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淮北一中60年校庆「不忘初心 不负芳华」

时间:2023-04-13 13:57:1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淮北一中60年校庆「不忘初心 不负芳华」,关于淮北一中60年校庆「不忘初心 不负芳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伴随着煤城淮北市的兴建,淮北教育在1960年步入了新的里程碑。

当年著名煤城皖北崛起享盛誉,今日绿金淮北教育事业再启程。回首走过的60年漫漫长路,淮北教育的发展既经历了艰苦创业和坎坷曲折,也收获了累累金秋与历练担当;回望过去的一甲子,感慨、思考、欣喜……不止一代淮北教育人的努力并付出,创造了新时代淮北教育的新辉煌。站在60年的时间节点,回忆昨天,奋战今天,展望明天,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动力,豪情满怀地投入到淮北教育的新征程。

上世纪80年代市一幼小朋友享受下午点心

十八年:淮北教育的“成人礼”

1960年10月,我市在市政府内设文教局;1968年8月,在市革委会政工组设文教小组;1969年,文教局解体;1970年,市革委会在政工组内设教育组;1971年12月,教育局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随市革委会的易名,改称教育局。

幼儿教育起步,中小学教育稳步推进,中等专业教育涉及教育、煤炭、卫生和电力等多个门类,高等教育兴办。1961年,全市有幼儿园两所,在园幼儿149名;1961年,淮北市区有小学25所,在校学生有3962名。1965年,市区小学有89所,在校学生达16584名;1959年,在市三堤口创办濉溪矿务局筹备处职工子弟中学。1962年,迁址更名为濉溪市中学。1964年新建市第一中学(现淮北一中),原濉溪市中学改称市第二中学。1965年,市内兴建半耕半读中学1所。

1958年,濉溪初级师范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生,并于当年改为中等师范学校;1985年1月,改为淮北教育学院,升格为成人高等专科学校;1960年,濉溪煤炭专科学校招生127人;1974年,市卫生局经省批准,在市人民医院开办护士中专班;我市同年创办淮北电力技工学校,属省电力厅主管,共为全省电力系统培养中技毕业生4000余名;1978年,创建淮北煤矿技工学校。

1974年8月,省革委会批准在淮北市创办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当年10月,首批工农兵学员350名进校;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在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基础上建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79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淮北二中合唱比赛(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蒸蒸日上

淮北教育不惑之年硕果累累

1981年5月24日,淮北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当年招收一年制小学语文教师班学员45~50名,小学数学教师班45~50名。学员进修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单科证书。语、数两科的结业证书核定后,换发淮北市教师进修学校毕业证书,承认中师毕业学历。

自此,市教育系统注重强化教师业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等活动。1979年,市教育局调整学校布局,切实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根据国家重点建设一批重点中学和省教育厅意见,切实办好省重点中学;濉溪县、郊区、矿务局和指挥部也要办好一两所重点中小学,为普通学校起示范作用,为“四化”建设培养一批“尖子”。

为此,市教育局加大对淮北一中的扶持力度。从市内外陆续调入一批骨干教师,教学实力得到不断增强;同期建立学生宿舍楼和图书实验楼各一栋。1978年底,淮北一中被评定为安徽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1980年8月,曹晓兰同志任淮北一中校长。

1978年,淮北市郊区和濉溪县共有适龄儿童153850人,已入学的136330人,入学率郊区为95%,濉溪县为87.8%。

为尽快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加速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和体育骨干,1980年2月6日,市委决定成立淮北市重点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由市体委、教育局共同领导。

1985年6月18日,国家教委成立后,教育部即撤销。1986年8月1日,安徽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淮北市教育委员会,撤销淮北市教育局。市教委设四处两室,分别为普通教育处、职业教育处、成人教育及师资培训处、政治处、办公室、督导室,各处室副主任分别由教委副主任兼任。

1982年,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教育局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三热爱”音乐会。1982年10月,召开了淮北市首届“三好学生”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三好学生”555名。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1984年9月,市教育局对市直部分中小学和原郊区所属的113所中小学分别移交三区直接管辖;市教育局管理的学校有淮北市师范学校、市一中、二中、三中、五中、十中、一小、一幼;原教育局管理的市四中、六中、三小、四小、五小、二幼六所学校交由相山区管理;市七中由烈山区管理,市八中、九中由杜集区管理,朔里中学由市教育局与杜集区共管,以杜集区为主。

1989年,我市教育系统实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管理职责,划分了各部门的权力,抓好试点,获得经验。

1984年出台《淮北市普及小学教育规划》,提出普及小学教育的标准;1986年初,经省政府验收,全市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到1992年,全市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新的基本标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淮北市教育局成立“市教育系统职称评定委员会”,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的制度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1982——1991年,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烈山高级职业中学、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淮北矿务局高级职业中学、淮北矿务局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和朔里高级职业中学相继创办。

1989年10月13日,市政府批复同意开办淮北市聋哑人学校。

1991年—1995年,淮北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立足淮北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确立了“科教立市”战略,将教育纳入到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996年,我市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淮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委员会精心规划、认真落实,淮北市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2年,市教育委员会十分重视“希望工程”的宣传,通过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认识到了“希望工程”的重要意义,对形成尊师重教早日普及义务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两基”工作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再谱新篇。1992年,濉溪县、杜集区率先跨入安徽省“基础教育先进县”行列,截止到1995年,淮北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初等教育在校学生辍学率在2%以下,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8%,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6%,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9%。1996年,我市各县区都顺利通过了“两基”达标验收,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全市的教育上了一个新台阶、新阶段。

2000年4月20日,我市成功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自1999—2000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学业考试成绩一律取消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一般”的等级制。为了更好地检测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意见规定继续实行《小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册》制度,小学教师要精心撰写有针对性的评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小升初阶段,淮北市继续实行免试升入初中的制度。

全面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化”发展迈开新步伐。1997年,我市加强薄弱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化发展,并逐步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战略。“十一五”期间,全市有小学350所,学生143820人;初中110所,学生75622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每个学生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有着重大的意义。为此,淮北市大力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按照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四个基本均衡”的总体要求,淮北市不断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住宅区配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组建教育集团等举措,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充分发挥名校、名园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在新城区建立分校、分园,打造优质教育扩容“桥头堡”。市名校实施“分身术”,向新城区进军,市一幼成立了黎苑分园、华佳梅苑分园;市二幼成立了凤凰城分园、华松分园、仁和分园。当前,名校、名园分校(园)在新城区遍地开花,成为新城区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我市18所农村薄弱学校也与市教育局直属18所学校“一对一”结对,经常组织学校干部、教师到结对学校探亲,学习市直属学校治校、兴校经验,提高自身办学水平。我市各县区也进一步丰富结对帮助形式和内涵,提高薄弱学校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帮扶薄弱学校方面,市直属学校出实招、传真经,注重硬件支援与软件提升齐上、理念更新与人文关怀并重。他们通过教师支教、送教下乡、联合教研、人才互动、资源共享等方式,全方位帮扶薄弱学校走上阳光大道。市教育局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定期对市直属学校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导考核,为结对帮扶学校架起连心桥,推进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

职业教育超常规发展,高标准规划职教园区。职教园区总体规划2297亩,由中职教育园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共享区、教师生活区和商业开发区五部分组成,功能定位是建设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特色和影响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合并淮北工业学校、淮北师范学校、淮北二职高和淮北艺校,成立了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协调发展”原则,围绕城市转型重点发展的煤电、煤化工、食品工业、矿山机械制造、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六大主导产业,高起点规划专业,建立与其对接的职业教育专业群,重点建设电工电子、食品工艺、煤炭采掘、机械制造、卫生医疗、计算机及应用、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服装加工与贸易等八大类专业,努力打造独具淮北特色的品牌专业,培养符合淮北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市教育局从2010年起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教育名师工作室是以优秀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姓名及其专业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由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旨在搭建全市校际之间、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之间以及淮北市与外地先进地区学科教研、学术交流的平台,每三年为一个周期。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了12个教育名师工作室、6个提名候任名师工作室,共拥有首席名师、名师、提名候任名师155名成员,淮北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遍及淮北城乡,点、线、面结合发挥名师效应,有效提升了全市教师整体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教育局设立了专项业务经费支持名师工作室发展,每个淮北名师工作室第一年划拨给3万元的活动经费,以后每年给予2万元经费支持。在此基础上,市教育局继续加大对名师工作室的经费投入力度。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德艺双馨教师。截止到2012年,淮北先后有9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其中,全市共有13名教师荣登“中国好人”榜。淮北市教师“中国好人”遍及教育局机关和中小学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世范,立德树人,我市广大教师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教好书育好人,讲好教育故事,言传身教书写着精彩的教育人生,传递着温暖的好人火炬。

新时代描绘淮北教育新蓝图

新征程再谱淮北教育新篇章

2019年,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教育事业改革稳步发展,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为淮北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截至2019年底,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60所,在校学生总数376782人,现有教职工总数25155人。

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图书总量、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或超过标准。

为满足更多中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近年来,市教育局挥动大手笔,不断对现有校园进行扩容,在建的淮北一中东校区即将竣工,市第一实验小学西校区、市三实小高年级部和市首府实验小学东校区正在或已经启用,完成市濉溪路小学教育集团大门改建和校内粮校家属楼置换,市三实小南楼改造顺利开工。

发展坦途已经铺设,教育巨轮正在起航。我市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有信心、有能力在市教育局党组和教育系统党委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铆足发展后进,守好教书育人之初心,厚植立德树人之情怀,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办好有温度的各级各类教育,以淮北教育人特有的姿态,助力开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新辉煌。

通讯员 朱成凌

☞淮北要求一校一策制定学生返校方案!开学后周末会缩短吗?

☞从幼儿园到初中设156个班!淮北这所新学校拟明年起招生

☞又有多地宣布开学时间!但这个省紧急按下暂缓键!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