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2022冬奥会绿色理念「冬奥会崇礼」

时间:2023-03-14 19:16:59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2022冬奥会绿色理念「冬奥会崇礼」,关于2022冬奥会绿色理念「冬奥会崇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澎湃新闻记者 陈均

随着比赛开启,各国运动员、官员陆续进驻奥运村,北京冬奥的“黑科技”开始崭露头角。

日前,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特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的一段短视频——视频中,她对运动员村的“智能床”赞不绝口,并且直接演示了“智能床”的操作。

通过遥控器上的8个按钮,“智能床”对应不同的休息模式,床的角度可以任意调节,并且支持“零重力”模式。

00:43

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大赞冬奥村的床。 视频编辑 徐储立(00:43)

很快这段视频就在社交平台上走红,《纽约邮报》第一时间也给予了相关报道。据悉,这个“智能床”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全面照顾到运动员的脊柱,床垫中的记忆棉和智能传感器还为运动员们提供了按摩等服务。

如果睡姿不舒服,运动员打呼噜,智能床还能帮助其调整头部高度进行缓解……

这是历届冬奥会首次装备上“智能床”,而在奥运村的媒体餐厅里,智能化的机器人也变身大厨,完成配菜、炒菜、上菜一系列工作,引得各国记者一顿猛拍……

当然,眼前的这一幕只是冰山一角,在整个筹办过程中,北京冬奥会一直贯彻“科技奥运”的理念——冬奥赛场的里里外外,科技底色都将呈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冰之帆”场馆内的智能消毒机器人。

机器人,智能防疫员

疫情下第一个如期举行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疫情防控依然是头等大事。

在冬奥村入口,进入人员无需摘掉口罩,一秒内便可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8个查验环节,这一切得益于北京冬奥“智能防疫员”的启用。

自带感知设备的机器人只需验证相关人员有效身份证件,便可快速判断其健康状态,显示屏上会呈现证件照片、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信息,并给出“未见异常”等状态提示,这一系列动作只需一秒便可完成,也可保证人体温度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

此外,被应用于冬奥会场馆消杀工作的布科思雾化消毒机器人,采用化学消毒的方式,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将液化出来的气雾喷洒至空气中,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单台机器人消毒面积最多可覆盖1000平方米以上,续航时间4-5小时。

国家速滑馆外部。

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

随着赛事的打响,北京冬奥那些美轮美奂的体育场馆也将进入大家的视野。

作为本届赛事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

据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郑方介绍,“冰丝带”钢索总长度达到19公里,安全跨过这么大的空间,需要高效地使用钢索。

在团队的精心设计下,每平方米索网屋顶大约使用27公斤钢材,总共使用537吨钢索,用钢量仅为传统钢结构屋面的1/4。

屋面索样板。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图

除了硬件方面,要想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场馆有效工作,也少不了软件支持——当下“冰丝带”配备了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联合研发的“超级大脑”。

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形容 :“在接入36个系统、近10万点实时数据后,场馆做到了‘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

“冰丝带”是一面镜子,北京冬奥中投入使用的26个场馆都在彰显着科技的力量。位于国家游泳中心的“冰立方”,通过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能运行水上项目又能运行冰上项目的“双奥”场馆,短短20天内就能完成“水-冰”场地转换。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也首次应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

国家速滑馆内场。

北京冬奥会100%上云

每一届奥运盛会,赛事转播都是重中之重,疫情影响下,全球观众不能亲临赛场,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对于转播的依赖性较之过去尤甚。

这里不能不提到“云上奥运”的概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被认为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云上奥运”。

北京冬奥组委会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北京冬奥核心信息系统实现了100%上云,奥运最核心的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都迁移至阿里云上。奥运史上首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机房,来承载奥运的组织和运营。

事实上,去年的东京奥运会,来自中国的云技术就已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CEO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直言不讳,“奥运实现云上转播,是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引入卫星传输以来,转播行业最大的技术变革。”

阿里云冬奥技术保障负责人王浩然也透露,“东京夏奥会是奥林匹克转播云的第一次试水,主要立足于云上视频的编辑与下载。北京冬奥会则是100%的上云,除了赛事的组织管理等,赛事的云上转播覆盖面更广,既面向观众,也面向新闻记者。”

相比于过去通过卫星信号的转播,云上转播具有低延时、高带宽、高弹性等一系列优点,既能更好地应对开幕式、热门赛事等流量高峰期,也更适合4K/8k超高清内容的转播。

王浩然就指出,云转播的带宽比卫星带宽高出一个量级,“打个比方,极端情况下,可以在一秒钟传输完500部高清电影,一场奥运会的全部内容,甚至能在半小时内全部传输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云转播技术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内容传输这一项,也深度重构了“采编发”业务流程。

通过云上转播及编辑的系统,各国的记者和视频编辑团队可以直接在线剪辑,实现想要的视频内容,这大大突破了在赛事现场制作的限制,一些媒体甚至不需要来到奥运现场,就可以完成制播任务。

王浩然。

360度“子弹时间”

随着云技术的全面应用,北京冬奥会将带给全球观众一场更高规格的视觉盛宴。

据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CEO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介绍,北京冬奥会赛事时长约1000小时,转播内容总生产量将达6000小时,并将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转播,部分重要赛事还将以8K格式转播。

王浩然对此给予了解读,“就观众的观感而言,一方面是要够清晰,我们可以支持4K甚至8K的格式。另一方面要快速流畅,也就是低延时,现在可以把延时控制在几百毫秒,这种延时,相当于一秒之内你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世界另一端发生的事情。”

此外,他还着重提到了一个叫作“子弹时间”的技术, “过去比赛中的慢镜头主要是通过多个机位的拍摄来实现,如果是三个机位,我们看到的慢镜头其实是三个视角、三个画面的慢放,而‘子弹时间’是360度每一个视角的画面都能呈现。”

“类似于电影《黑客帝国》里子弹打过来的状态,以过去的技术,即使赛场周围安置50个拍摄视角,也无法进行这种360度画面的全覆盖。”

可以想象,北京冬奥的云技术将给全球观众带来极致的观赛体验——为此,技术团队协助北京冬奥组委陆续完成多个核心系统的上云部署,并抽调历年双11及东京奥运的技术骨干,在北京、杭州、中国香港地区、法兰克福等地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专家团队,构建前方驻场、中台支持、后端产研的三级保障体系,为冬奥核心系统、官网及赛事转播等提供7×24小时的云上技术服务支持,直至3月13日冬残奥会结束。

王浩然坦言:“大伙儿都憋足了劲,因为都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奥运时刻。”

冬奥张家口赛区。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通过方方面面的细节不难看出,北京冬奥插上了一对科技的翅膀,而在科技的加持下,“绿色奥运”这一申办之初向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也在变为现实。

同样以云技术为例,以往每届奥运会需要重复建设传统IT机房,并在赛事短暂使用后拆除,而随着云计算开始逐步替代传统IT架构,节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承载奥运组织和运营的成本大幅下降,并缩短了应用开发和部署流程。

相比传统机房,位于张北的冬奥云数据中心建造之初就考虑了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年均气温仅为2.6℃,最低气温达-40℃,凭借自然风冷,每年只有约15天需要使用传统制冷模式,大大降低了空调系统的电力消耗,加上浸没式液冷、智能调温等技术,实现了100%无机械制冷,将热能耗降低至 70%以上。

目前,冬奥云数据中心也是国内第一个年能耗比低于1.2的用电效率典范,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相当于种了400万棵树木。

也得益于张北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于2018年动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风、光和储能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

从2019年1月起,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开始源源不断输入北京,每年的输电量能解决北京年用电负荷的20%左右,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也将实现100%绿电供应。

当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已经成为老百姓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据专家预测,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北京冬奥,满满的绿色科技感。

“氢装上阵”

绿电工程为绿色办奥奠定了基础,而在整个冬奥期间,大到一个赛区、一个场馆,小到一个接力火炬、一个餐具都诠释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在北京赛区,冬奥会的15块冰面中有7块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包括“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则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实现了整个区域内水的“微循环”。

在张家口赛区,经过整体化设计都将实现水资源全收集、全处理和再利用,实现造雪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双赢。

在延庆赛区,高山滑雪中心建设中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面积占全部赛区的二分之一,其中开创性提出了全范围表土剥离与利用方案,赛区建筑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

冬奥期间,在延庆、张家口还将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装载的是70MPa的氢气瓶,一次加注可以跑500多公里,续航里程可以与燃油车相媲美,之所以“氢装上阵”,主要源于氢燃料属于清洁能源的考虑。

事实上,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也都全部使用了氢燃料。此外,北京冬奥使用的餐具为可降解餐具,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代替了以往的塑料制品。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目前在冬奥会三个赛区的所有工作人员的电脑和手机上都统一运行WPS的Office系列产品,这种跨区域的电子办公协同除了实现文件的无缝兼容,还强化了“无纸化办公”,节省了过往很多纸质打印的成本。

机器人智能化取餐。

结语:

如果有关北京冬奥的故事是一部大片,那么其中的每一帧都传递着“科技”与“绿色”的信息,当下英国《独立报》就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碳中和’的赛事。”

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更是多次强调:“北京冬奥会将是第一个实现‘全绿色’的奥运会,对于举办地乃至更广范围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标杆作用。”

相信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回眸北京冬奥,全世界记住的不只是各国运动健儿赛场上的英姿,“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注定成为这届冬奥会抹不去的亮色,也将在奥运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艳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