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蜂蜜”蜂蜜掺假不容忽视 蜂蜜检测刻不容缓(一)

时间:2022-08-11 18:50:14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今天,聚焦化工小新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化工仪器网的《蜂蜜掺假不容忽视 蜂蜜检测刻不容缓(一)》。

如今我们经常喝到的天然饮品中,蜂蜜就是其中之一,蜂蜜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蜂蜜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其实,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人已知道用蜂蜜治病。在古印度的Ayerveda学派里,蜂蜜和牛奶被列为「延年益寿」的饮料。除了蜂蜜外,蜂花粉、蜂王浆、蜂胶也是人类熟知的蜂产品,而蜂毒的运用也逐渐受重视。在我国,蜂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称:“岩蜜”、“石蜜”、“石饴”、“蜂糖”。《本草纲目》中记载着:“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在漫长的历史中,蜂蜜始终是一种珍贵的东西,是蜜蜂的勤劳与农业工作者的知识和经验共同的结晶。

我国是世界上的养蜂大国,年产蜂蜜约30万吨,居世界前列。然而,在多重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不法商贩利用各种糖浆、果糖、蔗糖以及低价的油菜蜜等对纯品蜂蜜进行掺假,严重损害了蜂蜜行业的品质信誉,扰乱了蜂蜜市场秩序,制约了蜂产业体系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蜂蜜掺假行为是一个世界性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化学家Jonathan W. White博士已经开始对蜂蜜进行真实性检测技术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8年11月19日发出了掺假蜂蜜预警,要求对所有国家进口的蜂蜜进行13C/12C的同位素比值测定,对于掺假蜂蜜进行自动扣留。我国也在不断更新蜂蜜检测标准,把2003年版《蜂蜜卫生标准(GB14963-2003)》更新为2011年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 14963-2011)》。2015年7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依据食品安全标准无法直接判断假蜂蜜等问题,在网站上发布了《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18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称,蜂产品生产经营中的造假售假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今后将加大对蜂蜜生产、经营、抽检监督力度及对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针对于真假蜂蜜的检测方法网上也有不少“专家”出谋划策,教人通过看、闻、尝等方法鉴别蜂蜜真假。实际上,仅凭感官基本无法分辨蜂蜜的真假。若普通消费者可以轻易的区分出真假蜂蜜,只能说明造假者的水平不够高。

为何蜂蜜的检测如此困难?主要是因为,蜂蜜成分复杂、内部组分含量变化范围大,使得掺假造假较容易,也使得蜂蜜品质检测技术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这些都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蜂蜜掺假的可乘之机。以糖类为例,不同蜂蜜中果糖的含量可以在30-45%之间,葡萄糖的含量通常在20%-42%之间,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通常在0.76-1.86之间。由于这种成分含量的变化,给鉴别和监测蜂蜜是否掺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比如说,蜂蜜造假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蔗糖、高果糖浆等,这都属于“碳4植物”。而蜜蜂采集的花粉来自于“碳3植物”。这两种植物产生的糖中C13同位素的比例不一样。理论上可用碳4植物糖的同位素检测方法确定蜂蜜的“真假”。但麻烦在于,不同的蜂蜜,差异实在太大,C13同位素偏移的范围也很大,因此很难准确判断真假。

蜂蜜掺假的隐蔽性以及不同蜂蜜品种本身的复杂性,产地来源的多变性都使得蜂蜜的真假鉴别难度日益增大。层出不穷的蜂蜜掺假报道也对蜂蜜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蜂蜜市场的健康发展,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蜂蜜产品的信心。国家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更应该加强对对蜂蜜产品的重视,保障蜂蜜产品的质量刻不容缓。

好了,关于“蜂蜜”蜂蜜掺假不容忽视 蜂蜜检测刻不容缓(一)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