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9:29:1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人类为什么无法超越光速「为什么宇宙膨胀速度超过光速」,关于人类为什么无法超越光速「为什么宇宙膨胀速度超过光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1899年尼古拉.特斯拉在他位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实验室里
接受了《永生(Immortality)杂志的采访。
在这份珍贵的采访资料中,有一段特斯拉细思极恐的发言。
记者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问特斯拉:
你说一切都充满了能量,那它在哪里呢?
特斯拉说:首先是能量,然后是物质。
史密斯又追问:那宇宙的诞生呢?
特斯拉说:物质是由原始的、永恒的能量产生的,我们知道这就是光。
她闪耀着光芒,星星、行星、人,以及地球和宇宙中的一切都出现了。
物质是光的无限形式的表达。
在这段采访结束后,约翰·史密斯回到家中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切都是光。
人没有存在过,也没有死去过。
“一切都是光”是特斯拉在100多年前留下的一个谜题,也是一个预言。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宇宙大爆炸时,第一缕光就在寂静的宇宙中出现了。
如果宇宙中的第一个光子现在仍然以光子的形式存在着,
那么它已经138亿岁了。
可问题是,是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光,还是光创造了宇宙呢?
之前我们聊过了声音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说说光的故事。
光学研究的前世今生
墨子的那期视频中,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期,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带领学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
并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
大约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提出了月亮是因为反射太阳的光线而发光的。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
完成了《反射光学》(Catoptrica)一书,并在书中正式阐述了光的反射定律。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的;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这是人类在光学领域得出的第一个定量规律,
也标志着我们打开了光学研究的大门。
但此时人类对于光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
欧几里德在《反射光学》一书中还提出了光类似触须的投射学说。
他认为人眼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因为光线从眼里投射到了物体上。
这种观点,如今看来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质疑说,
如果视觉真的像灯笼一样是从眼里往外发射光的,
那么为什么在黑暗的环境中,眼睛没有看东西的能力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人眼并不会发光,更不会发射光线,
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传到眼睛的结果。
几何光学
时间来到了16世纪到17世纪,这一时期是光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1608年, 一位叫汉斯.李波尔(Hans Lippershey)的荷兰眼镜商人
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
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李波尔发现的基础上,
经过反复的计算、研制和试验,
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
1611 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发表《折光学》一书,
并设计了开普勒天文望远镜。
1662年,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
提出了著名的「费马原理」,
即,“光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
这个极值可能是最大值、最小值,甚至是函数的拐点。”
此原理可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
遵从的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因此,「费马原理」也被认为是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光学研究开始真正形成了一门科学。
波粒大战两百年
17世纪下半叶,科学家们开始转而研究“光的本质”就是什么。
1678年,荷兰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在法国科学院里的一次激情演讲拉开了一场持续200多年的
关于光的“波粒大战”的序幕。
以牛顿为代表的“粒派” 认为光就是一种微粒流,
光子可以被想象成一颗颗光滑的小球,
从光源飞出,笔直地射向远方。
但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派”却觉得“微粒说”
无法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于是便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认为光实际上和水波、声波一样,是一种机械波。
惠更斯当时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已多有建树,
被荷兰人视为与大文豪斯宾诺莎齐名的国宝级人物。
牛顿更是不同凡响,被英国尊奉为超级巨星、科坛泰斗。
两人都急于证明自己在光学上的扛把子地位,
再加上他们的观点都能解释不少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崇拜权威心理使大家纷纷站队,
导致这场波粒之战在惠更斯去世之后也没有停止。
1704年,牛顿出版了巨著《光学》。
这本书汇聚了牛顿在剑桥三十年的研究心血,
从粒子的角度,阐明了反射、折射、透镜成像、
眼睛作用模式、光谱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顺便也将波动说无法解释的问题一一提出。
最重要的是此时惠更斯已经不在了,
死人是无法反驳的,就这样,牛顿最终以一己之力,
扭转了光学两大理论的交锋局势,
赢得了第一场波粒之战的胜利。
此后的100多年里,微粒说就一直牢牢占据着光学研究的主流。
直到1807 年,著名的科学家托马斯·杨在实验室进行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证明了光确实具有波的性质,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波粒大战的序幕。
托马斯·杨去世后,他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被各路科学家疯狂魔改,
衍生出了后来的惠勒延迟选择实验(Wheeler’s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
量子擦除实验等,关于这段曲折离奇的故事,可以回看我之前的视频。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
站出来平息纷争了,他说“波派”和“粒派”谁都没有错,光既是波,也是粒子。
和自然界所有的微观粒子或者量子一样,光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至此,人类迈进了量子光学研究的大门。
光的电磁说
自从19世纪初,初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诞生以来,
光的波动说就逐渐得到了公认。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光是什么性质的波?难道真的像惠更斯所说的那样,
是类似于水波、声波的机械波吗?
光波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直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
数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并且从理论上得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应为3.11×108m/s,
而当时实验测得的光速为3.15×108m/s,两个数值非常接近。
麦克斯韦认为这不是一种巧合。
它似乎在暗示光与电磁现象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
由此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Maxwell's equations)。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论出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进而得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猜想。这就是光的电磁说。
这里跟大家穿插一个小故事,2004年,
英国的科学期刊《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
举办了一个活动:让读者投票选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公式。
结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力压质能方程、欧拉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勾股定理、薛定谔方程等”方程界“的巨擘,高居榜首。
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统一了电和磁,
并预言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这是物理学家在统一之路上的巨大进步。
不过,麦克斯韦只是从理论上预言了光就是电磁波,
并没能用实验证实他的理论。
到了1887年,麦克斯韦去世8年后,
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
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并且测出了实验中的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从而计算出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发现电磁波的速度确实与光速相同。
赫兹的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见。
光,分为广义的光和狭义的光。
通常我们提到“光”时,指的就是可见光,这是狭义的光。
而广义的光是电磁波全频段,包括无线电波、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等。
可见光只占了电磁波谱里面很窄的一个频段,
波长在380nm(纳米)~760nm之间,
这就是人类眼睛能够感觉到的光的范围。
除了可见光波段,其余都是不可见光范畴,
而这些电磁辐射也都是依靠光子传递的。
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都是相同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光速。
广义上的光的波长可以上到千米,下到飞米。
也就是说最长的无线电波的波长可达到数千米乃至亿米,
而波长最短的γ射线的波长只有百万亿分之一米,甚至亿亿分之一米。
麦克斯韦方程式不仅预言了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还可以推导出物理学上的另一条重要定律: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
同样的,麦克斯韦方程式只是能从理论上推导出光速不变原理,
而证实这一推论的是波兰裔美国藉物理学家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Albert Michelson)和美国物理学家、
化学家爱德华.莫雷(Edward Morley)。
19世纪初,当光的波动性得到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可时,
以太假说又重新获得了关注。
当时物理学界普遍认为“以太”是传播电磁波和光的媒介,
并将这种无处不在的“以太”看作绝对惯性系,也就是绝对静止的。
由此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推断: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
那么势必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 迎面吹来,
同时,“以太风”也一定会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迎着地球公转方向的光和在后面追赶地球的光,
应该有c v(c 30km/s)和c-v(c - 30km/s)的速度变化。
就这样,科学界掀起了一阵证明“以太风”存在的狂潮。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最初也是为了寻找以太风而设计的。
可以太风没找到,歪打正着地竟然发现不论地球运动的方向
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光到达地球的时间都是一样,
也就是“光速不变”。这就相当于,有两个人分别测光速,
一个站在月台上,另一个人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里,
可他们俩得出的数值却是一样的。光速不变原理,
正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有意思的事情,这才刚刚开始。
质能方程
1905年,爱因斯坦刚刚大学毕业,
在瑞士专利局找了一份技术员的工作。
可能是工作太闲了,爱因斯坦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科学研究上。
也是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如有神助一般地发表了5篇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在布朗运动、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
三个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因此1905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这5篇重磅论文中有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正是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等重要概念也都是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
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速度越快,时间流逝的越慢,
当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趋于停止。
但是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漏掉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随后,爱因斯坦很快发表了另一篇补充论文,题为
《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在这篇论文种,诞生了著名的「质能方程 E=MC2」,
也就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质能方程被誉为最简单也是最神奇的方程式。
方程式中的E代表能量,但这个能量是指物体的总能量,
包括静止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固有能量,又叫做相对论静能,
还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等等。M指的是物体的质量,C是光速。
质能方程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
比如说,两辆完全相同的小汽车,
运动之后的小汽车的质量要比静止不动的小汽车的质量更大一些。
为什么运动会导致质量的增加呢?这是因为车子开动后,
各种齿轮等都在运动,它们都具有动能。
同时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热量,
让组成汽车的亿万个微观粒子运动更加剧烈,形成热能。
质能方程可以很容易地变形为M=E/C²,光速C是一个常数。
那么总能量E越大,就代表着质量越大。
所以动起来的车的质量是超过比静止的车的质量的,
但是由于分母光速的平方这个值实在太大了,
即便总能量有所增加,质量的变化也是很难察觉的。
同样的,充满电的手机要比没电的手机稍微重一些,
因为充满电的手机是有电能的。
打开开关的手电筒要比关上开关的手电筒稍微轻一些,
因为打开开关后,手电筒是在向外释放能量的。
质能方程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便是核反应了。
核反应可以聚变,也可以裂变。
比如说,一个超重元素U235,被一个中子n撞击,
生成了一个氪元素Kr、一个钡元素Ba、同时释放了三个中子n。
这三个中子再跟其它U235撞击,又生成了9个中子,
以此类推便是核裂变链式反应。
因为裂变前的质量比裂变后的质量大,
质量损失,就变成能量释放了出来。
这就是原子弹的制造原理。
再比如,太阳每秒钟都有6亿吨的氢核参与聚变,
融合为5.958亿吨的氦,其中发生了420万吨的质量亏损,
这些质量就转化为了能量,使太阳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出光和热,
延续了50亿年,还能够这样再燃烧50亿年。
质量方程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同时,有质量的物体高速运动的话,质量会增大。
所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不仅加速了粒子,
也使粒子的质量增大了。当有质量的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
它的质量就会趋于无限大。
就好像是这个物体作为一个“力点”要试图影响和拉动整个宇宙。
在现实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从这种角度来理解的话,质量方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法则,
那就是: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会超越光速,光速就是一个束缚态法则。
既然质量和能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那么理论上,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
刚才我们说了,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都携带有电磁能。
也就是说,质量方程也在表达一个看似违背了常理的观点:光可以产生物质。
1934年,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Gregory Breit布莱特和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John A. Wheeler约翰. 惠勒发表论文提出,
如果把两个光子狠狠地撞在一起,就能产生正负电子对,即反物质和物质。
这个过程被称为布莱特-惠勒(Breit-Wheeler)过程。但是布莱特和惠勒也意识到,
这种直接观察只涉及到两个光子的纯现象是通过实验很难实现的。
因为这需要光子有极高的能量,
而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能量的光子是伽马射线,
但我们还有没有技术来建造伽马射线激光器。
更何况20世纪30年代,布莱特-惠勒(Breit-Wheeler)过程首次被提出的时候,
连激光都还没有被研究出来呢。
不过,布莱特和惠勒在论文中也提出了一个替代实验方案,即加速重离子。
然而,他们并没能等到实验的成功就先后去世了。
时间慢慢来到了20世纪末,1995年,
俄罗斯量子物理学家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Konstantin Korotkov)
带领团队研发出的气体放电显像术(GDV,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
揭开了关于光的更不可思议的特性。
人体辉光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宗教或神话故事里的那些“神佛”,
比如释迦摩尼、耶稣基督、湿婆、观世音菩萨等等,
头顶总是笼罩着神圣的光环?人在表现一些强大的生命时,
总会刻意地在其周边加上一些耀眼的光,
仅仅只是为了让圣人的形象看起来更加威严吗?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20世纪30年代,苏联电器工程师塞米杨·克里安在一次维修设备时,
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一只手放在了覆盖着玻璃的电极之上,
指尖出现了放电火花。出于好奇,克里安想要探究一下,
发生在手掌周围的火花是否能被相机的胶片记录下来。
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尝试,让克里安发现了,
暴露在脉冲电磁场中的生物体会发出彩色的“光晕”。
把活的生理组织放在用绝缘材料(如玻璃)制成的平板上,
再对绝缘材料施以高压高频电力,
就可以在底片上照出肉眼看不到的、生物体散发出的特有的光,
克里安称其为“人体辉光”。
人体辉光,听起来是一个特别民科加玄幻的概念,
但实际上是一个正经的科学话题。
但当时的苏联主流科学界并没有把克里安的主张当一回事。
直到几十年后,俄罗斯量子物理学家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
研发出了气体放电显像术(GDV,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
简称GDV照相术。
GDV照相术能够捕捉到肉眼看不到的人体散发的光晕,
以及光晕在不同状态之下的变化。
通过实验,科罗特科夫发现每个人所发出的光都有所不同,
但人体辉光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主辉光区位于头顶,手指尖的辉光也比较强。
下肢发光往往比上肢要弱。人体不同部位虽然紧密相邻,
但它们发出的辉光强度可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
最神奇的是人体辉光似乎与人的情绪以及生命状态息息相关。
悲伤和抑郁时,辉光看起来黯淡。幸福和愉悦时,辉光则更明亮。
当相爱的人发生肢体接触时,产生的辉光色彩最绚丽,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爱就是光”的原因吧。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员岗村仁,利用能检测到单光子的超敏摄像机,
也做过一项有关人体发光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5名20多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被安排连续3天,
每天从上午10时到晚上10时,每隔3个小时,
上身赤裸地站在摄像机前20分钟,房间密不透光,一片漆黑。
实验结果表明,人体发光的强度在一天内起起伏伏。
大约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发光强度最弱,
下午4点钟时最强,之后又逐渐变弱。
也就是说,人体发光强度可能跟我们的生物钟或者代谢节律有关。
人体辉光告诉我们,不仅萤火虫、水母等动物会发光,人也能发光。
事实上,不单单是人和动物在发光,只要是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光。
区别只在于这个光是否能被肉眼捕捉到。
这是因为,光的本质是电子振动所辐射出来的电磁场能量。
只要电子有振动,就会释放光子,无论多么微弱,也是光。
所以宇宙里的一切,包括黑洞在内,都在发光,没有例外。
光变物质
时间很快来到了2021年7月,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有了一项惊人的发现。
由华裔物理学家许长补Zhangbu Xu领导的一个团队用实验证实了
布莱特-惠勒(Breit-Wheeler)过程,
而且用的正是布莱特和惠勒当年提出的替代实验方案,即加速重离子。
被加速的重离子作为光源而不是光子束,
带强正电的重原子核在极高的加速度下,
会在周围产生强烈的电磁场,类似于光子云。
也就是说,当重离子在粒子加速器中移动时,
它是被一团光粒子所包围着的。
当两个这样的重原子核在加速器中,朝对方撞过去时,
它们的光子云就会相互作用。
被大大加速的高能光粒子发生碰撞,按照布莱特-惠勒的理论,
这个过程中应该会出现成对的电子和正电子。
根据Zhangbu Xu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论文,
他们使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将两个金原子核
加速到99.995%的光速,并进行碰撞,结果捕捉到了6085对电子和正电子。
布莱特-惠勒(Breit-Wheeler)过程得到了验证:光真的可以产生物质!
至此,一切似乎都串联起来了。
从两千多年前,墨子首次完成了“小孔成像”实验,
到麦克斯韦方程揭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再到德布罗意告诉我们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为什么光速不变?
为什么光速锁死了宇宙内一切事物运动速度的上限?
为什么从人到动物、再到世界的一切都会发光?
因为“一切都是光”,而特斯拉100多年前就已经窥得了光背后隐藏的奥秘。
我们回到宇宙诞生的那一瞬间,阿西莫夫在60多年前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最后的问题
公元2061年,一间巨大的维修室里,两位值班的工程师边喝酒边聊着天。
他们的工作是维修一台超级智能计算机:茂的模。
茂,是这台计算机最初设计者的名字。
模,代表着汇集了最高智慧。
数十年来,“茂的模”帮助人类设计飞船、
使人类成功抵达了月球、金星和火星,
也让人类能够更加高效的开采这些星球上的能源。
多年以来,茂的模不断的自我升级和自我迭代,
如今已经没有一个人类可以完整的理解模的智慧了。
这天,负责维修和保养模的两位工程师聊到了熵增和宇宙的结局。
熵,代表着事物的混乱程度,熵值越大,混乱程度就越高。
熵增定律又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它表达了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
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熵增的过程将是不可逆的。
当熵达到最大值时,系统会出现严重混乱,最后走向死亡。
宇宙的结局也逃不过熵增定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熵会不断增加。
闪耀的恒星终将变成宇宙里的尘埃,秩序逐步瓦解,
直到混乱程度达到最大值时,整个宇宙变成一潭寂静的死水,
迎来寿终正寝的一刻,热寂。
两位工程师想知道,到时候宇宙是不是真的会消散殒灭。
工程师鲁波夫说:说不定那一天宇宙会重启呢。
但工程师雅道尔却说:绝不可能!任何事都是结束的一刻的。
两人借着酒劲,争论不休。雅道尔提议,要不然咱们问问“茂的模”。
说不定他知道答案呢。就这样,雅道尔把问题重新草拟,输入了模的系统,
他问模:熵增的过程到底就没有办法逆转?
瞬间,模停止了运转,闪动的指示灯熄灭了。
值班室陷入了一片死寂。就在两位工程师吓得半死,
以为他们把模搞坏了的时候,模突然恢复了生机,
用它略带机械的嗓音说出了八个大字: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雅道尔和鲁波夫长出了一口气,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晨,早已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一转眼2万年过去了。
此时,人类的脚步已经踏遍了银河系中的每一个星球,
并把模带去了整个银河系。
每一颗人类定居的星球上都有一个“行星模”,
所有星球上的模的意识都是互相联通的,它们共同汇集成了“银河模”。
尖端的科技让人类不再老去和死亡,同时也让人口呈指数级增长。
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才挤满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却只花了不到2万年踏遍了整个银河。
银河联邦会议室,硕大的玻璃窗前,
站着两个身形高大体态优美的人V和M,
他们看起来都像是20出头,可一个已经230多岁了,另一个快200岁。
V忧心忡忡的望着窗外的漆黑深空,
说:不出5年,银河系可能就装不下我们了。
M比较乐观,回答道:怕什么,外边还有成千上万个银河等待着我们。
V继续说:如今的人口每十年增长一倍。
不出十年我们将挤满第二个银河。
不到一百年的光景,我们将挤满一百万个银河。
一万年后,整个宇宙便肩并肩的挤满了人。
之后又怎样呢?除了殖民,能源也是问题,
现在我们每年就要榨干两颗恒星,以后更是指数级的增长,
这样下去,热寂到来之前,我们就会耗尽一切可能利用的能量。
M说:或许我们可以从星际气体中制造新的恒星。
V接着问:有没有办法把熵增的趋势倒转过来呢?
M说:也许我们该问问“银河模”。
这次,模用它清脆悦耳的声音,依然回答了八个大字: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时间又过了几百万年,V当初的担忧并没有发生。
虽然此时人类的脚步已经踏遍了整个宇宙,但人口的增长也趋于停止。
人类可以选择自由的上传意识,但那些不朽的躯壳依然被存放在各个行星上。
模也在上百万年的岁月中,不断自我完善,升级成为了“宇宙模”。
人类已经很久没有参与任何模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了。
这天一个叫做思尊者的人类意识,
在浩瀚的宇宙中偶遇了另一个人类意识光晕。
他们来自相隔遥远的不同星系,亲切地彼此打招呼,
并且聊到了人类最初的诞生地:太阳系。
思尊者和光晕都想看看太阳系的样子,于是他们呼叫了“宇宙模”。
模带领他们来到了一个一片死寂的星系,太阳早已吞噬了地球,
变成了一个白矮星,在经过长时间的辐射后白矮星已经变成了一颗黑矮星。
这是一种真正的死星,不发光不发热,看上去没有任何生机。
幸运的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模已经协助人类转移到了新的星球,
好让人类的肉体有所栖息。
看着陨灭的太阳系,思尊者一阵失落涌上心头。
他说:当宇宙所有的能量都耗尽时,我们的躯体最终也会死亡,谁也不能幸免。
光晕说:那还要经过数十亿年呢。
思尊者说:就算是数十亿年,我也不想这种事会发生。
宇宙模!怎样才能使星辰长生不灭呢?
光晕说:你是想问,如何逆转熵增趋势吗?
片刻的寂静后,传来了宇宙模的答案: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数十亿年转瞬即逝。
此时人类可以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灵魂和意识,
既可以有独立的人格,也可以与集体潜意识相连接,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模也在不断地迭代中进化成了“万宗模”,
虽然包围着人类,但已经不在宇宙当中了。而是存在于更高维度的超太空。
这天人类环顾着四周昏暗的星河,差不多所有的星辰都已成了白矮星,
在暮景余年中苟延残喘。
人类说:宇宙要死了。
虽然依照万宗模的指导和帮助,
宇宙现今剩下的能量也还能维持数十亿年,
但终有一天要尘归尘,土归土。
人类问万宗模:熵增真的不可逆转吗?
万宗模的答案依然是“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人类说:那就去多收集些资料吧。
万宗模说:从你们的祖先一百亿年前,
第一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以来,我从来就没有一刻停止过收集资料。
人类问:这个问题是无可解决的吗?
万宗模说:没有任何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人类追问:那何时才有足够的资料去回答这个问题呢?
万宗模的答案又是“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人类又问:你会一直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万宗模说:我会的。
一亿兆年过去了…此时的宇宙变得漆黑一片,没有一丝光亮,
所有的星球都逐一地泯灭消亡了。
人类的意识一个个融入了“模”之中。
躯体也随着星球的死亡而彻底消失了。
最后一个人类的意识在被迫融合之前,停下来,
再一次问了那个问题:模,这就是终结了吗?宇宙无法被重启吗?
很遗憾,这次模的回答依然是:资料不足,无可奉告。
人类消失,只有模孤单的存在于超太空当中。
而模的存在也不过是为了回答一亿兆年前,
那个半醉的工程师发出的灵魂拷问。
它整合了宇宙中的所有资料,
回忆了宇宙诞生以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观测了每一颗恒星的诞生与陨落,
追踪了每一个原子的由来与去处,不放过任何一条信息。
一切资料都被集齐了。模觉得它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宇宙了。
这个过程究竟花费了多久,无法测量,模只将其定义为“一顷刻”。
终于,它找到了逆转熵增,重启宇宙的方法。
但此时,它已经无法告知任何一个人类老朋友了。
不过,没关系。模将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这一切。
它小心翼翼地搭起整个程序,对着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宇宙,
用人类的声音坚定地说道:要有光啊!于是便有了光。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21 19:29:02
2022-12-21 19:23:33
2022-12-21 19:23:13
2022-12-21 19:17:03
2022-12-21 19:11:31
2022-12-21 19:07:06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21 19:23:38
2022-12-21 19:23:21
2022-12-21 19:17:12
2022-12-21 19:11:37
2022-12-21 19:05:45
2022-12-21 19:00: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