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岁月的列车「火车头里有什么」

时间:2022-12-01 16:53:1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岁月的列车「火车头里有什么」,关于岁月的列车「火车头里有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齐齐哈尔新闻网7月31日讯 (赵乐 王昱)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司机亲历了驾驶火车的苦与乐,也感受到了火车的动力革命带给社会的变化。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乃至高铁,铁路六次大提速,机车时速从40公里每小时飞奔到如今高铁每小时350公里,真正应了人们对火车司机的称谓,“离地三尺、夜行千里的活神仙!”

退出历史舞台的蒸汽机车。

袁宏城,个子不高、皮肤有些黑,平时少言寡语的性格让他显得沉稳忠厚,可是一谈起工作,他一下子变得健谈,话语里透着干练和自信。今年50岁的他已经从事机车司机工作27个年头,他驾驶过蒸汽机、内燃机,到现在的电力机车,曾应急处置排除故障隐患40余件,他带领的团队被集团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有21项发明。他亲自带过的徒弟至少30多位,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他教过的学生不下500余位。其中,6个徒弟已成为高铁司机。袁宏城这个从蒸汽机时代一路过来的机车人,亲历并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鹤城铁路的发展。

赶上了蒸汽机车运行的“尾巴”

袁宏城干火车司机这行缘于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让年幼的他萌发了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的愿望。而现实生活中他就是火车司机的儿子,小时候看着父亲驾驶火车在铁路线上驰骋,觉得父亲很了不起,对父亲的职业非常羡慕。这个从小在铁道旁玩大的孩子,每当看到瓦蓝的天空下腾起白色的烟雾,听到悠长的汽笛声,随着油黑发亮的蒸汽机车红色车轮的运转,从身边驶过,他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威风凛凛的火车司机。

1991年,袁宏城儿时的梦想成真。从部队当兵转业回来后被分配到了铁路工作,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并登上了羡慕已久的蒸汽机车,成为了一名火车司炉工,为了心中的司机梦,他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必须从基础干起,熟练掌握机车的每一个环节。他坚持着、摸索着、成长着,用每一天的辛苦诠释着追逐梦想的孜孜以求,一步步成长为副司机、正司机,终于开上了梦寐以求的蒸汽机车。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远看像个逃荒的,近看像个讨饭的,走近一看,是机务段的。”这是曾经的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蒸汽机车司机的写照。开蒸汽机车是超强度体力劳动。上个世纪,蒸汽机车司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作业环境非常艰苦。在三平方米的驾驶室里,火车司机活动空间非常小。逆风行车时,风从煤斗子里呼呼灌进脖子里,一趟车下来,火车司机的脸是全黑的。在蒸汽机车驾驶室内工作,最难熬的是夏天。酷热夏天开蒸汽机车,需要的不仅是体力,而是一种精神。在天然桑拿间的锅炉旁作业,如同置身蒸笼。司炉负责往里面添煤,让机车保持动力。副司机除了帮助司炉添煤,还负责为司机导航瞭望。因为机车驾驶室车头被前面巨大的锅炉挡得严严实实,司机的视线受限,为便于瞭望,他们只好半个身子探出左边车窗,右手操作方向杆控制车头。当司机拉下汽笛拉杆,机车发出呜呜呜的汽笛声时,司炉的铁锹在手中不停地舞动,不断加快喂煤的速度,炉门牙板在脚下一张一合,炉床里发出通红的火焰。冬天,蒸汽将煤斗冻住,就得人工刨开,操作下来,人变成了雪人。一趟车跑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满脸漆黑,除了牙齿是白的,满身满脸汗水和着煤灰。

袁宏城赶上的是蒸汽机车运行末尾期,当时早已经有内燃机车在铁道上跑。作为新司机,他先开蒸汽货车和跑三间房下行郊区线路蒸汽客车,1995年,他考取了内燃机车司机,将要告别蒸汽机车,他心中有些许不舍,因为蒸汽机车承载了他最初梦想的舞台。但是看到内燃机车,他更多的是欣喜,“内燃机车动力性能、工作环境与蒸汽机车不可同日而语。”内燃机车将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

穿上内燃机车司机制服觉得很牛

告别了蒸汽机车的劳动布衣服,穿上了内燃机车司机的制服,在比较干净、说话不用再喊的环境中工作,袁宏城觉得很牛。内燃机车作业过程中,驾驶室内宽敞明亮,车载空调冬暖夏凉。机车瞭望视线条件好了,牵引动力大大增强,司机工作强度大幅降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苦脏累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驾驶国家自主生产的唐山东风内燃机车,袁宏城感到很自豪。他要征服它,驾驭它。他在司机岗位上,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业务技能日臻成熟,并最终成长为指导司机,传技过500余位司机。每次出车前,他总会早早到场检查机车身,确认所需的工具及安全备品是否携带齐全,不厌其烦地叮嘱副司机、乘务员严守规章。完成运输任务返回后,他又拿着毛刷细致地清扫、擦洗机车,细心呵护每台陪伴过他的“老伙计”。

21年时光荏苒,正是改革开放人口大迁徙的高峰时期,内燃机车承载了南北人口大流动的洪潮,随着铁路线路增多,内燃机车司机更加地繁忙。风雨兼程,袁宏城用滚滚的车轮丈量着无尽的长路。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新的旅程的开始。视野里的平行线——那两条钢轨,就是他眼前的风景。不变的是风景,瞬变的是时间与季节。

铁路6次大提速,他驾驶的列车设计车速由80公里每小时提速到120公里每小时。工作中,他紧紧围绕铁路运输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荣获“集团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称号。21年来,总共创新成果21项,他带过的大批“徒弟”走上了司机、乘务等重要岗位,团队创新优势、先进辐射影响不断凸显,积极发挥了模范引领作用。工作中他应急处置排除故障隐患40余件。记得10年前,有一次驾驶机车运行在泰来至克利区间时,袁宏城瞭望中突然发现运行前方400米处有一个设备侵入铁路线上。袁宏城紧急制动,在侵入设备100米左右处停车,避免事故发生。还有一次机车运行到太平川,袁宏城发现四个齿轮中有一个异常过热,他打开齿轮箱检查孔盖,发现齿轮断裂,他迅速处置,避免了隐患事故。

01

高铁司机职业堪称“高大上”

“如今的动车组,控制网络化、操纵智能化,司机室没有噪音、没有油污,冰箱、微波炉生活设备配得全。运行时速已达300公里。我们穿的制服白色的,提的皮包全都是‘私人订制’,高铁司机这个职业可谓是‘高大上’。”回首来时路,袁宏城感慨良多。他羡慕现在的年轻人,起点高,工作环境舒适,走进司机室,身处“幸福里”。

进入电力时代,袁宏城争分夺秒学习知识、虚心请教,顺利实现了“角色”和业务的双转型,成为了一名电力机车司机。电力机车风驰电掣,更大地拉动了地域之间的流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他看到,依托高铁特性开行的各种旅游专列,已是许多民众在节假日或者双休日休闲度假的首选。动车、高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刘超是袁宏城现在带的徒弟,24岁的小伙儿,充满活力。2016年8月毕业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的电力机车专业。能跟着袁宏城师傅学技术,刘超感觉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实践技能和理论水平突飞猛进。他眼中的师傅很严厉,对他的要求极其严格。跟着师傅快两年了,他越来越敬佩师傅的专业技能,一次排除事故险情,师傅冷静、果断处理的样子,他印象深刻。那是跟师傅学徒半年左右,机车在红旗营进站运行中突然制动机故障,一旦停车占用线路将发生事故,袁宏城当即得当处置,瞬间解决了制动机故障,机车得以顺利前行。

袁宏城带过的徒弟中有6名已成为高铁的司机,看着徒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袁宏城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徒弟刘超对业务很钻,谦虚好学,今年要参加电力机车考试,他对徒弟考试成绩很有信心。今年年末齐齐哈尔至满洲里高铁将投入建设,再过三年,刘超就可以考取高铁司机的资格,他希望赶上好时候的徒弟们通过努力,将鹤城的铁路伸展得更远更长。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