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经济面临全面崩溃 美国却在背后捅刀子」

时间:2023-03-18 08:29:03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经济面临全面崩溃 美国却在背后捅刀子」,关于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经济面临全面崩溃 美国却在背后捅刀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酷暑已难耐,严冬该如何过,这是目前欧洲需要考虑的问题。自入夏以来,欧洲就因紧随美国脚步,制裁俄罗斯,让欧洲陷入能源危机,导致欧洲电力价格飙升,其中法国作为曾经欧洲最大电力出口国,如今不仅失去最大电力出口国的地位,还摇身一变成为电力净进口国,如此大的落差,很难想象欧洲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现如今,俄乌冲突已经演变成了,战斗民族与欧美之间的能源博弈。就在9月初,欧盟决定对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实行限价,随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便以技术故障为由,宣布停止北溪一号的天然气供应,有关恢复供应时间是只字不提。此外,俄联邦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就此事,更是发出严厉警告,声称欧洲不会拥有俄罗斯的天然气。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其实早在今年6月份,俄罗斯就已经将北溪一号的供应量减少到20%,但欧洲各国却不以为然,反而加大力度制裁俄罗斯。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俄罗斯无限期停供,欧洲各国该如何应对呢?

以及美国在此次博弈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呢?

是救世主,还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呢?

欢迎来到向南科普说,本期,就跟大家详细讨论一下,充当美国马前卒的欧盟,现如今是什么下场。

欧洲危机爆发

要知道,欧盟绝大部分能源都要依靠俄罗斯,据了解,在俄乌冲突没有爆发之前,战斗民族为欧盟提供了41%的天然气,46%的煤炭以及27%的石油,不过直到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供给欧盟的天然气数量直线下降。如今面对俄罗斯停供,欧盟高管更是死鸭子嘴硬,声称做好了一切准备。但与此同时,捷克就爆发一场万人大游行,揭开了民众抗议能源价格飙升的序幕,能源价格飙升,也是欧洲工业衰退的开始。

据了解,欧洲的工业生产占据了全球生产总值的20%左右,受能源价格飙升问题影响,早在4月份,欧盟工业生产已经出现负增长,欧洲许多企业更是放弃寻找应对之法,选择一关了之,据了解,全球铝行业巨头挪威海德鲁公司宣布,因天然气短缺,导致电力成本过于高昂,关停了斯洛伐克境内的一家铝冶炼厂。全球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的Nyrstar也宣布,在九月份关闭荷兰的Budel锌冶炼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更是计划将路德维希港最大化工厂关停,并且该企业,为了减少天然气使用,将减少氨的产量。而作为全球最古老的玻璃制造商,位于奥地利的Riedel也宣布关门停产。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在席卷欧洲各国。

这样一来,会使得欧洲失业人数激增,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欧洲在天然气危机的热闹景象之下,还爆发了电力危机,虽然欧洲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但就目前来看,其电力的主要来源还是石化燃料,也就是煤和天然气,因此,天然气还是控制着欧洲电力价格,而欧洲各国的做法,无疑是断送本国的命脉。

前面我们所讲的欧洲众多企业一关了之,绝大部分都是因能源引起的电力危机,欧洲电力危机爆发,主要由两点原因构成,首先就是战斗民族停气所导致,另一个则是本国的政策,由于推进清洁能源太过于激进,直接放弃传统能源的发展。而今年对于欧洲各国来说,恰好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季,酷暑,干旱,高温持续笼罩着欧洲,导致了欧洲各国的水能,核能,风能等所有发电方式都受到不小影响。

首先就是水电,据了解,水力发电占据了欧盟15%的电力需求,但因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欧洲众多河流水位下降,水力发电量减缓,据了解,西班牙和意大利上半年的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在今年7月份,挪威水库的蓄水比例仅为59.2%。当进入第二周时,法国电力公司传来噩耗,因高温天气,导致核电站冷却水温度过高,该企业宣布将限制本国境内两座核电站的发电能力,与此同时,因高温导致民众用电需求激增。基于这两大原因,使得法国在电力市场角色发生大转变,从欧洲电力出口第一出口大国,变成了电力净进口国,而高温还影响着风力发电。

但好在太阳能不受高温的影响,不过可惜的是,太阳能发电量仅占据了欧洲全年发电量的5%。因此,欧洲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依靠天然气发电站。而俄罗斯停气此举,无疑使得欧洲电力价格飙升。据了解,欧洲基准电价,已经狂飙到每兆瓦时570欧元,而在两年前,欧洲电价仅为每兆瓦时40欧元。其中德国和法国这两位欧洲大哥的电价,更是突破每兆瓦时1000欧元,可能这么说大家并不理解,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也就是每兆瓦时6800多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度电6块8。而中国居民一度电仅为0.8毛钱。

经过简单对比,相信大家也明白了。这是不是也狠狠打脸那些崇洋媚外的国人呢?不过话又说回来,电力价格的飙升,除了前面欧洲工业严重受损问题外,还会引发家庭能源账单问题,以及粮食生产等一系列问题。据英国能源监管机构声称,从10月份开始,本国2400万户家庭燃料账单将增加80%。此外,美国化肥龙头企业,因天然气价格过于昂贵,将关闭英国一家工厂的氨气生产。要知道,欧盟小麦全球产量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二,但随着俄罗斯关气,欧盟制裁俄罗斯粮食和化肥。欧盟很有可能在能源危机的热闹景色之下,还会爆发粮食生产危机。不过相比欧洲能源危机来说,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当局的应对方法,简直令人贻笑大方。

欧洲如何应对能源危机。

欧盟委员会为了,在冬天到来之前,能够储存更多能源,便建议人们在高速公路上开慢车,周日把车放在车库中,选择在家办公。而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欧洲各国的“奇葩”做法,首先是德国,限制私人游泳池加热,对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地标性建筑,要凌晨两点才能点亮装饰,而其他城市,已经选择将地标建筑在内的所有建筑物关闭照明,随后德国政府,更是一改此前洗澡只洗四个部位的说辞,转而呼吁民众不要淋浴,更是声称不洗澡对身体皮肤有好处,实在忍不住,可以用湿抹布擦拭身体。晾衣服使用衣架晾干,不要使用烘干机。

而且,为了应对天然气短缺,德国甚至不惜重启煤炭发电,真是越发展越落后,这也是活该。曾经的德国,可是横扫欧洲大陆,与美国比肩的存在,如今却成为了美国手底下一枚言听计从的棋子,真是可悲。而法国为了减少能源消耗,更是颁布法律,其中明确规定凌晨一点到六点,所有灯箱,广告牌都要关闭照明,只有机场和火车站除外。意大利同样颁布法案,宣布从今年5月份到明年3月份,除了医院,养老院以外的所有公共建筑,夏季空调不得低于27度,冬季空调不能超过19度。该国政府更是关闭公职人员的办公场所,就连位于首都的罗马斗兽场都关闭了照明。除了这个几个国家以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皆是如此。

在鼓励民众节省能源外,欧洲还推动能源供应多元化,就在今年5月中旬,欧盟斥资3000亿欧元资金,建立REPowerEU能源计划。在该计划中明确指出,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结构将从40%提高到45%,并大力发展氢基础设施建设。但就目前而言,欧洲这样做法,根本治标不治本,只有欧盟真正地意识到问题所在,才能够解决因能源危机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值得一提就是,在北溪一号停止供气后,俄罗斯再次表示,因合同纠纷问题,将消减对法国昂吉集团的天然气供应。这样以来,便加剧欧洲能源危机,普京大帝这一举措,属实把欧洲各国拿捏得死死的。然而,真正想要置欧盟于死地,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他们的救世主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眼中只有利益,说白了俄乌冲突的实质,就是美国利用欧洲各国,拖垮俄罗斯,再借机榨干欧盟的价值,从而稳定自己日益衰落的世界霸主地位。

作为救世主的美国,却在背后捅刀子

要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教唆欧洲对俄罗斯的油,气实施禁运,很明显,就是在让盟友为对俄制裁而买单。在欧盟对战斗民族实行制裁后,宣布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在此期间,全球对欧洲液化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75%,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美国,而这直接影响了美国对LNG船项目的投资。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之所以大力投资LNG船项目,是因为往欧洲运输天然气能够获得巨额利润,至于利润究竟有多高呢?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的数据得知,美国公司运往欧洲的每一艘船至少能赚取一亿美元的利润,促使这个结果的正是欧盟不计成本的购买天然气。如此看来,这欧洲就是纯纯的大怨种啊!欧盟此举,不仅缓解美国高通胀,还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之后美国的做法,更是把两面三刀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暴露出美国自私蛮横霸权的真面目。为了能够拉拢欧盟,美国承诺增加对欧盟供气,并表示今年对欧盟增加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出口。很显然,这根本无法堵住欧洲能源缺口。

然而就在近期,美国能源部长的一封信,便将美国恶劣行径暴露出来,该信中明确表明了,美国的主要炼油公司要减少对外出口。此外为了稳定国内石油价格,为中期选举给美国民主党赢得更多支持者,美国假借能源紧张以此来推脱。能源紧张都是拜登找寻的借口而已,要知道,美国拥有世界第五大天然气探明储备量,还坐拥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设备。美国不仅在天然气是这番做派,在石油方面亦是如此,美国让欧盟禁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自己却私底下购买,转而再用高价卖给欧洲,从中赚取差价。

不仅如此,就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只是象征性的制裁。在进口俄罗斯商品这方面,美国从未停止。制裁俄罗斯的这半年时间里,有超过3600船木材,金属,橡胶等战斗民族的商品运往美国,每月进口额超过10亿美元。对于这番操作,美国则是辩解道,是在维护自身利益而已。现如今,导致欧盟爆发一系列危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他们眼中的救世主美国。如今,欧盟已然成为俄乌冲突最大牺牲品,还望欧盟能够及时醒悟,远离美国。对于欧盟这番做法,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番,我们下期见。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