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现象级电荒「如何应对身体危机」

时间:2023-04-07 13:57:0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现象级电荒「如何应对身体危机」,关于现象级电荒「如何应对身体危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等省能耗双控目标预警等级双双飘红。

8月底开始,几个能源消费大省拉开了大规模限电限产行动的序幕。

9月下旬,“限电”仍在各地蔓延,个别地方甚至将限电延伸到居民用电领域。

虽然9月29日举办了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未来一个月的供电压力仍十分紧张。

一、电力供需矛盾尖锐

今年1-8月,国内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是最早摆脱疫情的国家之一,国内工厂已经恢复了生产;随着欧美疫情的缓解,进口订单增加,我国许多企业和项目集中复工复产,用电规模迅速提升;此外,东南亚地区受到变种新冠病毒的影响,一些中资企业回流,企业生产和运营也需要用电。上述原因使得用电需求陡升。尤其是在制造业集中的省份,由于企业接到大量订单,用电量在短期内突增。

火电是我国目前电力供应的主要渠道,但国内电力生产增速不及需求。煤价高涨则是导致火电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对煤矿进行规模、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探矿违采、国有集中等几轮整治,仅2020年全国就有超过400家煤矿关停,总退出产能3604万吨。此外,受国际关系与海外疫情的影响,我国今年从澳大利亚、蒙古的煤炭进口量有所减少。煤炭产能释放和国外进口相继减少、行业垄断程度提高、煤炭市场化定价,这些因素导致煤炭价格在短时间内涨幅较大。煤炭涨价压缩了中国电厂的利润空间,而且,电力在我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电力价格一直是国家计划主导,电费十分低廉,这就导致大部分火电厂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发电量越大亏损越厉害。发电厂缺乏扩大电能供给的积极性导致电能供应短缺。

二、“能耗双控”带来的影响

“能耗双控”主要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能耗双控”是个常规政策,每年都有“双控”目标。

今年上半年,我国防疫措施实施较好,一些国家向中国投入不少订单,国内企业为了抢出口订单,开足马力生产,所以提前把额度花掉了。此外,在钢材方面,5月份146类钢铁产品被取消了出口退税;部分钢厂以及大型国贸商因抢出口而导致3、4月份的钢材出口大增,也带来不少能源消耗。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可以说是2013年以来最强的年份之一,同比用电量增长了16.2%、粗钢增长了11.8%、水泥增长了14.1%,作为对比GDP增长12.7%。经测算,今年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约为-2.0%,可能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3%)。

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确实很强,导致能耗增速较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能耗双控”下去煤炭、去火电进行“运动式减排”。这两者的矛盾导致现有能源结构无法以“软着陆”的方式达成“能耗双控”的短期目标,因此,不得不采用限电的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踩下急刹车。显然,这种结果并非国家制定双碳战略、推动我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三、如何应对“电荒”危机

首先,要警惕减碳“一刀切”的懒政式治理。尤其年底即将迎来用电高峰期,不能为了完成“双降”任务而关煤电。未来,节制成本、推动共同富裕、应对外部挑战、打通内循环等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现代化治理体系和较强的治理能力。当前,新能源供电还不能完全替代火电,需要稳步减少煤炭发电,促进电力供应转型,保持平稳过渡。合理扩大煤炭市场供应,平抑煤炭价格上涨。

其次,要认识到绿色能源发展面临长期且严峻的挑战。随着全社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过度、单一地依赖煤电将会对生产生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然后,考虑如何合理调整工业电价以便激励电厂供电。面对煤价上涨压力,多个地方已开始对电价进行调整,试图让电厂扭亏为盈。例如,浙江省自今年10月15日起,将对大工业分时电价进行调整,同时提高大工业尖峰电价每千瓦时5.6分、高峰电价每千瓦时6分,降低低谷电价每千瓦时6.38分。浙江此次分时电价政策调整范围为大工业电价用户,暂不涉及一般工商业、居民、农业生产等电价用户的分时电价政策。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要严格落实燃煤发电“基准价 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让更多电量进入市场交易,让价格合理反映电力供需和成本变化。这样才更有利于电的供需平衡,更有助于缓解“电荒”。

四、结语

“拉闸限电”背后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既有宏观战略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我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因素,也有火电供应不足的因素。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准衡量,在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用电的同时对当地能耗较大的企业实施精准双控。

作者:朱敏


李老师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财务行为研究团队

2021.10.2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