20 18:41:15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20 18:59:31
2022-12-20 18:59:13
2022-12-20 18:53:50
2022-12-20 18:53:19
2022-12-20 18:47:28
2022-12-20 18:41: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