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4 18:29:0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水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关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水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目录
一、基本规定 ------------------------------------------2
二、强制性条文 ----------------------------------------3
三、设备、材料等的质量要求-----------------------------5
四、建筑电气安装程序应符合以下要求 --------------------8
五、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安装 ----12
六、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导管敷设---------------------13
七、电缆敷设 、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20
八、电缆头制作、导线连接和线路绝缘测试-----------------24
九、普通灯具安装 --------------------------------------25
十、专用灯具安装---------------------------------------27
十一、开关、插座、风扇安装-----------------------------27
十二、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29
十三、接地装置安装-------------------------------------29
十四、变配电室及电气竖井内接地干线敷设-----------------30
十五、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31
十六、建筑物等电位联结---------------------------------32
一、基本规定
1、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标准等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在设计单位未同意的情况下变更设计。
2、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3、建筑安装工程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配件等必须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提供的检测报告中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性认证(CCC认证)的产品应抽查生产许可证或CCC认证证书的认证范围、有效性及真实性。
4、主要材料、设备器具等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型号及外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核查确认。需要按照省、市规定进行试验检测的,必须在现场监理人员的见证下进行取样,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确认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才能在施工中使用。新型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时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 因有异议送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抽样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抽样检测:对于母线槽、导管、绝缘导线、电缆等,同厂家、同批次、同型号、同规格的,每批至少应抽取 1 个样本;对于灯具、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同厂家、同材质、同类型的,应各抽检 3% ,自带蓄电池的灯具应按5%抽检,且均不应少于1个(套)。
(2) 因有异议送有资质的试验室而抽样检测:对于母线槽、绝缘导线、电缆、梯架、托盘、槽盒、导管、型钢、镀钵制品等,同厂家、同批次、不同种规格的,应抽检 10% ,且不应少于 2 个规格;对于灯具、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同厂家、同材质、同类型的,数量 500个(套)及以下时应抽检2个(套〉,但应各不少于1个(套),500 个(套)以上时应抽检3个(套)。
(3) 对于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同一建设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当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同材质、同批次、同类型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时,其抽检比例宜合并计算。
(4) 当抽样检测结果出现不合格,可加倍抽样检测,仍不合格时,则该批设备、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应判定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5) 应有检测报告。
5、主要设备和器具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00-2013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和电力调试等人员应持证上岗;
⑵安装和调试用各类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且使用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7、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隐蔽,并形成隐蔽验收记录。需要进行功能试验的各类管线,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前进行旁站监理试验,合格后再进行隐蔽验收。与土建工程同时施工的建筑安装工程应与土建工程的隐蔽验收一起进行,但须单独形成隐蔽验收记录。
8、工程竣工后,应将暗敷的电气线路按户分别绘制成图,线路图应包括暗敷在地面、墙面、顶棚的线路走向、相对位置等,以便竣工后交于住户识别。
二、强制性条文
1、高压的电气设备、布线系统以及继电保护系统必须交接试验合格。
2、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4、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可靠,且母线槽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2处;
(2) 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未端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3) 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5、金属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与保护导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梯架、托盘或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每隔20m~ 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
⑵非镀锌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保护联结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镀锌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两端不应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6、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导管或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
7、 金属电缆支架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8、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不得单根独穿于钢导管内,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应形成闭合磁路。
9、 同一交流回路的绝缘导线不应敷设于不同的金属槽盒内或穿于不同金属导管内。
10、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物顶棚内、墙体内、抹灰层内、保温层内或装饰面内。
11、灯具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在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使用木楔、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
(2) 质量大于10kg的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5倍恒定均布载荷做强度试验,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5min。
12、普通灯具的Ι类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采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铜芯软导线的截面积应与进入灯具的电源线截面积相同。
13、专用灯具的Ι类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铜芯软导线的截面积应与进入灯具的电源线截面积相同。
14、景观照明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人行道等人员来往密集场所安装的落地式灯具,当无围拦防护时,灯具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5m;
(2) 金属构架及金属保护管应分别与保护导体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
15、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应与中性导体(N)连接;对于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应与相线连接,左孔应与中性导体(N)连接;
(2)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接地导体(PE)应接在上孔。插座的保护接地导体端子不得与中性导体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其接线的相序应一致;
(3) 保护接地导体(PE)在插座之间不得串联连接;
(4) 相线与中性导体(N)不应利用插座本体的接线端子转接供电。
16、接地干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17、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三、设备、材料等的质量要求
1、高压成套配电柜、蓄电池柜、UPS 柜、EPS 柜、低压成套配 电柜(箱)、控制柜(台、箱)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高压和低压成套配电柜、蓄 电池柜、UPS 柜、EPS 柜等成套柜应有出厂试验报告;
(2) 核对产品型号、产品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外观检查:设备应有铭牌,表面涂层应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设备内元器件应完好无损、接线无脱落脱焊,绝缘导线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蓄电池柜内电池壳体应无碎裂、漏液,充油、充气设备应无泄漏。
2、进场梯架、托盘和槽盒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齐全:内容填写应齐全、完整;
(2) 外观检查:配件应齐全,表面应光滑、不变形;钢制梯架、托盘和槽盒涂层应完整、无锈蚀;塑料槽盒应无破损、色泽均匀,对阻燃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铝合金梯架、托盘和槽盒涂层应完整,不应有扭曲变形、压扁或表面划伤等现象。
3、进场绝缘导线、电缆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合格证内容填写应齐全、完整;
⑵外观检查:包装完好,电缆端头应密封良好,标识应齐全抽检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绝缘层应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应松卷。绝缘导线、电缆外护层应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⑶检测绝缘性能: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或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4)检查标称截面积和电阻值:绝缘导线、电缆的标称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导体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的导体》GB/T3956的有关规定。当对绝缘导线的电缆的导电性能、绝缘性能、绝缘厚度、机械性能和阻燃耐火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和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进场导管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场导管应查验合格证:钢导管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塑料导管应有合格证及相应检测报告;
(2)钢导管外观应无压扁现象,内壁光滑;非镀锌钢导管不应有锈蚀,油漆应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塑料导管及配件不应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3)应按批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对机械连接的钢导管及其配件的电气连续性有异议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安装用民管系统》GB20041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5)对塑料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进场母线槽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查验合格证和随带安装技术文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l)CCC 型式试验报告中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导体规格及相应温升值应与 CCC 型式试验报告中的导体规格一致,当对导体的载流能力有异议时,应送有资质的试验室做极限温升试验,额定电流的温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 标准的规定;
2)耐火母线槽除应通过 CCC 认证外,还应提供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其耐火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保护接地导体(PE)应与外壳有可靠的连接,其截面积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当外壳兼作保护接地导体(PE)时,CCC 型式试验报告和产品结构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 外观检查:防潮密封应良好,各段编号应标志清晰,附件应齐全、无缺损,外壳应无明显变形,母线螺栓搭接面应平整、镀层覆盖应完整、无起皮和麻面;插接母线槽上的静触头应无缺损、表面光滑、镀层完整;对有防护等级要求的母线槽尚应检查产品及附件的防护等级与设计的符合性,其标识应完整。
6、进场照明灯具及附件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合格证齐全:合格证内容应填写齐全、完整,灯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要求;新型气体放电灯应随带技术文件;太阳能灯具的内部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反向放电保护、极性反接保护等功能性试验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检查:
1)灯具涂层应完整、无损伤,附件应齐全, I 类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具有专用的PE端子;
2)固定灯具带电部件及提供防触电保护的部位应为绝缘材料,且应耐燃烧和防引燃;
3)消防应急灯具应获得消防产品型式试验合格评定,且具有认证标志;
4)疏散指示标志灯具的保护罩应完整、无裂纹;
5)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灯具(水下灯及防水灯具)的防护等级 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对其密闭和绝缘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6)内部接线应为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积应与灯具功率相匹配,且不应小于 0.5mm2 。
(3) 自带蓄电池的供电时间检测:对于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具,应现场检测蓄电池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绝缘性能检测:对灯具的绝缘性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MΩ,灯具内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应小于0.6mm。
7、进场开关、插座、风扇及其附件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填写应齐全、完整。
(2) 外观检查: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应完整、无碎裂、零件齐全,风扇应元损坏、涂层完整,调速器等附件应适配。
(3) 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测:对开关、插座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应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3mm,爬电距离不应小于3mm;
2)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3)用自攻锁紧螺钉或自切螺钉安装的,螺钉与软塑固定件旋合长度不应小于 8mm,绝缘材料固定件在经受 10 次拧紧退出试验后,应无松动或掉渣,螺钉及螺纹应无损坏现象;
4)对于金属间相旋合的螺钉螺母,拧紧后完全退出,反复5次后,应仍然能正常使用。
(4) 对开关、插座、接线盒及面板等绝缘材料的耐非正常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8、进场金属镀锌制品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产品质量证明书:应按设计要求查验其符合性;
(2) 外观检查:镀钵层应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金具配件应齐全,无砂眼;
(3) 埋入土壤中的热漫镀钵钢材应检测其镀悻层厚度不应小于 63µ.m;
(4) 对镀辞质量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建筑电气安装程序应符合以下要求
1、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套配电柜(台)、控制柜安装前,室内顶棚、墙体的装饰工程应完成施工,无渗漏水,室内地面的找平层应完成施工,基础型钢和柜、台、箱下的电缆沟等经检查应合格,落地式柜、台、箱的基础及埋入基础的导管应验收合格;
(2) 墙上明装的配电箱(盘)安装前,室内顶棚、墙体、装饰面应完成施工,暗装的控制(配电)箱的预留孔和动力、照明配线的线盒及导管等经检查应合格;
(3) 电源线连接前,应确认电涌保护器(SPD) 型号、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与 PE 排连接可靠;
(4) 试运行前,柜、台、箱、盘内 PE 排应完成连接,柜、台、箱、盘内的元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应正确且交接试验合格。
2、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架安装前,应先测量定位;
(2) 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前,应完成支架安装,且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应基本完成。
3、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管前,除埋入混凝土中的非镀钵钢导管的外壁外,应确认其他场所的非镀铸钢导管内、外壁均已做防腐处理;
(2) 埋设导管前,应检查确认室外直埋导管的路径、沟槽深度、宽度及垫层处理等符合设计要求;
(3) 现浇混凝土板内的配管,应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且配管完成后应经检查确认后,再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4) 墙体内配管前,现浇混凝土墙体内的钢筋绑扎及门、窗等位置的放线应已完成;
(5) 接线盒和导管在隐蔽前,经检查应合格;
(6) 穿梁、板、柱等部位的明配导管敷设前,应检查其套管、埋 件、支架等设置符合要求;
(7) 吊顶内配管前,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应先进行放样,并应与土建及各专业施工协调配合。
4、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架安装前,应先清除电缆沟、电气竖井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并应对支架进行测量定位;
(2) 电缆敷设前,电缆支架、电缆导管、梯架、托盘和槽盒应完成安装,并已与保护导体完成连接,且经检查应合格;
(3) 电缆敷设前,绝缘测试应合格;
(4) 通电前,电缆交接试验应合格,检查并确认线路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绝缘导线、电缆穿导管及槽盒内敷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焊接施工作业应已完成,检查导管、槽盒安装质量应合格;
(2) 导管或槽盒与柜、台、箱应已完成连接,导管内积水及杂物应己清理干净;
(3) 绝缘导线、电缆的绝缘电阻应经测试合格;
(4) 通电前,绝缘导线、电缆交接试验应合格,检查并确认接线去向和相位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照明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安装前,应确认安装灯具的预埋螺栓及吊杆、吊顶上 安装嵌入式灯具用的专用支架等已完成,对需做承载试验的预埋件或吊杆经试验应合格;
(2) 影响灯具安装的模板、脚手架应已拆除,顶棚和墙面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及地面清理工作应已完成;
(3) 灯具接线前,导线的绝缘电阻测试应合格;
(4) 高空安装的灯具,应先在地面进行通断电试验合格。
7、接地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利用建筑物基础接地的接地体,应先完成底板钢筋敷设,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装置施工,经检查确认后,再支模或浇捣混凝土。
(2) 对于人工接地的接地体,应按设计要求利用基础沟槽或开挖沟槽,然后经检查确认,再埋入或打人接地极和敷设地下接地干线。
(3) 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接地模块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应先按设计位置开挖模块坑,并将地下接地干线引到模块上,经检查确认,再相互焊接;
2)采用添加降阻剂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应先按设计要求开挖沟槽或钻孔垂直埋管,再将沟槽清理干净,检查接地体埋人位置后,再灌注降阻剂;
3)采用换土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应先按设计要求开挖沟槽, 并将沟槽清理干净,再在沟槽底部铺设经确认合格的低电阻率土壤,经检查铺设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安装接地装置;接地装置连接完好,并完成防腐处理后,再覆盖上一层低电阻率土壤。
(4) 隐蔽装置前,应先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覆土回填。
8、照明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前,应检查吊扇的吊钩己预埋完成、导线绝缘电阻测试应合格,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已完工。
9、防雷引下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作引下线时,应在柱内主筋绑扎或连接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经检查确认,再支模;
(2) 对于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暗敷埋入粉刷层内的引下线,应先检查确认不外露后,再贴面砖或刷涂料等;
(3) 对于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明敷的引下线, 应先埋设或安装支架,并经检查确认后,再敷设引下线。
10、接闪器安装前,应先完成接地装置和引下线的施工,接闪器安装后应及时与引下线连接。
11、防雷接地系统测试前,接地装置应完成施工且测试合格; 防雷接闪器应完成安装,整个防雷接地系统应连成回路。
12、照明系统的测试和通电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绝缘电阻测试应在导线接续前完成;
(2) 照明箱(盘)、灯具、开关、插座的绝缘电阻测试应在器具就位前或接线前完成;
(3) 通电试验前,电气器具及线路绝缘电阻应测试合格,当照明回路装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应检测合格;
(4) 备用照明电源或应急照明电摞做空载自动投切试验前,应卸除负荷,有载自动投切试验应在空载自动投切试验合格后进行;
(5) 照明全负荷试验前,应确认上述工作应已完成。
13、等电位联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总等电位联结,应先检查确认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的接地导体位置,再安装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然后按设计要求作总等电位联结;
(2) 对于局部等电位联结,应先检查确认连接端子位置及连接端子板的截面积,再安装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然后按设计要求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3) 对特殊要求的建筑金属屏蔽网箱,应先完成网箱施工,经检查确认后,再与 PE 连接。
五、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安装
1、柜、台、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对于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金属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 4mm2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连接,并应有标识。
2、柜、台、箱、盘等配电装置应有可靠的防电击保护;装置内 保护接地导体(PE)排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端子, 并应可靠连接。当设计未做要求时,连接导体最小截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的规定。
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mm2)
相导体截面积
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保护导体与相导体使用相同材料
保护导体与相导体使用不同材料
≤16
S
>16,且≤35
16
>35
注:1 S-相导体截面积;
2 k1-相导体的 系数,应按本规范表A.0.7的规定确定;
3 k2-保护导体的系数,应按本规范表A.0.2~表A.0.6的规定确定。
3、柜、箱、盘内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SPD 的型号规格及安装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SPD 的接线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导线的位置不宜靠近出线位置;
(3) SPD 的连接导线应平直、足够短,且不宜大于0.5m。
4、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箱(盘)内配线应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应紧密、不伤线芯、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应相同,同一电器器件端子上的导线连接不应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应齐全;
(2) 箱(盘)内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
(3) 箱(盘)内宜分别设置中性导体(N)和保护接地导体(PE) 汇流排,汇流排上同一端子不应连接不同回路的 N 或 PE;
(4) 箱体开孔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应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应完整;
(5) 箱(盘)内回路编号应齐全,标识应正确;
(6) 箱(盘)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7) 箱(盘)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部件齐全,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1.5‰。
六、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导管敷设
㈠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
电缆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直线段钢制或塑料梯架、托盘和槽盒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梯架、托盘和槽盒长度超过15m 时,应设置伸缩节;当梯架、托盘和槽盒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
2、电缆梯架、托盘和槽盒转弯、分支处宜采用专用连接配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梯架、托盘和槽盒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当设计无要求时,梯架、托盘、槽盒及支架安装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电缆梯架、托盘和槽盒宜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与各类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母线槽及电缆梯架、托盘和槽盒与管道的最小净距{ mm)
(2) 配线槽盒与水管同侧上下敷设时,宜安装在水管的上方; 与热水管、蒸气管平行上下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气管的下方,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热水管、蒸气管的上方;相互间的最小距离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导管或配线槽盒与热水管、蒸汽管阔的最小距离(mm)
注:1 对有保温措施的热水管、蒸汽管,其最小距离不宜小于 ZOOmm;
2 导管或配线槽盒与不含可燃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其他管道的距离,平行或交 又敷设不应小于 lOOmm;
3 导管或配线槽盒与可燃及易燃易爆气体不宜平行敷设,交叉敷设处不应小于 lOOmm;
4 达不到规定距离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隔离保护措施。
(3) 敷设在电气竖井内穿楼板处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梯架、托盘和槽盒,应有防火隔墙措施。
(4) 敷设在电气竖井内的电缆梯架或托盘,其固定支架不应安装在固定电缆的横担上,且每隔3层~5层应设置承重支架。
(5) 对于敷设在室外的梯架、托盘和槽盒,当进入室内或配电箱(柜)时应有防雨水措施,槽盒底部应有泄水孔。
(6) 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上不得熔焊支架,且不得热加工开孔。
(7) 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宜为 1.5m~3.O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应大于 2m。
(8) 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8mm,并应有防晃支架,在分支处或端部 0.3m~0.5m 处应有固定支架。
4、支吊架设置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支吊架安装应牢固、无明显扭曲;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应饱满;膨胀螺栓固定时,螺栓应选用适配、防松零件齐全、连接紧固。
㈡ 导管敷设
1、金属导管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得熔焊连接:
(2)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
(3) 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连接处的两端宜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联结导体;
(4) 机械连接的金属导管,管与管、管与盒(箱)体的连接配件应选用配套部件,其连接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1. 1 的相关要求时,连接处可不设置保护联结导体,但导管不应作为保护导体的接续导体;
(5) 金属导管与金属梯架、托盘连接时,镀锌材质的连接端宜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联结导体,非镀锌材质的连接处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
(6) 以专用接地卡固定的保护联结导体应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4mm2:以熔焊焊接的保护联结导体宜为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2、当塑料导管在翩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MlO 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
3、导管穿越密闭或防护密闭隔墙时,应设置预埋套管,预埋套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套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宜为30mm~50mm,导管穿越密闭穿墙套管的两侧应设置过线盒, 并应做好封堵。
4、导管敷设的基本要求
⑴除设计要求外,对于暗配的导管,导管表面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
⑵进入配电(控制)柜、台、箱内的导管管口,当箱底无封板时,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 50mm~80mm。
⑶ 室外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埋地敷设的钢导管,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导管的壁厚应大于 2mm;
2 )导管的管口不应敞口垂直向上,导管管口应在盒、箱内或导管端部设置防水弯;
3) 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
4) 导管的管口在穿入绝缘导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
(5)明配的电气导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
2) 在距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 150mm~ 500mm范围内应设有固定管卡,中间直线段固定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 明配管采用的接线或过渡盒(箱)应选用明装盒(箱)。
表:管卡间的最大距离
敷设方式
导 管 种 类
导管直径(㎜)
15~20
25~32
40~50
65以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
支架或
沿墙敷设
壁厚>2㎜刚性钢导管
1.5
2.0
2.5
3.5
壁厚≤2㎜刚性钢导管
1.0
1.5
2.0
—
刚性绝缘导管
1.0
1.5
2.0
2.0
(6) 塑料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2) 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3) 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塑料导管应采用中型及以上的导管;
4) 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塑料导管,应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7) 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管穿越外墙时应设置防水套管,且应做好防水处理;
2) 钢导管或刚性塑料导管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
3) 除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钢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外,其余场所敷设的钢导管内、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
4) 导管与热水管、蒸气管平行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蒸气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的最小距离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导管或配线槽盒与热水管、蒸汽管阔的最小距离(mm)
5、混凝土内导管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导管的绑扎固定应紧靠钢筋,直线段每隔1m左右用绑丝与钢筋绑扎;套管连接处及管进盒处易受震动挤压而断裂,应在紧靠套管连接处及盒两侧的30㎜以内用绑丝与钢筋绑扎,穿梁管可考虑加套管保护;应尽量减少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过线盒、分线盒,必须设置的过线盒、分线盒可设置在梁下的墙面上;
⑵对于现浇混凝土梁内,当多根管竖穿梁时,导管应在梁的受剪、应力较小部位的轴线上并列敷设,管与管的间距不应小于25㎜,以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暗配管横向穿过梁时,一般对梁的结构强度影响不会太大,但也应考虑在梁受剪、应力较小部位(梁净跨度1/3的中跨区域内)穿过,或在梁的中和轴处穿过,当无法确定中和轴的准确位置时,管宜在梁的中部中和轴的受控区域内穿过,穿梁管距底筋上侧不得小于50㎜;
⑶对于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应与土建施工相互配合,配管时尽量不要将管子交叉,也不要随意抬高配管,要保证配管上下均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防止楼板顺着管路走向开裂;
⑷对于梁与梁(上)下墙厚度不一的,应搞清梁(上)下墙砌筑的位置,以便确定导管出梁的位置,防止由梁引(上)下的导管凸出墙面而无法与墙上的导管连接,尤其是厨卫间的配管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由梁引下的导管,如果模板不允许开大孔,可分两步施工:
第一步:薄壁电线管可在管前端套上管箍(焊接钢管和PVC电工套管带上套管)抵住模板,同时接好接地跨接线,将接地跨接线贴着模板放好,如果允许,接地跨接线可直接穿出模板引下;
第二步:拆模后往下丝扣接管(焊接钢管套管焊接、PVC电工套管用套管胶接),并找出跨接线与接续钢管连接;
⑸成排导管由混凝土梁引下进入配电箱时,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控制:
Ⅰ、配管在混凝土梁内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且与梁底垂直;
Ⅱ、接续管排列整齐、间距均匀,长度超过300㎜的配电箱上要做过梁板,为保证导管穿过过梁板而顺直的进入配电箱内,须在过梁板上对应引下管处预留孔洞,孔洞直径比导管的外径大10~20㎜,孔洞壁之间以及孔洞壁距过梁板外侧边沿的距离分别不小于20㎜和25㎜;
这样从梁引下的导管的接续管可方便地从过梁板穿过而顺直地进入配电箱内,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而无须在过梁板上开槽,甚至破坏过梁板上的钢筋,保证了墙体结构质量。
⑹为了保证箱、盒在混凝土墙中的安装标高和坐标的准确性,可采用二次安装法,即混凝土墙体支模时,在箱、盒处预留苯板,拆模后将预留的苯板清除干净,测准坐标与标高,放入箱、盒,用不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实,注意预留苯板时不得改变混凝土中钢筋的受力,更不得随意截断钢筋。
6、砌体暗敷导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砌体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
⑵当墙体采用多孔砖、空心砖、小砌块等砌筑时,不宜在砌筑时将导管敷设在墙体中间,而应采用机械切割管槽或预留混凝土管槽的方法;机械切槽时,管槽内壁要平整、走向要顺直,槽深要保证导管有不小于15㎜厚的保护层,槽宽要使并列敷设的导管之间、管与槽壁间留有适当间隙,以使补槽砂浆密实,管槽内的导管应每隔0.5m左右用扎丝绑扎固定,扎丝用钉子固定在墙上,不得采用钉子砸弯后直接压在导管上的固定方法,管槽要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填补,箱、盒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预留混凝土管槽时,应先预制留有管槽的与砌体所用材料在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混凝土砌块,在敷设导管的部位使用这种砌块代替砌体材料砌筑墙体;
⑶壁厚小于2㎜的薄壁电线管敷设中,插座在墙的两边背靠背安装时,穿墙部分的跨接线不得断开,需将跨接线穿墙分别与墙两边的电线管连接。
7、吊顶内配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在建筑物的顶棚内,必须使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不得使用PVC管;
⑵吊顶内配管应按明配管的要求敷设,注意横平竖直,要设专门的吊卡和卡具,不得利用龙骨吊架,也不得将导管直接固定在龙骨上;
⑶顶棚内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可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柔性管保护,其长度不得大于1.2m,接线盒的设置应便于检修,一般应朝下,并应有盖板,接线应在接线盒或灯具中进行,确保接头不外露。
8、厨房、卫生间楼板内配管要求
厨卫间楼板内的电气配管应注意不得与厨卫间穿楼板的给排水、采暖、煤气管道等相交叉,为此在浇注楼板时就要将穿楼板的管道预留洞留好,防止后来打孔时将电气配管打断;对于未预留孔洞的,应与管道安装人员协商,提前确定孔洞的位置,以便配管。
七、电缆敷设 、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
(一)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缆敷设不得存在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 划伤等缺陷。
2) 当电缆敷设存在可能受到机械外力损伤、振动、浸水及腐 蚀性或污染物质等损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3)除设计要求外,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 应相同;
4)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对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制作的电缆头,其电缆接地线应回穿互感器后接地;对尚未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缆接地线应在零序电流互感器前直接接地。
5) 电缆的敷设和排列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矿物绝缘电缆敷设在温度变化大的场所、振动场所或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采 取“S”或“Ω”弯。
2、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设计要求外,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上不得熔焊支架,且不得热加工开孔;
2)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层间净距不应小于 2 倍电缆外径加lOmm,35kV电缆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 50mm;
表:电缆支架层间最小距离( mm)
3) 最上层电缆支架距构筑物顶板或梁底的最小净距应满足电缆引接至上方配电柜、台、箱、盘时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且不宜小于上表所列数再加 80mm~150mm;距其他设备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0m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防护板;
4) 当设计无要求时,最下层电缆支架距沟底、地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表:最下层电缆支架距沟底、地面的最小净距( mm)
5) 当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应饱满;当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螺栓应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支架安装应牢 固、无明显扭曲;
6) 金属支架应进行防腐,位于室外及潮湿场所的应按设计要求做处理。
3、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的敷设排列应顺直、整齐,并宜少交叉;
2)电缆转弯处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 在电缆沟或电气竖井内垂直敷设或大于 45。倾斜敷设的电缆应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4) 在梯架、托盘或槽盒内大于 45。倾斜敷设的电缆应每隔 2m 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 5m~lOm 处应设固定点;
5)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表: 电缆支持点间距(mm)
6)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与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 母线槽及电缆梯架、托盘和槽盒与管道的最小净距{ mm)
7)无挤塑外护层电缆金属护套与金属支(吊)架直接接触的部位应采取防电化腐蚀的措施;
8)电缆出入电缆沟,电气竖井,建筑物,配电(控制)柜、台、箱 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部位应采取防火或密封措施;
9) 电缆出入电缆梯架、托盘、槽盒及配电(控制)柜、台、箱、盘 处应做固定;
10) 当电缆通过墙、楼板或室外敷设穿导管保护时,导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4、直埋电缆的上、下应有细沙或软土,回填土应无石块、砖 头等尖锐硬物。
5、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直埋电缆应设标示桩。
(二)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1、除设计要求以外,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线路的绝缘导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
2、绝缘导线接头应设置在专用接线盒(箱)或器具内,不得设置在导管和槽盒内,盒(箱)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检修。
3、除塑料护套线外,绝缘导线应采取导管或槽盒保护,不可外露明敷。
4、绝缘导线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绝缘导线穿入导管的管口在穿线前应装设护线口。
5、与槽盒连接的接线盒(箱)应选用明装盒(箱);配线工程完成后,盒(箱)盖板应齐全、完好。
6、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构)筑物的绝缘导线绝缘层颜色应一致。
7、槽盒内敷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一槽盒内不宜同时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
2)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槽盒内;槽盒内的绝缘导线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套)不应超过槽盒内截面积的40% ,且载流导体不宜超过 30 根。
3) 当控制和信号等非电力线路敷设于同一槽盒内时,绝缘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槽盒内截面积的 50% 。
4) 分支接头处绝缘导线的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该点盒(箱)内截面面积的 75% 。
5) 绝缘导线在槽盒内应留有一定余量,并应按回路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 1.5m;当垂直或大于 45。倾斜敷设时,应将绝缘导线分段固定在槽盒内的专用部件上,每段至少应有一个固定点;当直线段长度大于 3.2m 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6m;槽盒内导线排列应整齐、有序。
6) 敷线完成后,槽盒盖板应复位,盖板应齐全、平整、牢固。
八、电缆头制作、导线连接和线路绝缘测试
1、低压或特低电压配电线路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及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矿物绝缘电 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表: 低压或特低电压配电线路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及绝缘电阻最小值
2、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截面积在 l0mm2 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铝合金芯线可直接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2) 截面积在 2. 5 mm2 及以下的多芯铜芯线应接续端子或拧紧搪锡后再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3) 截面积大于 2.5mm2的多芯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芯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应拧紧搪锡。
4) 多芯铝芯线应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芯铝芯线接续端子前应去除氧化层并涂抗氧化剂,连接完成后应清洁干净。
5) 每个设备或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导线或2个导线端子。
3、截面积 6mm2及以下铜芯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连接器或缠绕搪锡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连接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GB 13140 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连接器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2)单芯导线与多芯软导线连接时,多芯软导线宜搪锡处理;
(3)与导线连接后不应明露线芯;
(4)采用机械压紧方式制作导线接头时,应使用确保压接力的专用工具;
(5)多尘场所的导线连接应选用 IP5X 及以上的防护等级连接器;潮湿场所的导线连接应选用 IPX5 及以上的防护等级连接器。
2) 导线采用缠绕搪锡连接时,连接头缠绕搪锡后应采取可靠绝缘措施。
4、铝/铝合金电缆头及端子压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铝/铝合金电缆的联锁铠装不应作为保护接地导体(PE) 使用,联锁铠装应与保护接地导体(PE)连接;
2) 线芯压接面应去除氧化层并涂抗氧化剂,压接完成后应清洁表面;
3) 线芯压接工具及模具应与附件相匹配。
5、绝缘导线、电缆的线芯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其规格应与线芯的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子,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6、当接线端子规格与电气器具规格不配套时,不应采取降容的转接措施。
九、普通灯具安装
1、悬吊式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带升降器的软线吊灯在吊线展开后,灯具下沿应高于工作台面0. 3m;
2) 质量大于0.5 kg的软线吊灯,灯具的电源线不应受力;
3) 质量大于3kg的悬吊灯具,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螺栓或预埋吊钩的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 6mm;
4) 当采用铜管作灯具吊杆时,其内径不应小于lOmm,壁厚不应小于1. 5mm;
5) 灯具与固定装置及灯具连接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螺纹啮合扣数不应少于 5 扣。
2、吸顶或墙面上安装的灯具,其固定用的螺栓或螺钉不应少于 2 个,灯具应紧贴饰面。
3、除采用安全电压以外,当设计无要求时,敞开式灯具的灯头对地面距离应大于 2. 5m。
4、埋地灯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埋地灯的防护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埋地灯的接线盒应采用防护等级为 IPX7 的防水接线盒,盒内绝缘导线接头应做防水绝缘处理。
5、庭院灯、建筑物附属路灯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与基础固定应可靠,地脚螺栓备帽应齐全;灯具接线盒应采用防护等级不小于 IPX5 的防水接线盒,盒盖防水密封垫 应齐全、完整。
2) 灯具的电器保护装置应齐全,规格应与灯具适配。
3) 灯杆的检修门应采取防水措施,且闭锁防盗装置完好。
6、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大型灯具的玻璃罩,应采取防止玻璃罩向下溅落的措施。
7、LED 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安装应牢固可靠,饰面不应使用胶类粘贴。
2) 灯具安装位置应有较好的散热条件,且不宜安装在潮湿场所。
3) 灯具用的金属防水接头密封圈应齐全、完好。
4) 灯具的驱动电源、电子控制装置室外安装时,应置于金属 箱(盒)内;金属箱(盒)的 IP 防护等级和散热应符合设计要求,驱动电源的极性标记应清晰、完整;
5) 室外灯具配线管路应按明配管敷设,且应具备防雨功能, IP 防护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8、引向单个灯具的绝缘导线截面积应与灯具功率相匹配, 绝缘铜芯导线的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 lmm2。
9、高低压配电设备、裸母线及电梯曳引机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10、灯具的保管与保护
⑴灯具为易碎品,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并要注意防水防潮;安装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坏表面的镀锌层、油漆及玻璃罩;
⑵安装完毕后,土建一般不得再次对装有灯具的墙面或顶棚进行装修等处理,如必须处理,则要加强对灯具的保护,以免造成灯具污染;
⑶交工时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涂层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⑷安装在重要场所的大型灯具的玻璃罩,应采取防止玻璃罩碎裂后向下溅落的措施。
十、专用灯具安装
1、对于应急灯具、运行中温度大于60℃的灯具,当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2、消防应急照明线路在非燃烧体内穿钢导管暗敷时,暗敷钢导管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3、霓虹灯管应采用专用的绝缘支架固定,且牢固可靠;灯管固定后,与建(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20mm:霓虹灯专用变压器的二次侧和灯管间的连接线应采用额定电压大于15kV 的高压绝缘导线,导线连接应牢固,防护措施应完好;高压绝缘导线与附着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明装的霓虹灯变压器安装高度低于3.5m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室外安装距离晒台、窗口、架空线等不应小于 lm,并应有防雨措施。对于支持点的距离,水平线段不应大于0. 5m,垂直线段不应大于0.75mo
4、航空障碍标志灯具在烟囱顶上装设时,应安装在低于烟囱口 1. 5m~3m 的部位且应呈正三角形水平排列。
十一、开关、插座、风扇安装
1、照明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同一建(构)筑物的开关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单控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应操作灵活、接触可靠;
2) 相线应经开关控制;
3) 紫外线杀菌灯的开关应有明显标识,并应与普通照明开关的位置分开。
2、吊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吊扇挂钩安装应牢固,吊扇挂钩的直径不应小于吊扇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 8mm;挂钩销钉应有防振橡胶垫;挂销的防松零件应齐全、可靠。
2) 吊扇扇叶距地高度不应小于2. 5m。
3) 吊扇组装不应改变扇叶角度,扇叶的固定螺栓防松零件应齐全。
4) 吊杆间、吊杆与电机间螺纹连接,其啮合长度不应小于20mm,且防松零件应齐全紧固。
5) 吊扇应接线正确,运转时扇叶应无明显颤动和异常声响。
6) 吊扇开关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3、壁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壁扇底座应采用膨胀螺栓或焊接固定,固定应牢固可靠;膨胀螺栓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且直径不应小于 8mm。
2) 防护罩应扣紧、固定可靠,当运转时扇叶和防护罩应无明显颤动和异常声响。
4、暗装的插座盒或开关盒应与饰面平齐,盒内干净整洁,无锈蚀,绝缘导线不得裸露在装饰层内;面板应紧贴饰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无碎裂、划伤,装饰帽(板)齐全。
5、插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插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室内相同规格并列安装的插座高度宜一致;
2) 地面插座应紧贴饰面,盖板应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6、照明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照明开关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开关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宜为0.15m~0. 20m;
3) 相同型号并列安装高度宜一致,并列安装的拉线开关的相邻间距不宜小于 20mm。
7、开关、插座盒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开关、插座安装高差和并列安装的距离的控制,从根本上还是对开关盒、插座盒的高差和相互距离的控制,因此,开关盒、插座盒高差的控制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基准,而不能以各个开关、插座所对应当各自土建地面为基准,否则可能因地面平整度的误差造成开关、插座的高度超出允许的偏差范围;在实际施工中,应以土建在墙上所弹出的标高控制线做为安装的控制基准(结构50线或装饰50线);
2)厨卫间、阳台等与卧室、客厅由于地面装饰要求不同,应有单独的控制基准,只要求同种装饰地面采用同一标准,不要求同一户采用同一标高;
8、成品保护
1)在墙面安装开关、插座、风扇时,注意不要污染已装修好的墙面;
2)安装完毕后,土建一般不得对已装有开关、插座、风扇的墙面再次进行装修处理,如必须处理,则要加强对开关、插座、风扇的保护,以免造成污染。
十二、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
1、灯具回路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照明控制柜、箱 (盘)及回路的标识一致F开关宜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风扇的转 向及调速开关应正常。
2、公共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24h,住宅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8h。所有照明灯具均应同时开启,且应每 2h 按回路记录运行参数,连续试运行时间内应无故障。
3、对设计有照度测试要求的场所,试运行时应检测照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十三、接地装置安装
1、接地装置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测试点, 测试点不应被外墙饰面遮蔽,且应有明显标识。
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3、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需采取措施降低接地电阻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降阻剂时,降阻剂应为同一品牌的产品,调制降阻剂的水应无污染和杂物;降阻剂应均匀灌注于垂直接地体周围。
2) 采取换士或将人工接地体外延至土壤电阻率较低处时,应掌握有关的地质结构资料和地下士壤电阻率的分布,并应做好记录。
3) 采用接地模块时,接地模块的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 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 3 倍~5 倍。接地模块埋设基坑 宜为模块外形尺寸的 1. 2 倍~ 1. 4 倍,且应详细记录开挖深度内的地层情况;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并应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4、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 6m,且应在冻土层以下。圆钢、角钢、铜管、铜棒、铜管等接地极 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lm。
5、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采取防腐措施,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 2 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
2) 圆钢与国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且应双面施焊;
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且应双面施焊;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铜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6、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若测试的接地电阻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经原设计单位提出措施,进行完善后再经检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测试一般采用接地摇表测量,测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Ⅰ、仪表应在检定的有限期内使用,否则测量无效;
Ⅱ、为了得到准确测量值,被测接地装置应与被保护的线路、设备断开;
Ⅲ、测量时间应选择土壤电阻率大的时候,如在冬季或在夏季干燥时进行,不能在下雨后或土壤吸收水分太多的时候以及气候、温度、压力有急剧变化的时候;多雨季节测量的接地电阻值应乘以季节系数进行换算;
Ⅳ、表要调零,倍数与读数盘刻度选择要适当;
Ⅴ、转动手柄由慢到快,达到额定转速,待指针平稳时读数;
Ⅵ、电流、电压极应远离下水管、电缆、铁路等较大的金属物体;
Ⅶ要注意电流极插入土壤时与接地网的位置,使接地极处于零电位状态;
Ⅷ、连接导线应使用完好的橡皮软线,以避免有漏电现象;
Ⅸ、注意现场不要有电解质和腐烂动物尸体。
十四、变配电室及电气竖井内接地干线敷设
1、接地干线的材料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干线的连接同接地装置的焊接规定。
2、明敷的室内接地干线支持件应固定可靠,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扁形导体支持件固定间距宜为 500mm;圆形导体支持件固定间距宜为 lOOOmm;弯曲部分宜为 0. 3m~ 0. 5m。
3、接地干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干线做电气连通,接地干线敷设 完成后保护套管管口应封堵。
4、接地干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对于接地干线的焊接接头,除埋入混凝土内的接头外,其余均应做防腐处理,且无遗漏。
5、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位置应便于检查,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检修和运行巡视,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 lOmm~ 20mm;
3) 接地干线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涂以 15mm~lOOmm 宽度相等的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标识;
4)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发电机房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 2 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十五、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
1、防雷引下线的布置、安装数量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闪器的布置、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当利用建筑物金属屋面或屋顶上旗杆、栏杆、装饰物、铁塔、女儿墙上的盖板等永久性金属物做接闪器时,其材质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物金属屋面板间的连接、永久性金属物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可靠、持久。
3、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并应设置专用支架固定,引下线焊接处应刷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4、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5、防雷引下线、接闪线、接闪网和接闪带的焊接连接搭接长度及要求应同接地装置的焊接规定。
6、接闪线和接闪带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应平正顺直、无急弯,其固定支架应间距均匀、固定牢固;
2) 当设计无要求时,固定支架高度不宜小于 150mm,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 明敷引下线及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问距(mm)
3) 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 49N 的垂直拉力。
7、接闪带或接闪网在过建筑物变形缝处的跨接应有补偿措施。
8、对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的保护
1)安装后的避雷带要避免砸碰或作为屋面其他作业人员的搭手或用来管道其他材料„避雷带施工时要避免踩坏屋面不得损坏土建的外檐装修;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持卡打眼在做防水之前进行,支持卡埋设固定后根部要做好防水,防止根部形成小水窝对支持卡长期腐蚀,在脊瓦上固定最好不要在瓦上打眼而使用脊瓦卡,如果打眼注意不要损坏瓦,必要时可采用切割机割出方孔的方法;
2)引下线施工时要注意不得损坏土建的结构及装修、粉刷的成品,明敷引下线在拆架子时注意不要碰撞。
十六、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1、建筑物等电位联结的范围、形式、方法、部位及联结导体的材料和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2、需做等电位联结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外界可导电部分的连接应可靠。采用焊接时,应同接地装置的焊接规定;采用螺栓连接时,应符合规定,其螺栓、垫圈、螺母等应为热镀钵制品,且应连接牢固。
3、需做等电位联结的卫生间内金属部件或零件的外界可导电部分,应设置专用接线螺栓与等电位联结导体连接,并应设置标识;连接处螺帽应紧固、防松零件应齐全。
4、当等电位联结导体在地下暗敷时,其导体间的连接不得采用螺栓压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1-16 12:37:52
2023-01-13 17:30:49
2023-01-01 10:53:04
2023-01-01 10:47:31
2023-01-01 10:17:20
2023-01-01 10:11:5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1-01 09:47:20
2023-01-01 09:41:40
2023-01-01 08:53:19
2022-12-31 19:05:28
2022-12-31 18:47:03
2022-12-31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