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09:25:00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机器人品牌的发展「成长机器人」,关于机器人品牌的发展「成长机器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举行的“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应用范围更深更广
机器狗劲歌热舞,仿真人形机器人一展歌喉,配送机器人送货,机器人“医生”远程做手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多种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加快融合,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表示,劳动力短缺和成本增加,拉动机器人高速增长,是市场长期刚性需求。而在这种增长中,机器人呈现出应用范围更广泛、应用程度更深的趋势。
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的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的产量达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特种机器人市场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太空机器人、深海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高复杂度的产品实现了重要突破。
“过去是手机或者汽车行业用机器人多,现在新能源、服务业以及农业领域都开始应用机器人。”王田苗说,过去是大企业用机器人,现在中小企业甚至只有几十人规模的企业也在应用。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
服务机器人在餐饮、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广泛应用。比如,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美团展示了自动配送车和配送无人机,通过智能化调度实现自动化配送,进一步提升效率。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服务机器人相关企业43.9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至8月新增注册企业7.9万余家。
特种机器人上天下海已成现实。空间站里大小机械臂在太空可协同开展舱外操作任务,自供电软体机器人实现了万米海底深潜和驱动,还有机器人能够在石化、船舶等高危行业场景下智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国产替代速度加快
在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受益于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驱动,国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销量增速和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工业机器人27.1万台,同比增长50.1%,增速较上年加快30.1个百分点。其中,外资品牌机器人销售18.4万台,同比增长49.7%,增速较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8.7万台,同比增长50.8%,增速较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2021年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为32%,比上年提高。
从市场占有率看,2021年自主品牌机器人在电气电子设备及器材制造、汽车制造、金属加工行业的市场份额上升,在食品制造、塑料及化工用品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下降。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秘书长宋晓刚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每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零部件都有了相关企业。
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覆盖面也逐年扩大。宋晓刚介绍说,目前自主品牌机器人的覆盖面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在一些细分领域的优势明显,比如冶金行业炉前机器人,还有家具、陶瓷卫浴和光伏行业的机器人,这些行业不大,但直接关系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改善环境能否顺利完成。未来,在应用范围上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作为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成立20多年来,已经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产品。产品累计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4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新松机器人是多家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设备供应商,随着高端制造产业升级,机器人国产替代加速,新松机器人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协同创新至关重要
尽管进步巨大,国内机器人产业仍任重道远。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直言不讳:“国内机器人产业除了专用芯片以外,基本都有了,但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精和好的问题。”
赵杰认为,未来机器人的硬件部分可能会逐渐走向标准化、模块化甚至单元化。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机器人的设计、结构、运动控制、可靠性等关键技术上。特别要注意,机器人是一个机电强耦合的产品,单项技术的突破对整机性能的提升贡献是有限的。
如何提升国内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赵杰认为,要利用好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用制度的优势实现系统性突破。
宋晓刚也表示,国内机器人产业确实存在市场占有率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机器人成品上,也包括零部件、软件等环节。主要是研发创新不够,包括创新能力不够、投入不够以及市场应用不够。
如何解决制约创新的这些矛盾,是宋晓刚反复思考的问题。“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他表示,国内的机器人企业相比国际大型机器人企业体量小,创新研发投入有限。通过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协同创新,在获得更多研发投入的同时,也能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生产需求,研发相匹配的机器人设备。以应用拉动机器人整机产业的发展,整机又带动零部件领域技术进步,最终实现全链条共同提升。
这一思路得到了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郭守刚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实施“机器人 ”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加大新兴领域产品创新,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助力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在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在广阔的市场需求带动下,预计国内机器人赛道的火热将会持续。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下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有望超20%,全年销量30.3万台,同比增长15%至20%。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预测,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率达22%。(记者 刘瑾)
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1-16 12:37:52
2023-01-13 17:30:49
2023-01-01 10:53:04
2023-01-01 10:47:31
2023-01-01 10:17:20
2023-01-01 10:11:5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1-01 09:47:20
2023-01-01 09:41:40
2023-01-01 08:53:19
2022-12-31 19:05:28
2022-12-31 18:47:03
2022-12-31 1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