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匠心独具匠心独运「意与古会」

时间:2023-03-21 14:45:01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匠心独具匠心独运「意与古会」,关于匠心独具匠心独运「意与古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卫华,字霁雪,1977年生于山东菏泽。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2012年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吉林画院特聘画家,关东书画院特聘画家,吉林省书画院签约画家,《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外聘画家。





2016年《雪羽之殇》参加第十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鸟之殇》获得第二届全国美术教育学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芦塘雪韵图》参加 “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家园》参加 “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雪景寒禽图》明德·和融——2013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画学会主办)
2012年《雪芦宿禽图》参加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2年《雪江寒禽图》获得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优秀奖(国家画院主办)
2012年《雪塘寒禽图》参加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中国画学会主办)
2011年《姑苏秋晚》参加中国美协主办201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1年《雪篁集禽图》参加中国当代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1年《幽篁集禽图》参加第八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0年《雪篁集禽》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0年《雪蕉留韵》参加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0年《净土》参加第六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07年《残塘荷韵》参加中华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07年《荷塘秋晚》参加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协主办)
参加作品联展
2015年参加“由此向南行走”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青年艺术家展。(南京有润美术馆)
2015年参加两岸三地青年画家提名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参加笔墨新境70后青年画家中国画作品联展。(吉林市美术馆)
2014年参加美术报主办第二届“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作品联展。(杭州)
2013年参加美术报主办“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作品联展。(杭州)





匠心独运 意与古会

——品读 李卫华《子母寒禽图》系列作品

文/谷珵


银装素裹,万籁俱寂。一袭洁白的世界,几只禽鸟温柔地栖息,远处蒹葭拥拥簇簇,落雪如同柔软的丝绒轻轻包裹。俗世的烟火于此隐遁,呼吸里只余纯粹。这便是李卫华的唯美画屏。





传统绘画中,雪景历来是中国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之一,被赋予深刻的人文内涵。人类内心深处对于纯净和恬静的渴望,大抵流转千年未曾改变。在李卫华看来,那是能够荡涤尘埃、洗涤心灵的超越力量,置身其中,总会忘记日常的烦躁,就这么步入空灵疏淡的人生境界,于是以此造境,情融于景。





笔底千里白雪绵延,生出缕缕静谧的纯粹感,仿佛听得到雪片坠落的摩擦声。李卫华说静谧来自于心底的安宁,“作画时摒弃急功近利的态度,将所设想的画面效果和独特的表现技法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状态。”





整个画面的调子令人想及北宋的寒林图:虽绘枯枝,透露出的却是等待破壁发芽的生机勃勃,以死喻生,是宋人对生命的思考方式。清寒萧散的雪景画,寄托着中国文人的生命情结,表达的是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相似哲思。





东北天寒地冻的严酷环境,对人本身提出了生存考验,松花江畔的绝美冬景,激发了灵魂深处的震颤,虽非故乡,却给李卫华提供了扎根的沃土。选择画工笔画的人,天性里大概都有一股缜密和温存,漫散至画面,形成引人眼目的力道,并不猛烈,然却持久。





近几年,李卫华创作了一系列“大雁呵护小雁”题材的《子母寒禽图》作品,“受到宋画《子母鸡图》的启发,这几年一直在尝试母子主题,发现无论古代还是当代,这一主题的花鸟画作品并不多,个人感觉具有很大挖掘空间。工笔画不以写实为目的,还是要表现情怀、抒发情感的。如今已不是崇尚英雄主义的大时代,和其他表现方式相比,我感觉‘母子情’离我们更近。研究这种力所能及的或者比较现实的课题,也更加吸引我。”





《子母寒禽图》系列作品生动描绘出雪夜苇塘边一群栖息着的黑额雁。大雁母亲羽毛蓬松,头颈上伸,形态充满警觉。雁宝宝因寒冷深深躲藏在母亲宽大的羽翼下,仅探出几个可爱的小脑袋,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怯生生观察着四周,眼神中流露着一丝惶恐和好奇。





子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子女的呵护,都在皎洁的月光下融于一体,焕发着清寒场景中温馨的热度。整个系列赋色古雅,疏密得体,追求画格清新雅致和野逸之趣,深得两宋院体画的精髓,同时展现出母爱的柔和与伟大,映衬着画家的一腔赤子情怀。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中国画的发展应该是对当代人的审美趣味、精神指向、内容题材和表现技法进行探索和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也不等同抱着传统不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画家跨越地域去学习不再是件难事,不过却难以跨越我们所处的这个大时代,一件作品一定融汇了生活的点滴,体现着画家对人生的思考和审美意向。”





传统艺术的活力,体现在传承与创新不断循环的过程,完全脱离时代的内容难以存续。深谙艺道的李卫华,将落脚点放在推敲如何体现真情实感上,创作自然具备了母子相互依偎这般动人的韵致。





























































-END-

书画论坛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