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7:53:1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华硕灵耀路由器ac3000「华硕RT-AC5300」,关于华硕灵耀路由器ac3000「华硕RT-AC5300」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用户需要华硕灵耀AC3000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的面积是越来越大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方米,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住房面积达到了120平方米。不过在住房面积变大的同时,普通的无线路由器却越来越难以覆盖住宅的所有角落。
(图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
所以华硕灵耀AC3000这类专门为大户型智联分布式布局的路由产品就应运而生了,根据华硕官方描述,灵耀AC3000可以轻松覆盖500平米的住房空间,非常适合居住在别墅,大平层的用户,此外写字楼和办公场地也可以使用这款产品来实现无线组网,可以说是一款全能型的产品。
开箱——简约得不像路由器
打开包装之后,首先就是两台路由器的本体,从外观上来看,华硕灵耀AC3000在设计非常简约,第一眼并不会发现普通无线路由器上常见的天线设计,看起来更像是一对小音箱。
正面只有一个简单的“ASUS”LOGO和一个状态指示灯,侧面则是分布着密集的散热孔。这是因为华硕灵耀AC3000采用了性能强劲的高通四核心处理器和容量高达256MB的RAM空间,可以同时负载更多的用户接入。
机身背面的下方从左到右依次是DC电源接口,电源开关,USB3.0接口,一个千兆WAN口和三个千兆LAN口,在端口配置上,比起某些品牌路由器还在搭配千/百兆网口,甚至全百兆网口,华硕灵耀AC3000上的全千兆网口显得相对豪华许多。
(右至左依次为千兆WAN口、千兆LAN口*3、USB接口、开关、电源接口)
除了网口速率更快之外,华硕灵耀AC3000和普通路由器的最大区别在于支持AIMesh2.0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大面积无线网络覆盖和无缝的网络漫游功能。在我们解释AIMesh2.0用途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没有这AIMesh2.0之前我们是如何实现大面积无线覆盖的。
传统方案如何解决大面积覆盖无线网络?
传统的主流方案,基本上有四种:
一:网线直连。两个路由器之间直接使用网线连接。缺点是需要的重新布线,对于有墙壁阻隔的用户而言,可能还需要打孔,相对比较麻烦。
二:使用电力猫连接。电力猫可以利用家庭电路进行连接,不需要额外布线,但是由于电力猫受电力线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网络的速度和信号的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出现网络问题后,也难以排查故障。
(电力猫方案示意图)
三:使用无线中继模式。副路由先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主路由上,再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接入功能,等于是多出一个网络层级,虽然不需要通过线路进行连接,但是会产生两个WIFI信号。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切换。
(无线中继模式示意图)
四:使用无线中继桥接模式。副路由直接放大主路由信号,只会产生一个WIFI信号,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兼容性和网络环境等问题,网络的稳定性和网络速度都会出现明显下降。
(无线中继桥接模式示意图)
所以综合来看,以上几种模式都有各自有不同的硬伤,并且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没能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用户设备无法在两个无线路由器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功能。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两台路由无法智能切换,中间有大片尴尬地带)
房间内放置有两台路由器分别是A和B,用户在靠近路由器B的地方,此时用户开始向路由器A移动,不过当用户来到路由器A附近的时候,路由器B的信号虽然已经很弱,但是因为手机无法自动断开路由器B的信号,所有同样无法自动连接到信号更强的路由器A,只能等待用户手动切换网络。
(即使WIFI信号弱,手机也会努力保持连接)
实测AIMesh2.0技术,智能切换,让你“感知不强”
AIMesh2.0功能可以近乎完美地解决上面这个问题,当两台无线路由器路组成Mesh网络之后,如果路由器检测到用户设备的信号强度很弱,则会智能自动切换到信号更好的路由器,这一切都是在路由器的系统内完成的,不需要手动干预,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处于最佳的网络环境之下。这种自动无缝衔接的体验,套用最近手机圈的一句老梗可以说是“感知不强”,当然,对于网络切换来说,“感知不强”才是最好的体验。
(AIMesh2.0实时管控信号强度,实现自动漫游)
为了能实际测试出华硕灵耀AC3000相对传统路由器的优势,我们选择在面积达到240平米的办公环境进行测试,并且办公室的纵深达到了32米,更加能考验路由器信号真实覆盖能力。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我们选择将两台部署在办公室中部的位置。
(红色方块即为路由器部署的位置)
在设置好AIMesh网络之后,我们分别在办公室最左端和最右端测试WIFI信号强度,整个过程中手机始终可以保持WIFI信号满格。并且信号强度也基本维持在-60 dBm,连接速度在600Mbps左右,测试结果相当优秀。
(办公室最左端测试信号强度为-64 dBm)
(办公室最右端测试信号强度为-60 dBm)
其实AIMesh很好地跨越了墙体,可以提供最佳的网络连接质量。但作为一款路由器,我们还是想虐虐它的穿墙性能。我们将单台华硕灵耀AC3000部署在办公室最右端红色小方块处,测试人员手持手机在黄色小球处测试网速和延迟情况,其间WIFI信号需要跨越一道玻璃墙和三堵混凝土墙面。
作为参考,我们先在路由器旁边测试了网速和延迟情况。最高下载速度为493Mbps,基本可以跑满500兆宽带,而在穿墙测试中,网络速度下降到了181Mbps,但是网络波动情况依旧相对平稳,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最后我们还测试了2.4G网络的穿墙性能,理论上2.4G频段的穿墙能力会更好,实际中的测试结果也确实如此。虽然2.4G网络测速只有61Mbps,但是网络的延迟和延迟抖动都控制在非常优秀的水平。
带起39台无线设备毫无压力——对不起,设备太少喂不饱你
当然了,华硕灵耀AC3000除了非常智能以外,作为一台高端无线路由器,AC3000本身的性能也足够强劲,官方号称可以一台带180个设备,哪个都不卡。一般情况下,普通路由器负载10-20台设备的时候,网络就会明显的出现不稳定,延迟变高的情况,为了验证华硕官方的说法,我们同时使用39台无线设备连接,打算一试究竟。
当39台无线设备连接上之后,从路由器后台设置网页中我们可以看到,得益于四核心高通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性能,路由器CPU的平均占用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下,而256MB的超大RAM设计,也能保证在多用户在线时,路由器拥有足够大的缓冲空间。
看来华硕灵耀AC3000能带180台个设备并不是说说而已,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39台设备负载之下,处理器占用也才不到10%,华硕宣传的带180台设备甚至显得有点保守了。只可惜我们的测试条件有限,没办法进行更多设备的负载量测试,不过,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华硕灵耀AC3000对于百人左右的团队来说基本没有问题。不过目前市面上也有多款支持组建Mesh网络的路由器,那么华硕灵耀AC3000相对其他Mesh路由产品有什么优势呢?
三频WIFI功能——更多,真的就是更好
双频之后还有三频?是的,三频Wifi绝不仅仅是硬件堆砌或者宣传噱头,对于Mesh组网来说,比“双频”多的这“一频”,能够明显提升使用体验。
普通Mesh路由器由于只支持双频wifi,在组建完Mesh网络之后,其中一条5G频段将会被用于多台路由器之间的通讯,而当用户接入到路由器5G频段之后,将会占有原本有限的带宽资源,网络速度将会大幅下降。
而华硕灵耀AC3000支持三频WIFI功能,将其中一条5G频段作为所有支持AIMesh路由器通讯的专用回传频段,另一个5G网络作为用户专用的5G频段,互不干扰,最大程度减少了网络带宽的损失。
我们分别测试没有组建Mesh网络和组建完Mesh网络之后的网络速度,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组建Mesh网络前后,网络速度和延迟上只有微小的差异,没有发现明显的损耗。不过单独加入某型号的双频路由器之后,测试网络测速出现了大幅下降,只能达到一半的网络速度。
并且华硕灵耀AC3000的三频WIFI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三频可以独立使用,5G频段虽然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都可以支持,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智能家居产品只能识别2.4G频段,所以拥有独立2.4G频段的路由器,将会拥有有更好的网络兼容性。 我们知道市面上有很多Mesh路由器,不过这些路由器不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分开,大部分都是双频合一,带来的弊端是,并不太智能的双频合一会让你的设备来回切换,该用5G频段的时候用2.4G,该用2.4G频段的时候用5G,网络稳定性和速度实际体验并不友好,个人建议大家在选购路由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5G和2.4G频段能独立分开的路由器。
(2.4G频段大量应用于智能家居产品中)
总结:
在我们整个实际测试中,AIMesh2.0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之前多路由器部署后,用户需要频繁手动切换网络的痛点。而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类似电视,音响,电饭煲等原本无需接入网络的产品,现在也拥有了网络接入的需求,这也对路由器的负载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华硕灵耀AC3000在“高性能”和“高智能”这两方面的表现都足够优秀,确实是目前进行大范围无线覆盖的首选解决方案。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07 17:53:03
2022-12-07 17:47:13
2022-12-07 17:41:15
2022-12-07 17:41:03
2022-12-07 17:35:21
2022-12-07 17:35:05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07 17:47:30
2022-12-07 17:41:06
2022-12-07 17:35:26
2022-12-07 17:35:09
2022-12-07 17:29:20
2022-12-07 17:29: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