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嘉镜铁路线图片「铁冶志」

时间:2023-03-22 12:29:0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嘉镜铁路线图片「铁冶志」,关于嘉镜铁路线图片「铁冶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长78公里的嘉镜铁路,连接着嘉峪关和镜铁山铁矿,贯穿了茫茫的戈壁、险峻的峡谷、连绵的雪山等壮丽景观,背后更充满了开拓者们的动人故事。这条隐匿在祁连山深处的短小支线,在地图上毫不起眼,却堪称传奇。”


清晨,当峡谷和群山还被黑暗笼罩的时候,翻越祁连山的第一缕阳光,点亮了凤凰山嶙峋的尖顶,照耀着日夜不歇的镜铁山矿区,穿过北大河荒凉、险峻的峡谷,撒在辽阔的河西走廊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祁连山深处,镜铁山矿,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列满载着矿石的列车,沿着嘉镜铁路奔向山外,“咯噔、咯噔”的轮轨撞击声响彻北大河峡谷,向世人诉说这里的绝世的壮美和动人的创业故事。

镜铁山站(拍摄:张亦航)


先有镜铁山,后有嘉峪关

酒泉钢铁集团,是甘肃省最大的钢铁企业。然而酒钢集团的总部不在酒泉市,而在旁边的嘉峪关市,这是为什么呢?故事要从4000年前说起,在河西走廊中部,张掖西北,坐落着新石器晚期的黑水国遗址,遗址中发现了远古时代的冶铁痕迹。然而,采挖矿石的地点却始终没有找到。

1955年,西北地质局第645队派出两个分队,进入祁连山寻找矿藏。在藏族牧民柴昂阿莱什登的带领下,找到了头道沟铁矿的露头。接着,年仅21岁的西北大学地质学毕业生秦世伟带领的小队,冒着寒风,爬冰卧雪,深入祁连山。在补给一度中断的条件下,他们忍饥挨饿,坚持寻找,终于,1955年10月23日,队员们在一个叫“桦树沟”的地方发现了赤铁矿脉。当年12月,甘肃省政府将桦树沟更名为“镜铁山”。并立即组建634地质队,于隆冬腊月在连绵的高山深谷间展开一场“探矿会战”,仅用三年时间就提交给国家一个大型铁矿的报告。

险峻的北大河大峡谷(拍摄:张亦航)

代价同样是巨大的,645队有一名叫做苗淑娟的女技术员,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立即投身镜铁山的找矿工作,不幸从一座山崖上坠落牺牲,年仅25岁。她牺牲时所在的山峰被命名为“凤凰山”。每天清晨,凤凰山的峰顶都会迎来照亮矿区的第一缕阳光,仿佛在诉说着这位巾帼英雄的不朽功业。在勘探铁矿的过程中,共有11名地质队员献出了生命,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镜铁山站(拍摄:邱和阳)

1958年1月,冶金部在酒泉市区西侧22公里的戈壁滩上确定了酒泉钢铁厂的选址,铁矿石来源即为新开发的镜铁山矿,原本荒芜人烟的大漠深处猛然间聚集起一大批工人、技师及家属。1965年,这座因铁矿而兴起的现代工业化城市,脱离酒泉市管辖,被单独划分为一个崭新的地级市,因其靠近万里长城的起点——嘉峪关,而被命名为“嘉峪关市”,嘉峪关也成了甘肃唯一、中国少有的不设县、只有市区的地级市。今天,不少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惊奇的“发现”,嘉峪关的车牌号是“甘B”,仅次于省会兰州的“甘A”,可见这座“钢城”在甘肃省的重要地位!

“万里长城第一墩”景区旁的嘉镜线(拍摄:杨诚)

沙漠中的嘉峪关市,嘉镜线在这里汇入兰新线(拍摄:邱和阳)

列车从长城烽火台遗址旁驶过(拍摄:邱和阳)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嘉峪关机场附近的“酒泉航空站”遗迹,可见建国初期嘉峪关隶属于酒泉(拍摄:杨诚)

嘉峪关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地质工作纪念碑,默默诉说着共和国地质工作者们的勋业。正是他们的筚路蓝缕之功,才有了镜铁山矿,继而有了酒钢的建立和嘉峪关市的诞生,可谓“先有镜铁山,后有嘉峪关”!

嘉峪关地质工作纪念碑,上面刻着“钢城的开路先锋”的字样(拍摄:张一飞)


艰难筑路

1958年,为了将深山中采出的铁矿石运至酒钢厂区,嘉镜铁路的修筑提上了日程。线路自嘉峪关北站起,经绿化、冰沟、狼尾山,沿着北大河直抵镜铁山矿区。嘉镜线9次跨过北大河,穿越近40公里戈壁滩,11座隧道总长8580米,可谓是“穿山跨河走戈壁的钢铁运输线”。其中,长3409米的大落海子隧道,不仅是嘉镜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当时整个西北地区最长的隧道!

穿行山间的列车(拍摄:邱和阳)

大落海子隧道(拍摄:张亦航)

多年后,嘉境线总设计师回忆起当年的工作,不禁感叹道:“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因为现在的嘉镜线是所有备选方案中运输距离最短、经营费用最低的方案,却也是工程最艰巨的、建设难度最大的方案。

嘉境线由铁一院负责勘察设计,由于北大河河谷狭窄且陡峭,没有可供行走的余地。早些年,笔者的几个朋友探访一号桥的时候,看到河滩上插着一根硕大的白骨,有人以为是牛骨,便踢了一脚,结果砂土里飞出一颗骷髅头,细看还有衣物的残片,连忙报警。警察挖出这堆人骨后,说这人已经死了十年以上了,估计是失足落下河岸身亡的。很多年前,北大河还曾开发过漂流项目,因水流湍急淹死一个游客,而被政府叫停。经过数十年的开发,险恶的自然环境尚且屡屡发威,当年勘测队员所面临的艰辛可想而知。

北大河直上直下的河岸,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拍摄:杨诚)

面对无路可走的河谷无计可施、一筹莫展之时,勘测队员发现,冬季最冷的时候,河岸有宽约0.8米的冰面。于是,在呼气成霜的隆冬腊月,队员们踏着冰,扶着岩壁,艰难完成了勘测,最终决定沿北大河河谷修筑铁路!

嘉镜线的筑路大军,最多时期共有13000余人,其中劳改犯约有6000多人,几乎全甘肃的劳改犯都被押送至祁连山深处。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非常措施,他们本是一群有罪之人,渴望经过炼狱改造重新做人,如今却毫无退路,与冰冻、严寒、风雪、泥泞做着殊死搏斗,他们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共和国的工业建设做出了贡献。建设者们不怕牺牲,战胜了比蜀道还难的北大河峡谷,铺就了一条助推工业发展的钢铁大道。

嘉镜铁路沿线到处都是革命标语(拍摄:张亦航)

已经废弃的东水峡站站房(拍摄:张亦航)

冰沟车站不远处即是万丈深渊(拍摄:邱和阳)


冰沟之险

凌晨6:25,嘉峪关还未苏醒,大街上冷冷清清、空无一人,只有嘉峪关站依旧忙碌,不舍昼夜,开往镜铁山站的7529次小票车离开站台。此时正值兰新线客车高峰时段,而嘉峪关站接车能力不足,7529次的车底通常不能按时进站迎客,始发晚点十几分钟是家常便饭。如果是夏季,此时天刚蒙蒙亮,窗外祁连山的雪峰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阳光会透过绿皮车斑驳的车窗,热情地洒满车厢。

夜幕下的嘉峪关站(拍摄:季云柯)

嘉峪关站开出后的第一站是绿化,7529次列车在这里迎来主要客流。车刚停稳,一波波身穿蓝色制服的酒钢职工便蜂拥而上,转眼间塞满了车厢。随后,7529次列车调转方向,向南朝着祁连山进发,穿过茫茫戈壁,此段风景单调如同凝固一般,低矮的山峦懒洋洋的卧在远处。酒钢职工们或坐或卧在座椅上,利用到镜铁山前车上的两小时打个盹。

绿化站(拍摄:张亦航)

绿化站换向后待发的7519次列车(拍摄:邱和阳)

接近冰沟站,平坦无垠的大漠戛然而止,两边的崖壁陡峭得叫人胆寒,山峰遮蔽了天日,仰头之间一线天。列车在谷底蜿蜒,奔向大山深处。冰沟至狼尾山区段是嘉境线最险峻的区段,短短一个区间,竟有10座隧道,占总长的61%。嘉境线最长隧道,全长3409米的大落海子隧道就位于此区段。

列车即将离开大漠,进入山区(拍摄:邱和阳)

“雪山!雪山!”车上的旅客惊奇地呼喊,列车驶过弯道,谷底北大河湍急的浪花以及远处祁连山峰顶皑皑的积雪时隐时现。嘉境线的雄奇险峻,突然在冰沟站全部倾泻在眼前,使人猝不及防,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壮观,大自然的神奇,就是这么灵性、冲动和不加思考,寥寥几笔,就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如果你有机会在大雪过后去一趟冰沟,就会知道这里为什么要叫冰沟,因为冰真的堆满了山沟啊!

冰沟站附近,悬崖峭壁上行驶的列车(拍摄:杨诚)

铁路旁即是万丈深渊(拍摄:杨诚)


北大河的杰作

祁连山像一座屹立在西北大漠之中的水塔,持续上亿年、从无间断地将太平洋和印度洋飘来的水汽拦截,变成七一冰川。冬来春去,冰川缓缓消融,涓涓细水汇聚的激流,切出雄浑峻美的大峡谷。这就是嘉峪关市的“母亲河”——北大河,又名“讨赖河”。沿着河谷前行的嘉境线,一共七次跨过北大河,北大河一号桥和二号桥成了这条铁路的象征。

北大河二号桥位于狼尾山站以北大约3公里处,是一座曲线铁路桥,与大落海子隧道紧紧相邻。原本较为开阔的北大河峡谷,在这里骤然缩窄到约40米。历经亿万年流水侵蚀的岩体,毫无遮拦地展示着时间留下的斑驳和伤疤,两面的山体近乎垂直,挟持着北大河,谷底奔腾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二号桥在北大河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五座桥墩,最高可达七十余米,托举着窄窄的桥面。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桥体已变成浓重的土黄色,更显古朴苍劲。桥墩上迄今还残留着“反掉一切浪费,坚决堵住漏洞”等革命标语,不禁让人追忆起那个火红的年代。

“嘉镜小票”驶过二号桥(拍摄:张亦航)

“出山跨河”,周围全是碎石凌厉的山坡,足以见得二号桥的险要(拍摄:杨诚)

列车驶过二号桥(拍摄:邱和阳)

大山深处的二号桥(拍摄:张亦航)

桥墩上的标语(拍摄:邱和阳)

二号桥西侧一间废弃的巡道工房内,墙上满是探访嘉镜线的车迷们留下的字迹(拍摄:杨诚)

在绿化和冰沟两站间的大漠上,有一座叫“桥西”的小站。顾名思义,“桥西”即“桥的西侧”,这座桥就是北大河一号桥。平坦的大漠被湍急的北大河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峡谷,宛若炎炎夏日,一刀两半的西瓜的平整切面上,用汤匙掏出的沟槽。站在戈壁滩上看,很难发现这道峡谷,只有紧贴着河岸,才能发现原来一条大河竟然就“隐藏”在眼前。六十多年前,设计一号桥的时候,苏联专家鉴于险要的地势,趾高气扬地断言:“根本建不了这座桥!”。然而,智慧超群的中国工程师们最终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一号桥在谷底河道两侧,建起两座高近70米的桥墩,从谷底一直建到与地面平齐,其中第二号桥墩仅基础就深达9米,是当时的西北第一高桥。上部结构利用两片跨度为64米的上承式钢桁梁桥跨越深谷。

桥西站(拍摄:张亦航)

怒跨北大河的一号桥(拍摄:杨诚)

钢筋铁骨的大桥(拍摄:邱和阳)

高大的桥墩(拍摄:张亦航)

站在一号桥上,只见混黄的河水在谷底尽情地奔腾,两侧是直上直下的峭壁,好像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聪明才智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荒漠绿影

冬日黎明前的镜铁山站,星光寥寥,天边的雪峰泛着黛蓝色的光芒。下夜班的酒钢职工,等待返程的小票车,期间他们会派出一个代表去镜铁山站售票处,一买就是四、五十张。周围没有风,却是彻骨的冷。一个小时后,迎着朝霞,7522次驶出镜铁山站。由于是下山,牵引小票的韶山3一路开着电阻制动,散热的风机声悠扬绵长,在河谷间久久回荡。列车穿越隧道,“嗡,嗡”的风机声、轮轨撞击声以及隧道里的警报声,交织在一起,演奏出嘉境线的荒凉和艰苦。

驶过一号桥的韶山3(拍摄:张一飞)

驶过二号桥的韶山3(拍摄:张亦航)

如果说天边的雪山、宏伟的峡谷是嘉境线的躯干,相伴左右的北大河是嘉境线的魂魄,那么奔驰的韶山3则给予了嘉境线几分灵气。如同西北大部分铁路一样,嘉境线沿线的环境干旱、荒芜,驰骋在线路上的韶山3,成了光秃秃的山谷间的一抹鲜绿,让人眼前一亮!

2010年,随着镜铁山矿扩能改造的实施,产能已从每年50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以上。兰州铁路局快速立项,筹划实施嘉镜线电气化改造项目,并于2011年1月20日开通。电化后,机车由东风4B改成韶山3,货车编组也由原先的20节增加至27节,嘉境线的运输能力由每年655万吨提升到每年1200万吨。同时,电化后,嘉境线的机车交路得以与嘉峪关枢纽环线贯通,货车再无必要在绿化站换挂,极大方便了嘉峪关枢纽的运输组织,酒钢集团铁路运量此后连续数年增长。

自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嘉境线用了整整5年韶山3。嘉境线运用的韶山3机车全部配属兰州铁路局嘉峪关机务段,这是甘肃省最后运用韶山3的地方。韶山3曾经是兰新线的主力机型,直到2012年下半年才完全退出兰新线。2016年初,兰局嘉段开始用新锐的HXD1C取代韶山3,最先“换头”的是7529/30和7521/22次两对客车。5月,所有列车均改为HXD1C牵引。退役的韶山3除两台放在嘉峪关机务段救援基地留作演练之用,其余都封存在玉门。

狼尾山站列车交汇,HXD1C已经“一统嘉镜线”(拍摄:张亦航)

除了韶山3,嘉境线上使用酒钢集团的自备的K16A型矿石车,以及衍生的K16AN型矿石车也是非常独特的车辆。K16A载重是93吨,自重33吨,满载总重达126吨,因此该车设计使用2组3轴转向架,轴重仅为21吨,使得嘉境线这样的低等级线路可以承受满载的K16A的重量。目前,中国境内大概也只有嘉镜线上才能看到K16A系列矿石车。

K16A型矿石车(拍摄:张亦航)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聪明才智,都在短短的嘉镜铁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戈壁峡谷,深涧铁桥,摄人心魄的雄奇景观,吸引着无数车迷前往,这正是嘉境铁路的魅力所在。


嘉镜铁路简史

“一心修铁路,不怕山如铸。

山高水更险,赤胆为通途。”

——《嘉镜铁路寻旧》


1955年10月,西北地质局645队秦世伟小组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持沿着北大河深入祁连山找矿,在桦树沟发现铁矿露头。

1955年12月,甘肃省政府决定把桦树沟更名为“镜铁山”。

1956年12月,为开发镜铁山铁矿,嘉境线的勘察设计工作开始。

1957年3月,嘉境线全线勘察工作结束,决定采用沿北大河筑路的方案。

1957年12月,沿北大河修筑嘉镜线的方案完成初步设计。

1958年1月,酒泉钢铁厂选址于酒泉城以西22公里、嘉峪关城楼以东5公里的戈壁滩上。

1958年8月,嘉境线开工建设,由当时的第一工程局第二工程段承建。

1958年9月,酒钢第一座高炉开工建设。

1959年第三季度,因材料供应不畅,嘉境线一度停工,年底复工。

1961年,嘉境线再次停工。

1964年10月,嘉境线再次复工。

1966年11月,铺轨至镜铁山站。

1966年12月,嘉境线临时开通运营。

1969年10月20日,嘉境线移交兰州铁路局管理,正式开通运营。

2010年7月6日,嘉境线电气化改造开工。

2011年1月20日,嘉境线电气化开通运营,韶山3型电力机车开始担当嘉境线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

2016年3月,嘉境线客车改由HXD1C型电力机车担当。

2016年6月,嘉境线韶山3全部下线,从此甘肃省再无运用中的韶山3。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