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反舰导弹采用什么掠海飞行「弹道导弹反舰」

时间:2023-03-27 18:13:04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反舰导弹采用什么掠海飞行「弹道导弹反舰」,关于反舰导弹采用什么掠海飞行「弹道导弹反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言

最近几天,反舰导弹忽然成为舆论的热点!我们就来聊聊现代反舰导弹的攻与防吧。本文前是较新型的NSM导弹试射的影片,其特点不难看出:隐身外形,还有极低高度的掠海飞行。

大约在二次大战时,超低空飞行的隐蔽性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时飞机能投放的最具威力的反舰武器当属鱼雷,而鱼雷的结构强度有限,不能承受太高的入水速度,在浅水区还特别要求鱼雷入水后不能下沉太多以免扎到海底,所以投放的高度不能太高。此外,攻舰用的炸弹的“跳弹攻击战术”一度也对舰船形成很大的威胁,要在海面形成“水漂”,也需要飞机在超低空飞行投放。

早期为了投放鱼雷,飞机必须超低空飞行

二战中舰载雷达开始普及,海军飞行员们很快就又发现了超低空掠海飞行能极大减少被敌舰雷达发现的距离。攻击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钨作战”中,英国舰载机群就是超低空飞行从海上接近,“浪花甚至会溅到风挡上!”英国飞行员如是说。而末期的太平洋上,最有经验的“神风”特攻队员会驾机从超低空撞向美舰,令人防不胜防,美舰甚至启用了“水幕射击”——用全舰所有炮火打击来袭方向的海面,用炸出的水柱来阻止“神风”机接近,可见飞行高度有多低!

著名照片,一架老手驾驶的特攻机掠海撞向美舰,舰上防空火力已经来不及反应

导弹也要掠海

二战结束后,全新的舰艇克星——反舰导弹闪亮登场,让“鱼雷攻击”、“俯冲轰炸”等等一夜过时。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率先成为刀下之鬼。但是,由于技术限制,这一时期的反舰导弹普遍飞行高度在100米以上,即使速度大大超过了二战时“神风”飞机,但探测、防范和拦截的难度却并不大,以至于1971年的印巴战争和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都有声称用机枪击落反舰导弹的战例。尽管没确凿证据支撑,但这些战例显示反舰导弹起码是早早就被发现了。

“蚊子”艇加“冥河”导弹首开先河,但由于导弹飞行高度高,威胁很有限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时的导弹缺乏“超低空掠海飞行”的能力。早期反舰导弹受限于技术,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气压高度计,用气压测量相对高度精度较差,受天气影响大,在超低空飞行时还会受到“地面效应”的影响,强行掠海飞行的话,不一小心就可能坠海。导弹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器速度很慢,导弹的反应很慢,想避开高一些的海浪,需要100米以上高度才能反应过来。不过技术终究是在发展,到了60年代,小型化、能精确测量与地/海面相对高度的雷达高度表投入使用,导弹的超低空掠海和跟随地形飞行真正成为可能。多说一句,以现在的农用植保无人机为例,要在超低高度喷洒农药,要保证农药雾滴喷到叶子的背面,也采用了雷达高度表,甚至是更好的全向雷达。

技术进步使得现在民用无人机上都能采用全向雷达,保证在崎岖地形上超低空飞行

掠海飞行一下子把舰载雷达的发现距离缩到几十甚至十几公里,让军舰防御导弹的反应时间所剩无几。这里稍稍多说几句:为什么现在有些舰载雷达动不动发现距离达到几百公里呢?这个距离是针对数千米高度飞行的非隐身目标的最大发现距离,普通资料上没有明说罢了。另外可能有人问:传说中的超视距雷达呢?能让电磁波在地面和高空电离层多次反射到地平线之外的那种雷达,也不能发现掠海导弹吗?理论上可以,但是这种超视距的天波雷达,波长往往达到10米到百米,个头非常庞大难以上舰。而且功耗巨大,获得的目标数据精度相当低,即使发现了导弹,也仅仅只知道“在几百公里之外有导弹在飞”,无法有效对抗。

地平线的遮挡是掠海飞行最重要的特点

超地平线的天波雷达精度不高,个头超大难以上舰

掠海飞行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受海面杂波的掩护。舰载雷达照射这么低高度的反舰导弹,导弹反射的回波会被淹没在海面反射的杂波中,难以区分。舰载雷达缩小波长提高精度后的确可以分辨出目标——二战时的舰载厘米波雷达已经能发现海面上的U艇潜望镜,不过减小波长又会牺牲一定的发现距离,真正可靠的还是舰载雷达引入多普勒效应后——高速来袭物体反射的雷达波频率变高,和海面杂波的频率有显著区别——这样才能从较远的距离上把高速飞行的导弹从海面杂波中识别出来。

多普勒效应被广泛应用,不仅仅在雷达上

初试啼声

上世纪60年代后,掠海反舰导弹开始成熟起来,最早的代表以色列的“迦百列”导弹把飞行高度降到10米以下,尽管受多种技术限制,“迦百列”的射程很有限,飞行速度也只有0.65马赫,但仍然在实战中取得了惊人的战果,1973年的中东中,以色列声称击沉对手9艘导弹快艇,而自己无一损失。被击沉的导弹快艇受制自身的雷达,根本来不及有任何反应,充分显示了超低空掠海飞行的优越性,一时间昔日的海上巨头们,从航母到快艇,人人自危,不寒而栗。

迦百列导弹是最早的掠海反舰导弹的代表

紧接着登场的掠海反舰导弹是大名鼎鼎的“飞鱼”,初期型号MM-38的射程也只有40公里,不过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了,达到0.9马赫,留给目标军舰的反应时间相比“迦百列”导弹又少了近50%,而且发展出了舰射、空射、潜射、岸舰等多种型号。1983年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因干掉了英国42型防空驱逐舰而名声大噪,几乎成为掠海反舰导弹的代名词。

"飞鱼"的速度有较大提高,比“迦百列”更难防御

美国的“鱼叉”导弹也同时投入使用,相比“飞鱼”,“鱼叉”的射程提高到了110公里,这颇为不易,因为超低空掠海高度对攻守双方都是公平的,导弹上的雷达也同样受到地平线的限制只有30公里左右的有效距离,初代“迦百列”导弹就只能自身雷达的视距内飞行。而射程要达到“超地平线”的110公里,只有两种办法,一是依赖数据链由军舰或者飞机提供中继制导——这不太靠谱,母舰的雷达同样难以发现地平线下的目标,而空中飞行的载机虽然视野较好,能提供制导,但同时却暴露在敌方舰空雷达和导弹面前,非常危险。

地平线对双方都是公平的,都有盲区

另一种办法让导弹在静默的条件下飞到目标30公里的范围内,再打开雷达搜索,这要求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能偏离目标太远。在没有GPS卫星导航的年代,加装惯性导航系统是唯一的选择。惯导系统是近来大热NLAW反坦克导弹的核心组件,不过NLAW导弹的射程还不到1公里,而惯导系统的误差是随运动距离和时间而发散的,也就是飞行距离越远误差就越大,这期间目标可能还会机动,因此110公里的射程对惯导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飞鱼”和“鱼叉”都有惯导系统,“鱼叉”更远的射程显然会要求更高的精度。另外,“鱼叉”的动力系统是吸气式的涡喷发动机,也比“飞鱼”的火箭发动机有更远的航程。

高精度惯导系统的核心是陀螺仪,曾经又大又重

如今缩小到了只有几百克

“鱼叉”也能适应多种发射平台,采用舰载机发射“鱼叉”导弹一度成为美国海军最主要的反舰手段,在“鹰眼”预警机的指挥下,舰载机的航程加上“鱼叉”的射程,能把对手远远限制在几百上千公里之外,难以接近航母战斗群。“鱼叉”的重量较轻,即使中型的F/A-18“大黄蜂”也能携带多枚,实现对敌舰的“饱和攻击”也相对容易得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鱼叉”导弹就成为美海军反舰的主力。

重型攻击机A-6一次能带4枚“鱼叉”,机腹中线还能加挂一个副油箱

战斗中成长

雷达高度表解决了掠海高度问题,惯导系统、涡喷发动机解决了射程问题,掠海反舰导弹真正成熟起来,用多个战例在多个局部战例中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实战中围绕着这些特点,还发展出了多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战术。比如著名的1983年马岛战争中空射型“飞鱼”击沉英国防空驱逐舰,当时制空权不在阿方,携带“飞鱼”的阿方“超级军舰”攻击机为了接近到“飞鱼”射程内,也采用超低空掠海飞行。可机载雷达同样受海平线的限制,阿方载机到达一定海域后,突然跃升至150米高度,机载雷达开机搜索锁定英国军舰,装定好“飞鱼”的参数后迅速发射,载机重新回到超低空返航,由于暴露时间极短,英舰来不及做出反应,载机也得以安全返航。

“超级军旗”在150米高度发射“飞鱼”导弹

而携带“鱼叉”美国舰载机,需要在冷战时期面对拥有强大防空力量的苏联舰队,凭借更加先进一些的导弹电子设备,据说舰载机部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战术。在没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载机以掠海高度飞向苏联舰队,到达指定海域后,用类似以前文章《「航空史话」逆风飞扬——最后的活塞动力舰载攻击机“天袭者”》(点此跳转)中介绍过的投放核弹的“甩投”战术,将“鱼叉”导弹甩到数百米的高度,载机自己顺势一个半筋斗降回超低空返航。

据传在突击防御严密的红海军舰队时,“鱼叉”导弹能采用上图的“甩投”方式,在上百公里外发射

“鱼叉”达到数百米高度的作用,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在此高度弹上的雷达头导引头短暂开机,搜索到目标位置后再降回超低空飞机,此说不太靠谱,此时应该距离目标还有数十公里的距离的,而“鱼叉”弹上雷达功率小距离近,搜索不到目标攻击就彻底失败了,而且这种方式对当时的弹上控制系统来说过于复杂;另一个说法是“鱼叉”这类较重的导弹发射,采用的是以前文章《【航空史话】从天而降的怒火雷霆——战机武器布局小史(完)》(点此跳转)中介绍过的弹射方式发射,导弹要离开载机一段距离才能点火,载机要保持掠海高度就显然不能发射“鱼叉”,只有“甩投”是既能让导弹顺利发射,载机暴露的时间又最短的方式。此时导弹上的目标参数在发射前已经装定到惯导系统中,“鱼叉”直奔目标海域再打开雷达搜索目标。淘金客觉得这后一个说法更靠谱一些。

采用弹射方式发射导弹,载机必须有一定高度

对于“鱼叉”导弹还有个特别之处现在较少有人关注:早期的 “鱼叉”BLOCK1A型在末段时会突然跃升至1800米高度,再以7度俯冲角攻击目标,这是考虑到让“鱼叉”的制导雷达有更大的作用距离,而且俯冲攻击往往会对目标堆满电子设备和武器的上层建筑,造成更大的破坏。然而中后期“鱼叉”导弹放弃了这种跃升攻击,甚至能像“飞鱼”一样会降低高度,直接瞄准目标水线附近,留给目标的反应时间更短,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掠海飞行的价值。

“鱼叉”后续的型号取消了POP-UP跃升攻击模式,末段保持掠海飞行

完善和改进

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给军舰造成了巨大的威胁,70年代后各国军舰纷纷想方设法提高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但至今仍没有一个掠海反舰导弹在实战中被成功拦截的战例(注意,是掠海反舰导弹)!然而还没等军舰在实战中验证自己的防空能力,掠海反舰导弹又已经大步前进了。改进的思路之一就是继续提高飞行速度到超音速,好处非常明显:首先留给军舰一方的反应时间更短;其次是导弹即使被成功拦截,巨大的惯性使导弹的残躯仍然有较大概率继续击中目标。

“白蛉”导弹是超音速掠海导弹的典型代表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前苏联的“白蛉”导弹,巡航速度2.3马赫几乎是“鱼叉”的3倍,飞行高度20米。超音速并不罕见,在“白蛉”之前,前苏联还有一大票诸如P-700之类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但基本都在中高空飞行,突防能力并不乐观——战斗机早就超过2马赫,但在军舰的远程防空导弹面前生存能力堪忧。真正既能超音速又能掠海飞行的,“白蛉”算是最早,一经问世就成为西方各国的心头大患。前苏联也顺势把“白蛉”装到各种平台上,除了主力载舰“现代”级,导弹艇、飞机都有装备,连神秘的“里海怪物”也以它为主要武器。

地效飞行器“里海怪物”正发射“白蛉”导弹

然而“白蛉”的通用性并不太好:超音速是把双刃剑,让导弹成功突防的概率倍增的同时,低空巨大的空气阻力也让“白蛉”导弹的体重一举增加到4吨,是“鱼叉”的5倍。巨大的个头使得潜艇那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是不用想了,而舰载机方面以重型苏-33的个头也只能挂上1枚。即使“胖”成这样,巨大的“白蛉”导弹的射程仅100公里左右,甚至还不如“鱼叉”!以至有人把7000吨级的“现代”级驱逐舰形容成“大号导弹艇”,用这样射程的导弹想攻击航母战斗群,是需要玉石俱焚的勇气的!

即使是重型舰载机苏-33也只能挂载1枚“白蛉”

超音速带来的优势毕竟是巨大的,各国也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方向。俄罗斯搞出了末段加速到超音速的“俱乐部”导弹,不过全程超音速掠海飞行能大大减小惯性导航引起的误差,也使得中段突破防御的概率大为提高,所以俄罗斯又拿出了“宝石”这样的全程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弹重降到3吨,射程比“白蛉”增加几倍,能在载机、潜艇上垂直发射,通用性有所改善。不过最终在超音速掠海飞行这个发展方向上,俄罗斯被来自东方的后来者完美超越。

“宝石”导弹比挂在飞机上“白蛉”苗条,射程还增加了几倍

而美国海军在90年代以后出于自身战略考虑,并没有在全程超音速掠海导弹上发力,而是在保持统一弹径、较轻弹重的多平台通用能力的基础上,着力于挖掘“鱼叉”这一类亚音速导弹的潜力:中期的BLOCK1B型放弃了跃升后俯冲的POP-UP攻击,到了1C型,巡航弹道可编程,可以让导弹避开近海的地形遮挡,还能起隐藏载舰载机的发射位置的作用,还可以让多枚导弹从不同方向攻击敌舰,提高突防成功率。

“鱼叉”的终极改型SLAM导弹,注意弹头上的红外制导的窗口

此后美国海军还测试了在“鱼叉”上加装GPS卫星导航系统、增加数据链可以临时修改任务、增加红外导引头增强抗干扰能力,还试图增加导弹脱靶后重新搜索和攻击目标的“二次攻击能力”……这些新型号的测试虽然很顺利,但由于冷战结束后需求不旺盛、加长弹体后影响多平台通用性等等因素,美国海军自己并没有购买装备。而自己真正大批购买的,是在“鱼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LAM对地攻击导弹,换上了红外成像导引头,装有数据链系统,以适应更复杂的地面环境,当然也具备对海攻击能力。SLAM进一步发展到射程更远的SLAM-ER导弹,除了弹径和编号以外,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导弹了,不过仍然具备攻舰能力。

SLAM-ER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导弹了

未完待续

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在其主业反舰攻击上,独步武林,然而过大的体重使它争议颇多,至今也没有参加实战的机会。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虽然理论上突防能力不及超音速,但通用性、适装性都明显比较强。即使是最热衷超音速掠海导弹的俄罗斯,也发展出了和“鱼叉”导弹相当的“天王星”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通用性非常好,其直系后裔成为引爆近期热点的绝对主角!

“天王星”导弹及其后裔,成为近期热点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90年代冷战结束后拥有较强的制海权、制空权,因此更加热衷于在原来的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基础上,改出多种用途,并保持通用性,对全程超音速掠海导弹并不是太热心。不过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也感受到了压力,空军于2017年开始采购AGM-158C型反舰导弹,仍然亚音速,1吨弹重,拥有1000公里的射程,掠海飞行不在话下。与之前的反舰导弹不同之处在于,AGM-158C是一款具有隐身外形的导弹,目标军舰的雷达如果没有很强的反隐身能力,发现距离和反应时间都会非常短,与超音速飞行取得的效果类似,但又保留了亚音速导弹的种种优点。

掠海飞行的隐形反舰导弹AGM-158C

美国海军目前还没有装备AGM-158C,不过海军的濒海战斗舰已经装备了基于挪威NSM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而来的JSM多用途导弹(见本文开始的视频),同样具有隐身外形,重量只有“鱼叉”导弹的一半,射程超过200公里,通用性适装性更好,弹道编程能力更强,具有二次攻击能力,还能打击陆地上的目标,F-35战斗机甚至能在内部弹舱挂上2枚,保持飞机的隐身性能。如果F-35不考虑隐身,还可以在翼下再挂载至少4枚!海军陆战队也已经开始测试陆基的GBASM项目,系统由NSM导弹和无人驾驶车辆组成,战略战术机动性出色,外形也非常科幻。

F-35和JSM导弹的组合具有不小的威胁

无人驾驶车载导弹

战略战术机动性能相当出色

受限于篇幅,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里来讨论如何对抗能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