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4 12:45:06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今天锂电池板块为什么大涨「锂产业股票」,关于今天锂电池板块为什么大涨「锂产业股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锂产业链
家里有矿,富得流油,是如今锂资源端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
7月27日,盛新锂能(002240.SZ)发布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5.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9亿元,同比暴增950.40%。盛新锂能此前在业绩预告中披露的净利润上限为29亿元,这意味着,其实际盈利在此基础上又多了1个亿。
当然,中报业绩暴涨的锂资源股绝非盛新锂能一家。根据已经披露的中报及业绩预告来看,锂资源股业绩表现十分抢眼,而驱动业绩的主因之一即是锂价的大幅上涨。
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APP,今年下半年,锂盐供需仍然紧张,预计价格高位仍是主旋律,明后年锂资源供需才能逐步平衡。而诸如钠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解决方案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锂资源焦虑,但要替代,难上加难。
中期业绩纷纷大幅增长盛新锂能的业绩增幅并不是同类企业中最高的。
根据业绩预告,天华超净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50亿元-36.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1.70%-1067.67%;融捷股份1-6月预盈5.30亿元-6.30亿元,同比增长4080.57%-4869.36%;锂王天齐锂业则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6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110倍-134倍。
(锂资源股2022年中报业绩一览,来源:公开信息)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上述的上市公司纷纷提到下游需求增加,引用新能源车增速以阐释下游对锂需求的旺盛。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提前超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的目标。
而新能源车的持续增长又带动动力电池产量的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2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06.4GWh,同比增长176.4%。
需求提升,价格上涨,自然带飞有矿的上游企业。根据亚洲金属网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47.55万元/吨和47.75万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71.35%和123.65%。
(今年上半年锂价走势,来源:亚洲金属网)
进入7月,锂价依然坚挺。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曲音飞告诉钛媒体APP,截至7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6.5-48万元/吨,年内涨幅62.93%;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为46-48万元/吨,年内涨幅112.19%。
价格不断走高,上市公司不断加大产出。以盛新锂能为例,上半年公司锂盐产品产量2.04万吨,同比增长10.48%;销量1.85万吨,同比增长4.88%。藏格矿业则实现碳酸锂产量4770吨、同比增长55.17%(上年同期3074吨),销量4807吨、 同比增长-10.23%(上年同期5355吨)。
锂价持续上行也直接带来资源股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中报显示,盛新锂能锂盐毛利率高达74.24%,而2019年、2020年、2021年其锂产品毛利率分别仅为17.79%、-9.39%和47.78%。藏格矿业碳酸锂毛利率也从2020年的-3.57%增加至2021年的59.76%,及至今年上半年的90.52%。
下半年锂价高位仍是主旋律锂资源大涨,整个锂电产业链都在加入抢矿,资源焦虑进一步推高价格。目前,锂价还能坚挺多久是市场普遍关心的话题。换句话说,锂资源供需平衡何时可以实现?
据五矿证券研究所预测,2022年全球锂需求总量约71万吨碳酸锂当量,2025年增至165万吨碳酸锂当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可锂资源真的稀缺吗?根据中国科学院数据显示,全球锂资源经济可采储量为2100万吨,预计可制造20亿辆电动汽车。按照2021年的全球需求量60.62万吨计算,至少可供使用超200年。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原材料高价是资本炒作的结果。目前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可以生产160TWh的锂电池,完全足够生产全球需要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但需要注意的是,世界锂资源分布和开采极不均衡,锂矿(包括盐湖锂矿和固体锂矿)产出的区域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澳大利亚是最大的锂矿供给国,约占据世界锂矿石供给90%、占世界锂原料供应总量的37%。尽管中国锂资源量位于世界前列,资源品种相对丰富,但是相对于中国锂盐生产能力,锂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65%的锂原料需要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我国进口锂辉石约116.6万吨(合14.2万吨LCE),进口数量同比提升13.8%,较2021下半年增长18.9%。
针对锂资源过于依赖进口的问题,近来国内频频出台政策支持锂矿勘探开采工作,提高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在国内,青海、西藏和四川锂资源储量占国内锂资源储量的绝大部分,其中西藏和青海为盐湖卤水型,硬岩型锂矿主要分布于四川、江西、新疆等地。
只不过,锂资源的开采周期普遍要3-5年,虽然各企业都在扩产能,但开采与提炼速度限制了锂资源的供给。
“锂辉石精矿长协价格预计仍将走高。”曲音飞向钛媒体APP表示,海外精矿拍卖模式兴起,对于缺矿企业而言每次拍卖都是诱惑,拍卖价格将充满不确定性,也在不断挑战冶炼企业心理价位。2022年下半年成本端支撑明显,随着长协价格走高,锂盐产品制造成本也不断提高,成本面将支撑下半年锂产品价格高位。
卓创资讯分析师韩敏华也认为,“下半年,基础锂盐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是主旋律。”其向钛媒体APP分析道,从国内供需来看,下半年国内基础锂盐预计仍保持紧供应、宽需求状态。供应方面主要受原料放量缓慢、产能增量不足制约。原料方面,锂辉石产品进口依存度高,头部企业锁定海外大型矿场原料供应,现货流通环节货源量预计仍保持紧俏。国内锂盐产能方面,下半年新增产能数量不多,且产能爬坡时间偏长,产量增速较需求来说偏缓。
(来源:卓创资讯)
“需求上来看,2022年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一年,新能源全车产量预计保持快速增长;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进度继续推进,储能电池刚需将进一步提升。”韩敏华说,聚焦到基础锂盐直接下游产品,2022下半年下游正极材料产能新增计划较多,涉及磷酸铁锂产能160.2万吨、三元材料产能约6万吨。即便是正极材料产能落地数量不及预期,但需求增长速度势必快于基础锂盐供应增速,预计供需差在-1.7万吨左右。
至于供需何时可以达到平衡,曲音飞预计,2023年供需差将逐渐得到修复,2024年将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但具体仍要关注产业链项目落地情况。
某锂资源企业人士则更为乐观,其向钛媒体APP表示,“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锂盐景气度应该都没有太大问题,预计要到后年才可能出现供需平衡,进而锂盐迎来拐点,价格回调。”
替代谈何容易锂价大涨,供需不平衡,产业链想方设法寻求替代方案,锂回收即被寄予厚望。
曾毓群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就谈到:“电池中的锂等资源是可以充分回收再利用的。目前电池中的镍钻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9.3%,锂的回收达到90%。到2035年以后,循环利用的退役电池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市场需求。”
据悉,镍氢电池里面包含35%镍、4%钴、1%锰和8%稀土元素;磷酸铁锂电池含有1%锂,三元电池则含有12%镍、5%钴、7%锰和1%锂。而早在多年前,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企业就已经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但上述的企业人士则告诉钛媒体APP,“其实宁德时代说的电池回收还是一个概念。我们去看了他说的那个厂,只是实验室里可达到90%以上的回收率,并没有大规模的回收。”在其看来,理论上电池都可以100%回收,但目前未大规模回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成本,目前电池回收的提纯、分解的工艺成本较高,高过盐湖提锂和锂辉石提锂成本;二是污染很严重。
其以废钢回收举例,当初铁矿石涨价的时候,我们也不停呼吁废钢回收、循环利用,但废钢的冶炼十分耗电、成本很高,污染也很严重。在经过了三四十年发展后回收技术才慢慢成熟,到最近几年废钢回收才占有一席之地。然到目前为止,废钢的回收还是没办法完全替代铁矿石高炉炼钢,毕竟废钢冶炼的成本依然高于后者。
曲音飞也向钛媒体APP表示,“目前电池回收处于发展阶段,2023年将是电池退役的爆发期。随着回收技术越发成熟以及退役电池的数量增加,回收体系占比也将逐步提升,但不能完全依赖于回收来补充供应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锂价不断飙升,电池行业逃“锂”也在上演。
去年7月份,宁德时代率先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随后更多企业跟进,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最新回复显示,其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同时,固态电池、超级电容等也成为电池研发新方向。而在锂电池另一大应用的储能领域,寻找锂电池的替代也如火如荼,诸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全钒液流电池、铅炭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路径百花齐放。
“钠电池等电池替代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工艺的成熟、产业链打通,这需要时间,至少以5年为期。另外,钠的原子密度决定了其替代也只能替代中低端的应用。”上述企业人士笑言,钠电池的兴起可能也侧重在敲打一下产业链,借此抑制一下锂资源的价格。
信达证券的研报直指,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钠离子相比锂离子存在本征缺陷,但钠离子电池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拥有较好的倍率、低温和安全性能,预计钠离子电池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电动两轮车领域及A00级电动车领域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5%、5%、10%。
另外,锂电池价格上涨,氢燃料电池重回视野,引车企竞相布局。7月25日,国内首款量产氢燃料车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同一日孤注一掷发展氢能的海马汽车在互动平台称,海马7X-H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23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争取在氢能汽车产业生态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而在本月初,上汽方面亦透露,上汽氢能源专属“星河”架构首辆样车将于10月面世,该车型的氢气容积预计将接近或超过180L,续航里程在800km左右。
氢燃料电池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商用难度也不小。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燃料电池“重商轻乘”,乘用车商业化推广模式未建立及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同时还面临成本较高、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预计2028年-2030年,是中国氢燃料乘用车真正开始市场化的时间节点。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1-16 12:37:52
2023-01-13 17:30:49
2023-01-01 10:53:04
2023-01-01 10:47:31
2023-01-01 10:17:20
2023-01-01 10:11:5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1-01 09:47:20
2023-01-01 09:41:40
2023-01-01 08:53:19
2022-12-31 19:05:28
2022-12-31 18:47:03
2022-12-31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