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08:05:3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煤矿智能化调研报告「智慧煤矿概念股」,关于煤矿智能化调研报告「智慧煤矿概念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杨泽原,丁奇,潘儒琛)
公司概况:智能矿山信息系统领军,助力煤炭行业降本增效发展历程:专注煤矿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服务煤矿企业、装备企业
专注赋能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秉承“提高煤矿安全程度,提升煤矿工作效率,减轻矿工劳动 强度”的发展理念,深耕煤矿生产信息化配套产品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国家能源集团、陕 煤集团等国内大型煤矿企业以及郑煤机等知名煤矿装备企业。公司拥有优良的市场口碑, 2018、2019 年,获得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联合授予的“中国煤炭工业科 学技术奖二等奖”,相应系统产品列入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 目录(第四批)》。与此同时,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于胜利先生、金勇先生及王云兰女士,首次公开发行后合计控制 48.70%股份。于胜利先生曾任职于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北京华源京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郑州市慧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7 年参与创立北路智控,现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首次公开发行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3.53%,并通过路泰管理控制 3.74%股份;金勇先生 曾任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UT 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研发总监,首次公开发行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3.29%;王云兰女士曾 任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高新兴创联科技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董 事,首次公开发行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8.15%。
主营业务:拥有通信、监控、集控、装备配套四大类系统,产品体系全面
面向煤矿生产作业,公司形成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配套四大系统,提供涵盖传感 器、控制器、传输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公司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下 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与一线客户的接触中分析行业需求痛点,不断完善产品体系, 以满足行业的更新换代需求。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包括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 配套在内的四大类系统的完善产品体系,广泛运用于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等多 种生产作业场景,有效满足煤矿生产过程中诸如井下信息高可靠传输交互、煤矿工作全场 景可视化监控及智能分析、煤矿生产设备智能集中控制、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等需求, 实现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同时,公司可提供整体方案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公司在通信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掌握融合通信技术,促进煤矿通信系统与生产信 息化的紧密结合。公司煤矿井下一体化通信系统融合矿用调度通信、无线通信、应急广播 等应用,实现井下人员、车辆、信息矿灯等设备的信息融合联动。相较于传统各自独立的 矿山通信子系统,该系统能够融合多类型通信协议,提高调度指挥通信效率,并降低了信 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该系统既可以作为一体化产品销售,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独立 提供其中的矿用无线通信系统、矿用广播通讯系统等矿山通信子系统。
以生产执行层应用场景需求为中心,进行设备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的软硬件开发与搭 建,并进一步形成相关的智能矿山平台应用。智能矿山信息系统整体架构一般分为设备感 知层、网络传输层、生产执行层以及平台应用层四大层级。公司将自主开发的系统级软件、 嵌入式软件集成至自主开发的感知、传输、交换、控制等硬件后,从而形成一体化产品, 具有系统融合度高、兼容性好、功能多样、稳定性佳等优势。
财务分析: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费用控制成效显现
营收保持快速增长,伴随产能提升,未来成长性有望持续体现。2018-2021 年,公司 营收分别为 2.06、2.96、4.36、5.78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40%,反映较好的成长性;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成套系统的新建、扩容或备件产品,2021 年,四大类系统合计 新建 502 套,伴随下游需求强化以及公司产能提升,营收有望持续增长。同期,公司分别 实现归母净利润 0.38、0.62、1.07、1.47 亿元,净利率持续提升,由 2018 年 18.66%增 长至 2021 年 25.50%,体现了较好的盈利能力。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 现营收 3.2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5.97%、43.86%。
通信系统为第一大营收来源,占比有所提升,装备配套毛利率最高。2018 年以来, 公司营收构成中,通信系统占比有所提升,监控系统占比有所下降,装备配套系统占比提 升明显,集控系统占比较为稳定。2018-2021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65.17%、59.52%、 56.32%和 52.18%,公司业务结构不断迭代,同时 2020 年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销售 费用中与合同订单相关的销售服务费、运杂费纳入合同成本核算,因而毛利率有所变动。 公司各系统产品及相应组件、备件产品会依据矿井规模、功能需求、作业环境等因素进行 定制化设计,因而业务间的毛利率有所差异,同时部分大型订单也会对毛利率水平带来较 大影响。分产品看,公司装备配套系统毛利率最高,2021 年为 67.47%,系主要为自主生 产的系统设备;集控系统毛利率最低,2021 年为 40.56%,系集成的外购设备占比较高。
以智能矿山新建系统为主,扩容备件占比逐步提升。公司根据客户新建系统、系统扩 容或备件等具体需求,提供成套系统的新建、系统扩容或备件产品。其中,新建系统为提 供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或装备配套整体解决方案,平均合同金额较大,扩容及备件 为新建系统的延伸扩展,平均合同金额相对较小。2021 年,公司来自新建系统的营收为 3.89 亿元,占比 67%,来自扩容或备件的营收为 1.88 亿元,占比 33%。整体来看,近年 来扩容及备件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费用控制成效明显。2018-2021 年,公司员工总人数分别为 321、 416、443、491 人,总体保持小幅增长。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生产员工 174 人,销售员 工 113 人,技术员工 161 人,综合管理员工 43 人,公司员工队伍稳定性高。费用端:销 售费用方面,由于会计准则核算方法调整,2020 年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2021 年小幅提 升至 8.60%;管理费用方面,2021 年费用率降低至 6.36%,体现费用控制成效;研发费 用方面,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1 年研发费用为 5485 万元,研发费用率为 9.49%; 财务费用方面,2021 年财务费用率为 0.54%,近年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收入集中度高,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2019-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 分别为 42.64%、40.73%和 42.07%,反映公司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与良好的业务关系, 由于业务遍及国内各煤炭大省,公司不存在对单个客户依赖明显的情况。公司采取直销、 经销相结合并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2021 年收入构成中,直销模式占比 74.25%,经销 模式占比 25.75%。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而在经销模式下,经销客 户向公司买断式采购产品后,自行销售至下游客户。
行业分析:煤矿智能化市场空间广阔,政策、需求持续催化渗透率提升煤炭行业:我国能源体系重要构成,智能化需求刚性不断显现
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影响,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构成。我国资源禀赋特点 是“富煤、贫油、少气”,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 重要构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52.4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 炭消费占比为 56.0%,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 25.5%。尽 管近年来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煤炭凭借着成熟可靠、价格低廉等优势,预计仍将在较长时 期内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基础性的能源。同时,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工业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到 2025 年,我国煤炭年产量将控制在 41 亿吨左右, 煤炭年消费量将控制在 42 亿吨左右,相较于目前总体保持稳定。
近年来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企业效益回暖。煤炭行业历史上曾经历产能利用率 不断降低、价格低迷、库存居高不下等困境。2016 年以来,行业供给侧改革开始推进, 将优质资源集中于高效经营的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根据中国煤炭 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原煤产量 41.3 亿吨,同比增长 5.7%,创历史新高,全国煤 炭消费量同比增长 4.6%。2021 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 的经济指标,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 2021 年实现营收 3.29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3%,利 润总额为 7023.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2.7%。
传统煤矿生产重资金、人力投入,安全水平低,智能化建设是破局关键。由于地质原 因,我国以井工煤矿为主,开采作业环境复杂,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同时,煤矿过去依 靠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发展,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安全事 故,而目前招工难问题也已显现。在经历人工、自动化建设后,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将是解 决前述问题的核心所在。2020 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智能矿山的政策鼓励力度,华为、中 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关键技术、设 备、系统平台等方面具备应用基础,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支撑。
当前煤矿处于矿山物联网至智能矿山迭代的阶段,未来有望全面打造智慧矿山。我国 煤矿信息化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经历单机(系统)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及矿山物 联网等阶段,未来,煤矿信息化的目标是建设智能矿山、感知矿山,对生产、技术和保障 等流程进行主动感知、实时互联、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煤矿智能化的建设内容包括信息 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智能掘进系统、智能采煤系统、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智 能辅助运输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供电与供排水系统、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综合 管控平台和经营管理系统等。
产业政策强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吹响煤矿升级改造号角。2020 年以来,国家有 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暂行 办法》、《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提升对煤矿智能化建设 领域的资源投入,拉动领域内对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 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我们预计 2022 年开 始将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高峰期。同时,各大产煤省份陆续发布本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和验 收相关标准,指导智能化煤矿建设工作。目前,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均已启动智能化示范煤 矿建设,煤矿智能化从被动建设转为主动建设。
市场空间:智能化目前渗透率低,未来千亿级市场空间待挖掘
煤矿智能化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单点渗透率较高,但整体渗透率低。根据国家能源局 发布的《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以井工煤矿为例,其智能化建设条件 I 类煤矿评价指标体系中,涵盖信息基础设施等 10 个方面,必备指标不具备的不予验收, 系统考核得分等于该系统评分指标与加分指标得分之和,综合评分值为各系统考核得分乘 以系统权重之和。尽管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部分环节推进已较为成熟,但整体智能化的渗 透率依然较低,很多技术难点尚未攻克,整体技术体系尚不成熟。根据龙软科技公司 2022 年 7 月 4 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今年下发《关于开展首批智 能化示范煤矿验收工作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本次国家级示范矿井验收,初级为主,特别优秀的可定义为中级,原则上不出现高级”。
在政策驱动之下,煤矿智能化建设整体渗透率未来提升空间广阔。根据国家矿山安全 监察局安全基础司负责人 2022 年 3 月在应急管理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目前 我国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813 个,其中采煤面 477 个,掘进面 336 个,已有 29 种煤 矿机器人在 370 余处矿井现场应用,减人增安提效的效果日益显现。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 会发布的《2020 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到“十四五”末,即到 2025 年,在保证全国 煤炭总体产量不下降的情况下,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 4000 处左右,其中建成 1000 处以上 的智能化生产煤矿。而一个煤矿一般拥有多个采煤工作面以及掘进工作面,且伴随产能扩 大还会增加建设,由此可知目前煤矿智能化的渗透率极低,对照政策要求,仅至 2025 年 期间的提升空间广阔。
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空间广阔,其中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2000-3000 亿元。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2 年 2 月份,全国有近 400 座煤矿正在 开展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超过 1000 亿元,因此平均来看,单个煤矿投资规模在 2.5 亿元以上。另根据安永(中国)发布的《智慧赋能煤炭产业新万亿市场》报告测算,已有 生产型矿井单矿智能化改造升级费用约在 1.49 至 2.63 亿元之间,而新建型矿井单矿改造 费用约在1.95至3.85亿元之间。考虑至2025年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的要求, 预计智慧煤矿整体市场规模超万亿元,同时,结合投资分布,根据精准信息公司 2021 年 报,不考虑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掘进机等煤机装备,预计其中与智能化相关的基 础设施、软件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2000-3000 亿元,为煤矿智能化玩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 遇。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煤矿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投资至少为 500-1000 亿元,对应到每年为 100-200 亿元,中小型煤矿自发建设将为市场稳健增长提供保障。根 据国家发改委等 8 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到 2025 年,大型 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 煤炭行业发 展年度报告》,到“十四五”末,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 1000 处以上。
因此,“十四五”期间主要为大型煤矿推进智能化建设,结合近年来的实际招投标情况,我们预计单矿在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上的年投资体量约为1000-2000万元,即“十四五”期间大型煤矿的年投资约为100-200亿元,总投资约为500-1000亿元。同时,在大型煤矿的带动下,中小型煤矿也有望加快建设,我们预计单矿在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上的年投资体量约为500万元,这部分投资为煤矿智能化市场实现稳健增长提供了保障。
煤矿智能化行业统一标准尚未形成,未来有望逐步推进设备接口标准、通讯协议、管 理协议等标准化。我国当前仍未形成煤矿智能化统一行业标准,这使得各厂商无法与其他 厂商的软件、设备、系统实现高效兼容。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为例,仅生产控制系统就涉及 1370 多家供应商的 10 余类操作系统,500 多种需要适配的通 信协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认为,煤矿智能化不是某几项先进技术的简单组合 应用,也不是各个分系统智能化的拼凑,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煤炭开发利用的有机融合。未来,伴随设备接口标准、通讯协议、管理协议等的标准化,我国智能矿山深入推进有望 加速。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相对充分,华为入场有望统一底层标准
煤矿智能化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零部件及服务供应商,中游为矿山信息系统供应商, 下游为煤矿生产企业以及煤矿装备制造商。上游供应电子元器件、集成模块、外协加工服 务,供应商数量多。中游提供智能矿山相关产品及服务。下游煤炭行业整体发展受宏观经 济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对于安全提升、减员增效以及节能降耗的需求具有刚性, 同时煤矿装备厂商也是智能矿山行业的下游,进行装备的智能化适配。
煤矿智能化行业竞争相对激烈,交付及时性、系统开发能力、客户关系、产品价格等 成为竞争要素。尽管行业内企业数量多,但普遍来说规模偏小,真正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并 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上市公司方面,北路智控拥有包括通信、监控、集控 及装备配套四大类系统的完善产品体系,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拥有安标证产品 198 个, 技术扎实,自主研发比例高;光力科技运用涡街测量、流量检测等技术而在煤矿瓦斯抽采 监测领域较为领先;精准信息在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安全监测、矿用智能单轨运输两大单 品上具有优势,并布局井下 5G 通信业务;龙软科技聚焦于智能矿山平台软件的开发;梅 安森提供矿山安全及生产整体解决方案;震有科技提供煤矿专网通信系统。此外,科大讯 飞、宝信软件、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公司也在进入煤矿智能化行业。
华为布局智慧矿山领域,煤矿军团致力于打造“一网一云一平台”总体架构方案。2021 年,华为成立内部最早的军团之一——煤矿军团,聚焦 ICT 基础设施,不做挖煤机器、传 感器、应用软件,帮助煤矿行业实现少人、安全、高效。华为打造“一网一云一平台”总 体架构方案,“一张网”包括 5G 接入网等三种网络接入方式,“一朵云”统筹规划一体化 云平台,涵盖集团、矿山以及远端容灾中心,通过云端协同、AI 能力提升智能化能力;“一 平台”通过数据治理、AI 推理、标准化 API、大数据应用等系列化工具,打造标准化、集 成化的统一数字平台,实现煤矿应用使能、数据共享。
2021 年 9 月,华为携手国家能源 集团发布矿鸿操作系统,这是中国煤炭行业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通过独特 的“软总线”技术,在煤矿领域第一次实现统一的设备层操作系统,以统一的接口和协议 标准,解决不同厂家设备的协同与互通的问题。华为将支持国内在 2025 年基本实现大型 煤矿智能化,长远目标是使能国内 4000 多座煤矿以及 4 万多座非煤矿山智能化,最终实 现全球矿山智能化。
公司优势:产品体系完备,系统融合能力突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坚持软硬件融合思路,持续创新产品技术与服务模式
公司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实现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融合、多系统交互的企业之 一,发展潜力巨大。公司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基本为自主开发,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 实现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融合、多系统交互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统一标准、协议、 接口等方式打通了各类设备、系统的融合渠道,不仅打通了各设备及系统间的交互壁垒, 实现了整个信息化系统的高效协同运行,还大大提升了相应产品的系统集成度,从而有效 降低了下游客户的系统构建、维护成本。从智能矿山平台构架来说,公司是国内少数产品 能够覆盖智能矿山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应用与决策层三大层级的智能矿山领先企业。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形成立足于智能矿山系统产品领域较为完善且自主可控的技 术体系。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具有深厚的信息化行业技术背景,拥有十余年矿山信息化相关 领域的经验积淀,参与 9 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取得行业 相关的 64 项专利以及 152 项软件著作权,并形成 12 项核心技术,如矿用多协议融合通信 技术、智能矿山管控一体化平台构建技术、控制协议与语音通信共缆传输技术等。
公司产品更迭满足客户需求,带来投资节约与额外经济效益。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 公司为某客户提供煤矿井下一体化通信系统,总投资约 1100 万元,若单独购建该产品所 融合的有线调度、无线通信、WIFI 数传等子系统,总投资则将超 3000 万元,同时,该系 统通过集中布线、集中供电等方式有效简化系统结构及运维成本。公司为某客户提供矿用 打钻管理系统,其原有配置每班 1 人负责每台钻机的信号维护、验钻、数据汇总统计等, 通过该系统能够自动化完成相应工作,以日均 30 台钻机开钻、人均工资 10 万元/年计算, 年直接经济效益达 300 万元。
延拓服务范围,携手郑煤机发力智能化配套业务
延拓服务范围,下游客户由煤矿企业延伸至煤矿装备企业。公司同行企业一般为煤矿 生产企业直接提供智能化产品服务,公司创新性地将下游客户拓展到煤矿装备企业,为其 产品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化升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矿山装备的智能化程度,顺应我国煤矿 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化、加速的趋势,并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智能矿山装备配套产品 主要与国内大型煤矿装备厂家如郑煤机、三一重装的采/掘装备相结合,辅助煤矿装备企业 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可视化远程控制,提升采/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实现工作 面的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
郑煤机是我国最大的煤矿装备企业之一,智能化工作面稳居行业第一。2017 年开始, 郑煤机正式涉足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业务领域,采用第三方配套其液压支架、刮板机、电液 控制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等基础装备及系统的模式,实现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视频采集及 传输。截至 2020 年末,郑煤机已累计推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近 200 套,另根据郑煤机 2021 年报,其智能化工作面推广市场占比 41%,稳居行业第一。2021 年,首套搭载“矿鸿” 系统的郑煤机千兆以太网支架电控系统下井应用,实现了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关键 技术自主可控;郑煤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第三方测评,接入智能化煤矿综采工作面超过 100 个,基本具备支撑开展工业应用的能力。
公司 2017 年以来与郑煤机达成合作,提升其煤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未来业务成长空 间广阔。2017 年,经项目报价及方案论证比较,郑煤机在多家供应商中确定公司作为其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装备配套供应商。2019 年,得益于郑煤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业 务的高速成长以及公司与郑煤机配套产品种类的增加,郑煤机成为公司新签合同金额最大 客户。2020 年,公司在郑煤机公开对外招标的工作面巡检机器人项目中中标,云台摄像 仪、交换机套件研发成功并交付。一般而言,郑煤机建设一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对应采购 公司一套“采煤工作面智能化配套”,考虑到智能化工作面的低渗透率,未来相关业务成 长空间广阔。
募投项目打开成长空间,有望实现产能提升、方向延伸、行业复制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 14.31 亿元,计划用于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建设、 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等三大项目,合计拟使用募集资金 6.08 亿元,超募 资金将用于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
通过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公司将强化产能,增加产品应用广度与深度。近 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生产条件相对不足与市场产品需求不断攀升之间的矛盾凸显。公司拟投资 2.67 亿元用于智能矿山系统产品的产能建设,新建现代化生产车间 及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同时针对日益革新的产品需求特性,对现有进行生产、检测工艺进 行优化升级。项目实施后,预计将有效提升公司基站、电源、传感器、终端等智能矿山系 统产品主要组件的年产能,扩充公司产品供应能力,有利于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根据公 司招股说明书,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为 3 年,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达到设计产能的 40%,第二 年达到设计产能的 60%,第三年开始达到正常生产负荷。
通过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公司将强化产品开发能力,延伸巡检机器人等七大创 新方向。随着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类型及应用场景的拓展,公司亟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多类型智能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保持技术能力的领先。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计 划引进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研究人才,进一步扩大研发、实验场所的规模,加强公司的研 发能力,并将建立起一支具备深厚行业积淀与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团队,从而强化公司在 现有产品领域以及新兴产品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公司对产业技术热点以及下游客户 需求风向的有效跟踪,继续保持公司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公司有望在维护好既有煤矿客户群体的基础上,强化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 在全国 4000 余处矿井中,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经覆盖 600 个左右。对于存量客户, 公司将通过煤矿智能化建设减人降耗的示范效应,不断提升产品在大型煤矿集团众多煤矿 中的渗透率,通过煤机设备智能化配套提质增效的示范效应,持续推广产品在大型煤机设 备企业产品体系中的渗透率,从而提高单客户价值量。对于增量客户,公司将通过深入的 市场调研以及政策把握,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并基于优异的产品质量、 成熟的业务能力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逐步向新的客户群体拓展,挖掘新的下游客户。公司 已在全国主要的煤炭产区布局销售渠道及技术服务团队,深度开发重要客户资源。
未来,公司还将探索业务在智能化程度及安全生产需求均较高的行业间进行低成本跨 行业复制,进而通过“强链 延链”的方式实现公司业务的高效可持续成长。公司目前主 要聚焦智能矿山领域,其应用环境复杂特殊,而许多能源化工领域的行业与此类似,因此 也存在着很强的无人化、智能化的内驱需求。
根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公司与北元集团就其智慧化工厂综合解决方案签署 1150 万元销售合同,业务拓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将依托自身在通信、监控、自动控制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充分融合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在智能化程度及安全生产需求均较高的行业间进行低成本跨行业复制。公司募投项目“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所将开展的研发课题即包括“地面化工厂智慧工厂设计”,具体为化工厂园区人员定位系统及智慧工厂软件平台的开发,公司未来将持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通过“强链 延链”的方式实现业务的高效可持续成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30 08:05:11
2022-12-29 19:59:29
2022-12-29 19:59:12
2022-12-29 19:53:02
2022-12-29 19:47:31
2022-12-29 19:47:13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30 08:05:20
2022-12-29 19:59:35
2022-12-29 19:59:17
2022-12-29 19:47:36
2022-12-29 19:47:20
2022-12-29 19:41: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