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陆港金融产业中心「深圳取代香港金融地位」

时间:2022-12-08 14:35:0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陆港金融产业中心「深圳取代香港金融地位」,关于陆港金融产业中心「深圳取代香港金融地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凯风


又一个金融中心横空出世。


01


西部金融中心花落谁家?


日前,央行、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促进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可见,西部金融中心,不只是任何单一城市的事情,而是成渝两地共同的定位。


成渝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国际金融中心的舞台上。


这也意味着,成渝,将成为继上海、北京、香港、深圳、广州之后的第6大金融中心。


如果以城市群来看,西部金融中心,也将成为继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极”。


与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都立足于国际或全国金融中心不同,成渝的金融中心着眼点在于西部,属于区域金融中心。


目前,大湾区内,共有香港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广州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中心矩阵,影响力遍布全球。


长三角的上海,有上海证交所、上交期货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等顶尖金融机构,是公认的全球金融市场门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在国际金融中心上,上海与纽伦港均属全球第一梯队。



京津冀的北京,是金融中心重镇。


北京虽然并无金融中心相关规划,但谁都无法否认北京的金融实力。


一行两会、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总部都位居于此,再加上新成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作为全球金融决策管理中心的地位可谓牢不可破。


相比而言,成渝地区,则是区域金融中心。


近年来,成渝地区,利好不断。


从一带一路到长江经济带,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西部大开发,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西部金融中心,成渝正在成为我国西部首屈一指的增长极,未来将引领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02


成渝,为何没能拿下证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金融中心相关规划,并未提及在成渝地区打造新的证券交易所或期货交易所。


虽然规划提及“支持重庆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但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交易所还有着明显差距。



事实上,2021年,广州和北京各自揽获一个全国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前不久,北京证券交易所落地,成为内地第3个、全国第5个证交所。


而坊间传闻,在西部以及澳门,或将有新的证交所问世。


不过,目前,我国已有上交所、港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台交所等5大证券交易所,未来是否还需要新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是存在疑问的。


澳门或许仍有机会,立足于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市场、中葡金融服务平台等角色,澳门可在大湾区内,与香港、深圳交易所实现错位竞争。


不过,虽然吹风不断,但截至目前,在澳建立证券市场仍处于研究阶段。



澳门之外,内地其他城市是否还有机会?


事实上,内地已有三大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是否需要新建证交所,明显是存疑的。


何况,连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一直都没能拿下证交所,而期交所也是直到2021年才最终落地,遑论其他城市?


所以,成渝等中西部地区,或许会有区域性股权交易所的创新探索,但新建全国性交易所的可能性并不大。


03


拿不下证交所,能否拿下期交所?


在西部金融中心规划里,也未提及打造全国性的期货交易所,只提到了“支持有条件的期货交易所在成渝地区设立交易系统备份中心、研发中心和业务分中心”。


2021年,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成立,这是我国第5个期交所,也是广州近年来首次拿下的全国性交易所。


目前,内地共有5大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


虽然广期所直到2021年才正式挂牌成立,但其定位和功能却不容低估。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聚焦于绿色低碳、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互挂、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大宗商品板块等新兴领域。


根据规划,未来两年,广期所计划研发16个品种,包括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工业硅、商品综合指数、咖啡期货等。


这其中,碳排放权期货是关键所在。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揭牌,进一步提升了广州的金融中心实力。


对于成渝或其他地区来说,期货交易并非重点布局所在。


毕竟,期货交易所的作用,在于争夺全球大宗商品等定价权,需要与资源禀赋、产业实力以及国际化影响力相结合。


04


虽然没有证交所、期交所这样的超级惊喜,但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性仍然不容低估。


与上海等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同,成渝的金融中心,主要立足西部,面向一带一路国家。


基于这一点,成渝,将成为全国性交易所、大型金融机构乃至一带一路国家在西部的重要战略基地。


这在规划中均有体现。


1、支持上交所、深交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成渝地区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综合性服务窗口。


2、支持全国性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设立交易系统和数据备份中心。支持有条件的期货交易所在成渝地区设立交易系统备份中心、研发中心和业务分中心。


3、支持内外资金融控股集团、银行保险机构在成渝地区发展。


4、鼓励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设立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业务拓展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

……


同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金融科技将是重要突破口。


1、 探索建设西部数据资产交易场所……探索将现有相关交易场所升级为成渝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交易中心。


2、 支持成都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开展数字人民币研究及移动支付创新应用,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3、 支持在重庆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探索建设重庆区域性金融科技监管信息平台。


……


这将是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力点所在。


05


成都、重庆,谁是西部金融中心的主力?


前些年,成都、重庆两地均提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设想。两城经济实力相差不大,金融发展水平旗鼓相当,且均为国家中心城市,都不乏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潜力。


所以,前些年两地在金融中心上存在明显角力。但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相关规划出台,成渝作为中国城市群“第四极”横空出世,两城自此由竞争转向合作。


唱好“双城记”之下,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成都、重庆,金融实力究竟如何?


从资金总量和金融业增加值看,两地可谓旗鼓相当。


2021年底,成都资金总量为4.73万亿,重庆为4.58万亿;


2020年成都、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2114.81、2212亿,占GDP比重分别为11.9%、8.9%。



从上市公司、证券、保险公司来看,两地各有千秋。


截至2021年底,成都拥有100家A股上市公司,重庆为61家。


而根据2020年统计公报,成都拥有4家证券公司、3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62家证券分公司等,重庆则拥有1家证券公司总部,45家证券分公司,5家保险法人机构,57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



在大型金融机构方面,成都和重庆侧重点有着明显不同。


成都成了大型交易所和金融机构的西部中心所在地。


上交所西部中心、深交所西部基地、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西部服务基地,均已落户成都,成都成为同时拥有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三个全国性核心机构区域基地的城市。


重庆则拥有相当多的区域性交易所。


重庆不仅拥有西南证券、重庆信托等龙头金融机构,而且拿下了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金交所3个大型交易场所,且有“互联网小贷之都”的称号。


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成都、重庆定位有了明显差异。


根据规划,成都将加快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等。


重庆则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探索建设重庆区域性金融科技监管信息平台等。


可见,成渝在金融上的优势各不相同,兄弟齐心,无疑能将金融中心建设带上新的高度。


06


谁是最强国际金融中心?


我国的金融中心,大概分为三档。


京沪港深为一档,广州为一档,成渝等强二线城市为一档。


京沪港深,都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且均有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但侧重点不同。


北京是金融决策管理中心,其地位之超然、独特,可谓独一无二。


上海是市场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拥有货币、债券、股票、外汇、期货、黄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各类市场,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金融实力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城市比肩。


香港的定位是亚洲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出现了一点风波,但香港未来仍旧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仍旧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近年来,中概股回港上市的浪潮,则会将港交所推上新的高度。


深圳整体金融实力不及京沪港,但有先行示范区、全国创新中心城市等定位,加上深交所的加持,以及港深之间的合作,未来金融地位也会相当巩固。


根据规划,深圳将打造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重点在于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一系列创新应用。



第二档为广州,一线城市的实力,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助力,让广州有了跻身全国金融中心的可能。


近年来,广州金融中心发展迅猛。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南方运营中心、上交所南方中心、新三板华南基地先后落户,再加上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国际商业银行等,广州的金融实力与日俱增。


与京沪港深着眼于全领域的定位不同,广州存在明显的错位竞争。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金融中心有着“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的定位:


打造风险管理中心、面向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国际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创建数字金融标杆城市;建设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地。


可见,上海、香港都是全要素、全门类的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是首屈一指的金融决策管理中心,深圳是全球金融创新科技中心,广州则是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中心。


第三档为成渝等强二线城市,定位是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向来是高端要素的集聚地。


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至少离不开强劲的经济实力、世界一流的证交所、国际化的法治环境以及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前提。


就此而言,一线城市经济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对各种高端资源的集聚力最强,因而具备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


相比而言,强二线城市的影响力更多在于区域,因此在金融上也会侧重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


事实上,金融中心是经济产业发展的结果,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成为金融中心,也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通过政策扶上金融中心的高位,这是必须认清的一点。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