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15:53:3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中国智能制造排行榜TOP100「财富未来50强榜单」,关于中国智能制造排行榜TOP100「财富未来50强榜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联合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发布了“2021智能制造50强”排行榜。海尔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华为分别位列前三名。
向上滑动阅览
细数该排行榜,其中有不少工控领域熟悉的身影,包括正泰电器、中控技术、上海机电、大族激光、华中数控等自动化相关企业,以及埃斯顿、科大智能、新松机器人、托斯达和新时达、图灵智造等国产机器人公司。
1 榜单看点
●
从行业来看,工业机器人和5G等热门行业上榜的企业较多,而且绝大部分入围的企业属于“黑灯工厂”的一部分。
●
从榜单的典型场景中,可以看出如供应链可视化、智能在线监测、智能仓储、人机协同作业、工厂数字化设计等实例,寻求的是由点到面、由局部生产到全流程的路径。
●
离散型制造业成熟水平略高于流程型制造业。离散型制造企业上榜数量多于流程型制造企业,如汽车、电器等行业排头兵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智能化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带动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
从智能制造涉及的领域来看,覆盖家电行业、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汽车、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装备、云计算、工程机械等多领域的前沿智能化技术。
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力压华为、比亚迪、大疆、宁德时代等一众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排行第一。此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四川长虹、TCL均出现在排行榜中。例如海尔与美的的多家工厂都是灯塔工厂,美的围绕机器人、海尔围绕新能源的布局进行自我革新,它们依靠先进的生产线、系统架构、产品品质、工厂效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过程监管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我国家电业“领军企业”的代表,走在智能制造的前端。
汽车企业:汽车行业在碳中和等政策推动下表现亮眼,包括比吉利、亚迪汽车都表现出非常强的市场敏感性和创新意识,特别是比亚迪在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的位置。近年来,“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变革最为明显的风向标,传统车企正在全力加速智能化转型。比亚迪在智能制造上的布局动作不断,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智慧工厂,实现研发信息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的全面升级,不光是汽车整车生产线业务、包括电池、电子业务等多家工厂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潍柴动力、徐工机械、柳工机械、山河智能六家国产工程机械及配套件企业上榜。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其给人的想象空间并不多,然而,这一赛道的智能化竞争缺非常激烈。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各家企业动作频频。徐工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的特点,提出了产品智能化、研发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的构想,构建徐工智能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三一重工重点推进“灯塔工厂”建设,三一“根云”平台是国内三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中联重科成立中科云谷公司,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全面进军,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ZValley OS的“智慧大脑”,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均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山河智能的系列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如智能立体仓库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可视化等。
机器人企业:此次榜单中出现不少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包括大族激光、埃斯顿、科大智能、新松机器人、拓斯达、新时达、图灵制造等。工业机器人是实现智慧工厂的标配,在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中,可谓实现了用机器人来制造机器人的场景。以新时达机器人为例,上海新时达超级工厂通过运用MES、WMS等管理软件,打造智能制造系统,在制造产线及智能仓储物流等环节应用机器人实现高效柔性自动化。
工控企业:包括正泰电器、中控技术、上海机电、华中数控等在内的工控企业均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例如,正泰电器早在2014年就依托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在业内率先构建工业电器行业云组态平台。截至目前,正泰智能制造累计投资23.4亿元,在温州建成6个数字化车间,在杭州、嘉兴等多地布局光伏电池与组件智能工厂。
此外,正泰电器还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凭借自身实力入选国家级“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中控技术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重点发展数字化相关的工业软件及产品,形成具有多行业特点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赋能用户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工业企业高效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
除此之外,以京东方、大疆、长飞光缆、烽火通信等为代表的信息硬件企业,它们拥有雄厚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走向智能制造过程中,他们既是IT的传统玩家,拥有雄厚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
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现如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型企业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榜单中所述的智能制造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流程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减少重复性劳动力投入的同时,提升制造业效率与质量,进而提升本土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综合来说,它既包括ERP、PLC、MES等软件系统,也涵盖传感器、工业以太网、机器人等硬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智能制造既体现在企业管理层面的组织和沟通上,也体现在实际的生产流程中。
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1.4万亿元,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体量庞大,在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牵引下,智能化改造需求强劲。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下,大多数的制造企业正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的成长阶段,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明显。
首先是重点领域的转型升级。据工信部消息,截止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了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了74.7%。初步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涌现出一批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其次是智能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以新型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超过10亿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如2016-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台增长到23.7万台。
最后是标准和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我国不仅初步建立起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合作。“十三五”期间,我国已经发布285项国家标准,在石化、船舶、建材等14个行业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主导制定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人才、财税、金融等措施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去年底,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我国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率先在智能制造上的投入与部署,是在数字化趋势下引领新的生产模式变革的关键所在,既是降本增效的最佳选择,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机遇。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1-27 15:53:01
2022-11-27 15:47:17
2022-11-27 15:47:02
2022-11-27 15:41:29
2022-11-27 15:41:14
2022-11-27 15:35:29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1-27 15:53:31
2022-11-27 15:47:21
2022-11-27 15:47:07
2022-11-27 15:41:35
2022-11-27 15:41:19
2022-11-27 15:3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