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17:53:28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改革开放40年」从极贫乡镇看长顺电网发展 来跟小编一起“触电”,关于「改革开放40年」从极贫乡镇看长顺电网发展 来跟小编一起“触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新时代,送福到麻山。煮饭不烧柴,取水不用抬。 往昔娱乐靠喝酒,今天精彩电视到家来。”在地处麻山腹地、被列为全省极贫乡镇之一的长顺县代化镇,谈起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很多布依族中老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谣。
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现年87岁的布依族老人杨玉修告诉记者,40年前这里最流行的歌谣却是“麻山穷来麻山苦,到处都是茅草屋,夜晚只有煤油灯,白天吃穿断肠愁。”如今,长顺县域内已形成了以220千伏和110千伏为主轴、以35千伏为支撑、以10千伏为主体的供电网架,覆盖着全县所有乡镇、村落。
山村通电 告别“黑”日子
代化,民风纯朴,原生态的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唱山歌,以歌会友、以歌抒情。有人说,细节,往往蕴藏着历史最真实的力量。是的,这些原汁原味的、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谣,从“煤油灯”到“煮饭不烧柴”等细节的变化,不仅抒发了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赞美之情,真切地反映了电力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与改革开放同步,1978年,长顺县为发展地方经济,首先在县域南部与罗甸、紫云交界的格凸河流域修建小水电站,即现在的河边电站,力争通过自力更生解决全县缺电和贫穷落后的面貌。经电力建设者的艰辛努力,1980年5月20日,河边电站第一台装机容量1000千瓦的机组开始发电。
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代化镇与河边电站距离较近,因此代化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部分村寨开始用上了电。
建电站难,建电网更难。当时,国家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只有采取“三三制”(政府、电力、受益群众)的方式筹措资金,因此乡村电网延伸非常缓慢。因资金严重不足,很多电杆都是木杆,低压线路的导线都是用LGJ—25线进行拆分解股架设,线径小、供电半径过长,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人畜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老以前,像我们代化这些乡村电网没有与国家大电网连接,用电全靠小水电发电,遇到枯水季节或发电机组故障什么的,停电10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常有的事。”提起以前停电的日子,代化供电所退休老师傅谢朝元如是说。
当时,由于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广大群众主要追求是解决温饱,根本没有想过“不停电”的问题,能“用上电”的村寨不多,电灯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髦”,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奢望,更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象征。
“麻山穷来麻山苦,到处都是茅草屋,夜晚只有煤油灯,白天吃穿断肠愁。想想,这首歌快记不得怎么唱了,因为有电了,不愿意去回忆那些日子咯。”拿着老烟袋不断敲打着鞋底的杨玉修老大爷满脸数不尽的“过黑日子”。
“两改”同步 消除“无电户”
打召村五丁寨组位于敦操乡南端,与罗甸县董王乡的白岩村毗邻,处在重重的深山绝谷之中,而全组只有6户人家、20余口人,是长顺县的最后一个“据点”。
如何解决6户人家的用电问题?办法只有在深山狭谷中架一条2.7千米的10千米的10千伏线路和安装一台10千伏安的变压器,施工难度极大。首先是运杆难,电杆运输要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用大货车运,每次可运9根;第二步是用农用车运,因路窄且弯道大,大车进不来,而农用车每次只能运3根;第三步用手板车运,每次运1根,且要20多人推拉;最后才用人工抬到位,整条线路共27根电杆。
由于全部是大石山,打杆洞难是当时最大的难题,只能用钢纤和大锤一点一点的抠,抠不动了才用雷管炸药炸,7个技工打27个洞整整花了10天功夫。就这样,在施工条件一般情况下6天就可完工的线路,在这里前后用了整整21天时间,终于通电了,2009年11月30日,长顺告别了无电户。
1999年,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下发,这是我国电力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此,代化这片古老的麻山也迎来了电力的春天,电网发展进入快车道。
同年12月16日,长顺县人民政府将县内所有电力资产全部上划给贵州省电力公司,在贯彻落实“国发(1999)2号”、推进“两改一同价”(即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0年,上划后作为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的长顺供电局,投入4200万元资金实施第一期农网改造工程,并对广顺、马路、凯佐、新寨、改尧、摆塘、摆所、威远和代化等乡镇电管站收编,成立广顺、改尧、摆所、代化和长寨等5个供电所,实行公司一体化管理,理顺电力管理体制。
2002年,又投入1330万元资金进行第二期农网改造。两期共新建10千伏线路350千米,改造337千米;新建与改造0.4千伏及以下线路1382千米;新增变压器492台,改造63台。全县包括代化区域内的农村电网改造面达97%,全县98%以上的人口直接受益。
2003年3月,省物价局“黔价格(2003)76号”文件下发。由此,代化的人民群众与全县乃至全省的其它地方一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用电“城乡同网同价”。
“农网改造前,我们用的电是一专变用户转供,电价是每度8角,另外每户还要承担2度的变损;尽管早在1982年就通的电,但那时是有电不敢用,每月用电均控制在5元以内,平时不敢开电视,娱乐靠喝酒,电视机大多是有客人来才打开。”斗省村中召组村民石培志回忆说,同网同价后,电费降了,我们村寨共70多户,70%的都用上了电饭锅,不用再上山砍柴来烧煮饭了。
2009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长顺“无电户”攻坚战全面打响。
“有电用”向“用好电”发展
“通电了,做什么都方便,家里有了电视机、电冰箱、还有打米机,能用电的都几乎备齐全了,特别是这个电灯,都是白炽灯,照哪都是亮堂堂的。”代化镇睦化社区麻地组54岁的赵燕飞指着家中的家电,笑呵呵的说道。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电网发展与时俱进。“十二五”期间,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用电服务日益提高的需求,长顺县供电局又在代化区域电网投入资金4409万元,基本完成了电网的升级改造,人民群众用电实现了从“有电用”向“用好电”的跨越。
目前,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4回,共长35.38千米;新建与改造0.4千伏及以下线路136.228千米;增加公用配电变压器44台,容量4655千伏安,不仅村村通动力电,而且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由零变为39%,0.4千伏及以下线路更是由零跃升为85%。
特别是建设35千伏代化变电站二期工程,新增了2#主变,容量3150千伏安,在极大提高供电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双主变运行。另一方面,建成了35千伏鼓代线,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由此,该区域电网结构更加坚强,为提高区域供电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条件保障。
麻山处处风景异!经受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1台,容量18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4台,容量200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12台,容量60.45兆伏安;有35千伏线路15回,全长195.05千米;10千伏线路40回,全长1312.71千米;配变为2106台,容量为309.85兆伏安。
2017年,长顺供电局完成年售电量3.3亿千瓦时,供电可靠率99.84%,用户平均停电时间14.26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479%,为促进长顺的脱贫攻坚,为推进长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01 17:53:24
2022-12-01 17:53:12
2022-12-01 17:47:01
2022-12-01 17:41:26
2022-12-01 17:41:13
2022-12-01 17:35:13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01 17:53:28
2022-12-01 17:47:17
2022-12-01 17:47:06
2022-12-01 17:41:17
2022-12-01 17:35:05
2022-12-01 17:29: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