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改革开放40年 我国电力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贡献「改革开放42年有哪些重大成就」

时间:2023-02-09 14:45:25来源:搜狐

今天带来改革开放40年 我国电力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贡献「改革开放42年有哪些重大成就」,关于改革开放40年 我国电力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贡献「改革开放42年有哪些重大成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0月15-16日,改革开放40年电力成就展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览共包括四部分:电力行业成就展示区、电力行业文化展示区、中电联展示区、电力企业展示区,13家中电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设立了展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近1000家电力装备企业参展,全方位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脉络和成绩。

没能到现场一睹电力风采也没有关系,现在记者带你回到现场,看一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文丨吕银玲 卢彬

电改:供用电飞速增长

40年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我国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和“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2002年2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启动电力体制改革,使我国电力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当年12月29日,中国大唐集团挂牌成立。可以说,大唐集团是“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不断壮大。”同样,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在2002年底组建的国有独资发电企业。

▶ 大唐集团立足煤炭,打造煤电一体化能源基地。图为世界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内蒙古托克托发电厂。

▶ 图为华电集团展台

中国华能集团成立后就开始利用外资、联合地方、集资办电。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的燃煤电厂,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图为中国华能展台

除了发电企业,电力研究机构也走上了市场化改革之路。西安热工研究院就是这样,在2003年改成股份制企业,股份制改革以后开始走市场路线。“现在主要是巩固传统技术优势,着力研究节能减排、替代燃烧技术,同时转型水电、风电、核电等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国家发展了,电力需求和能源消耗就会增加。国家的整体发展带动电力行业发展,这是必然的。”

据了解,在我国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也在持续提升,全国用户供电可靠率99.814%,城市供电可靠率保持在99.9%以上。

环保:由粗放发展到节能减排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我国火电行业从规模扩张到清洁发展,实现了转型升级的行业嬗变。如今,中国电力工业越来越注重高效清洁发展,火电效率大幅提升,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装机比重的73.7%,100%燃煤电厂实现了脱硫,92.3%火电机组实现了脱硝。

在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及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的历史背景中,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了。

▶ 图为大唐集团脱硫吸收塔、电除尘器及SCR脱硝反应器

▶ 图为大唐环保脱硝催化剂

中国华能也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不断开发清洁能源,截至2017年底,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5325万千瓦,高效清洁煤电装机比重达到81%,累计1亿千瓦、9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让我们来看看华能在清洁环保领域有哪些成就。

华能牵头实施“绿色煤电”计划,包括2000吨/天级气化炉研发、25万千瓦级IGCC示范电站建设、绿色煤电实验室建设、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研究示范等内容。IGCC与燃料电池、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等技术的结合,可形成发电效率高、污染物脱除效率高的先进绿色发电技术。

▶ 图为莱芜百万千瓦二次再热发电技术

华能莱芜电厂6号机组是世界上首批应用二次中间再热技术的百万千瓦机组,锅炉采用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塔式炉,汽轮机采用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机组发电煤耗每千瓦时256.16克,环保排放指标达到燃气电厂排放标准,是世界上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标最优、环保最好的火电机组。

转型:多种新能源全面发展

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给绿色电力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在电源结构方面,各发电企业都在加大电源结构优化力度,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高。

截至2017年底,大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容量4672.91万千瓦,占比达33.92%,实现了水、风、光、燃机等清洁能源种类全面发展。中国华电发电装机达到1.48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38.6%。其中,火电装机10407万千瓦,水电装机2700万千瓦,风光电装机1594万千瓦,分布式发电装机99万千瓦。

▶ 图为中国华能糯扎渡水电站

糯扎渡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采用“数字大坝”技术进行大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的水电工程,心墙堆石坝坝高261.5米,为同类坝型中亚洲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大坝。水库总库容237亿立方米,与三峡电站的防洪库容相当。

▶ 图为中国华能风电技术集成模型。

华能先后建成中国第一个规模化投产、商业化运行的风力/光伏互补发电系统——南澳风电场;中国第一个采用分散式接入方式的风电示范性工程——狼尔沟分散式示范风电场;亚洲最大容量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场。

▶ 图为2012年10月建成投产的华能南山光热示范电站

华能南山光热示范电站是第一个兆瓦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中国首个线性菲涅尔太阳能混合热发电试验装置,所有设备均实现国产化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热功率达1.5兆瓦。该项目首次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产生超过400℃的过热蒸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图为中国华能高温气冷堆

华能高温气冷堆是世界首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第四代核电技术特征的核电站。具有固有安全性、系统简单、发电效率高等优点,在核能发电、热电冷联产及高温工艺热应用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 图为中国华电核供热站模型

提升:智慧、创新推动产业变革

新时代的关键词,除了“环保”,“智慧”和“创新”同样必不可少。无论是在传统电力行业还是在新兴能源领域,智慧和创新都在改变着生产、运营、维护方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快电力行业发展。

▶ 图为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座三维数字化智能生态电厂,设计煤耗低于270克/千瓦时,配套建设两个3.5万吨级通用泊位,是山东省和中国华电首个以百万机组起步的“电港一体,风火并举”的大型能源项目。

“智能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以后才能自动化,在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实现智能化。三‘化’是逐渐演进的过程。”中国华电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中介绍,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电厂和电网相结合,能够提高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上海陆家嘴采用了智慧电力的电网解决方案,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到99.9999%的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于新加坡的水平。”

“此外,还有新能源的解决方案,针对水电、太阳能、风电等不同种类,可以实现流域的梯级调度、远程监控,最终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一方面提高系统效率,另一方面对系统潜在的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这样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对系统的接入,运营也越来越环保。”工作人员说。

▶ 图为华电智慧电力整体解决方案模型

同样,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线路巡检等工作中也采用了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给复杂、艰险的工作帮了大忙。

▶ 图为国家电网公司巡检机器人

▶ 图为南方电网公司激光雷达无人机

在氢能源领域,国家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内蒙准格尔矿区“高铝、富镓、富锂、富稀土”煤炭资源,在世界首次自主研发了粉煤灰酸法协同提取铝-镓-锂-钪等有价元素高值化利用系列技术。其中,可持续稳定供氢的铝镓合金材料生产技术,是国家能源集团研发的一项专有技术,可用于氢能源汽车、便携式不间断电源等领域。

工作人员介绍:“镓、铝按一定比例形成合金,镓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以把氧化铝的膜打掉,防止它干扰发电。我们现在在研究加入的量、加入的方式。同时,正在生产氢能源汽车。”

▶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氢能源车模型

合作:“一带一路”全球发展机遇

对外开放给全球能源合作带来了发展机遇,电力企业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领域加大力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重大能源项目建设。

大唐集团系统企业中已有10家开展了国际业务,驻外机构及项目部43个,总资产近130亿元,业务涉及“一带一路”沿线近20个国家。华能深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脚步,截至2017年底,境外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境外资产总额达到591亿元。

此外,中国华电也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7年底,境外资产约200亿元,控股在运装机规模139.2万千瓦,累计已完成及正在实施的总承包和运行维护电厂装机容量分别为396.16万千瓦、3389.10万千瓦。

▶ 图为中国华电印尼巴厘岛一期3X142MW燃煤电厂项目

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华电投资占股51%。“煤炭从印尼当地采购,经海上运输。从进煤的一刻起就进入密闭的输煤栈桥,运到封闭的圆形煤场,整个过程都是封闭的,以此减少粉尘的污染。三台机组一共42.6万兆瓦,电力卖给当地的电网公司,有盈利保障。”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 闫志强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