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共享电动车还有吗「共享电动车可以骑多久」

时间:2022-11-30 19:41:3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共享电动车还有吗「共享电动车可以骑多久」,关于共享电动车还有吗「共享电动车可以骑多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世界风云变幻,风口来时猪都会飞,可大风走时却又可能只剩一地鸡毛。

不过,你又可曾想到,就连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近年来中国原创的互联网最好商业模式的共享单车,会落到如此田地。昔日并驾齐驱的两大领头羊,无一例外几乎成为了人们的记忆。

倔强的北大高材生戴威虽带领它的“小黄车”垂死挣扎,但抵押单车负债累累的ofo仍游走在破产边缘。

从个人的角度说,及时甩手换得财富自由的胡玮炜绝对是人生赢家,然而卖身美团的摩拜单车却似乎走向深渊,连其标志性的车身橙色都即将被美团统一刷为黄色,看来美团单车是准备踩在摩拜单车的尸体上重新站起来的。

美团竟然下定绝心对收购时价值128亿的商誉动刀,可见共享单车已经基本被公司判了“死刑”,也就是无法独立生存,只能收归美团App作为集团用户获取和增强黏性的工具。

时势造英雄,昔日双雄日渐细微之时,凭着背靠大树阿里,哈罗单车强势崛起,并逐步发展成为对标滴滴的综合出行服务提供商-哈罗出行。

近日,成都市出行了哈罗共享电单车的踪影,据称因为还未经允许所以甚至连牌照都没有就上路了。面对交警部门的介入,哈罗的官方回应是“未投入运营,只是测试”,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共享单车已“死”,大体商业逻辑相似的电单车又能活过几集?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为什么共享单车活不下去,那么肯定是“不赚钱的生意本质上都是耍流氓”。

虽然扩张迅速,用户体量和对应产生的知名度巨大,然而用户的扩张并不能为共享单车带来规模效应,甚至由于需求旺盛还不得不多进行单车投放,越多的投放带来越高的运营成本,再碰上越高的损坏率、盗窃(私用)率,变成了一门越扩张月亏损的生意。

起初认为押金所产生的现金流能带来极高的收益,然而没想到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的介入,让免押成为这个行业的标配,相当于让每家共享单车公司在收入上自断一臂。

收购时认为这是一个强劲的线下入口,和美团的O2O业务天然结合,但实际上大约一年时间里很难明显看出协同产生的效益,却是真金白银地给美团带来了45亿的亏损。



共享电单车,虽然能收更高的使用单价,但是对应的却也是比自行车贵得多的造价,其感应器、电子元件等设备都要比自行车精密得多。虽然哈罗没有公布其造价,但也可推测至少在数千元的水平。

比起电单车,其实更早出现的中间产品是“电动助力自行车”,这种所谓的助力车和自行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不踩不动,一踩智动”,虽然也需要人力踩,但只要踩动起步启动电力模式后,电力就会助力前进,尤其遇到上坡等路段时会发挥较大作用。

在共享单车仍未完全衰败的2018年中,就有超过10家公司看中了这个瞄准中长途骑行的产物,然而到了2019年几乎全部销声匿迹。

如果说助力车本质上仍是单车范畴,并不能过多的提升骑行的舒适度(尤其是恶劣天气和路段),然而却一定程度进一步提升运营成本,那么共享电单车可能更为尤甚。



共享电单车本质上已不是单车,而属于机动车。由于完全依赖电动而不需要人力,毋庸置疑是能为骑行者省点力气,然而省力真的是核心需求吗?

其实对于不少人来说,之所以选择短途踩单车而非搭乘公交车,往往是因为方便接驳也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那么对于共享电单车而言,一方面由于需要充电预计只能固定安放在某些有充电桩的区域无法直达目的地停靠,另一方面由于基本依赖电力也失去了踩车锻炼的作用。

不仅如此,用户层面不想踩单车的一些因素如天气恶劣等也并没有得到解决。越高的单位价值,就容易导致因管理疏忽而造成的私用、损坏,整个运营成本必然比共享单车、助力车都要更上一层楼。

更关键的是,共享出行的竞争对手不单止是其他公司,更是城市公共交通。由于地铁、公交车的存在,共享电单车的定位绝对不可能是共享单车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否则用户只会流向搭乘公共交通。

高昂的造价和运营成本却面临着难以与之匹配的使用单价提升幅度,有理由相信共享电单车很可能比起共享单车更为“昙花一现”。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