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企业 碳中和「企事业单位碳中和实施指南」

时间:2023-03-10 19:49:19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企业 碳中和「企事业单位碳中和实施指南」,关于企业 碳中和「企事业单位碳中和实施指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碳中和:关于企业实现全面碳中和的若干建议(干货)

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表面看,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有关系,我国的能源结构不理想,但由于能源跟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关系,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综合性的跨行业、跨领域的事情,涉及各行企业。

中国为了尽早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各企业立即行动起来,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向低碳商业模式转型。同时由于供应链面临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来自全球品牌的要求),日益需要注重和披露可持续发展实践。

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企业碳中和路径及方向建议

主动开展碳核算及碳披露

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明确碳排放范围,并在明确排放范围的基础上,企业需明确排放总量,即开展碳核算。

注重碳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在面临同类商品的选择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业务透明度高、主动披露对人类和地球友好影响的企业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进行透明和可持续的信息披露,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在碳中和目标下,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体,更有责任进行高水平的碳风险管理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

企业应建立自己的碳风险管理体系。系统评估碳风险,采取主动防范、控制、补偿、承担和机遇转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碳风险管理,评估碳减排成本,并定期更新碳风险管理体系,将碳风险管理和碳合规纳入其中。

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要符合政府或市场规定的报告披露要求,并参考相关国际标准。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披露形式,回应市场关注点,并参考综合报告理念,全面展示企业财务和非财务数据。

设立企业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线图

结合企业特征,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

算清当前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后,企业要围绕自身业务特征,结合我国“30·60”双碳目标,制定自身的碳减排目标和规划,并配合出台自身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明确具体的减排实施路径是确保实现各关键时间节点目标的前提。

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图

碳减排路径分为五大类。“核心减排”是重点,发展培育低碳技术。

在能源供给侧,第一类是清洁能源替代,如煤改电;第二类是清洁能源输送和存储,如储能。

在能源需求侧,第一类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节电和节蒸汽;第二类是生产运营低碳化,包括开展原料替代、电气化改造以及技术改造。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积极参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的布局,主动把握甚至引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变现有的生产管理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最后一类是发展负碳吸收技术,主要是指CCUS技术。采用这些方法后仍存在“减无可减”的剩余碳排放企业通常可以进入碳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还可以购买绿色电力指标。

推动产业上下游联动,建立全供应链碳中和管理体系

建立全供应链碳中和管理体系

目前一些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展全供应链的碳减排工作,并且要求供应链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加入碳减排项目小组,将低碳环保作为供应商筛选指标之一。

另外一些企业每年与每一家关键供应商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并且在年末审查其是否达成年初目标,将审查结果纳入下一年度供应商遴选指标。

而且随着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理念的推广,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碳减排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尤其将合作伙伴的低碳减排纳入评价体系后,获得多级供应链的碳排放数据已不再是难题。

企业应树立建立碳中和全供应链碳排放管理体系的理念,从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尽快实现供应链碳中和。

通过自身行动和影响力倡导公众低碳生活方式

打造绿色低碳生态

譬如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的“绿色盒区”计划,引领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主动参与减排行动,例如随手关闭闲置空间的灯和空调、使用双面打印、回收纸箱等,都给予内部奖励。

引领公众低碳生活

譬如腾讯2021年上线了“碳中和问答”小程序,向更多人科普低碳知识,只要答答题就能更知“碳”﹔开发了“碳碳岛”功能游戏,通过好玩的互动,就能了解碳中和的实现方法;“低碳星球”小程序,使用乘车码、每天步行等行为都能助力改善我们的星球环境。

在碳中和目标之下,不同的行业因业务性质的不同,其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责任也存在差异。比如说:

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工业制造、交通、建筑等高排放行业则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减少碳排放、实施低碳转型;

金融行业自身不属于高排放行业,但其责任在于,要提高绿色金融能力来支持低碳项目,抑制高排放高污染项目,从而推动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而其他众多非高排放行业也不能置身事外,这些行业自身的运营要逐步做到零碳化,比如机构所在建筑物的能耗要降低,员工出行也应尽量做到低碳等。

广招碳减排人才,为企业开源节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正司局级单位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碳排放管理员人员能力验证工作。

想要干好这一行,不仅需要熟练准确地掌握相关政策标准、把握碳市场的新发展趋势,还需要综合素质。比如,对化工企业进行碳数据核算时,碳排放管理员既要熟悉几十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又要做好企业能源管理、计量、生产等多部门协调,确保各项数据摸得准、对得上。

我国正处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快速发展阶段,政府部门和电力、水泥、钢铁、造纸、化工、石化、有色金属、航空等多个行业要求控制碳排放,全国范围的数量大约是8000多家,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市场上对于碳排放管理员的需求是巨大的。

朝着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前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方式之一。让我们自主行动,共同参与,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极尽所能!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