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血常规检测的分类及解读、红细胞、血小板、解读

时间:2022-09-13 16:06:16来源:网络整理

血常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常规。在包括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在内的血常规中,分析血常规的数据变化是监测孩子病情的必要方法。

常规验血

常规血液检查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血液检查。通过验血可以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征兆,比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常规的验血比较简单,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出结果。

血常规检测主要以三类和五类为主,我们通常用五类

三分类仪可以将白细胞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其他白细胞)和小细胞(淋巴细胞)。

五分类仪可将白细胞分为五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系统的各种仪器之间几乎没有区别。如果发现异常和未成熟细胞,则使用手动涂片显微镜进行分类。

接下来,我们将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一一解读。

解读白细胞

01、白细胞简介

白细胞 (WBC) 在消除病原体和保护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其正常值为[4~10]×109/L。

增加可表现为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等。

减少往往表现在流感和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及药物或辐射引起的,以及某些血液病。

白细胞增多症

(1)生理特性主要见于月经前、剧烈运动、饭后兴奋等。新生儿和婴儿高于成人。

(2)病理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等。应用某些提高白细胞的化学药品或升高白细胞的针也可促进白细胞增加。

白细胞减少症

(1)疾病主要见于流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药物:使用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等。

(3)特殊感染:如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等。

(4)其他:辐射、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因素很多,必要时应结合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形态等指标综合判断。

02、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一些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简单来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详细解读

中性粒细胞增加 (NEUT)

(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脓肿、疖、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轻度 重度感染可增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度感染可>10.0×109/L;重度感染可>20.0 ×109/L,与明显的核左移。

(2)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安眠药、有机磷中毒。

(3)出血及其他疾病: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塞和血管栓塞等。

( 4)生理学见白细胞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 (NEUT)

(1)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布鲁氏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麻疹、流感)、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中毒伤害: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辐射伤害等。

(3)药物:抗肿瘤药、苯二氮卓类镇静剂、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

高白细胞的定义应与中性粒细胞一起观察。纯白细胞偏差没有绝对值。如果中性粒细胞正常,体内没有炎症的表现,只是白细胞总数增加,一般不代表有问题。当中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值时,可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当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可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俗称:白血针)。

淋巴细胞(LYM)增加

(1)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肺结核、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传染性肝炎、肺结核、其他传染性疾病康复期等。

(2)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也会引起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对升高。

淋巴细胞(LYM)减少

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暴露于辐射等。此外,当中性粒细胞因各种原因增加时,淋巴细胞中的细胞也可相对减少。

首先,儿童的淋巴细胞比例普遍高于成人。其次,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由于干T淋巴细胞亚群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淋巴因子分泌失衡从而抑制造血)表现出明显的造血抑制活性,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

单核细胞增多症

(1)病毒感染。

(2)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如肺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传染病康复期、疟疾、黑热病。

(3)其他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单核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比率和低单核细胞计数没有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皮肤及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囊尾蚴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1)疾病或外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2)用药: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

疾病:发生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有很多种大血小板比率低,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或吸入性过敏原、过敏性结肠炎等,都会导致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症

低值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红细胞解读

红细胞 (RBC) 是血液中最丰富的有形成分。作为呼吸载体,它们可以向全身各组织携带和释放氧气,运输二氧化碳,协调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粘附。

红细胞 (RBC) 增加

它见于严重的呕吐、腹泻、排尿过多、休克、出汗和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体积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相应增加,这只是暂时现象。

红细胞 (RBC) 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如慢性胃肠病、酗酒、偏食等,导致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不足和维生素 C 会导致贫血。

(2)骨髓造血:药物、辐射等各种理化因素引起的原发性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骨转移等,可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

(3)红细胞过度破坏或丢失:如先天性失血或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出血性贫血、出血等。

网织红细胞 (RET)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红细胞的未成熟阶段,是反映骨髓造血造血功能和判断贫血及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红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增高:网织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或溶血性贫血、大出血、缺铁性贫血。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血红蛋白解读

血红蛋白 (HGB),通常称为“血红蛋白”,是一种参与红细胞中氧转运的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负责人体向器官组织输送氧气和输送二氧化碳的功能。. 其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相同,但血红蛋白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儿童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因年龄而异。

当孩子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考虑孩子严重贫血的可能。患有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童需要经常进行血液检查,至少每周一次。只要验血常规是可测外周血(指尖血)。

根据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可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和极重度贫血四个等级。

大于9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孩子需要输红细胞悬液。新生儿血红蛋白低于80g/L,婴儿血红蛋白低于70g/L。建议输血。优选地,对白细胞悬液进行辐照。

血红蛋白(HGB)增加

(1)疾病:慢性肺心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反应、大红细胞性高色素性贫血和某些肿瘤如肾癌。

(2)外伤:大量脱水、严重烧伤等。

血红蛋白 (HGB) 降低

(1)出血: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肾炎引起的出血。

(2)其他疾病:血红蛋白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由慢性反复出血引起,如胃溃疡病、胃肠肿瘤、月经过多、痔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严重,见于大细胞性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引起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慢性肝病引起的贫血。 .

高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红细胞体积高表明红细胞太大,见于缺乏维生素 B12 和叶酸的大红细胞性贫血。

低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红细胞体积低表示红细胞较小,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和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低血细胞比容 (HCT)

低血细胞比容,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由于红细胞减少或破坏,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高红细胞比容低。在血容量增加的情况下也可见低血细胞比容。例如,大量输液后,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密度降低,血细胞比容也会降低。

血小板简介

血小板(PLT)的主要功能是:

① 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

②通过粘连、聚集、释放反应,在创面形成白色血栓,止血;

③ 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凝血,形成血栓,进一步止血;④ 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纤维蛋白网络,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会变化 6%-10%。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孩子需要静卧,避免情绪激动和颠簸,尤其是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血小板输注.

干出血和湿出血

干性出血:皮肤破点瘀血,即所谓皮肤黏膜出血,即干性出血,表现为皮肤上的瘀伤、瘀伤,发生于四肢、躯干等外侧。

湿性出血:主要包括口鼻出血(口腔黏膜或舌头上的血泡、鼻出血)、肠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尿血)、持续性阴道出血(大量月经)、颅内出血出血等

临床上,湿出血的风险远大于干出血。同时,如果是活动性出血,其风险远大于静止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PLT)

(1)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巨大血管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血小板过度破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稀释。

(4)其他疾病:播散性血管内出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某些感染(如伤寒、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过敏性紫癜等。

(5)用药:药物中毒或过敏。例如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等。

血小板增加(PLT)

(1)外伤:急性出血性贫血、脾切除术后短暂性血小板增多和骨折。

(2)其他疾病:一些病毒感染后血小板可能会暂时升高。发烧后淋巴细胞可能会减少,血细胞计数可能会暂时升高。发烧后可能会出现脱水,血液浓缩,血小板暂时升高,等等

预防措施

1.验血前一天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高蛋白食物。

2.抽血时要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导致血管收缩,增加抽血难度。

3.抽完血后,需要在针孔处局部加压3-8分钟止血。注意:请勿揉搓大血小板比率低,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4.如果局部充血,24小时后用温毛巾湿敷,促进吸收。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