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建设新青海「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时间:2022-12-16 13:17:3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建设新青海「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关于建设新青海「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风力发电机蔚然壮观。 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图②: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制作藏毯。 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图③: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活动中,藏族群众载歌载舞。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图④:夏日的三江源,水草丰茂,风光壮美。 新华社记者 骆晓飞摄

用好清洁能源 增强发展动能

本报记者 刘雨瑞

7月29日晚,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大厅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紧盯屏幕。零点钟声敲响,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从6月25日至7月29日,青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电’行动,省内的每一盏灯、每一台电器,都由‘绿电’驱动。”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李永斌说,“这是青海连续第六年开展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活动,活动持续5周,打破了去年创下的31天纪录。”

地处西北高原的青海,新能源开发可利用荒漠化土地约有10万平方公里。“风光”虽好,但波动性、间歇性较强,如何突破稳定性的瓶颈?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可再生能源基地,一个个白色的集装箱整齐排列。“集装箱里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工作原理像充电宝,白天清洁能源供给充足时,把电能存起来,晚上供给不够时再输出,使清洁能源出力均匀、稳定。”李永斌介绍。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优先发挥储能调峰效能,已建成储能项目37.6万千瓦。

去年,青海省和国家能源局共同印发了《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为高质量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确定了发展目标和措施。

截至去年底,青海电力装机达4286万千瓦,其中,水电达1263万千瓦、光伏达165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90.83%,新能源装机占比为61.36%,持续保持全国最高。

“打开‘青海绿电’手机应用程序,太阳能、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占比一清二楚。”西宁市城西区居民李炫影说,“大家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增强。”

锻造优良作风 促进发展提质

本报记者 贾丰丰

“没想到周五提交申请,周一就能正式办公开业了。”青海省西宁市一家企业负责人贾青毅说,刚开始在西宁注册公司时,还担心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租早了浪费租金。结果,从公司注册、名称审核到银行开户,在西宁市城西区市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站”不到1小时就全部完成。这大大增强了他在青海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青海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专项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省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查处相关问题279起,处分767人。

“我们分析研判作风问题病灶,研究制定措施,对作风建设压茬推进、年年深化。始终把作风建设融入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考核中,推动党委(党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青海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田奎介绍,青海督促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转作风、树新风,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打通作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5月,新一届青海省委以作风建设破题开局,转作风树新风,建设新青海,切实以好作风奋进新征程。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完善责任清单、约谈提醒、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对作风顽疾标本兼治、综合施治,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保驾护航。

传承创新并重 弘扬优秀文化

本报记者 刘雨瑞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加牙村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里,杨永良面前的织架上,一张定制毯即将完工。藏毯上红色的牡丹花栩栩如生,十几位学生在他身后站成一圈,仔细询问编织手法。

在青藏高原,编织藏毯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永良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

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传统技艺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大胆的配色、各式的规格、多样的用途……这几年,杨永良没少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杨永良担任技术顾问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块块精美的藏毯挂满展示墙。“‘星空毯’可以随音乐闪烁,工艺挂毯光泽透亮堪比油画。”公司负责人薛婷介绍,公司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青海,花儿、河湟皮影戏等8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38个省级非遗项目实现了传承与发展。古老非遗焕发出新气象。

守正创新,制度先行。近年来,当地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文件,为利用非遗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扶持生产性示范基地建设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传承发展,人是根本。青海持续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不断提升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

找准定位,融入大局。目前,青海已设立33个非遗就业工坊、5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7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以产业融合助推非遗保护。

如今,丰富多样、富有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助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旅游红红火火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 梅

一大早,卓扎滩村人头攒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颜章东正在主持年中分红大会。“加上这次,我们村集体经济累计分红达436万元!”颜章东和村民们都喜不自禁。

分红的钱从哪里来?来自发展乡村旅游。卓扎滩村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2018年,村里整合110亩河滩地等,成立卓扎滩生态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生态采摘、民俗体验等。威远镇党组织适时引领,成立卓扎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参股投入资金。

颜章东介绍,截至去年底,景区门票收入累计达3573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提高到了2.1万元。

“我在景区摆摊出租土族服饰、拍照,一年纯收入2万元。”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世禄摘了贫困帽,日子越过越好。乡村旅游让村里近1/3的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们打算以卓扎滩为核心,带动周边4个村,用3年时间建成田园综合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威远镇党委书记费海章信心满满。

互助县探索“景区 合作社 农户”模式,支持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成为互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互助县县长王国栋说。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15家,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0个,培育乡村旅游点2325个。去年,青海省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1.2亿元,带动10万人就业,成为高原大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呵护三江源头 水质持续向好

本报记者 王 梅

不久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开展捐资助绿活动,以持续巩固绿化成果、优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领导干部带头捐款,全县党员、各界人士共捐款186万多元。

黄河流经化隆的长度达168公里,水域面积较广。化隆县委组织部部长韩明福说:“化隆将抓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有力有效开展沿黄治理各项工作,确保了黄河水质达标。”

近年来,青海统筹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完成湟水流域排污口监测溯源和黄河干流排污口人工排查,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之窗”远程视频观测系统的大屏幕上,各个排污口的实时排放数据一目了然。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水质明显变好,2021年青海河流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青海省水利厅发布的水资源公报显示,2021年青海省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蓄水总体稳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每年向下游输送900多亿立方米源头活水,水生态持续向好。

青海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去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植绿江源,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5%,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增加到57.8%。湿地面积达814.36万公顷,稳居全国首位。《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8日 10 版)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