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电动汽车实惠「死亡岛」

时间:2023-04-27 12:29:1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电动汽车实惠「死亡岛」,关于电动汽车实惠「死亡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新能源车大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到底谁更好的争论又出现了,其实争论起来就代表着燃油车的失败,毕竟在十年前甚至几年前谁会讨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谁优谁劣呢?一旦拿出来比较讨论就说明两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了,而对于一个新生事物的新能源车来说,居然用一百年来的霸主燃油车做比较,明显是新能源车的胜利了。

当然,这里不讨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到底谁优谁劣,就说一说新能源车的历史。

新能源车现在一般指纯电动和混动,混动基本上还需要用汽油,而纯电则不用汽油,现在混动的优势局面已经形成,大家主要在争论的就是纯电和燃油车。

但是我们这里要说一句,纯电动汽车从历史上来说,不是什么新事物,也不算新能源,而是比燃油车更早的东西。

现在知道最早的燃油汽车是1885年奔驰制造的,1886年申请了专利,而在1881年,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款纯电汽车,这是被公认的纯电汽车鼻祖。

但其实要是论把电池电动机和车辆组合起来的话,那还要更早,19世纪中叶就有类似的发明了。有人认为1834年就有纯电动汽车出现。

总之纯电动汽车比燃油车出现的更早,一开始也被广泛接受,作为城市内部通勤所用,在20世纪初,美国就有数万辆纯电汽车,然而为什么在之后的日子里,纯电汽车渐渐被燃油车取代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燃油车和纯电汽车的优劣了,这其实已经被争论了很多了,燃油车构造复杂,发动机变速箱技术要求高,而纯电汽车构造简单,电池加电动机就可以了,所以纯电汽车很早就出现,这是纯电汽车的优势。

而纯电汽车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电池容量有限,行驶里程有限,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充电时间过长,燃油车虽然有这种那种的缺点,但是加油的速度快,可以长时间持续行驶,这是最大的优点。

其实这也有先例的,比如说铁路和马的竞争,早期铁路的速度还不如马呢,可是铁路只要煤管够,就能24小时一刻不停,而马不行,加上载货量等因素,铁路就取代了马车。

当然,燃油车取代纯电并不只是因为这个的关系,而关键的因素还是燃油车的燃料,汽油足够便宜。

现在,我们基本上把石油默认为汽油,可是在当年并非如此,当年石油提炼的主要产品是煤油,而汽油是没人要的东西,当成废物一样烧掉的。洛克菲勒这个石油大王当年为了开发汽油的用途绞尽脑汁,而燃油车的出现成为了关键,原来要花钱烧掉的废物现在已经成为了香馍馍。(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就是原本石油的最大用途是提炼出煤油,煤油是用来照明的,而电灯成为主流,将煤油淘汰出局,可同时汽油却在汽车这方面击败了纯电汽车,相当于两者换了一次家。)

本来汽油是废物,要烧掉扔掉,现在虽然给燃油车用,但其价格肯定是极其低廉的,这也是早期燃油车出现较晚,技术要求较高却后来居上的主因。不过那时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原油迟早要用完,美国的油井很快就会枯竭,所以当时燃油车得到了大发展,纯电汽车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汽油价格在上涨,直到后来不但在美国,在东南亚,在俄罗斯,在中东都发现了大量油田,石油不再是问题,而连大量船只飞机都要使用汽油的时刻,油价却平稳下来,而相对应的则是电动汽车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是对应我们的资源的,我们的技术发展方向不是最有效率,而是应用最多的,比如说内燃机的发展就是对应石油发展起来的,假如说没有石油或者石油很贫乏呢?那我们的技术必然走向另一个发展方向。

我们举个例子,朝鲜,我们都知道90年代苏联解体后,日子过的很辛苦,为什么呢?因为朝鲜是贫油国,但是因为之前能进口苏联的石油,他们的机械工业比如拖拉机都是按照石油工业发展的,农业是机械化的。可是到了苏联解体,没有石油了,他们的那些拖拉机和工业就没有了燃料和原料,一下就崩了,朝鲜要整个转型,建立一套煤化工体系才恢复过来。(朝鲜有大量煤炭)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当年建国时期是贫油国,大家都认为我们没有大型油田,却有大量煤炭。所以前苏联援助我们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规模援助的工业,基本没有石油化工,而是煤化工,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也没办法造汽车,因为汽车需要的燃油我们都没,造出来有什么用?

我们当年的汽车是烧什么的呢?烧煤气的,比如我们以前的公共汽车就会有个煤气包,当年仅有的汽油供应给军队都不够,公共汽车只能烧煤气,现在什么出租车加天然气,其实就是当年的升级版本罢了。

另外就是电车了,这个在很多城市里都有过,典型就是上海的辫子车,车上方有两个如同辫子一样的集电杆,连到上空的电线上,依靠电力传输电能带动汽车,当年很多辫子车一旦辫子脱落就要停车,驾驶员不得不下来再连接,后来引入电池可以脱离一段时间电线依然可以行驶。

这种辫子车一直在使用,现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依然是电车,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纯电汽车,但是你们能说之前的辫子车就不是纯电汽车了吗?一样是的,所以纯电汽车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就在我们身边了。

话题扯得有点远,还是说回纯电汽车,假如世界上的石油极其有限,汽油价格极其昂贵,那么燃油车还会像现在一样发展吗?那肯定是不会的,大家必然在纯电汽车上投入重金,研发快速充电措施,电池容量,或者开发煤气汽车甚至蒸汽汽车等等。

那么我们看到的场景可能就是美国的加油站变成了大型充电站,大家长途行驶后就在充电站充电,在旁边的餐饮就餐休息了,当然,现在也完全有这种可能性,只是很有可能出现在中国。

不过,这个世界的石油并不缺乏,当年的油价又极其低廉,所以燃油车依靠成本优势击败了一切对手,直到石油危机的出现。

石油危机之前,石油乃至汽油是极其廉价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石油每桶3美元不到,而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石油暴涨到10美元之上,而第二次石油危机则从10美元暴涨到30美元,而我们现在的石油价格一般在100美元左右徘徊,但是再也没跌回到当年了。

那么这代表了什么呢?我们忽略通货膨胀因素,就考虑两次石油危机前后的价格变化,一般来说石油价格和汽油价格相对应的,两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涨了三倍,则意味着汽油至少涨了三倍以上,我们就这么想吧?现在我们的汽油价格每升8元,我们已经觉得很贵了,而假如直接上涨三倍,每升要25元,一箱60升的汽油要1500元,我们还吃得消吗?

当年的美国人就是经历了这个情况,还不止一次。

这也直接催生了日系汽车的崛起,现在日系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是强势存在,丰田是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但是当年不是,欧美看不上日本汽车,认为皮太薄用料不够高档。但是油价大涨之后,什么皮薄不够高档都是空的,省油才是王道,至此日系汽车大卖,最终成为汽车市场的霸主。

现在其实就是这一幕的再现罢了,比如以前提到日系车,会说日系车虽然贵一点,可是省油,用几年就回本了,甚至贵几万销售都会这么说。

但是现在日系车销售不这样说了,而是说保值了,没人说日系车省油了,为什么放弃了日系车最大的卖点?因为相比新能源车,日系车那点省油根本不够看。

现在基本上最一般的混动车也比最省油的日系车省油,更不用说比亚迪那些新技术了,至于纯电就更不用说。

我们这么算吧,现在油价基本上8-10元,我们就算8元一升,一般最省油的燃油车是5-6升每百公里,那按照最低算,5升好了,每百公里就是40元,这是极致了。一般来说一百公里50元,一公里5毛钱已经算是省油了。

而现在一般公交车2元,小城市1元,也就是说,只要来回超过5公里,还不如做公交车省钱。

那么纯电汽车的成本是多少呢?我们拿五菱宏光MINI来说,电池容量13度,续航170公里,我们往少了算,那么默认为1度10公里,那么一度电要多少钱呢?

民用电有峰谷两种,贵的0.6元一度,便宜的0.3元一度,假如到外面充电桩用商业电,最贵的是2元一度。

也就是说,最便宜的是3分钱一公里,最贵的是2毛钱一公里。也就是说,纯电汽车最差也比最好的燃油车节省一半还要多。

这里估计有人提意见,认为纯电的续航有些虚报,是没有开空调什么的情况,那就直接再加一倍,就算一度电只能跑5公里。那最便宜6分钱,最贵4毛钱,依然比燃油车便宜得多。

这点在美国也是一样的,美国的电费稍微比我们贵一点,大致在8毛一度。

所以注意到了吧,为啥现在新能源车销量大涨,不是人们认为新能源车更好了,或者燃油车更差了,纯粹就是开新能源车划算,和当年日系车大卖一个道理,不是日系车一下从廉价薄皮车变高档了,就是省油了罢了。

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和比亚迪,大家只注意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却没注意特斯拉在国外也是销量大增,一车难求,因为油价上去了,特斯拉也有性价比了。

比亚迪就更不用说,现在根本就是人等车,生产多少卖多少,比亚迪现在停产燃油车,全部改做新能源车,依然来不及完成订单,已经做到了第一。

不是因为其他,就是划算了而已,所以要想打败新能源车,争论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谁优谁劣是没有意义的,唯一的意义就是把油价降下来,油价降一半,新能源车买的人就少了,油价降到原来三分之一,保证燃油车又恢复原来的地位。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