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广州有书城吗「广州书香节是什么时候」

时间:2022-11-21 13:11:57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广州有书城吗「广州书香节是什么时候」,关于广州有书城吗「广州书香节是什么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丽琴摄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摄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摄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摄

书店是城市街头的图书馆,每间书店都有自己的特色,也体现着城市的气质。南国书香节期间,本报多位记者来到广州几家书店探店,它们有的文艺浪漫,有的传统学术,有的藏身社区大院闹中取静,有的成为网红打卡之地,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读者的阅读热情很高,阅读早已融入广州市民的日常生活。

生活的绿洲小憩

走进位于琶洲的四阅新华书店,已是晚上九点多。恰逢周末,又是正在举行的南国书香节分会场,书店里依然灯火通明,读者不少。但与外面人声鼎沸的商场相比,四阅书店就像是一位邻家姑娘,安安静静地等待着真正喜欢她的人的到来。

一进门,一盆显眼的翠绿植物映入眼帘,下面摆放的全是最新出版的书,绿意盎然,书香满溢。对面一整面的“文字墙”古色古香,下面还辟出专区,这是“南国书香节”组委会特别为读者推荐的主题书单,“红色主题出版物”“书香优选”“粤版精品出版推荐书单”“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物推荐书单”,众多题材各异、值得一看的新书、好书一目了然。

“请问现在买书是不是有打折?”一位看起来已是退休模样的阿姨问道。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她连忙让营业员帮忙查一本自己心心念念的书是否还有货。

往里走,来到店里最具特色的阶梯阅读区。虽然已是晚上九点多,这里依然有不少人拾级而坐,完全沉醉在自己的阅读时光里。在书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新鲜的,在这阶梯上上下下的座位中,爱书人探索的精神此起彼伏,富有动感。而经过的人也会不由自觉放轻脚步,生怕影响他们。真好,在闹市里拥有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小型图书馆”,实为爱书人的一大幸事。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富有童趣的设计,这里是亲子阅读区。陪孩子前来的自然是下了班的年轻父母,他们或许是饭后陪着孩子散步到此,然后就开始一起阅读。孩子们看得全神贯注,家长们也在旁边阅读,或读自己喜欢的书,或是亲子阅读,整个区域比起白天的“玩乐区”反而安静了许多。抑或,这就是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吧!

因为家里住得近,我成了四阅书店的常客。刚到这家书店时,我时常惊叹:“新华书店也可以这么美!”的确,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牌书店也迎来了业态更新。像四阅书店就是集阅读、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这里除了书店,还有咖啡厅、服装店,还卖文创产品,不同分区功能不同,却互不干扰,令人感到放松、惬意。我想,这其中除了设计上的科学合理,也有客人自身的文化自觉,那就是:爱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四阅,我遇到了许多好书。读书,是我在生活中的绿洲小憩,歇一歇,又获得往前走的动力。

一处书香地,满城读书香。当年,在我还是大学生时就已开始参加的“南国书香节”,如今也已走到了第18届。无论是四阅书店,还是南国书香节,都是广州给予爱书人的一处“心灵花园”,滋润着我们的内心,同时也塑造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四阅书店(琶洲店):广州海珠区新港东路10号保利广场F2

爱上阅读,各有各的精彩

坐落于永庆坊恩宁路的钟书阁,与粤剧艺术博物馆、李小龙祖居以及西关骑楼比邻而居,浸润着浓郁的人文历史气息。

推开它的字幕墙玻璃门,一众岭南建筑的元素映入眼帘。书店一层兼具图书展区、阅读区、文创区等空间功能,由形如岭南“趟栊门”的“书柜之门”分隔为三个区域。游走在其间,仿如“穿越”至西关大屋围绕的街巷,可游走、可阅读、可休憩。二层同样呈长廊型分布,可以边喝咖啡边看书,还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书店特有的镜面天花倒映出每一位阅读者的身影,也让空间仿佛无限延伸,极具视觉冲击和震撼感。

这些独特的设计让钟书阁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但店长很欣慰地告诉记者,许多到店顾客都在默默守护这里安静的阅读环境,“有些女性读者还会脱掉高跟鞋,赤脚走在店内,为的就是不打扰他人阅读”。

作为一家以社科、文学类为主打的书店,店长表示,《老广新游之手绘老店》、东野圭吾的《无名之町》、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等书居于该店畅销榜的前列,尤其是《老广新游之手绘老店》以新颖的手绘创作形式细腻展现了广州48家老字号店铺历经百年的文化传承,受到了很多年轻读者喜爱。此次,在开展“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的同时,钟书阁在暑假期间还推出了“钟爱阅读”伴读公益行动,由大学生志愿者每天在儿童阅读区陪伴放暑假的孩子们遨游书海。

正坐在阅读区看书的胡小姐,是一名工作忙碌的90后,但即便如此,她也会在周末抽时间来钟书阁看书,“这里的阅读环境比较安静舒适,读书氛围也很好,坐在这里看书,内心不由自主就会静下来,很享受这种在文字中忘我的感觉。”第一次带娃来钟书阁的郭女士,除了常常带儿子去广州儿童图书馆看书,也会带娃去逛不同特色的书店,“明亮干净的书店,会带给孩子和书之间不同的体验,让他们爱上读书,像我家娃就已经养成了每天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而另一位就住在附近的龙先生,是钟书阁的常客,不仅爱看书,也爱听有声书,更是笑言,“坐在地铁上听书好像连通勤时间都没那么漫长了”。

爱上阅读,各有各的因由,各有各的精彩。书店的意义,也许就是人与书在此间的相遇,收获一份惬意的时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钟书阁(永庆坊店):广州荔湾区恩宁路227号

这里学术氛围浓厚

跟那些奢华商场里的网红书店不同,这里没有精心调制的商场香氛,没有充沛得需要加件外套的冷气,也没有优雅精致的阅读“卡座”,这里是位于中山大学西南门附近的学而优书店。

学而优所在的这座建筑年头较长,店内装修质朴,吊灯和吊扇的存在彰显了一股怀旧工业风。吊扇?对,从前这里时不时要靠吊扇降温的!(即使今日,书店东北角的吊扇依然在运转。)那时,来访者额角、脖颈多略有汗意,若想多翻几页书,要么站着,要么干脆盘腿坐地上,甚至有沉浸书中已然忘我的青年把一双大长腿横在狭窄的过道间,使得旁人经过时好不尴尬:是绕过他,还是直接跨过去呢?

如今,学而优早已不再如此之俭,店内布局宽敞明亮;冷气升级一进店便能感受到凉爽气息;置有若干简朴的长椅、书桌,在店阅读舒适度大大提升。《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国士无双伍连德》《许渊冲百岁自述》《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都被放在显眼的位置加以推荐。

与著名学府紧紧相邻,学术味儿肯定要有,果然,此次南国书香节学而优推出的特色项目便是“人文馆”。进门转左上楼便是“人文馆”,眼见一老者在很认真地翻阅一本古籍。此处书籍是按不同的出版社分类码好,商务印书馆书架上满满当当的,封面白纸黑字,纯色书脊封底,橙色、蓝色、绿色,那可是它家学术类书籍的经典装帧。眼前景象瞬时将人拉入一派学者深居斗室的意境:微汗,形散神聚,吊扇搅动空气,发梢、纸张微颤,全神贯注思考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雨静

学而优书店(新港店):

广州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近中山大学西门)

烟火尽头有诗意

在广州,有一条路叫水荫路。这条听上去就让人感觉凉沁、文艺的道路,北接沙河,星罗棋布坐落着话剧剧场、歌舞剧团、舞蹈学校,极具人文气息;往南走,则是人间烟火、生活味道,居民小区、酒楼食肆、健身房、花店、士多,一直延到繁华的环市东。而楠枫书院,就坐落在水荫路最南边,可谓是烟火尽头诗意的一点。

靠着一棵绿意盎然的鸡蛋花树的指引,来到楠枫书院的门口。自动门打开,一个两层楼高直通天花的书柱,撞入眼帘,颇为震撼。身体仿佛也旋钮了一个开关,前一刻无论你是刚出完汗的运动达人、酒足饭饱的食客、烧烤摊上谈笑风生的老友记,或者是疲惫的父母、拼搏的少年、启蒙的学童,一迈入书院的门后,你就是一个阅读者,洗去一身烟火,换上一袭端严,敛形、收声,步履轻盈,拿起书本。或许,这是楠枫书院不叫书店而叫书院带给人的心理暗示。

醒目位置的推荐,通常昭示着一家书店的定位和气质。细看书柱上的书,摆放着《广府风》《潮州韵》《客家颂》《南粤先贤图谱》《广州传》《十三行》等有关岭南文化主题的书籍,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老师的《岭南新语》《岭南感旧》《岭南师友》也摆放在随手可得的显著位置。在南国书香节期间,这里开展的读书活动也尽情呈现岭南文化魅力,通过阅读来解读广州粤剧、石湾陶艺、佛山剪纸、岭南美食,喜欢岭南文化的读者就大饱眼福了。

拾级而上,二楼的一个空间刚刚结束一场名为“我和云南的另类情缘”的新书发布会活动,听完作家的分享,读者依依不舍,正与作家合影留念。

这里,有一面“作家照片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整整一面墙上,挂着关山月、沈从文、杨绛、金庸、冯骥才、王小波、王安忆等众多大家的照片,墙下的展柜里展着一些作家与出版社编辑的来往信札,有的写在明信片上,有的用墨书写于宣纸上;有的端正俊秀,有的龙飞凤舞,名家的处世风度和个中性情跃然纸上。比如,著名作家秦牧写给编辑的自我介绍,翻译大家许渊冲用信纸寄出的“双语”贺词,作家王小波可能被催稿,在明信片上写“母亲生病,现焦头烂额,有即寄上”,我看了良久……原来,这家开在出版大楼楼下的楠枫书院,正是一群出书人开的书店,怪不得如此充满情怀。

在逛书店这件事上,我就如一个花心浪子,见一家爱一家,爱一家就向身边的人狂推一家。楠枫书院就是我的“新欢”。当闹市华灯已上,南风轻吹,在水荫路上,有这么一座楠枫书院,阴凉,静谧,走进去,外面是滚滚红尘,里面是自在欢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

楠枫书院(新华书店):广州越秀区水荫路11号

跟着非遗大师学岭南工艺

南国书香节第三日,由岭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岭南工艺——佛山剪纸、彩灯制作演示”活动在水荫路11号的楠枫书院举行。

这次“岭南工艺”的活动围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剪纸人生——陈永才对话录》《缘结彩灯》两本书进行现场探讨和制作演示。活动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彩灯)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嘉彦、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彩灯)代表性传承人黄宏宇四位嘉宾出席。

广东(佛山)剪纸,是广东佛山地区的民间艺术,具有清晰的历史传承脉络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是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也是民间美术中的一门造型艺术。陈嘉彦给现场读者讲述了剪纸的发展脉络、剪纸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总结。

佛山彩灯,是一个特色鲜明、发展优异的佛山手工艺品类,集多彩斑斓和高贵典雅于一体,白昼,绚烂大气;夜晚,璀璨明丽。黄宏宇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杨玉榕的艺术经历以及自己入行佛山彩灯的故事,虽经年代更迭而在不同的时期,他们制作佛山彩灯都体现出各自的时代亮点。

两位老师娓娓道来的艺术故事,向读者们道出了广东剪纸、佛山彩灯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工艺创作的精彩和艰辛。

当天,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楠枫书院现场为读者做了剪纸和彩灯的制作演示,从制作材料、工具、手法、题材到实际运用,一一做步骤讲解。四位传承人精彩的制作演示,获得了现场读者阵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活动会场,在现场邀请了20位读者,拿起制作材料和工具,亲身体验了一回广东剪纸和佛山彩灯这两项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经过他们的创作和探索之后,传承人对读者们的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波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