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7:29:3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双碳能源」,关于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双碳能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2022年全国两会,能源界再次聚焦“双碳”目标。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发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解决储能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等成为今年业界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在能耗双控逐渐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过渡的阶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的呼声也较高。
能源转型“先立后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这一表述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涵一脉相承,即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两会期间谈道,“我们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最大规模的,周边煤电企业要坚持先立后破,建设超临界发电机组,有序改造供电煤耗300克/千瓦时以上的老旧机组,建设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这将构成能源供给和消纳的新体系。”
新能源的发展尚离不开煤电的兜底“护航”作用。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也指出,“十四五”规划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用电负荷“冬夏”双峰特征将更加突出,出力波动性较强的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提高,电力供需紧平衡日益加重,电力调峰难度日益加大。煤电在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服务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消纳将同等重要。
当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是稳步快速且有保障地提高新能源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保障新能源消纳,在于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包括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等方面。
基于储能发展尚不成熟,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集中由开发商承担,成本压力较高考虑,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认为,要给予已配置的电源侧储能“独立储能”地位,提升储能经济价值,且要因地制宜地科学要求确定储能配置方式和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还建议,指导各地合理确定新型储能配置规模。根据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按年度发布储能容量需求信息,为各地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明确依据,指引储能项目建设更好地开展。
农村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农村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而且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其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撑。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通知指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近期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新技术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比如,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大力推进风电分散式开发;实施屋顶光伏开发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光伏 ”综合利用行动,促进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聚焦乡村振兴,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和乡村能源站行动,全面提升乡村用能清洁化、电气化水平,支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
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十分关心农村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表示,“风电和光伏项目就是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让闲置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便捷、稳妥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工业项目和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可以实现‘清洁能源工业 农业生产 休闲农业’的三产融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传卫建议,可将风光储一体化的开发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协同融合规划,使清洁能源成为“三农”经济新的动能和增长点。
陈康平针对该问题提出建议,他说,“光伏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越来越丰富,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在实践中,诸如用地标准不明确、各地征税情形不一等问题影响农村光伏发展,希望进一步明确光伏复合项目用地政策指引和出台支持光伏复合项目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呼吁可再生能源产业能耗总量弹性管理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能耗双控在去年引起高度关注,并迎来新的时代考问。
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实行能耗双控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时期节能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能耗双控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
能耗双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缺乏弹性、能耗双控差别化管理措施偏少等问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日前发表文章表示,“控制能源总量有合理性的一面。我国能源总量的主体是化石能源,控制了能源消费总量,就间接控制了碳排放总量。但不合理性在于,现行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办法是将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按照与火电相同的折标系数折算标准煤并计入能源消费总量。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恰恰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消费总量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控制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隆基股份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耗双控政策的无差别实施,加剧了新能源设备产业链(如光伏)上下游失衡,打破了稳定有序的产业生态链。加之限电导致产业链产能利用率急剧下降,产业链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产能供应不足。受能耗指标的制约,产业链扩产计划受到影响,抑制了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可再生能源扩大供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与变化是,“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不仅如此,《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可再生能源指新能源电力不产生碳排放,因此不计入能耗总量;而原料用能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部分,即煤油气等化石能源不作为燃料、动力、热力使用,而作为生产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的部分。比如,如果石油作为原料生产化工类产品,而不是作为燃料和动力、热力使用,则不计入能耗总量。
国泰君安证券还认为,强调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提高各地、尤其是能耗双控紧张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愿。同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转变,使减污降碳更加科学,考虑了高耗能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没有高碳排放的情况。
基于2021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设备产业链受到能耗双控政策实施的影响,两会期间,隆基股份方面建议,对新能源设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适度增加弹性管理。
“一是建议进一步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的弹性。对于能耗先进的项目、与新能源发展相关的项目,其能源消费总量在考核中减免或者单列。二是建议对新能源供应链关键环节如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玻璃等实施差别化管理,从保障供应角度出发,不受总量控制政策的限制,为新能源设备产业扩大发展预留能源供应空间。”隆基股份方面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两会期间提交议案,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2021年全国出现的大面积电力短缺,根本原因在于化石能源不断退出,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因此,建议光伏产业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满足能源转型需求。”刘汉元说道。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22 17:23:31
2022-12-22 17:23:14
2022-12-22 17:17:18
2022-12-22 17:17:02
2022-12-22 17:11:02
2022-12-22 17:05:18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22 17:29:19
2022-12-22 17:23:20
2022-12-22 17:17:08
2022-12-22 17:11:54
2022-12-22 17:11:39
2022-12-22 17:05: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