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又一个富豪破产「中国首富破产」

时间:2022-11-27 15:11:1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又一个富豪破产「中国首富破产」,关于又一个富豪破产「中国首富破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小李飞刀的李

如果说哪个产业曾占过“天时地利人和”,光伏产业算是一个。

但也只是曾经而已。

光伏产业曾经造就多少神话,就戳破过多少泡沫。

20年后,当一切趋于理性,那些疯狂,那些狂热,早已成为故事。

但提及光伏产业,有一个名字,无法被忽略。

他就是施正荣。

2000年,施正荣手拎40万美金和技术回国创业。随后,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无锡成立。

仅仅用了5年,2005年,尚德就完成了在纽交所上市。

最鼎盛时期,施正荣身家高达186亿元,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仅仅过了8年,2013年,尚德破产重组。

一切又仿佛回到了原点。

如今又是8年过去了,沉寂的施正荣又回来了。

这次是他的家乡,2022年1月8日,上迈新能源光伏产线投产典礼上,施正荣又一次走上台前。

首富归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但这些都是对他的猜测而已,用施正荣自己的话说:“我从没想到会成为老大和首富,也没想到有媒体把我送上神坛!”


01 快速发迹又快速陨落

施正荣出生于1963年2月10日,江苏扬中一个名叫“太平”的小村庄。

施正荣是个双胞胎,与他同时出生的双胞胎女孩夭折了,这也许让他格外明白了生存的意义。

与江苏其他县级市不同,扬中是长江中的第一大岛。扬中生态优美,气候宜人。素有“河豚之乡”“江中明珠”的美誉。

而河豚鱼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正所谓,“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一朝食得河豚鱼,终身不念天下鱼”。

河豚虽肉质鲜嫩,但野生河豚体内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说故而广为流传。

这也许从另一个层面隐射扬中人的性格。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施正荣从小品学兼优,更是从这个长江之岛一路读到大洋之岛——澳大利亚,并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马丁格林教授。

靠着自己的拼搏,施正荣一直来到了澳大利亚的社会顶尖。

然而,正像吃河豚的扬中人那样,2000年,施正荣决定回国创业。

这个决定,让他的家人一时无法理解。

你是一名科学家,是搞研究的,会是一名合格的创业者吗?能成为企业家吗?

带着这样的质疑,施正荣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带着40万美元和他的技术。

回国后,他奔波于各个城市,兜售他的创业理想。

最终还是同为江苏的无锡接纳了他。

施正荣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共占25%股份,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无锡正式成立。

当时无锡肯定不会想到,尚德带给他们的一切。

当然,一切又是这样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2005年,尚德在无锡市领导的帮助下完成私有化,原先占尚德股份75%的国有股获益十几倍后,相继退出。

2005年12月,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融资4亿美元,施正荣一下子成为了华尔街的宠儿,施正荣也以23亿美元的身家,荣登中国新首富。

2006年8月8日,他被任命为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30名国际顾问中唯一的中国大陆顾问。

2007年6月,他被长春理工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2008年9月21日,长春理工大学设立正荣奖学金基金,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2009年9月30日,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应邀出席国庆典礼。

2009年11月18日,他被选为澳大利亚国家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士。

2013年3月4日晚,他辞去尚德董事长职务。

2013年3月14-15日,尚德股价两天暴跌38%,收于0.67 美元,仅剩下1.5亿美元的市值美国马克西姆集团甚至将尚德股票的目标价下调至0 美元。

2013年3月20日,尚德电力实施破产重整。

在公司破产之后,施正荣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直到这一次他再次回到家乡卷土重来。


02 砰的一声落下的全是灰

梳理施正荣“一夜暴富”又“一夜而衰”的逻辑背后,很难绕过光伏这个产业逻辑。

中国光伏长期有“三头在外”的说法:原材料、市场以及主要设备都由欧美等国家垄断。

以施正荣为代表的中国光伏创业者,最早都是从太阳能组装和切片介入。他们常和国外厂商提前签订锁量锁价的长期合同。

这其中的风险,自然不言而喻。

尤其是到了2008年,光伏产业哀鸿遍野。

那一年,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光伏补贴政策退坡,硅料价格暴跌。

激进扩张的中国光伏企业陷入严重产能过剩的泥潭。数据统计,仅金融危机期间,国内就有超过300余家光伏企业倒闭。

尚德在这一轮波及下,也很难独善其身。

2008年,金融危机下尚德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

2010年,尚德主业开始亏损;

2011年“双反调查”让尚德的利润大幅缩水;

2012年上半年,尚德平均每天要亏1000万元,股价也从顶峰的90美元一路跌破1美元。

当时国内的光伏产品出口额几近腰斩,而资本也在行业最困难时期抽身离去。

到了2013年底,行业也来到了最低谷。

彼时,国内44家上游多晶硅企业有八成破产倒闭。一位光伏企业董事长感叹:“这多像是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的全是灰!”

离开尚德后,施正荣回到了澳洲。

在国外,他开始调整自己,开车,买菜,做饭和洗衣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重新获得独立和自信。那段时间,他瘦了15斤左右。

施正荣在回忆那段时间时说:人生最宝贵的是不迷失自己。

他当时考虑的是一定要做点什么,无论做什么,身体第一。只有调整好自己的身心,才能继续前行。

与施正荣调理身体一样,在经历了行业的大开打合之后,光伏产业也在调理自己的“身体”。

除了受制于外,光伏还是个高负债重资产行业,度电成本直接左右路线选择。

从施正荣创办尚德的2002年,十年时间,中国光伏度电成本从当初的5元/千瓦时,下降到0.8元/千瓦时。

2019年后,中国光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上网价格已低于火电。

在这样的背景下,光伏也走过了野蛮生长阶段,进入了精细化生产阶段。在碳中和、新能源大背景下,技术与专业主义开始回归。

当初施正荣被迫辞任董事长时,国内一位行业同行给他发了条短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条短信,施正荣也许一直从来没有删去。

如今,施正荣选择卷土重来。


03 有钱之后“变了”

至今,江湖上仍回荡着施正荣早年创业时的豪言壮志:“全世界太阳能技术第一流的专家就是我,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做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

据说,施正荣做研究时非常内向,做了企业家之后,突然变得口若悬河,这其中的转变从何而来?

坊间有个故事,有一次他在朋友家吃饭,席间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提议这位“洋博士”唱首歌,他却唱得磕磕巴巴,十分腼腆,像极了一本正经的学术派。

但是,在成为明星企业家的岁月里,面对各种高级论坛与学术会议,施正荣几乎都能应付自如,甚至还有板有眼地在几千人的大会上唱锡剧。

在尚德成立的头几年,施正荣经常去生产车间,喜欢在食堂和工人吃饭,工资也只领该得的四分之一。

在纽交所上市之后,身价暴涨的施正荣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他在上海成立“施氏家族慈善基金”,高调做公益。

他雇用6名保镖24小时保障他和家人的安全。

他斥资20万美元包机参加达沃斯论坛。

他的车库里,停放着近十辆豪车,包括三辆雷克萨斯,一辆宝马,一辆奔驰S600,一辆顶级宾利,一辆路虎,一辆沃尔沃。见不同人时会开不同的车。

成为中国首富,成为“有钱人”后,施正荣似乎开始“变了”。

但了解他的人说,他留给自己的那一面没有变,变的是给别人看的那一面。

对于这些变化,他的解释是:“我是一名技术型企业家,我一直认为财富只是一个人追求理想和事业的副产品。”

在创办尚德之前,施正荣的身份是学者和科学家。即使在创办尚德之后,施正荣也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商人”。

不管如何,施正荣一度被视为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的成功范例。然而随着尚德的破产,他的转型也鲜被提及。

对于施正荣,一位业内老领导曾这样评价:“我们应该记住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先生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施正荣先生带来了光伏技术,带动了中国光伏电池的工业化生产。当然,在后来的经营中遇到了问题,但我们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应承认他们的历史功绩。”

作为企业家,施正荣的转型是否成功,其实已经没有评价的必要。

他被指出,因为他的感情细腻,使施正荣在管理时缺乏管理艺术和魄力。

他偏向选择和自己感情交往深的人担当重任,比如让自己的中学物理老师担任公司的主管。

此外,他还偏爱聘请有深厚跨国公司背景的人组建团队,搜罗了全球光伏产业半数以上的华裔科学家和国外著名的光伏材料学专家。当“空降兵”与“公司老人”之间矛盾爆发时,他又缺乏足够的智慧平衡彼此的关系。

如今,这一切在行业发展面前,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04 卷土重来的意义

回国创业那年,施正荣37岁,如今是2022年,他已近60岁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施正荣表示: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

仅仅在卸任尚德董事长一年后,施正荣就创办了

,主打轻质光伏这个细分领域。

多年来,中国光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轻质光伏概念逐步得到市场的认知和认可,上迈也终于在晶硅组件的无玻化、轻质化和薄片化上实现了诸多突破。

“回想我30多年的光伏生涯,中国光伏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再到担当大任,其成功的最大密码就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永葆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上迈新能源1GW轻质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投仪式礼上,施正荣再次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当年的探索先行,中国光伏行业也很难实现多元化布局、创造出今日辉煌局面。

显然,施正荣就是先行者之一。

而今,上迈产能扩产规模到了GW级别,气候初成,终可言施正荣“重出江湖”了。昔日领军者,今朝再出发,未来将如何?

当下,伴随中国“碳中和”目标与“整县推进”政策的提出,光伏细分领域BIPV市场正在大幅兴起,这为上迈新能源的轻质组件提供更为庞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中国光伏在大干快上完成市场普及和用户教育后,更多特别场景、更多个性化需求亟待被满足。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难预见,凭借独树一帜的产品方向,上迈新能源有很大概率在光伏行业争得一席之地。

2019年,上迈eArc组件历史累计出货量达到了50兆瓦。

与此同时,凭着上迈新能源,施正荣以25亿财富重回“胡润百富榜”。

2020年,上迈新能源又宣布完成了1200万美元的融资。

截至2021年12月,上迈新能源的轻质组件在全球已安装了超过100兆瓦。

而这一切,还是因为那个曾经的中国首富施正荣。

即使不再是光环耀眼的企业领袖,即使不一定能够重回“神坛”,又会如何呢?

也许,重新出发的意义,已经大于一切。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