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涂层”嫦娥系列卫星探月成功,探秘它们“衣服”背后的科技原理

时间:2022-09-02 17:24:14来源:化工仪器网

今天,聚焦化工小新为大家分享来自化工仪器网的《嫦娥系列卫星探月成功,探秘它们“衣服”背后的科技原理》。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嫦娥工程是一个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的探月试验,于2004年3月1日启动,是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该工程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从2007年“嫦娥一号”的登陆成功到2020年的“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嫦娥系列卫星一直是航天科研事业的重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从地球飞到月球,嫦娥的外壳设计有哪些亮点呢?它的“衣服”背后包含哪些科技呢?

一套全方位“护甲”

在每个航天器上都有一套经过精密计算、设计的热控制系统,它包含热控涂层、热防护材料以及热管等。当航天器一旦冲出大气层,就会受到紫外线、高能粒子、原子氧等环境的侵蚀,其中,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为显著的。而这套“护甲”不管外部的环境变化多么剧烈,这套系统都能使航天器内部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保证舱内仪器设备正常工作。

量身定制的热控涂层

人造卫星表面涂覆着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涂层材料,叫作热控涂层。它专门用来调控固体表面的热辐射性质,从而达到热控制的目的。

嫦娥探测器和玉兔巡视器所使用的热控涂层多达20余种,研制工艺和吸收辐射比各不相同。这些材料的应用确保了航天器各仪器设备在昼夜温差高达300摄氏度的环境中依然正常运转。

发动机的“裙子”别具一格

除了热控涂层,人造卫星里还有另外一种热控材料是多层隔热材料。

当探测器飞到月球附近的时候,要实现绕月飞行,就必须对它进行“刹车”,从而被月球吸引力捕获。在下降的过程中,不能利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而需要用反推力来实现减速降落。所以当该发动机工作的时候,高温度可以达到1400多摄氏度,而它周围的仪器设备的工作温度却需要维持在几十摄氏度。因此,必须将这两者在温度上隔离开。

解决方案就是在发动机的外围给它穿一条“裙子”,也就是高温多层隔热材料。这条“裙子”的厚度只有1厘米,由20多层特殊材料组成,穿上它,就在发动机和周围的电子元器件之间形成了一道热屏障。哪怕“裙内”燃烧室和喷管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裙外”的温度也不会超过100摄氏度,从而确保了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有效防止冷焊现象

航天器的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阵列帆板,在这个帆板的接触支点上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涂层,叫作高摩擦抗冷焊涂层。

“高摩擦”,顾名思义就是指这个涂层具有很高的静摩擦系数。“冷焊”是指在高真空条件下,金属固体表面失去所吸附的气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黏结现象。因此,我们要在接触支点上涂覆一种具有高摩擦系数且不易发生冷焊的陶瓷涂层,有效防止冷焊现象的发生。

变色龙般的未来涂层

为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性能稳定,热控涂层的使用寿命将达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轻量化则是为了增加航天器的有效载荷。在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航天器要进行“瘦身减重”,这样才能带更多的东西上天。目前我们已经在世界上轻的合金——镁锂合金上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热控涂层,并且得到了成功应用。

多功能化是指为了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航天器的热控涂层同时还具有防静电、自清洁等其他功能。

前面所说的各种涂层的吸收辐射比是固定的,所以,航天器的不同部位必须选用不同的材料;而智能热控涂层可以随着航天器表面的温度不同而变化,实时自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响应,就像变色龙一样。(资料参考:新华网)

好了,关于“涂层”嫦娥系列卫星探月成功,探秘它们“衣服”背后的科技原理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