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2 08:05:15来源:互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称,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将不会出现以油气为主的阶段。
杜祥琬身兼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一职,他在12月10日的第三届中国城市能源变革峰会上提出了上述观点。
他认为,中国进口和自产油气的总量,未来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可能超过40%。
这不同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全球一次能源结构变革将经历三个历史阶段:煤炭为主阶段,到油气为主阶段,再到非化石能源为主阶段。
杜祥琬因此指出,中国下一阶段的能源转型期,将是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和此消彼长的阶段,最终的方向是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格局。
他预测称,“十四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年增速将保持在2%的水平,能源消费的增量将主要由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提供,煤炭消费则完全可以做到不再增长,以实现“煤达峰”,即煤炭消费达到历史峰值水平。
杜祥琬预计,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20%左右,相较去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到“十五五”阶段(2026-2030年),随着非化石能源增长与再电气化的发展,存量的煤炭和石油消费将逐渐开始被替代。
杜祥琬还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的能效水平明显提高,但差距仍然较大,中国目前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这一状况不具有可持续性。
能源强度也被称为单位GDP能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8.7亿吨标准煤,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98.08万亿元。以此计算,2019年国内的单位GDP能耗为0.496吨标准煤/万元。
杜祥琬表示,如果国内的能源强度下降到世界平均水平,将意味着产出同样的GDP,可以节约十几亿吨标准煤。
他认为,节能提效是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首要任务。在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也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中国需要为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做好铺垫,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路径。
杜祥琬例举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4亿吨,大于美国和欧盟的排放量总和。中国在2006年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他提出,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有所改善,但还不够革命性。去年,煤炭消费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57.7%,超过石油、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之和,位列首位。
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0-12-09 14:02:02
2020-12-09 10:02:55
2020-12-08 15:58:50
2020-12-08 08:02:04
2020-12-07 12:02:03
2020-12-07 08:02:01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0-12-12 08:05:01
2020-12-09 10:02:18
2020-12-08 08:02:19
2020-12-07 08:02:17
2020-12-06 08:02:16
2020-12-05 08:0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