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咸宁供电:光明记忆•百名党员庆华诞⑩」完成全区村村通电

时间:2022-12-29 10:41:1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咸宁供电:光明记忆•百名党员庆华诞⑩」完成全区村村通电,关于「咸宁供电:光明记忆•百名党员庆华诞⑩」完成全区村村通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风云激荡,从50多颗火种到9000多万名党员,从南湖小船到领航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路引吭高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写下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奋进篇章。咸宁电网始建于1966年,五十多年矢志奋斗,我们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咸宁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演绎了一场载入历史长河的光明奋战,镌刻了党领导电力事业高速发展的珍贵缩影。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近百年的党史、五十余载的咸电史,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给予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21年,国网咸宁供电公司通过开设“光明记忆·百名党员庆华诞”栏目,以党员口述历史的形式,全面描绘电网发展的鲜明印象,深刻再现公司壮大的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党员时刻铭记红领身份,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百年目标积蓄力量,为共产党百年华诞真诚献礼。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将循着这段光明记忆,不断涵养赶考心态,始终保持奔跑姿态,努力跑出点亮咸宁绿色崛起的光明路途,奋力交出公司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本期背景:1994年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湖北省实施“湖北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确立奋战三周年,实现电网直供直管县村村通电攻坚目标。到1995年,咸宁只剩下14个无电村,咸宁地区电力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专班,向最后的无电村发起攻坚战,经连续奋战8个月,咸宁“村村通电”工程胜利完成。

1996年2月16日,《湖北电力报》报道咸宁地区村村通电


01

▶消灭了最后一个无电村◀

王栖雅(文)丁小波(图)

讲述者:陈治国,1950年2月出生,1976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原武汉钢铁学院)读书。1976年-1978年任咸宁地区电力局铝厂技术员。1978年-1980年任咸宁地区电力局试验所技术员。1980年-1983年在崇阳县电力局生技股工作。1983年-1984年任崇阳县电力局副局长。1983年4月入党。1984年-1984年任崇阳县粮食局副局长。1985年-1995年任崇阳县电力局副局长。1996年-1998年任崇阳县电力局局长。1998年3月-2001年10月,任崇阳县电力局党总支书记(2001年4月至10月,主持全面工作)。2010年退休。

那时那事:金塘镇大源乡的正源村,那是我们崇阳最边远的一个村,在海拔1238米的大湖山上,离县城70多公里,30多户人家零散分住在十多个山头上。正源村山高路远,交通也不方便,施工难度是最大的,成为了咸宁地区最后一个通电的村。

1995年下半年,咸宁地区的村村通电工程到了攻坚时刻,最后只剩下正源村没有电。为了正源村通电,地区电力局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立项通过后,我们有了资金来源,地区电力局也在第一时间派了测绘员到正源村协助我们测绘线路,寻找最佳立杆方位。

1995年10月,我们施工队正式进场施工,村子里不通公路,车子运电杆、运材料只能运到离村子五六公里的寒泉村,这个村子在山脚下,所有材料都只能运到那里,再用人力抬到施工点。

为正源村通电施工

施工队住在正源村,由于施工困难,村里把很多村民也组织起来。正源村人口不是很多,村里把能够组织起来的劳动力都组织起来了,不到百来人。施工队和村民一起分成了9个组,每组12人。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施工队就和村民们出发,走两个小时到寒泉村,就开始抬电线杆,这是施工初期最主要的任务。遇到转角过不了就现场开挖修路,有时候抬2到3天杆子才能到达一个山峰,170多根电杆、一台变压器前后搬运了2个多月。

听说要告别无电的历史,村民们都很兴奋,劳动力们都很能吃苦,对我们极力地支持。我们施工的时候他们就主动来帮忙,拿他们最好的食物来招待我们。

由于没有地方做饭,我们只能在村民家里吃饭。一家只能接待几个人,村干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我记得有一户人家,他们家里几个人对应着几只碗,没有多余的饭碗。他们就等这些电工吃完之后,把碗洗一洗再拿来吃。

为正源村通电施工


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小孩,他妈妈叫他到寒泉村打酒给我们喝,在路上酒泼了怕回去被妈妈打,于是边走边哭。刚好碰到了我们电工师傅,师傅们就跟他说:“小伢,你不要哭,我们去和你妈妈说让她不要打你,我们不喝酒,酒泼了不要紧。”

由于施工期间得到村民太多的帮助,施工完成回来之后,我们也想为他们做些事,就组织单位的职工捐赠衣物给他们,表达我们一点心意。

当时我们的电工师傅非常辛苦,吃住都在山里面,床不够就在地上铺点草和席子打通铺。那时候正源村比较贫困,菜比较少,我们就把红薯削皮后炒了当菜来吃。晚上施工回来,没有洗澡盆,就在地上挖个坑,在坑里铺上一层塑料膜,用锅烧水倒里面再洗澡。

从开始施工到最后完工,花了大概三个多月时间。1996年1月12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正源村终于搭火通电。那一天,村民们比过新年还欢天喜地,他们抹着眼角的泪,又哭又笑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

1996年2月2日,咸宁市村村通电祝捷大会在崇阳召开,宣布整个咸宁地区消灭了无电村,咸宁地区最后14个村82个组从此全都用上电。

寄语:崇阳电力局从1980年成立到1995年网改之前都是比较困难的,没通电的乡镇比较多。在村村通电的过程中,“跑山电工”付出了很多很多。从1995年的4月份开始,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连续奋战了8个月,完成了这项工作。

当时崇阳县电力局长程世谆身体不太好,但是他8次深入无电村召开协调会,推动这项工作落地。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希望我们新一辈的年轻同志们能继承和发扬这种“跑山电工”精神,艰苦奋斗,为当地的老百姓做好服务。以前我们的要求是实现村村通电,现在更要求我们新一辈们做好服务,让老百姓们都满意。当时我们说“人民电业为人民”,这句话永不过时,我们要继续为人民生活尽到我们的一份责任。

采访小记:当年陈老和咸宁其他县区“跑山电工”们,把消灭无电村作为当时“电力扶贫共富工程”,战酷暑、斗严寒,连续8个月加班加点没有休息,吃大苦耐大劳划去一个又一个无电村的名字。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当年村民们为了早日通电,更是无私奉献,集资卖黄豆、卖余粮。在多方联合努力下,电网建设覆盖南鄂大地每一个乡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村庄,从此联上大电网,告别煤油灯照明的时代。电,仿佛现代文明之光,“跑山电工”们带着光明与温暖照亮咸宁每一个村庄。如今,“跑山电工”依然活跃在山区一线,为兴办众多扶贫产业项目第一时间提供电源,助力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化生产等逐渐发展,为农村建设、山乡巨变提供了巨大动力。


02

▶来时黑漆漆,走时亮堂堂◀

任书强 袁恒(图文)

讲述者:李贤,1966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1994年入党。1982年-1984年担任通城县黄龙发电厂团支部书记,1985年-1986年担任通城县水利电力局团总支部书记兼办公室秘书,1987年-1988年担任通城电力公司办公室副主任,1989年-1998年先后担任九岭供电所、城关供电所所长,1999年-2005年担任通城电力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2007年担任通城电力公司党委书记,2008年-2010年任通城电力公司总经理,2011年任国网通城县供电公司总经理,2012年-2013年担任咸宁供电公司路灯管理局局长,2014年至今担任咸宁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

那时那事:1990年,通城县开始实施“村村通电”工程,因当时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无投入,全靠通城电力公司自筹资金和当地财政配套、村民集资来实施,工程前后近四年。我在通城县九岭供电所负责时,九岭有五个无电村,分别是五斗村、佛岭村、山峰村、清凉村、季山村,共有四百多户。村里到了晚上只能靠点蜡烛来照明。

为了让每个村子通电,我们花了很大精力。五个村子中施工难度最大的是清凉村,清凉村位于黄鹤楼山,在云溪水库和百丈潭水库中间,位置偏僻,海拔高,基本上没有路。我们得通过马驮、船运、肩扛才能把施工材料送进山。因为山路崎岖,大一些的材料,得好几个人一起一点一点往上抬。有些电杆无法抬,就采用机动绞磨机牵引上山。施工过程中,手脚磨出血泡,衣服被树枝刮烂都是常事。

五个村子共架设了17公里10千伏线路,6台30千伏安变压器,1台50千伏安变压器。施工时村民特别支持我们,会协助我们施工人员一起把材料搬上山,不管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是村民,为了通电大家都很努力、很齐心。

为了减少施工难度,避免损害农作物,我们特地选择秋冬季施工。每次施工都是所有人一起出动,连续干好几天,吃住都在农户家中。令我特别感动的是,农户们经常把珍藏的菊花茶、炒好的豆子、红薯干及豆腐干拿给我们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存点东西不容易,应该是他们家最好的东西。进村时的期盼、进村后的热情、施工中的配合与服务,那一幕幕往事,让我们至今难忘。

1993年,大溪水库纸棚村通电工程完成,通城最后一个无电村终于通电。

来时黑漆漆,走时亮堂堂,是我们为每一个无电村通电的真实写照。村里闪耀的灯光在大山里格外显眼,看着这一切,我们觉得,所有的苦和累,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值得。

现在,这些村,通过本世纪初的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和“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大大激活了农村的用电市场,农村用电成倍增长,改造后的电网满足不了农村的用电需求,在“十三五”时期,又连续几年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工程。电能的充足,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清凉村,建起了中药材基地和高山云雾茶基地,特别是注册的“百丈潭牌”高山有机云雾茶,已成了省名优产品,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寄语:衷心希望电网年轻人,在这个好时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但要有甘当绿叶护红花的优秀品质,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良好心态。当年我们完成村村通电,现在你们助力乡村振兴,我们都承担了不同时代的使命。

采访小记: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电带来的福利与便捷,让每一个有烟火的地方都有闪亮的灯光,那一代咸宁电力人做了他们能做的。作为新时代的“跑山电工”,我们不仅要继承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立足时代,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助力咸宁经济和民生发展的贡献新力量。


03

▶带着小铝锅和方便面进山◀

曹露(图文)

讲述者:张德宏,1964年生,1986年入党,1987年入职高桥乡管站。2004年至今入职供电所担任台区管理员。

那时那事:白云山是幕阜山脉主峰之一,山林间散落居住着几百户人家。白云山高峰村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深山里,只有三户人家。1995年,我是乡管站的电工之一,那一年,我接到为高峰村通电的任务。

巍巍大山,茫茫竹海。接到任务后,我和五个同事一起,扛着工具导线来到山脚下。盘旋陡峭的山路间尽是碎石沙土,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我们便扛着工具导线步行上山。五月草长莺飞,枝叶繁盛,几乎被杂枝覆盖的山路间,走得浑身大汗,绿色的陆军鞋也被泥土染成黑黄土色,一走就是一天。

到达白云山国营林场,我们的驻扎地。由于山高路远,我们一行人除了背着工具材料,还带了两身换洗的衣服,什么时候干完活,什么时候回家。

简单休整后,大家随即投入线路勘察工作。大幕山盛产竹林,在1995年没有任何产业的茫茫竹海仿佛原始丛林,竹枝密集、荆棘丛生、暗无天日。从国营林场到高峰村有近十公里的十八弯山路,想把电拉到村里,只有从竹海拉线路。

于是我和同事们钻进密不透风的竹海,拿着砍刀一步步往前走,步步是竹、步步是汗,虫蚁叮咬,荆棘划伤。五月多雨,若是半途碰到下雨依然不能停下。进一趟竹海,出来时都手脚发软,全然没有一点人形。

即便如此,一天也只能走个四分之一。大家随身携带着一口小铝锅和几桶方便面,中午找个空旷处生起一堆火,接了山里的山泉水烧开,就是午餐。这样的午餐,我们吃了整整一个月,只有到了晚上太阳下山,才从山路走回国营林场,终于能喝上一口热水,吃上一口热饭。

咸安村村通电工程施工

因为白云山不通车,电杆无法运上山,我们在勘察的同时清出了一条简易的线路通道,那些成型粗壮的竹子、杉树是临时电杆的代替品。

就这样在竹海里钻了一个月,一条简易的线路终于在千难万险中诞生。当高峰村留守老人第一次看到温暖的灯光亮起时,他默默收起了家里的那一袋蜡烛,现代化的气息已经在深山一隅播下蓬勃的种子。

寄语:扎根农网一线34年,我见证了咸安农网无从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当年我们为了这三户人家,想尽一切办法。看看现在的电杆,又高又扎实,不晓得多实用。但是那时候实现是太难了,为了把电送进高峰村,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但是我们做到了。

采访小记:从张师傅口那里了解到,26年前的村村通电工程,“跑山电工”们克服了多少困难,吃了一个月方便面,只为了深山里的3盏灯光。那份不忘初心、电亮万家的服务精神,真切地体现在行动中。这些“跑山电工”们,奔波在南鄂山乡角落,一根根电杆架起、一盏盏电灯亮起、一张张笑脸扬起,扛起咸电人的责任与担当。


04

▶在蛛网式的田埂上立电杆◀

张尚佳 岑尹晟(文)蔡文斌(图)

讲述者:夏明清,1952年出生,1976年进入嘉鱼县水利局,1986年至1990年担任潘湾供电所外线班长,1991年至1992年担任老官变电站站长,1993年至1998年担任潘家湾变电站站长,1998年担任网改办主任。1991年6月入党,2013年退休。

那时那事:嘉鱼县村村通电完成得比较早,1986年,我在潘湾供电站担任外线班长,负责了那里最后一个村庄通电工作。

潘家湾镇毗邻长江,湖区众多,最后一个通电村庄是靠近金水闸的一个鱼塘村,那个村子叫金水村 。为了给那里通电我们当时可是费了不少力气。

1986年的时候,我们潘湾镇管辖的10千伏线路有6条,全长125.64千米,低压线路194.7千米,配电变压器141台,总容量13.39兆伏安。已经能保证每个村组至少架设一台变压器了,村村通电基本完成。但是金水村由于地处湖区深处,方圆几十里均无电源点,送电工作进展缓慢。

当时春节刚过,看到别家基本都有电灯照明,富裕点的鱼塘主还给自家鱼塘装上了抽水机应对旱情。这片用户就多次找到站里协调通电事宜,我们全站也很想啃下这块硬骨头,真正把潘湾镇点亮起来。

在当时张永洪所长的带领下,我们所反复磋商通电具体方案,最后确定从10千伏头墩线上T接一条最短的线路完成通电。方案定了,但由于线路全长近30公里,资金缺口较大,钱哪来是第一个难题。

嘉鱼县村村通电工程施工

想到当时全县正大力发展经济,政府部门对村村通电工程都很支持,张所长立马联系了潘湾镇镇委书记明祖文,一同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了解到全线投资需要3万元时,明书记也犯了难。经层层汇报,地区电力局农电科拨付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本次施工。

钱到位了,施工随即展开。明书记调来村里的电工做施工员,我们站出技术人员把关施工进度。前期施工进展顺利,但随着线路逐渐临近湖区,施工开始困难起来。这条线路中后段的所有电杆基本都是立在鱼塘边的田埂上,泥土松软,地基稍微打深一点里面就全是水,地基不牢,线路倒杆风险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所长就带着当时的技术员章忠发反复跑这条线路,细致勘察有利地形,在蛛网式的田埂上寻找最佳下杆点和拉线点,同时提高地基深度,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当年11月初,该项工程顺利完工,至此,潘家湾镇村村通电工程顺利完成。

1986年除夕,金水村的鱼塘用户们总算不用羡慕别家的电灯,真正意义上过了第一个温暖亮堂的新春佳节。

寄语:实行村村通电的那时候,缺人缺设备更缺时间,一遍一遍改图纸审核,督促现场不能出差错,当时也没有别的想法,一心扑在村村通电上。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靠的就是不怕吃苦的劲。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能丢了吃苦的劲。现在生活环境变好了,很多人觉得努力这两字不值得提,但没有奋力拼搏哪来的生活稳定呢?长江后浪拍前浪,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抓住机遇,做时代的好青年。

采访小记:时光让一代一代人老去,却保存了每次电网改革变迁的成果。“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一直铭记老一辈电力人给电网做出的贡献,更要积极发挥“跑山电工”的精神,担起新一代电网人的责任。


05

▶有的老人高兴地不停抹眼泪◀

杜嘉怡(图文)

讲述者:朱元娄,1949年8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湖北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同年分配到通山县水电局担任技术员。1975年入党。1982年任通山县城关变电站站长。1984年,任咸宁地区电力局变电分局工会主席。1987年任通山县电力局局长,2000年担任通山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2009年退休。

那时那事:1995年,通山县的村村通电工程进入攻坚阶段,在我任职期间,能消灭通山无电村,这让我十分振奋,备受鼓舞,决心大干快上,跟上全地区建设步伐,尽早实现这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在地区电力局、县委县政府支持和县电力局的共同努力下,至1995年3月,全县农村通电率达到了95%,但由于通山地域广大,属于典型的“山区、库区、边区、老区”,尤其是部分村坐落在高山上,水库边,通电施工难度很大。当时还有金山村、石屋坑村等7个偏远山村没有通电,地区电力局也十分关注通山的问题,经常勉励我们克服困难,完成硬任务。

“无论如何,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在全局党员大会上,与全体中层干部立下军令状,要求务必在当年底,不讲条件,不留退路,必须完成村村通电任务。

会后,我带头下村,到这7个村去看现场,查问题,想对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村。首先是金山村,这个村有几个湾子分散在几个山头上,没有路上去,更别提有阶梯了,山高路陡的情况下,纯靠人力爬上去,最偏远的村湾,上去一趟就要3-4个小时,到了山顶上,村民住的是土坯房,条件好一点的,住的是木板房,点的是煤油灯,那情形,我一辈子都不能忘。

还有一个是富家山村,这个村坐落在与江西交界的一个大山深处,全村有几百户人家,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外界,也无法通车,我们爬上去的时候,当地村民们非常热情,纷纷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有的甚至摆开架势,要杀鸡宰羊招待我们,我被乡亲们的热情淳朴感动,看到他们对通电的盼望如此之高,对结束煤油灯照明的盼望如此之切,不惜拿出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来招待,这种情况下,我断然拒绝乡亲们的好意,并在心里立下决心,要尽快拉通电路,给乡亲们带来电的光明。

1995年3月下旬,电力施工队开始全面发力,当地村民纷纷参与到建设中来,有的放下自家的农活,帮助施工队一起施工。大家齐心协力,抬电线杆,推着板车运送物资,真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劲头非常足。生活上,当地村民也纷纷拿出食物来招待施工队,有的把仅存的红薯粉做成包坨,送给施工队员们吃,而他们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大家都非常感动,干活更加卖力。

经过8个月的连续奋战,12月20日,随着最后一个村大井村宣布接线通电,至此,全县实现农村通电全覆盖,一举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也向县委县政府、地区电力局交上了合格的答卷,我们紧张了许久的心终于得到平复。当时,乡亲们纷纷奔走相告,载歌载舞,有的老人高兴地不停抹眼泪,我倍感欣慰,这也将成为我职业生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

寄语:我们那个年代的民风淳朴,干部作风也非常亲民,都是一颗红心献给党,干部与群众心连心。那一代的“跑山电工”非常艰苦朴素,不遗余力完成党交办的任务,也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与过去不同了,条件更好了,工作条件也变好了,希望新一辈的电力人继承老电力人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甘愿奉献,为通山电力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采访小记:朱书记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起当年徒步几十公里上山调研的往事时,却总是说这是党员应该做的,不吃群众的饭,不拿群众的礼物,这是党教导的,他只是听了党的教诲,遵守了党员的纪律,不值得拿来夸耀。他勉励我们,要时刻不停地跟党走,听党话,无论环境怎么变,无论工作怎么变,无论观念怎么变,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群众保持鱼水情的关系,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为通山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用电帮助和服务。

听讲述者说: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