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限电停产物价上涨「限电企业停工」

时间:2022-12-16 09:29:5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限电停产物价上涨「限电企业停工」,关于限电停产物价上涨「限电企业停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关不羽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关情况,核心信息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价格,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工商业用电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电价上涨叠加此前的停工停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01“悠长假期”之后会有多少企业长眠不醒?


8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区停工停产,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大棋论”的神神叨叨到处作妖。后经官方机构、权威媒体发布正式消息,才知道电力不足才是主要原因。


其实,此前调电价的消息就传出过几波,这次发改委正式发声,算是尘埃落定。其实,已经到了“电荒”的程度,涨价可谓意料之中。


电价是硬成本,企业肯定受影响,没有悬念。只在于影响会大到什么程度。此前的停工停产已经让不少企业进入了“冬眠期”。


我关注的一个专业圈的公众号发了条消息,贴出了各地多家企业的“放假通知”。其中湖北武汉某企业的通知最具特色,称“应各部门员工的需求,为回馈近三季度业绩的突飞猛进,决定继续给全员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假日,休假安排:10月8日一12月31日19:00-9:00放假,共计85天。”

▲武汉某企业放假通知(图/网络)


比起广东等地企业直不楞登地宣布“因限电”“应XX部门通知”,这家湖北企业的文案水平堪称独树一帜。85天的“悠长假期”,应该是员工乐见的。但,85天之后呢?


“近三季度业绩的突飞猛进”应该是真实的,因我国率先复工,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量大增,很多企业都开足了马力。但是,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以及汇率变动等因素,“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也很普遍。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显然难以靠这一年的“疫情业绩”,变得强壮多少。


而且,“业绩突飞猛进”不可持续。疫情终将过去,全球市场份额会重新分配,85天后的市场状况将会大为不同。


这个节骨眼上,电价又涨了……


所以要考虑到的是,经过这轮限电限产,会有多少企业直接从“冬眠”变成长眠不醒呢?


02“电力风波”是一堂经济学入门课


经济学谚语云“市场之中无上帝”,意即复杂多变的市场里无人能够全知全能。


此次的“电力风波”就是一堂经济学入门课。电力不会无端稀缺,电力背后的煤炭才是问题。2015~2018年一轮煤炭去产能时,谁能想到今天的局面?2021年春节后,大力推动复工时,谁想到半年后电力成了问题?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在市场里近忧都虑不到,远的更别说了。


综览全局的“全知”是不可能的,要风得风的“全能”更是不可能。停工容易,拉闸就行了。但是,要复工可不是再把电闸推上就行了。


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多了,钢铁、化工等企业对生产的连续性有苛刻的要求,贸然停下是一大笔损失,再开工又是一大笔开支,谁给他们埋单?出口企业停下来会被追究违约责任,再开工还得重新找订单,谁给他们埋单?


还有人力组织、原材料供应、物流安排,等等、等等。


经济体系的微观运作无比复杂,哪一个毛细血管堵住了,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每一个后果又会引起新的后果,因果的涟漪不断扩散,“意外”不断发生。不要说掌控整个经济体系运行,就是一家中型企业在停产到复工的反复横跳中,也会耗尽生机。


电价上涨,也许会成为压垮一些民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企业家有钱”、“民营企业赚钱”是中国社会普遍的观念,是很多“民间政策研究爱好者”下大棋、画大饼的基本出发点。然而,这并非事实。


中国工信部部副部长王江平在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2.59%,低于500强的4.37%,更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的6.57%。官方的结论是“盈利水平有待增强”。


经历了其后的疫情冲击,增强显然不太现实。就这么仨瓜俩枣的利润,再生产停一停、电价涨一涨,还有多大心气再来一遍?

▲广州工业区发电厂(图/图虫创意)


我的一个办企业的朋友,前几年已经被各种情况折腾得不轻,维持基本生产算是对得起老班底。疫情里接了些订单,算是红火了一把。这次停工终于铁了心退圈,他自己说是“转型升级”。


我不知道他对电价上涨会有什么感想,他没有转发评论那条消息,只顾着展示自己笨拙的厨艺。朋友们都在夸奖他学艺有成,言不由衷。没人和他提电价的事,都觉得他应该不想听。


曾经不错的老板,转型升级为糟糕的家庭“煮”夫。我多了个结伴吃喝的酒肉朋友,世间却少了几百个工作岗位。



03 市场机制解决市场问题,非市场的问题呢?


生活在继续,生产就要继续,所谓供需关系,根底不过如此。但是,生活总是停不下来,生产就不一定了。这个道理不复杂,但是真实的市场不简单,非市场和市场之间的曲曲折折就更复杂了。


这次,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此次放开“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电价更灵活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


电厂发电亏损,当然就不想发了。这确实是市场机制。


但是,市场是一个庞大无比、自成逻辑的体系,而不是一块抹布,或者一个痰盂,平时蹲在墙角里,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用。


前些年流行过一句话,叫“敬畏市场”,经济学家都当口头禅一般在讲。只是,如今经常看到的不是对市场的真正敬畏,而更多是有选择地“敬畏”。


电价要涨了,就是“市场机制”该出来的时候。该说的道理万司长都说了,无需补充。需要多说一点的是市场之外的事。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电煤不足没有谁“卡脖子”。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生产大国,官方就曾多次表态“进口煤炭的补充作用不大”,而且澳洲进口的缺口也被其他国家补上了。


那么,国内煤炭产能能否及时补上,就是电力缺口的关键。2008年后煤炭产业再国有化,没有了万恶的“煤老板”,各家国企应该能够更及时地及时为国分忧吧?


再有,从停工停产到电价上涨,集中在制造业、产业中下游的民营企业是承压的主体。产业上游为主的国企这几年的利润率快速增长,形势喜人。今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是让上游的国企赚得盆满钵满,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3883.1亿元,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4.6%。


此时,是否应该发挥一下非市场机制的政策调控作用,让利下游或补充财政呢?


电价上涨当然是市场机制的必须,但是产业上游的非市场现实,也应考虑进去。


再者,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中也有诸多非市场因素造成的,也应抓紧时间及时松绑。例如名单很长、随时增加的社会责任,哪怕再重要,也得让企业能维持经营,生存下来,如此才有力气履行“生产责任”吧。


至于其他,也想不出什么了。反正,我还是希望我那位朋友继续风风火火地做老板、办企业。这当然有我的私心作祟——打秋分、吃大户也得他有钱请客才行,要不然就得上他家忍受那极其不堪的手艺。


总之,“悠长假期”之后,如何让企业顺利复工,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