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5 18:37:02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什么是清平乐」,关于透过清平乐看宋代插花「什么是清平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开播的《清平乐》,是一部展现宋仁宗时期的历史大剧。从朝堂之事,到帝王、后妃的儿女情长、喜怒哀乐,将北宋皇帝赵祯的人生刻画的淋漓尽致。这部历史古装剧,在豆瓣也收获了8.7的评分,除了强大的制作团队与演技兼备的演员以外,《清平乐》最出彩的地方还在于对于大宋美学的体现,这也是这部历史古装剧最大的亮点之一。古朴典雅的画面,服饰、礼仪的高度还原,无一不体现宋人的雅致生活,剧中播出的一段“四美插花”剧情,就是宋代“文人四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其中之一。
《梦粱录》中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更有甚者,有些风雅文人出游,也会携带桌几,“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好不风雅至极。
所谓烧香也便是焚香,宋人黄庭坚称之有“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而点茶方面,宋人更是对自己极为夸赞:“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挂画则是宋朝文人相会之时,互相品鉴一番的雅事。挂画显得更加高级,是一般文人相集时最常见的节目。
而宋人对花的喜爱尤甚:大量跟花有关的诗词成为宋人珍贵的艺术精神:
晁端礼的“远山眉映横波脸。脸波横映眉山远。云鬓插花新。新花插鬓云。”李清照的“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刘克庄的“忆昔俱年少。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禁几度、西风残照。”
可见,宋人之最爱,非插花莫属也。
剧中“四美插花”《清平乐》剧中的这几位女子,可谓是京城里顶级的贵族名媛,她们分别是:历史上赫赫有名,剧中的故事主角曹皇后曹丹姝;欧阳修的夫人薛幼溪;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女儿晏清素;还有宋朝名臣杜衍之女杜有蘅。这四位京城贵族名媛,坐在一起插花会友,虽然剧中这一幕极为简短,但是观众也能从中窥见宋朝人生活中的雅致日常。《清平乐》中随处可见的宋代美学:插花,既体现了宋代插花艺术的源远流长,又道出宋人插花是有等级之分的。
宋代历经了五代战乱,导致经济文化中心向南部转移,南方气候四季分明,本就适合花卉种植,加之种类繁多,民间花卉习俗盛行,促成了宋朝插花艺术的全盛时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开封菊花即为盛名,每逢重阳佳节,宫廷内会举行菊花花会,民间菊花会上“游人婆娑于市”;欧阳修也在他的《洛阳牡丹记》中写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这些文字记载,足以显示宋朝宫廷内外插花风俗的流行。
宋人可以说是全民爱花爱插花。《夷坚志》提到一名爱花成痴的市井女子:“临安丰乐桥侧,开机坊周五家,有女颇美姿容,尝闻市外卖花声,出户视之,花鲜妍艳丽,非常时所见者比,乃多与,直悉买之,遍插于房栊间,往来谛玩,目不暂释。”意思就是说一位美人将全部花买下,望着鲜花出神。花的价格虽高,也不能阻挡爱美之人对她的热爱——“其价甚穹(高),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饷之娱耳。”
插花也有等级之分?在宋代,士大夫们十分推崇焚香、挂画、点茶、插花这4项雅事,这与士大夫“雅趣”的形成有关。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这一国策的实行,让宋代文官享有着优厚俸禄、补贴、休假等待遇。正是因为读书人在这个年代里扬眉吐气,文人社会的圈子里形成以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艺术文化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他们在文化艺术上造诣颇高,因此整个宋朝士大夫阶层,开始以“忌俗尚雅”为审美取向。在这种审美观念的引导下,宋人自然追求清素淡雅的插花艺术。在追求插花艺术的同时,宋人士大夫利用插花这种艺术,展现了自己不同的身份等级,由此以来,也让插花艺术具有了等级之分,想必会有不少读者好奇,插花等级究竟又以何物作为划分依据呢?
首先,从插花所用到的瓷瓶。在宋朝文人笔下的许多诗句之中,有很多时局会刻意强调插花瓷瓶的形状、产地。比如杨万里的“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再比如舒岳祥笔下的“今日萧萧凤物好,官窑瓶里插红蕉”。前者所提到的“胆样银瓶”,是一种形状若垂胆样的瓷瓶,只有官宦人家中会拥有这种形状特殊的瓷器;后者所提到的官窑,都是宋朝年间专门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子,普通人家很难获得这些著名制瓷之窑的瓷器。通过这些诗词中,对于插花瓷器的产地、形状描写,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在有意无意地向他人展示和炫耀自己的插花等级之高。
其次,欣赏插花艺术之人,也让插花艺术有等级之分。在两宋繁荣兴盛的插花文化之中,最具有观赏魅力的插花当属梅花,据《梅品》一书记载,宋人赏梅共有58条标准,比如这些标准中,对于能够参加赏梅活动的人做了规定,“林间吹笛者、石坪下棋者、美人淡妆簪戴者”等,只有这些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属于宋朝知识阶层的人,才具备赏梅的资格与赏梅的情调。书中还写到,在狂风、连雨、烈日、苦寒的日子里不宜赏梅;丑妇、俗子、老鸦,这些粗鄙的下人,亦或者是只懂得附庸风雅的暴发户,这些人赏梅只是玷污了梅花的高雅风韵。如此一来,这就让瓶中插花艺术具有了排他性,文人士大夫便借着赏梅之举,来彰显自己的士大夫身份。
最后,宋人在对插花花材的选择上,也体现了插花等级有别。前文中有提到,宋代文人最喜爱的花以梅花为首,宋词、宋诗中咏梅之作,不胜枚举,因此梅花在所有插花艺术中,应当是排在首位的赏花品种。除了梅花以外,还有各色名花受到宋代文人的追捧及喜爱,例如周敦颐所著的《爱莲说》,就是宋人对于莲花的赞美;范成大对每种花研究极深,他著有《范村菊谱》一书,为牡丹梅花等花的品种优劣进行排名:“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其新接稚木,一岁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釄蔷薇辈者,吴下谓之气条,此直宜取实规利,无所谓韵与格矣。”
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宋代士大夫其实是在通过对于插花花瓶的选择,对于赏花之人的规定,对于插花花材的选择,借插花等级来区分自己士大夫阶层与市民阶层的不同等级。在文人士大夫眼里,那些商人、小贩、农民等人,与进入朝廷围观的士人和官吏相比,是存在巨大的文化、审美差距的。插花艺术可以让士大夫阶层的身份得到认同,他们对于插花艺术的审美,可以区分出雅人与俗人的区别,比如他们借清雅的瓷瓶插梅花,来彰显自己,如梅花一般,“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凌霜傲雪的不屈精神;他们追求淡薄素雅的高雅赏花方式,是为了彰显自己超凡脱俗的品味。插花等级的区分,实际上是士大夫阶层为了区别自己与市民阶层不一样的身份等级。所以《清平乐》这部剧中,随处可见的插花,既是为了体现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其实也在彰显着那个年代里,不同阶层的不同趣味。
然而,爱花却是所有宋人的挚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插花与花艺》
《我国宋代插花艺术发展的特点》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1-16 12:37:52
2023-01-13 17:30:49
2023-01-01 10:53:04
2023-01-01 10:47:31
2023-01-01 10:17:20
2023-01-01 10:11:5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1-01 09:47:20
2023-01-01 09:41:40
2023-01-01 08:53:19
2022-12-31 19:05:28
2022-12-31 18:47:03
2022-12-31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