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5:23:2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中国瓷器的美「中国瓷文化」,关于中国瓷器的美「中国瓷文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从东方到西方的瓷器之路上,中国瓷器审美逐渐从绚丽回归朴素,回到“尚玉”的源头。
第一件全球性商品
我端详着手中的白瓷盘,盘子中央是一幅墨彩绘制的西洋画,四周装饰着一圈金色纹样,几乎让人马上断定这是一件异域之物。
其实,它出自明末清初时的景德镇。这幅画的原型是18世纪初轰动欧洲的一场婚礼——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公主玛丽嫁给了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当时的很多绘画和器物中都有这一场景。盘子的绘制,采用的也是当时欧洲素描流行的明暗层次渲染手法,宏大而精细。这种墨彩画到乾隆中期就消失了,据此可以判断这个盘子应该是雍正时期或乾隆早期的。再细看,还可以看出那时的中国工匠临摹西洋图样时的迷惑:画面右侧拿着叉的海神波塞冬,眉眼竟然像是中国仙人,有种半中半西的滑稽感。
窑神庙前,修补龙缸的人(蔡小川 摄)
这个盘子是兴盛于明末清初的中国“外销瓷”的典型代表。当时西方的皇室和贵族专门在景德镇订制瓷器,然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到欧洲,在后世进入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中。17、18世纪的这200年,是外销瓷的黄金时代,销往欧洲的瓷器在题材上除了人物,还有纹章、风景、动物、花卉等,一些是源自欧洲的式样、色彩和图案,还有一些则是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
其实,源于中国的“陶瓷之路”不晚于唐朝时就开启了。1998年在印尼海域发现了一艘“黑石号”沉船,打捞出几万件瓷器,以长沙窑为主,经考证为9世纪上半叶,证明唐朝时已经有大量瓷器向外输出。不过,在明代初期之前,以销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为主,甚至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
手工薄胎在熊家传到了第五代,熊国安的工作,深夜才刚刚开始(蔡小川 摄)
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大规模影响,则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的。这一时期,欧洲航海家成功开辟了新航线,大大延伸了“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典型的标志是始于17世纪初的“克拉克瓷”。克拉克瓷大多数都是以青花描绘,一个显著特征是,盘口一圈被分隔为一个个独立区域,叫做“开窗”,每扇“窗”里的风景都不同,山水、花鸟,甚至文字,仿佛要借这方寸之地极尽可能地炫技。
“克拉克”是荷兰语中“葡萄牙战舰”的意思,1602年,一艘克拉克船只在航行途中被荷兰人劫掠,船上超过10万件青花瓷被运到阿姆斯特丹拍卖,收入可以购买450幢房屋,大大超出了想象。从此,克拉克瓷便成为荷兰商船的主要商品,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成为瓷器贸易的最大客户。这股狂热很快传遍了欧洲,中国外销瓷从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发展到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百万件,而且价格昂贵,被称为“白金”。
1972年6月9日,一对荷兰夫妻在欣赏中国的青花瓷(视觉中国 供图)
可以说,瓷器是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商品”。作为瓷器之路的起点,中国的制瓷技术有悠久的历史,其独家奥秘延续千年,也难怪要以“china”来命名这种器物了。而且,在东西方贸易史中,茶叶和丝绸虽然更大宗,但它们完成的都是“输出—接受”的单向旅程,若论跨文化的交流、渗透、影响、融合,则非瓷器莫属。某种意义上,瓷器之路完成了东西方交融的一个“文化大循环”。
“碰瓷”
一件白色瓷器,光滑如镜,轻薄如纸,轻叩时发出乐音,在阳光下隐约透出如玉的光泽。而且它是商品、日用品和艺术品三者的聚合物,记录了发轫于16世纪的全球化进程中多重面向的冲击,包括艺术风格的不断革新,国际贸易的摩擦和冲突,饮食文化的革命,服饰风格的演变,甚至还有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还有什么器物能有这般奇妙?
卷口斗立盏(蔡小川 摄)
西方世界对瓷器的痴迷和对中国的幻想相互交织。在此之前,大多数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马可·波罗写于1291年的著名游记,五光十色的描述提供了新鲜而奇异的幻象。比如他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制作瓷碗,这些碗大小不等,美轮美奂。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三只精美的瓷碗,其玲珑可爱,简直无法想象。”这是西方文献中第一次提到瓷器。马可·波罗将几件瓷器带回威尼斯,也从此在西方引发了一场漫长的“瓷器病”。
直至16世纪初,欧洲的餐桌上,还只有笨拙的木制、铁制或陶制盘子,贵族使用的是银制餐具。瓷器是当时的奢侈品,只零星地在欧洲王室中游历,或者出现在几位公爵和教皇的财产清单中。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的中国陶瓷专家甘雪莉(Shirley Ganse)指出,到了17、18世纪,随着大量瓷器销往欧洲,从绘画、建筑、园艺到家具、器物等,都掀起了一阵狂热的“中国风”。那一时期,从中国订制的瓷器上多有类似的元素:亭台、水、船、桥和树,展现出一个幻想中的国度:那里的人性格随和,常常在安静的楼阁里优哉游哉,与大自然融洽并存,沉湎于无伤大雅的消遣中。
在欧洲被“瓷器病”席卷的同时,真正的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瓷器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说白了,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人类制陶的历史由来已久,只要有黏土,加上一定的条件,原始先民就可以烧制出陶器,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创造。但是,从陶到瓷,几乎像是被施了“炼金术”,演变为另一种全然不同的物质。
浮梁山里的柴窑,柴窑把装师胡家旺要带着伙计们在这里守四个日夜,烧造小件青花瓷(蔡小川 摄)
中国人从商代开始掌握釉陶技术,发展到东汉末年,完成了由陶到瓷的过渡。瓷器发端于中国“尚玉”传统,最先出现的是青瓷,至隋代出现白瓷,宋代则涌现出风格各异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从元代开始,特别是明清两代,青花瓷几乎成了中国瓷器的代名词,景德镇也跃升为垄断性的制瓷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瓷器制法为中国人所独有,作为器物的china与作为国家的China相互映照。然而,随着瓷器贸易的全球化,瓷器技术的全球化终究不可抵挡。
第一件欧洲硬质瓷器诞生在德国迈森。当时的德国在痴迷瓷器的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二世统治之下,他最疯狂的一次,是用600名龙骑兵军与普鲁士皇帝交换了151件青花瓷瓶,这些瓷瓶由此被称为“龙骑兵瓶”。为了制造出瓷器,奥古斯都二世将一名炼金术士囚禁在地牢里,责令他如果炼不出黄金,就必须炼出“白色金子”。终于在1709年,年轻的炼金术士在德国迈森制造出了欧洲第一件瓷器,奥古斯都二世的交叉双剑纹章后来成了迈森瓷厂的商标。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人威治伍德开创了流水线制瓷模式,不仅快速占领了欧洲市场,也开始与东印度公司带过去的中国瓷器一较高下。到了18世纪末期,中国瓷器唯我独尊的地位一去不返。
英国人威治伍德建立了瓷器工厂,开创了流水线制瓷模式(视觉中国 供图)
1792年,英国国王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派出了庞大使团,经过十个月航行到达了中国。在长长的礼品清单里,有一件物品并没有被乾隆皇帝重视,那就是英国威治伍德瓷器。而就在同一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停止了关于中国瓷器的一切贸易。回头看,这个小插曲颇有象征意味,这不只是两大瓷器的第一次“碰瓷”,更是两大文明的碰撞。
「瓷之美」
瓷里的中国
东西方陶瓷贸易之路的中断,并不意味着中国瓷器的光芒就此黯淡。在东印度公司停止中国瓷器贸易大约百年后,随着代表中国瓷器最高水准的官窑大量流入西方,中国瓷器的艺术收藏品属性开始超越实用性,成为表达审美、风俗、信仰等精神价值的载体。
曾任中国嘉德瓷器部总经理的刘越告诉我,在20世纪初期之前,西方人没见过多少中国官窑瓷器,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一无所知,他们对中国瓷器的价值评判都来自于外销瓷,仅仅关注其外表的装饰性,难免有失底蕴。
一个表现是,当时西方市场上的瓷器纹样相对单一,就是中国的山水、动植物和人物。而以谐音比喻吉祥的图案,如马上封侯、五福捧寿、平平安安等,以及龙、麒麟等想象出来的动物,并不被接受。
另一方面,那些通俗热闹、装饰性强的瓷器更受西方欢迎。在很长一段时间,青花瓷独领风骚。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为应对海外市场创新出很多彩瓷品种,如五彩、粉彩、珐琅彩,被西方贵族视若拱璧。
雕塑瓷厂工人正在给雕塑上彩(蔡小川 摄)
官窑瓷器大量流入西方,大约是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掠夺大量皇家文物开始的。而且民国之后,清朝皇室岁入不足,将很多瓷器抵押给银行拍卖,内务府也曾进行过古董拍卖。再加上种种盗窃行为的发生,都造成了官窑瓷器的大量外流。
刘越指出,官窑瓷器经过几十年的落地生根,到了“二战”之后,西方对中国瓷器的审美发生了明显的转折:收藏家们不再出高价购买外表华丽、装饰丰富的明清瓷器,转而青睐更朴素、简约、久远的单色釉瓷器。
奠定中国瓷器收藏和审美的转折基石的,是英国的传奇收藏家斐西瓦尔·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他倾一生之力,收藏了1400多件中国瓷器,绝大多数为历代官窑中的顶级精品和带重要款识的资料性标准器,其中包括仅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汝窑收藏和海外最好的珐琅彩瓷器收藏,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元青花标准器“大维德瓶”。
如果今天去大英博物馆参观,无人不会为大威德基金会常设展厅所震撼,从进门处的一对元青花“大维德瓶”开始,到单柜陈列的单色釉——一柜红釉、一柜黄釉、一柜蓝釉,还有一柜天青色的汝窑瓷器,堪称是一部中国瓷器史诗。
郎窑红釉美人肩瓶(蔡小川 摄)
作为收藏家,大维德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时机——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后,大量的清宫旧藏从宫中流散出来,1924年筹备成立故宫博物馆,并计划对外开放。大维德首次到北京正是1924年,他很快便将自己与故宫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大维德夫人回忆,“那时紫禁城里的皇家珍宝正被打包在箱子里杂乱无章地放置着,没有人想到去展览。大维德成功地说服了故宫官员,挑选合适的宫殿陈设出一些珍宝,向一直期盼能看到先人遗产的市民们开放。一个合适的宫殿被选出,但需要彻底维修。大维德又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这个展览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版了展览图录,观众远远超出了预期……”
之后从1927到1935年,大维德又多次往返于中英之间,参与了故宫博物院早期的文物登录和展览工作,与大量清宫旧藏零距离接触。此后,大维德开始以中国宫廷特别是乾隆皇帝的眼光来构建他的个人收藏,展现出超越同时代西方收藏家的“皇家品位”。
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1927年,盐业银行准备出售溥仪1924年抵押在那里的清室珍宝,大维德不顾一切来冒险收购,购买了其中40多件清宫旧藏精品。在这40多件器物中,大部分为宋代名窑瓷器,其中官窑、哥窑瓷器近20件,很多上面有乾隆御题诗,此外还有少量明、清官窑精品。刘越说,盐业银行可能是一个假托的概念,但毫无疑问的是,正是这批瓷器,构成了大维德收藏中最精彩的部分,也对英国收藏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汝窑窑址出土修复的水仙盆,现藏于宝丰清凉寺汝窑博物馆(黄宇 摄)
以大维德为标志,西方收藏视野中的中国瓷器开始进入高阶审美,或者说,从西方趣味转为真正的“中国趣味”。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大维德的汝窑收藏,他拥有除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外数目最多的汝窑完整器,被公认没有争议的在十件以上。
刘越说,对于瓷器收藏夹来说,一般人终生只能仰望的热点藏品——元青花、明成化斗彩、清三代珐琅彩,只要财力雄厚,内心等待,都还有机会购入,但汝窑瓷器往往是难以企及的。因为有记录的传世汝窑全世界不足百件,是官窑系统中传世最少的一个品种,私人藏家中能达到如此高度的唯有大维德一人。
大维德对汝窑的倾心,或许来自他所推崇的乾隆皇帝。便览历代名窑的乾隆曾在一件汝窑青瓷盘底上刻诗云:“宋瓷方是瓷”。宋代崇尚内敛含蓄的艺术品味,以并不贵重的原料制作的质朴而古雅的陶瓷,完美呼应了这一时代的精神追求。其中当以汝窑为魁首,其温润的釉色像是捕捉了雨后刹那间的天光云影。也从汝窑的这一抹天青色中,世界对中国瓷器的审美逐渐从绚丽回归朴素,回到它“尚玉”的源头。
瓷器审美的积累和流变,对今天的中国瓷器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本期封面故事中,记者去寻访了那些在历史上曾创造了标志性风格的制瓷中心——宋代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和明清景德镇御窑,并深入窑火千年不断的景德镇手工艺体系,探究这份历史遗产如何延续。
(实习记者郑岑、曾笑盈对本文亦有贡献。参考资料:《中国外销瓷》,甘雪莉 著,东方出版中心;《白瓷之路》,埃德蒙·德瓦尔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收藏之眼》,刘越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瓷之美」
大家都在看
几十块一支的流感疫苗,为何接种率都不到2%?
米歇尔·奥巴马的回忆录:光彩照人背后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大使#演员王刚是影视圈里出了名的瓷器收藏爱好者。谈到收藏的乐趣,他觉得这是一个“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收藏使人年轻。尤其瓷器,还不同于书画,书画你远观也好,近瞧也好,很难有把玩的感觉。触觉是很重要,比如雍正的文房瓷器,小巧玲珑,可以拿到手里,看它的形,看它的釉色,可以把玩,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点击上图,听#封面大使#王刚谈谈收藏的乐趣
关于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说的话,请积极留言。
精选留言将有机会刊发在下期杂志的读者留言区↓↓↓
就是这个位置!
本期
「瓷之美」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26 15:23:01
2022-12-26 15:17:18
2022-12-26 15:17:01
2022-12-26 15:11:28
2022-12-26 15:11:01
2022-12-26 15:05:28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26 15:23:06
2022-12-26 15:17:24
2022-12-26 15:17:08
2022-12-26 15:11:32
2022-12-26 15:11:07
2022-12-26 15:05: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