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九龙治水的启示「九龙治水」

时间:2023-04-30 08:53:09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九龙治水的启示「九龙治水」,关于九龙治水的启示「九龙治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万里长江,浩浩荡荡,滚滚东逝,穿青藏、纳百川,直下巴蜀,气吞日月。


可出三峡之后,长江似乎是疲惫了,变得格外温顺起来,在江南暖风的吹拂下,静静地在古楚大地上流淌着。流到楚尾吴头,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迷住了她,竟忘记了自己“大江东去”的志向,情不自禁地飘然向东北方向流去。


这个美轮美奂、令长江晕了头转了向的地方,便是江西的门户——九江。


九江,以水命名的魅力城市


九江之名源于水。据史书记载,古代曾有蚌江、乌江、嘉靡江等九条江水汇流于此,因此,从秦代开始,这座千年古城,便得名九江。


长江中游城市,九江行政图


九江市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地处南北动脉和黄金水道的交叉点,横贯东西的长江在这里构成了极为便利的交通网络。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使九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战略要地。


一江(长江)一湖(鄱阳湖)一山(庐山),九江静静地躺在天下名山庐山的怀抱里,像一个备受呵护的孩子,而她的摇篮则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浔阳江畔,能赏春江花月的古雅,鄱阳湖边,可观长天秋水的豪迈。


九江地标:胜利碑


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


这座城市是田园诗诞生地,山水诗策源地,山水画发祥地,千年学府九江白鹿洞书院,更是开创了中国理学教育之典范。风光旖旎,江环湖绕的九江,孕育了一代代诗坛巨擘、济世之才。


白鹿洞书院


庐山瀑布下,李白曾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妇孺皆能朗朗上口的诗句。浔阳江头上,白居易曾写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千古名篇《琵琶行》。


陶渊明、孟浩然、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陆游……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历史名人到过九江,遗留下多少优美传神的诗词歌赋以及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2004年,在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倾情推荐自己的家乡九江。

2004年袁隆平院士倾情推荐故乡九江


袁老去过全世界20多个国家,可在他心中,始终认为九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以水命名的魅力之城。


九江,得水之利,受水之患


九江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非常丰富,总量达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


位于九江的鄱阳湖,集聚了江西境内90%的水流后,盆倾长江。经测算,经湖口汇入长江的水量每年为148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三倍。


除此之外,九江境内万亩以上湖泊10个、千亩以上31个,还拥有全省最大的水库:柘林水库。


因湖港纵横,得舟楫之便利,九江农业灌溉方便,适宜种植茶叶、稻谷,是不折不扣的水乡泽国。


九江水稻种植


早在明清时期,九江便是全国著名的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江畔商帆林立,盛极一时,不仅以“陆通五岭,势扼三江”而重,更以“七省通衢,来商纳贾”而名。


九江因水而市,因水而兴,九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九江人。然而,就像所有滨水城市一样,九江得水之利,亦受水之患。


在平时,长江水高出九江市区路面2-3米,一到汛期,长江水位上涨,高出九江市区路面6-7米。这时,头顶“悬河”的九江不再是诗人笔下的“落霞孤骛”“秋水长天”景象,而是处于内外夹击、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九江人治水,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年代,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着“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文字。其后,历朝历代,九江人都与洪水展开过不屈不挠的斗争。


可想而知,古代对水患斗争的过程,大多是低水平的治理。有历史记载的长江水灾,自公元前185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余年中,共有214次。可以说,人只是水的奴隶。


锁江楼:古人与水患作斗争的文化象征


回望九江城两千多年的变迁,在人口自然增长以及向长江流域迁徙的过程中,这座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走上了“人口增多,毁林造地,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洪水泛滥,修堤筑坝”的轮回之路。


正所谓“得于斯也毁于斯”,水是九江的乳汁,亦是九江的祸根。


建国初期的九江水治理


建国初期,随着机械化以及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长江水治理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试图通过人力去改变自然环境。


为了控制长江水患,截至1998年,九江共兴建防洪堤坝339座,总长1008公里,兴建水库997座,其中柘林水库坝为亚洲第一大的土坝水库。


20世纪70年代都昌县兴修水利 图片来源网络


人们一度认为,通过水库和堤坝的建设,能够让自然屈从于人,却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围堵长江水的同时,为了提振经济,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向大自然肆意掠夺。


一方面,人们围湖造田、围拦养殖,鄱阳湖的面积从建国初的五千多平方公里锐减至三千多平方公里,致使九江鄱阳湖的蓄洪、滞洪、泄洪功能大大减低。


另一方面,电力、化工、建材、造船等高污染重工业在九江相继建成,大大破坏了九江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


九江港口从过去装运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变为以吞吐煤炭、钢铁、黄砂、石油等工业品,由此可见,九江的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彻底被改变。


锐减的长江两岸湿地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座临江城市的居民,本来应该有戏水沐风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可数十年来,沿江一带却总是被码头、货场、仓库、荒草、垃圾或其他杂乱建筑所占据。


非但如此,人们对自然的压迫并没有让长江水屈服,在对九江洪水位的记录中发现:


1954年22.08米,1983年22.12米,1995年22.20米,1998年23.03米,九江洪水位一次比一次高,周期一次比一次短!


在98年一场特大洪水之后,人们才幡然醒悟:


单纯以抗洪为目标的堤防工程建设模式,让我们进入了洪水与堤防相互攀高的怪圈,成了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因破坏自然水土流失引起的长江流域优良断面减少及湖泊容量萎缩,必将导致自然的疯狂报复!


98抗洪,九江治水转折点


九江城市化进程真正驶上快车道并一路高歌猛进,还是从1998年那场世纪大水之后。

1998年夏秋之交,肆虐的长江水裹挟着倾盆大雨,咆哮着冲出巴蜀险关,撕裂江汉平原,染指洞庭鄱阳,直逼湘、鄂、赣、皖。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在长江与鄱阳湖的挟击之下,腹背受敌,一段段江堤在高位洪水长期浸泡下险象环生,一座座湖库大坝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岌岌可危。


8月7日,长江九江段闸口的决堤,48万九江市民处于生死关口,全国乃至世界为之震惊。


在这场特大洪水中,军民戮力同心,分秒必争,打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九江保卫战。


98抗洪记录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一百多个日夜里,英勇的解放军尽管保住了九江城,但是九江同样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467个村庄被洪水围困,倒塌住房35.9万间,其中房屋全倒8.5万户,40.2万灾民流离失所,洪灾给九江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4亿元,相当于全市10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抗洪胜利后,举国上下对这场洪水发生的诱因进行了深刻的、理性的反思,认识到我们不能继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原来那种以牺牲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如今,在九江市区空旷而平静的九江抗洪纪念广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石碑,碑身镂刻的“1998”字样格外醒目。


九江抗洪纪念广场


驳船形状的抗洪纪念馆静静地横卧在江边,远处不时传来涛起涛落的声音,仿佛诉说着在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历往事,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深深思索。


治理九江水!


200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江西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若干规定》,及时地提出“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32字的方针。


治水不仅要除“害”、还应该兴“利”!


随着政府部门接连发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到了今天,九江治水,已经颇见成效。


为提高蓄洪能力,政府重新规划鄱阳湖治理方案。


在鄱阳湖畔,人们扒掉了圩堤,迁走了村庄、让沼泽和湿地重归候鸟和鱼类的乐园,恢复大自然原有的魅力。


江湖畔的禁捕标语


如今,错落有致的绿色植被使湖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沿湖的城镇建设也越来越现代化、美观化。古老的鄱阳湖复苏了,再次成为镶嵌在鄱阳湖畔的一颗颗明珠。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九江把内湖建设成生态旅游区。


以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九江市区甘棠湖和南门湖治理为例:


在70年代,这两座连体湖曾是清波碧浪,鱼游鸟戏,在两湖滨开设一家就湖捕捞的全鱼餐厅,生意红极一时。到80年代,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湖水渐渐变黑,捕捞上来的鱼,有一股煤油味,连猫都不吃。


随着对两湖生态环境治理,植树育林,污水禁排,如今鱼儿又游回了这里,水鸟在湖面飞翔,莲花在湖湾盛开,轻舟在湖中荡漾。


清晨的甘棠湖


从清晨到夜晚,两湖畔游人如织,这里成为九江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健身、观景之地。


为保护长江水质,九江治理了沿江重工业,转而发展新兴农业和旅游业。


走在武宁县、修水县江畔,可以看到一个接一个新兴的农庄、山庄和农业基地。原先高污染的化工业,制造业等重工业,已经被取缔或者迁移。


九江多数乡镇江湖两畔,建设着大型鸭场、猪场和养鹅基地。禽畜的粪便流到湖里成了大规模养鱼场的饲料,运到山上成了大片大片果园和药材基地的肥料,生态在这里完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水、陆、空”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现代立体画卷,成为了当地乡村游网红打卡的火热场所。


永修县打造的生态湿地王国


在长江沿岸城市以“尊重自然”为方针的江水治理下,再加上长江上游三峡水电站的建立,二十多年过去了,九江再也没出现过一次特大洪涝灾害。昔日曾令九江人头痛的水,今天却立下了一个接一个的功勋。


以水为媒,率先崛起!


2002年,九江市第八次人代会明确提出:“九江要在江西率先崛起”。


这不仅是九江市的决策者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向全市人民发出的冲锋号。


城市管理者们敏锐地意识到,九江要崛起,关键靠工业,只有工业的崛起,政府才有财源,社会才有就业机会,才有事业的兴旺、社会的稳定,才有发展的后劲。


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九江的工业,成为摆在九江城市管理者面前的课题。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沿江通海港口城市,九江口岸辖区拥有七个5000吨级海轮泊位,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关系,经过治理过后的九江水,再一次成为九江率先崛起的媒介。


九江港


在便利的航运运输下:


一方面,九江精心构筑了商品市场平台,加大市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和商品配送的现代营销方式。


另一方面,九江把发展外贸、开拓外经作为推动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措施来抓。


2004年,九江口岸外贸进出口增长迅速,外贸集装箱码头进出口货值达4.6亿美元。


在治水工程全面落地之下:


九江完成了污染性重工业的迁移以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的完善,九江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九江开发区和共青城开发区已具规模。九江石化、星火化工、昌九汽车三个特色工业园已规划建设,全市最大的万亩综合工业区在市东郊崛起。


星火化工特色工业园


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将投资的目光注向九江,世界500强之一的法国道拉尔公司、日本菱木公司、美国卡博特公司已在九江投资兴业。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则如春天的烂漫山花遍地盛开,九江正成为人见人爱、让人牵挂流连的乐土。


在九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以水为媒的九江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九江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珍珠,俯首即拾,其密度之高,世所罕见。大江大湖交汇,名山名水争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多姿多彩。


九江风景胜地,庐山芦林湖


随着环保工作的全面推进,2002年,九江旅游总收入占到了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4.47%,成为九江经济的主导产业,赶上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1998九江抗洪那年,九江地区生产总值170.5亿元,在江西省诸多地级市中,多年一直位于中等水平,到了2020年,九江地区生产总值3240.5亿元,仅以极其微弱的差距落后于第二名赣州市。


今日九江,已经被定位为中国百强城市,长江经济带支点城市,江西省中心城市。以水为媒,九江完成了率先崛起的承诺。


以水为媒,率先崛起的九江城


水是九江之灵,山是九江之魂,自然资源是上天的恩赐,文化积淀是祖宗的遗产,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1世纪初九江的率先崛起,为其他沿江城市建立起了样板工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壮美山河秀。如今的九江,天更蓝,水更绿,人更美,古老的浔阳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改造后的城防堤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浔阳城内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建筑相互交融,一起构筑了九江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迷人的风姿和神韵。


九江人正努力把自己的家园精心建造成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生态旅游城,以造福当代,利于千秋。


-转载合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